关于中西药治疗脑血栓后遗症的几点归纳
梁晓陆 2012-03-15
【摘要】目的 探讨中西药治疗脑血栓后遗症临床归纳效果。方法60例脑血栓后遗症患者随机平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按神经内科诊治规范进行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自拟中药汤治疗。结果经过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3%。总有效率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在治疗前与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在治疗后比对照组显著提高(P<0.05)。结论中西药治疗脑血栓后遗症能提高治疗效果,加快日常生活功能恢复,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脑血栓后遗症日常生活功能中西药治疗
脑血栓后遗症是指脑血栓经救治,神志恢复后,遗留下的偏瘫失语、口眼歪斜等症状。我国是脑血栓病高发地区之一,随着对脑血栓诊断、抢救水平的提高,死亡率已大幅度下降,但脑血栓后遗症则明显上升。目前,中药对脑血栓后遗症的治疗作用己越来越多的引起人们的重视。传统中药及复方制剂的活血化淤、醒脑通络的作用早有记载,我院从2009年1月-2011年3月对60例脑血栓后遗症患者在病情平稳后开始进行传统药物结合中药治疗,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从2009年1月-2011年3月收治的60例脑血栓后遗症患者,都符合1995年中华医学会第四次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经头部CT扫描证实[1]。其中男35例,女25例;年龄38-75岁,平均57.2±5.3岁,多为老年人;病程5-16天,平均12.3±4.2天。所有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2例。2组在年龄、性别、病程、疾病类型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按神经内科诊治规范进行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同时,采用自拟中药汤治疗,组方:由黄芪、当归尾、川芎,桃仁、丹皮、地龙、益母草等药物组成,水煎取500ml,早上与晚上吃饭前口服。两组都治疗一个月,治疗全过程采用单盲法。治疗观察期间原有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病变者相应给与对症处理.
1.3 观察指标
本文观察指标采用Fugl-Meyer评分量表作为日常生活功能恢复评分标准,分别在患者治疗前、治疗后30天进行评价。
1.4 疗效评价标准
显效:临床症状和体征大部分消失,可独立步行,生活部分自理;好转:临床症状和体征部分消失,扶持可站立,生活不能自理;临床症状和体征无效或恶化[2]。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软件,Fugl-Meyer评分计量资料比较采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临床疗效等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代表有显着性差异。
2结果
2.1 临床疗效
经过治疗后,治疗组30例,显效21例,好转8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6.7%。对照组30例,显效12例,好转10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为73.3%。总有效率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2.2 Fugl-Meyer评分
两组治疗前后20的Fugl-Meyer评分见表1。显示治疗组在治疗前与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在治疗后比对照组显著提高(P<0.05),显示了更好的疗效。
表1: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Fugl-Meyer评分情况(x±s)
3讨论
脑血栓是一种发病率、致残率较高的脑血管疾病,在存活的患者中,很多患者有不同的后遗症,75%左右的患者有不同程度的日常生活能力丧失,40%的患者中度致残,严重影响生活质量,也给家庭、社会带来了精神和经济上的压力[3]。在发生机制上,近代对脑血栓病病因病机的认识主要为机体积损正衰,脏腑阴阳失调,气血运行失常,痰湿内盛,复因优思恼怒,或恣酒饱食,或房室劳累诱发,以致阴亏于下,阳浮于上,肝阳暴张,阳化风动,扰动气血,血随气逆,风火挟痰,上冲于脑,蒙敝心窍,横窜经络。形成卒然昏仆、半身不遂。到了后遗症期病机为虚实夹杂。虚者主要为气虚、阴虚,实者主要为痰浊、血瘀。而血瘀与瘀阻贯穿于脑血栓急性期、缓解期与恢复期之中 。
本文自拟中药汤由黄芪、当归尾、川芎、桃仁、丹皮、地龙、益母草等药组成。黄芪味甘,入脾经,且可防治活血药的不良反应,使之不损正气。当归尾活血,祛瘀而不伤好血.川芎辛温香窜,走而不守,善于上行巅顶,下达血海,外彻皮毛,旁通四肢,为血中之气药。桃仁破血行瘀,能入血分而化瘀生新。诸药合用气旺血行,瘀祛络通。
本文结果显示,经过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3%,总有效率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在治疗前与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在治疗后比对照组显著提高(P<0.05),显示了更好的疗效。
总之,中西药治疗脑血栓后遗症能提高治疗效果,加快日常生活功能恢复,值得推广应用。
参 考 文 献
[1]王新德.急性脑血管病诊断标准(第四届全国脑血管修订方案)[J].中华神经外科杂志,1995,23(6):670.
[2]赖真容.脑血栓患者心理状况分析及护理[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08,7(5):28-29.
[3]崔志堂,罗祖明.急性脑血栓患者恢复期预后的新标准评价研究[J].香港医药,201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