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学专业分析生创新意识的培养途径
张继国 张静 2012-06-11
摘 要: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创新意识是创新能力的灵魂与基础。提高药学专业研究生创新意识, 已成为我国医药学教育事业的重要使命。创新意识的培养离不开良好的创新环境,创新软环境的建设为创新提供了可靠的保证与基础。
关键词:主动创新意识;创新环境;途径
胡锦涛总书记曾于2004年12月29日在视察中科院时指出:“科技创新能力是一个国家科技事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是国家竞争力的核心,是强国富民的重要基础,是国家安全的重要保证。要坚持把推动科技自主创新摆在全部科技工作的突出位置,坚持把提高科技自主创新能力作为推动结构调整和提主动创新意识是创新能力的灵魂与基础,是增加国家自主创新能力的前提与基础。”。
研究生教育是我国教育系列最高级的教育层次,他们是科技力量的主要力量。药学专业的研究生更是我国药学高尖端的人才,是决定我国药学进一步健康、安全发展的重要决定因素之一。然而,在我国目前的研究生教育中却普遍存在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不强、学习内在动力不足、知识结构活性不够、思维的开放性不强、发现问题水平不高,以及研究创新能力较低等问题。特别是近年来,我们的各医科大或医院在开展了一些医药学的科研工作,表现出来的现象或是没有特色,或是科研结果无多大应用价值等等。总结经验,我觉得有创新的高层次研究人才的紧缺是制约药学专业的发展与进步的“绊脚石”,亟待我们研究解决。
一、创新意识
众所周知,创新意识是指人们根据社会和个体生活发展的需要,引起创造前所未有的事物或观念的动机,并在创造活动中表现出的意向、愿望和设想。它是人类意识活动中的一种积极的、富有成果性的表现形式,是人们进行创造活动的出发点和内在动力。药学专业的创新意识就是在实际药学的领域中敢于尝试、推陈出新。而该专业的研究生是积极从事医药学高层次专业的专门研究人才,他们除了需要具有扎实的专业“基本功”之外,还必须要有善于发现医药学“新领域”的愿望和能力。
创新是人类智慧的核心。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人类只有点燃创新之火,才能照亮未来的道路,才能为国家的发展和民族的振兴带来不竭动力。原江泽民总书记也曾说过:“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因此,要使我国的医药学立于不败之地是摆在教育工作者面前的大课题,因此,研究生创新意识的教育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如何转变教育观念,弃旧汲新,培养出一代又一代具有专业基础扎实、有创新精神、有开拓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是当今我们大学的导师们的首要任务。
二、创新意识的培养
首先,树立远大理想,明确创新目标。
“远大的理想”听起来是“老生常谈”的话题,但不得不谈。我们不妨翻开《现代汉语词典》,上面写道:“成功,获得预期的结果。”,而这个“预期”其实就是我们所说的“远大理想”。人只有树立了远大的理想,才会永无休止的前进,学生就有了创新的精神粮食。强烈的创新意识来源于远大的理想。因此,激励学生做一个有远大理想的人是老师首要解决的问题和必须做的事情。古今中外许多杰出人物的事例已经证明,人的创新意识越明确,创新思维就越活跃,创新能力就越强,远大理想能促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因此,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在已经有一定社会阅历的研究生中不断通过课内外更深层次的著作、科研活动引导激励,加强对学生进行理想前途、专业工作的多方面的教育。
其次,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创新精神。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迫切需要高等教育培养大量有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这是当代研究生必须明白的道理和历史责任感。探索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是当代大学生综合素质合格的一种体现。因此,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是高校教学改革的中心任务。目前或以后,课堂教学是创新教育的主渠道,教学大纲、教学内容如何分配是首要,重点、难点的理顺和回顾是必要,而运用适合研究生的教学方法是关键。其中,教师的“问题”是学生提高学习、研究能力的基础,是重点、难点的突破口,是创新的关键。一位好的教师通常以问题为突破口,捕捉学生智慧的“火花”和“灵感”,使学生不断发现和提出问题,最终达到创新的目的。教师在课堂上就所讲专题为学生提供重要文献,并在课堂上讲解文章中的重点,令学生充分掌握学科前沿发展方向,寻找自己的兴趣点。用科学哲学家托马斯•库恩的话说,科学是在某一个“范式”下的“科学”,“范式”变了,“科学”也就变了,科学家眼中的重要课题、研究方法、达成的共识和需要解决的问题可能也就随之改变了。所以,教师在课堂上应着力引导学生把握学术前沿。我们的药学是一门综合性和实践性均极强的学科,专业知识容量大,相关技术发展迅速,在现代信息的社会里,药学专业的学生要掌握理论知识和新的技能变得直观、生动、形象,这样更便于研究生研究和理解。在这网络的社会中,大信息量也激发了致力于药学专业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在教师的具体教育教学方法上,药学的教学方法与其他学科一样,方法方式众多,而最有实效的办法始终是“让学生有所获”是创新教育的重要一环。我们知道,大学研究生在理论上已经达到了可以进行一定的科学研究的要求,故此教学要在理论教学中求异,把灌输式的教学模式摒弃,在实际工作中不能总以成绩论英雄,要针对他们缺乏感性认识,实际动手能力以及创新能力不强的特点多做些社会研究和学科动手实验,丰满他们的“机体”,使他们学有所得,激起学习研究的欲望。 除此之外,研究生阶段的学习,除了教师课堂教授以外,教师可利用自身的学术领域时间较长,接触的学术资源较为丰富,有必要为学生介绍与提供有关的网站、期刊及最新的讲座,以接触其他学术资源也很重要,让他们有新鲜感,从而培养学生的研究兴趣,让学生进入一个或多个相关的学术社区,熟悉该社区中的研究活动和游戏规则,进而了解什么是重要的研究课题,解决这些问题需要什么样的研究方法等。
当代药学专业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教授所讲的都是来源于严谨的实验和临床观察的结果,要实现药学课程从“以教为主”到学生“以学为主”的教学过程,我们教师所要做的,就是引导学生发现这如星辰般的问句,并激发他们渴望的眼神与探索的冲动 。这就需要教学方法的改革,既要承担教学计划的制定、教学大纲的完善等任务,又要研究适合学生理解和接受的教学方法和管理方法,如药学的课程内容与现实生产中的制药企业生产密切相关。为此可结合课堂教学,将制药企业的生产实践及部分设备的运行原理通过多媒体教学手段展示出来,能使学生感性地、深入地理解授课内容,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同时,对学生将所学药学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较快地适应毕业后工作岗位的需要也有极大的帮助,这样做必定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的欲望。此外,改革开放实验室是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新举措。只要方法得当,在药学验证性实验中,同样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因为学好药学这门专业必须复习、学习、练习直至熟练。在这提供实验服务中能提供完全自由的实习环境,既培养了学生实验创新的能力和意识,又可以弥补实习教学的不同,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学生真正成为教学的主体 。如:在做中药桔皮的油室实验,绘制显微特征图,写出实验报告。达到了预定的实验目的,实验完成。按一般情况,实验即为结束。此刻学生已具备创新的技能,思想基础和外部环境,为引导学生创新的有利时机。我们可“设疑法”,迅速向学生提出:结合学过的知识,自己能否设计出新的实验方法等?可否改变桔皮的切片方向,切片部位制片观察油室?以开拓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的灵感。
研究生教学是成年人的特殊教育,他们都已经具备了质疑的研究能力和品质。尽管研究生阶段有专门开设的专业研究方法课,但是笔者认为,各个领域的研究方法各有特色,通用的研究方法课未必能适用于各个领域的全部研究任务,这就需要教师在授课过程中结合本课程自身的特色,讲授一些研究方法,多设信息沟,层层递进,可让学生从同一来源的材料或信息中探求不同答案,培养学生积极求异的思维能力,让学生进行讨论、争论、辩论,既调动了学生积极运用语言材料组织新的语言内容,又训练了他们从同一信息中探求不同答案的求异思维能力,拓展了思维空间。一方面巩固学生在方法课上的所学,另一方面促使学生将方法论应用于具体研究,提高学生的基本研究素养,形成自己的学术思路,学生的求知欲就会永无止尽。
最后,表奖创新人才,激励创新进取。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人都是需要肯定和认可的。在一定的时间,一定的场合,表奖有一定创新成果的学生是十分必要的。那样,这个学校将会因此产生一种为创新而学习,为学习而创新的“创新学习”学术氛围,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起到不可低估的作用。此外,在一定的物质和精神奖励的情况下,鼓励学生积极参加论文大赛、向杂志和国内、国际学术会议投稿,也鼓励有条件的学生用英文写作论文,推荐优秀学生向其他相关研究方向的教授请教。同时,大学研究生在参与科研活动,了解本学科的发展过程、学术思想的演变、研究方法、发展动态,可以使学生自己主动去学习、发现,去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为今后从事科学研究积累经验和知识。因此,笔者在日常工作中要求学生开展熟读本专业的基础刊物和举办医药学的读书论坛,精读医药学领域的优秀著作,每人读一篇文章或一本书,并撰写评论。鼓励学生查找文章、读书,在此基础上总结归纳,提出自己的观点。从而,树立专业研究的自信心,保护富有自己学术观点的进取心。现如今,药学专业已经成为美国、加拿大、欧洲、澳大利亚、香港、东南亚等国家推崇的专业,也是2010年广大留学生的新宠,在澳大利亚关键职业清单CSL(Critical Skills List)上榜上有名,也名列加拿大移民局制定的38个职业之列,对于大学生的研究生们无疑也是特大的利好消息。
三、结语
经过药学专业教学的各个环节不断探索,强化了创新意识的教育教学,学生的创新意识、探索性思维、实验操作能力均受到了培养。虽然创新教育是一项系统的“育人工程”,内容涉及到植物生长环境、化学成分、经济价值、药用、医疗和实验方法的设计等等方面,但只要教授们的精心准备,把有关内容列入教学大纲、实验计划,且多门课程有组织的实施,早期培养,定会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能力等方面,有更好的作为。
[1]陈艾华,李岚,傅戈雁,等.创新教育与实验教学并行培养模式的探索[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4,23
[2]崔福德.药剂学[M].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7
[3]吴梧桐.生物化学[M].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7
[4]尤启东.药物化学[M].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