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体育产品国际竞争力分析
唐玉 蔡军 李艳 2009-09-29
【摘要】 在经济危机背景下,中国体育用品业面临着激烈的国际竞争,如何提高体育用品业的国际竞争力,是中国体育用品企业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归纳演绎法、对比分析法等方法分析了我国体育用品业的发展现状,探讨了制约我国体育用品业国际竞争力发展的因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 经济危机 体育用品业 国际竞争力
一、引言
体育用品业作为体育相关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世界各国都非常重视并积极采取措施抢占市场,努力使自己在未来的国际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大型跨国体育用品公司大举进入中国,中国体育用品企业要生存、要发展,必须在竞争中争夺生存空间,这就意味着,中国体育用品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将成为决定企业生死存亡的关键。尤其在近些年全球经济危机的背景下,了解当前体育用品业国际竞争力的不足与差距,深入分析影响我国体育用品业国际竞争力的主要因素,对培育和提升我国体育用品业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我国体育用品业发展现状
我国是体育用品业的“世界工厂”。近几年来,我国体育用品业得到迅猛发展,全国居民用于体育用品的支出已经成为日常基本生活消费之外的重要消费支出,而且当前我国体育用品产量已占据了相当份额的国际市场。2006年,我国体育用品产量已占世界总产量的65%,我国已成为了世界上少有的名副其实的体育用品“产量大国”。
1、我国体育用品企业规模小、国际市场占有率低。规模是实力的象征,规模对提高经营效率非常重要。当前我国体育用品企业普遍存在着规模小、档次低、质量差等问题,在几十万个企业中,年销售额超过亿元的不过十几家,市场集中度明显偏低。近些年尽管涌现了李宁、康威、安踏等一些国内知名企业,但其规模和质量与国际知名体育用品公司相比仍有很大的差距,一种工业品的国际竞争力大小最终表现在其市场占有率上。世界上最大的两家体育用品公司耐克与阿迪达斯分别占据了全球市场份额的21%和15%,而我国销量第一的李宁仅占据了全球市场份额低于1%。
2、我国体育用品标准化程度低。世界体育用品联合会对全球体育用品业现状所做的调查报告指出,中国拥有全球绝大多数的体育用品生产份额,但生产的体育用品的标准化程度还很低。产品的检测标准、质量标准、订价标准、安全标准和环保标准等不是空白就是低于发达国家的同类标准。全国绝大多数体育用品企业未通过质量体系的认证。
3、科技含量低,创新力不够,缺乏国际知名品牌。科技含量是体育用品竞争力的核心要素之一。我国大多数体育用品企业生产的产品属劳动密集型产品,科技含量低,更新换代速度迟缓;对于体育用品企业而言,创新则意味着技术进步,它推迟了企业边际收益的递减,鼓励了竞争,从而促进了体育用品业的可持续发展。我国缺少深层次的、对体育用品业产生深远影响的创新活动,因此体育产品竞争力弱;品牌对消费者来说是一种信任,对于竞争对手来说是一种竞争手段,所以品牌的竞争力不容忽视。近年来虽然涌现出如李宁、鸿星尔克、安踏等国内知名品牌,但与国外的阿迪达斯、耐克等品牌相比有相当大的差距,再加上假冒产品充斥着市场,中国体育用品业的品牌建设形势严峻。
4、我国体育用品业的全员劳动生产率、产业利润率较低。劳动生产率是反映产业效益的重要指标,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竞争力的关键尺度之一。根据《中国工业经济统计年鉴》的数据显示:2006年我国体育用品业全员劳动生产率为1286美元,人/年,而美国为68210美元,人∕年,世界平均水平为5420美元。不难看出,我国体育用品业全员劳动生产率与世界存在较大的差距。产业的利润率是反映产业投资效益的指标,也是一个产业竞争力的重要体现。我国体育用品制造业平均利润率为19.36%,比美国低5.77%(美国为25.13%),比世界平均水平低5.2%(世界平均水平为24.56%)。可以说,我国体育用品业的总体利润率较低,我国体育用品业发展很大程度上走的是粗放式的经营路子。
5、我国企业管理、营销技术水平滞后且体育用品消费不足。我国体育用品企业不断学习借鉴国外先进的管理技术和经验,企业效益和管理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但是以现代企业制度为特征的、适应市场经济竞争机制的企业治理结构还没有真正建立起来;在营销方面,中国体育用品企业普遍忽视市场定位与细分市场的重要性,造成营销能力严重滞后于制造能力;相较于国外,我国的生活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人们的消费观念还不成熟。体育用品的消费仍居于子女教育、电器、住房、书报、高档服装之后,体育市场的培育,还需要企业和政府的共同努力。 三、影响我国体育用品业国际竞争力的因素
1、企业因素。我国体育用品企业大多为中小型企业,企业规模小,产业集中度低、专业化和专门化生产程度低,产业内不同规模的企业间没有形成良好的分工协作关系,这影响了中国体育用品业国际竞争力的提高。
企业从业人员素质低,人力资本水平低。我国企业从业人员总体素质低,高素质管理、研发、设计、营销人才以及熟练工人不足。对我国体育用品业而言,如何引进和吸收先进技术,提升人力资本水平,使人力资本水平与先进技术相匹配至关重要。
2、经济因素。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越高,人民的收入和物质文化水平越高,对体育用品的消费量也越大。美国和欧洲各国是世界上经济与科技最发达的地区,也是世界体育用品主要消费市场。我国体育用品虽然产量占世界的2/3左右,但在世界体育用品销售总额中还只占其零头,体育消费需求不足也是影响我国体育用品国际竞争力的因素之一。
3、市场因素。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还不完善,市场发育还不够成熟,市场竞争在一定程度上处于混乱无序状态。与中国体育用品业的关联度较高的产业,除了纺织业外,其他产业的国际竞争力都不强。另外,依靠标准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已是国际贸易的重要手段,许多发达国家的体育用品企业都已通过了国际标准的认证。与之相比,中国体育用品标准化工作起步晚、水平低,绝大部分沿用的是行业标准和企业标准,国家强制性标准少。中国在标准制定和运用上与世界发达国家存在着较大的差距,中国生产的360多种体育器材和设备,仅有29种被国际体育组织批准为正式比赛使用器材。
4、体制性因素。市场体系不健全,缺乏强有力的法律法规作保障。尽管在加入WTO后,取缔了一些阻碍我国法律法规统一实行的地方规章,但不正当竞争、市场垄断、假冒产品充斥市场等行为依然存在;为了解决出口贸易的不平衡,保护本国利益,在国际贸易中纷纷由关税壁垒转向设置技术壁垒(技术标准、环保标准、安全卫生规定等)。
5、国际市场因素。在国际竞争中,一些资本雄厚的跨国大企业率先占领了国际市场。目前,世界经济的发展处于低水平徘徊状态,这就更加拉大了与跨国企业的差距。体育用品产业是一个出口依存度很高的行业,其生存与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出口形势的好坏。但目前我国体育产品价格低、出口量大,时时面临着反倾销压力,层出不穷的技术性贸易壁垒也不断威胁着我国体育用品的出口。加之国内企业对跨国采购商的依赖,使其在发展功能升级方面有很大顾虑,这也极大影响了中国体育用品业国际竞争力水平的提高。
6、机遇。机遇是指那些超出企业控制范围的突发事件,如技术的重大创新、战争、金融危机等。机遇可以打破现存的竞争环境、竞争秩序,创造出“竞争断层”,这种断层的出现虽然可以使原有处于竞争优势地位的国家竞争优势丧失殆尽,但也提供了新的机会,使原来竞争力弱的国家可以后来居上。比如中国举办第29届奥运会是中国体育用品业的重大发展机遇。奥运会的申办、筹备和举办,激起了民众参与体育的更大热情,从而极大地带动体育用品的消费;面临近年来的全球经济危机,2010年上海世博会是我国体育用品业走向国际市场的一次重要机遇。采取有效措施提高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将给中国体育用品业带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四、提高我国体育用品业国际竞争力的对策
1、企业结合自身实际采用现代管理体制,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利用好传媒、网络等营销手段降低成本,提升国际形象,增强品牌意识,大力实施品牌战略;中小型企业加大合并、整合力度,加强与国际知名品牌的合作,组建大型企业集,提高市场集中度;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强科研开发,提高科技含量,提高产品质量。
2、发挥利用好比较优势,提高竞争优势。完善本土企业销售渠道,培养相关体育人才,发挥人力资源优势,积极创新,同时向高、新科技市场进军;发挥社会制度的优越性营造品牌营销与延伸的良好环境,挖掘潜在消费群,扩大消费市场。
3、转变政府职能,增强政府部门的服务功能。做好宏观调控,给予适当的政策引导,完善法律体系,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规范竞争秩序,积极打击假冒伪劣产品维护企业产权;有效的扶持促进体育相关产业的发展并规范同行业的竞争,建立和完善体育用品产业集群发展的政策体系加速相关产业链的整合;加强体育用品生产和经营的法律监督和加强标准化和质量认证建设。
我国体育用品企业应抓住2010年上海世博会契机,积极宣传、展示自己的产品,扩大知名度,从而提升我国体育用品业的国际竞争力。
【参考文献】
[1] 李士建:中国体育用品业国际竞争力问题探讨[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7(2).
[2] 刘英梅:提高我国体育用品产业国际竞争优势的战略选择[J].韶关学院学报,2008(12).
[3] 蔡军:体育经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