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急见刊

蟾乌表面麻醉剂的药效学初步实验分析

佚名  2011-05-30

作者:张艳 代佳音 张敏 林江

【摘要】目的 观察蟾乌表面麻醉剂的穿透性和麻醉效果。方法 选择体重为80±5克的成年蟾蜍共36只为实验对象,随机分成6组,每组6只。1组、2组、3组分别使用蟾乌表面麻醉剂麻醉5秒钟、60秒钟、180秒钟,4组浸入生理盐水180秒钟,5组使用2%利多卡因麻醉180秒钟,6组使用2%丁卡因麻醉180秒钟。采用蛙皮肤测试法,比较蟾乌表面麻醉剂在不同的麻醉时间下,对蛙缩腿反射时间的影响,以及在相同的麻醉时间下,不同种类的麻醉药对蛙缩腿反射时间的影响。结果 (1)在不同的麻醉时间下,3组的蛙缩腿反射时间与1组、2组相比,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在相同的麻醉时间下,3组的蛙缩腿反射时间与4组、5组、6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1)随着蟾乌表面麻醉剂麻醉时间的延长,蛙缩腿反射时间增长,第180秒钟时可达到较好的麻醉效果。(2)蟾乌表面麻醉剂的穿透性和麻醉效果优于生理盐水,2%利多卡因及2%丁卡因。 【关键词】中药 表面麻醉 药效 表面麻醉剂于20世纪中期广泛应用于临床。目前,国内外临床上口腔的局部麻醉用药以西药为主,多为酰胺类及酯类药物,主要采取局部浸润麻醉方式,这给部分患者带来恐惧和痛苦,且部分患者有过敏反应。在我国,传统中药资源丰富,中药麻醉在古代就有报道,但在口腔中的应用较少。本实验所采取的验方,其安全性已从前期论文中得到证实[1],但其药效学试验目前报道较少,本实验通过蛙皮肤测试法,测试药物的穿透性和药物作用的潜伏期,并同其他西药麻醉剂比较,为临床口腔局部表面麻醉药的应用作了前期的实验准备工作。 1 材料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的选择 于哈尔滨医科大学动物实验室选择成年蟾蜍36只作为研究对象,体重为80±5克,雌雄各半,身体健康。 1.2 实验药品 蟾乌表面麻醉剂,黑龙江省中医研究院中药所制备提供,每毫升含生药3.08g,酊剂,75%醇提液;0.05mol/L的盐酸液;生理盐水;2%利多卡因;2%丁卡因。 1.3 研究方法 将所选蟾蜍随机分成6组,用无菌剪刀将蟾蜍自口角剪去上颌头部,用弯探针悬吊下颌。将各组的蛙足浸入0.05mol/L的盐酸液中,测试是否发生缩腿反射及缩腿反射的时间,然后用清水将盐酸液洗净。 1、2、3 组分别将蛙足浸入蟾乌表面麻醉剂中5s、60s、180s,取出并用清水洗净后,将蛙足浸入0.05mol/的盐酸液中测试缩腿反射时间;4、5、6组分别将蛙足浸入生理盐水、2%利多卡因、2%丁卡因中180s,取出并用清水洗净后,将蛙足浸入0.05mol/L的盐酸液中测试缩腿反射时间。观察不同麻醉时间下,蟾乌表面麻醉剂对蛙缩腿反射时间的影响,以及不同的麻醉药在相同的麻醉时间下,对蛙缩腿反射时间的影响。 1.4 统计学分析 测量结果使用SPSS 13.0软件处理,使用方差分析进行组间比较,使用t检验进行两两比较。 2 结果 各组蟾蜍缩腿反射时间见表1、表2: 2.1不同麻醉时间下,蟾乌表面麻醉剂对蛙缩腿反射时间的影响: 见表1,麻醉前蛙缩腿反射时间平均为5.1±0.25秒钟,随着麻醉时间的延长,蛙缩腿反射时间延长,在第5秒钟时起效,在第180秒钟时大于120秒,3组与1、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2.2不同的麻醉药在相同的麻醉时间下,对蛙缩腿反射时间的影响: 见表2,各组麻醉时间均为180秒时,4组蛙缩腿反射时间为5.0±0.42秒钟,5组为48±1.71秒钟,6组为69±3.16秒钟,分别与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