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是中国经济发展的短板
江品醇 2018-04-13
从2017年全球品牌500强排名中,美国有233个品牌,排名第一,而英国、法国紧跟其后,而我国的邻居日本排名第四位,中国排名第五位,同我国GDP全球第二位的落差十分明显。由此可见,中国品牌建设严重滞后于经济发展水平,智造“品牌”万分迫切。
大家知道,品牌是质量的象征,是经济发展的晴雨表,是竞争力的重要体现,也是一个国家的形象和实力。美国经济如此繁荣发达,离不开众多全球化品牌,比如苹果、谷歌、脸书、沃尔玛、麦当劳、星巴克、波音、宝洁等上千个世界著名品牌,它们影响着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纵观我国,近年来,虽然中国经济贡献率约占全球30%,是经济发展的火车头,约有300种世界工业产品销售世界第一。但是,中国在国际市场上具有影响力和竞争力的知名品牌屈指可数,比如华为、海尔、联想、青岛啤酒等十多个品牌,无论是品牌数量,还是品牌价值和影响力等方面,中国品牌建设短板明显,品牌“智造”任重道远。
为此,如何提升和塑造“品牌”,成为目前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紧迫问题,它是我国向制造强国、贸易强国和经济强国转变的必由之路,也是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节点。
那么,如何补齐当前中国经济发展的“品牌”短板呢?笔者认为,智造“品牌”是国家自上而下的系统工程,我们站在国家战略高度,遵从品牌发展规律,主要从如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是把品牌战略提升为国家战略。
从全球化发展来看,一个国家经济崛起的过程也是质量升级、品牌壮大的过程。当经济发展进入转型升级关键阶段,各国政府往往都会把品牌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
比如,韩国专门成立“国家品牌委员会”,整合国家资源打造本国品牌,成就了如三星、LG等品牌。德国早在上世纪50年代,就实施“以质量推动品牌建设,以品牌助推产品出口”等政策,逐步确立了“德国品牌、质量一流”的国家形象,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如今德国成为全球公认的“高质量”品牌标杆,如宝马、大众等国际品牌。
2017年,中国宣布每年5月10日为“品牌日”,我国把品牌战略提升到国家战略。随后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质量强国”的新目标,而“质量强国”很重要的标志就是培育出一批国内外叫得响的品牌,带动经济转型,并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
二是制定品牌发展规划和奖励制度。
我们知道,经济全球化的和平年代,国家之间的竞争较量新常态不再是硝烟弥漫的军事较量,而是转为没有硝烟的经济角逐,比如当前的中美贸易战等。品牌是国家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引擎,品牌的建设发展对国家而言至关重要,中国需要重塑国家品牌价值,更应该有清晰的国家品牌发展规划。
当前,中国“国家品牌发展规划”仍然模糊,社会信用缺失严重,对品牌建设造成了负面影响,加大“信用和质量”软环境建设十分迫切。同时,只有清晰的国家品牌发展规划,才能够正确引导企业专注于品牌建设,并敢于全球化竞争,促进当前产业结构的调整和经济优化,增强中国文化价值观的输出能力。
比如,我们经常提及好莱坞,人们会想到美国的电影文化;提及欧巴,人们会想到韩国的造星文化;提及熊本熊,人们会想到日本的萌文化等等,这一些就是国家文化品牌。
为此,国家必须加大力度,给品牌企业更好的培育和支持,制定品牌奖励制度,比如,“重奖品牌、创意企业”、“政府搭台、品牌唱戏”全球交流等政策扶持和奖励,更有效地促进品牌和文化发展,我们不要只是“雷声大、雨点小”, 甚至,有一些当地政府根本不重视品牌建设,奖励制度形同虚设,我们政府应该把支持政策和品牌软环境落到实处,推进品牌快速成长。
三是重点扶持创新“独角兽”品牌。
创新是品牌发展的驱动力,决定着品牌能走多远。目前,我国缺乏全球性的民族品牌,主要原因不是品牌推广力度不够,而是自主创新不够、缺乏核心技术支撑。
在物联网新时代,品牌建设应该从技术创新开始,特别是具有全球创新优势的“独角兽”品牌,我国进行重点扶持。比如,证监会为“独角兽”创新品牌设立IPO快速通道,我们应该点赞。
再比如,大疆无人机品牌,短短的十几年时间,塑造成著名细分无人机全球性品牌。近几年来,华为快速成长,成为全球最具价值品牌500强,华为一直坚持每年将10%以上的销售收入投入研发,华为如此重视技术研发和创新,给中国品牌树立了标杆。
由此看来,创新是品牌发展的主要驱动力,特别是智能化新时代,创新核心技术推动的品牌,比较容易成为全球性品牌。同时,我们围绕品牌建设,大力鼓励产品和商业模式创新,能够大幅度提高技术成果转化,加快市场整合与推广,迅速塑造成国际化品牌。
四是加大品牌意识宣传和推广力度。
大家知道,品牌建设离不开品牌宣传和推广,“酒香不怕巷子深”时代己经过时,我国加大品牌意识土壤培育和宣传十分重要。
同时,如果说品牌是“门面”,那么文化是“内核”,门面需要内核支持,同样,品牌建设背后需要文化战略的支持。在政府的战略支持和主导下,集中发力国家品牌建设,已经成为全球化时代各国的绝佳选择。
我们也应该知道,品牌与文化是密不可分的,国家文化亦是成就国家品牌的重要组成部分。比如,近来,中央电视台启动了“国家品牌扶持计划”,旨在发挥央视平台价值,加强品牌理论研究,挖掘和助力更多中小企业参与全球化的品牌竞争。
再比如,前段时间,国资委举办的“寻找除核电、高铁之外的第三张国家名片”活动,它与前者殊途同归,旨在借助民间力量,寻找、培育和塑造一批国家品牌,类似这些国家层面的宣传和推广活动,更应该成为新常态,地方政府也应该前后呼应,一起联动起来,给品牌成长更多正能量。
总之,在全球化发展的世界潮流中,品牌己经成为经济发展和市场竞争的重要手段,甚至关系到国际经济话语权的争夺。目前中国“品牌短板”十分突出,制约了经济转型和高质量发展,我们要想成为强国梦,必须通过“品牌关”,这是新时代品牌人的责任与呼唤!
(作者介绍:江品醇,实战型品牌专家,中国品牌研究院研究员,“中国2015第二届年度营销案例奖”终审评委,现任多家品牌企业高级顾问,曾经为一百多家企业提供专业服务,欢迎合作和讨论,邮箱:36813796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