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货膨胀与人民币汇率趋势困境
佚名 2006-08-15
2002年末以来,在美、日等国以及IMF等国际组织言论的引导下,人民币汇率水平问题又一次成为了国际国内关注的焦点。与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期间形成鲜明对照的是,这一次不再是讨论人民币是否应该贬值的问题,而是聚焦于人民币面临的升值压力。国内学者就此问题的看法基本分为两类:一种认为目前人民币汇率确实被低估了,应该(小幅)升值;另一种则认为应该继续维持目前的汇率水平。可见即便是最为保守的观点也不再认为人民币汇率存在贬值的可能,贬值之音似乎已经销声匿迹。
汇率是两国货币的比价。因此本文试图把人民币汇率问题回归到其货币问题的本质,在区分短期汇率决定和长期汇率决定的基础上,侧重于从货币供应量和物价趋势的角度,探讨人民币汇率水平由短期升值压力和长期贬值压力所构成的困境。
一、人民币短期汇率面临的升值压力
短期汇率水平是由外汇市场的供求状况决定的。由于我国至今实行的是对贸易的强制结售汇制和对银行外汇头寸的额度管理,因此非政府部门对外汇保有量的调节余地不大,致使国际收支的差额基本上都被反映到了外汇市场的供求量上。又由于我国自1994年起就进入经常项目、金融与资本项目双顺差的格局(仅1998年例外),因此在国内外汇市场上,外汇的供给远大于外汇的需求,使得央行不得不大量买人外汇以维持人民币汇率的稳定,以致我国外汇储备急剧增加。可见,从市场实际外汇供求的角度来看,人民币在一段时期以来一直面临着升值的巨大压力,完全依靠着央行在汇市单方面的买汇干预才避免了汇率升值的发生。而国际收支的双顺差以及外汇储备的快速增加也正是国际舆论攻击我国操纵人民币汇率、低估币值的主要理由之一。
所以,目前人民币确实面临着短期升值的巨大压力。
二、人民币长期汇率面临潜在的贬值趋势
(一)购买力平价模型是对当前均衡汇率水平的测定
较多的学家认同购买力平价模型是信用本位制下寻求均衡汇率水平的基石。尽管对模型中使用的物价概念,如商品范围、权重等因素的处理各有不同,但无论是国际金融机构、国外学者,还是国内专家,在近期得到的人民币对美元的购买力平价水平都远低于目前1美元兑换8.27元人民币的市场汇率水平。正是根据这一结果,许多中外学者认同当前人民币汇率被低估了。
绝对购买力平价模型关注的是某一时点上中外的物价水平,相对购买力平价模型关注的是至某一时点止的过去一段时期内发生的相对物价的变化,可见购买力平价模型是通过对至今为止的物价的计算,求得当前均衡汇率的值。
沿用相对购买力平价的思路,如果要预测未来均衡汇率的变化趋势,就应该关注未来可能发生的物价变化。在这方面,货币模型有其独到之处。
(二)货币模型与长期汇率趋势
货币模型通过物价变动这个变量,将货币供应量与长期均衡汇率水平联系在一起,具体的传导机制是,在产出基本不变的情况下,一国货币供应量相对于他国更快的增长,将引起该国相对物价水平的上升,进而导致其汇率的贬值;在潜在产出不断增长的情况下,如果一国货币供应量相对于其产出的增长速度快于他国,则该国的相对物价水平将上升,进而导致其汇率的贬值。
然而货币供应量相对于产出的更快扩张未必立即引起物价水平的上升,受诸多因素的,其间可能存在一定的时滞,因此,已经发生的货币扩张未必立即在汇率上得到反应。但是,作为一种存量,货币供应量的不断超额累积则预示着通账风险的集聚,若不加以控制,终将在某些因素的促发下,点燃通胀的导火索,进而对本币汇率产生贬值的压力,所以,货币供应量相对于产出更快的扩张,对未来的汇率趋势是有着预示作用的。
(三)潜在的通胀压力与人民币长期汇率趋势
根据费雪的交易方程式MV=PT,其中P代表物价水平、M代表货币供应量、V代表一定时期内的货币流通速度、T代表一定时期内发生的实际交易量,有dP/P=dM/M+dV/V-dT/T.由于V在短时期内可以因多种因素发生变化,但在长时期内,V主要取决于支付制度和人们的支付习惯,故可以合理地假定为不变,即有dV/V=0,因此,从长期来看,如果M的增速长期高于T的增速,即倘若 dM/M>dT/T,则终将引发物价的上涨,即dP/P>0.也就是说从需求的角度来看,大量货币追逐少量商品是发生通货膨胀的根源。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由上式可以推得-dV/V=dM/M-d(PT)/(PT),因此,如果货币供应量M相对于名义交易量PT有更快的增长,即倘若dM/M>d(PT)/(PT),则意味着短期内货币流通速度V的暂时下降(即dV/V<0),以及通货膨胀压力的积累,从长期来看,随着V的回升,通胀压力必将随之释放。由于dM/M>d(PT)/(PT)也意味着 M/PT这一比例的不断攀升,因此,后者也是衡量通胀潜在压力的指标。
由于一定时期内的实际交易量T难以测量,因此,在假定经济货币化程度保持不变的情况下,通常使用同时期最终商品和劳务的产出量(实际GDP)来代替T,用名义 GDP来代替PT.又由于M1是交易的媒介,能够直接形成购买力,而准货币则能较为容易地转化为M1,是潜在的购买力,所以通常以M1/GDP和M2/GDP这两个指标来对货币与商品的名义相对量进行衡量,再通过横向与纵向的比较,预示通胀的潜在压力。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货币供应量(M1、M2)每年的增长速度几乎都远快于同期实际GDP增速与物价涨幅之和。 1978年到2002年,我国名义GDP的年均增速为14.94%,而同期M1和M2的年均增速分别为22.29%和24.96%,比GDP增速高出50%左右。货币供应量更快的增长使得 MI/GDP和M2/GDP这两个比例迅速彪升,至2002年,已分别高达70.96%和182.42%,这不仅已远高于美日欧等发达国家的水平,也显著地高于韩国、印度等周边家
2.印度是2001年的数据。
作为一个逐步走向市场化的国家,经济货币化程度的不断加深是80年代以来我国货币供应量增速长期高于名义GDP增速的一个主要原因。但如今出现的货币供应量与名义GDP比例远远高于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的现象则已经超出了经济货币化可以解释的范畴,只能说明目前我国的货币流通速度确实已经下降到了一个举世无双的极低水平。
我国经济自1998年起陷入通货紧缩后,在积极的宏观经济政策的引导下,货币供应量的增速基本保持在同期名义GDP增速的近2.5倍的高水平,但与此同时,由物价水平负增长所造成的通货紧缩预期却抑制了人们的消费欲望,而各项改革的推进又增添了人们对未来收支的不确定性,由此产生持币观望、储币预防的心态,致使新增货币被大量沉淀下来。因而在我国,具有价值贮藏功能、体现预防性动机的准货币占GDP的比例也较表1.中的所有其他国家(地区)要明显高出许多。
尽管近年来货币流通速度的下降暂时遏制了高货币存量向通货膨胀方向的演变,但是倘若出现某些因素促使人们消除对通货紧缩的预期、继而产生对通货膨胀的预期,则随着沉淀的货币投入周转,大量货币追逐少量商品的局面将成为现实。而且在通胀预期下,人们急于将手中的货币兑换成商品,可能使货币流通速度回升至高于其长期水平的状态,从而加剧物价上涨的势头,因此,不排除形成严重的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的可能。
可见,过高的货币存量所形成的潜在的恶性通胀压力预示着未来人民币汇率存在贬值的可能。
(四)通货膨胀的导火索
现实的物价上涨是改变人们长期形成的通缩预期的主要诱因,而在居民有效需求不足的背景下,这种初始的物价上涨则大多是由外生的需求冲击和供给冲击造成的。
2002年下半年以来,我国的物价环境已悄然出现了变化。受政府换届的影响,各地政府投资冲动高涨,推动了投资需求的扩张,继而带动了生产资料价格的回升。同时,受海湾局势不稳定的影响,国际油价上涨,带动了国内油价的不断攀高。部分受此影响,从2003年1月起,居民消费价格也一改长期下跌的态势,出现微幅的回升。
特别值得引起重视的是,2003年国庆后的短短数周,在粮食价格上涨的推动下,全国各地农副产品价格突然出现大面积的快速上涨,一些价格在一两周内的涨幅竟高达 20%.据国内粮食问题专家称,从今年开始恰逢我国粮食生产遵循的短周期的谷底与长周期的谷度相叠加的阶段,加之近几年粮食播种面积的不断减少、种植结构的调整以及今年入秋以来水灾严重,国内粮食将连续数年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与此同时,因美澳等主要产区受灾减产,国际粮价节节走高,从而限制了我国从国际市场的大量进口。因而,国内粮食价格在供给冲击下快速上涨。由于粮食是其他农副产品的原料或饲料,也是诸多的原材料,因此,粮价的上涨必会对其他工农业产品的价格形成刚性的推动;加之农副产品是人们生活的必需品,2002年我国城镇和居民的恩格尔系数仍分别高达37.7%和46.2%,说明食品消费在居民支出结构中仍占据相当大的份额,因此,农副产品的突然涨价将直接影响人们的生活,并严重影响人们对未来价格的预期,促使通胀预期的形成。考虑到国内粮食储备的逐年减少以及粮食生产形成新增供给能力的周期较长这两个因素,对于此次农产品价格上涨将对整个物价水平造成的后续影响值得引起高度的重视。
在外生性供求冲击的下,国内物价回升迹象明显,并由此逐步改变着人们对未来物价趋势的预期,进而可能促使巨额的货币存量转变为实际购买力,形成供给推动型通胀和需求拉动型通胀的交互作用,共同引导通货膨胀的到来。
三、汇率趋势相悖造成的困境
(一)汇率政策面临的困境
由近期国际收支大幅顺差所造成的人民币短期汇率的升值趋势,和由过高的货币存量所集聚的潜在的通货膨胀压力所造成的人民币汇率长期的贬值趋势,构成了人民币汇率升值不妥、贬值亦不妥的困境。而且,一旦处置不当,将给国际国内游资提供巨大的套汇空间,进而引发动荡,并对国内造成严重伤害。
尽管出现一定的通货膨胀能推高国内物价,有助于减少贸易顺差,进而减轻人民币短期升值的压力,从而缓解长短期汇率趋势的困境,但在目前极低的利率环境下,即使是出现温和的通胀也会给利率政策的操作带来极大的困难。
(二)利率政策面临的困境
在货币存量业已过量累积的背景下,由外生性冲击造成的轻微通胀是否会一发不可收,这关键取决于人们对物价前景的预期。人们对于未来物价将上涨的预期是不断推动实际物价水平螺旋式攀升的内在动力。
所以,在通胀初露端倪之际,就立即小幅提升利率,将通胀萌芽彻底遏制,有助于人们维持对于物价稳定的预期,阻断物价内生性攀升的路径,因此是控制通胀最为有效的方式。但是,立即提升利率的做法虽能防治通胀,却提高了国内外(实际)利差的水平,反而会增添眼下人民币升值的压力,加剧汇率水平面临的困境。
如果容忍物价水平的上涨,在目前极低的存款利率水平下,即便是出现每年2—3个百分点的温和通胀,就会令一年期、甚至五年期的定期存款陷入实际利率为负的境地,加之实际物价水平的提高会形成对未来物价继续上涨的预期,这将导致人们把存款大量提现,购买实物以期保值,从而引发一定程度的抢购风潮,推动物价更快地上涨。为了稳定人们对储蓄的信心、抑制抢购,央行将被迫提高存款利率,而且提高幅度必须较为可观才能收到实效。在目前的利率体系下,作为基准利率的法定存款利率出现可观的提升必然带动市场利率的普遍攀升,导致固定收益率证券的价格大幅下跌。
在近几年低利率的环境下,随着积极财政政策的施行,已经发行了大量中长期、低固定票面利率的国债和金融债,其中的大部分被这些年资金宽裕的银行和保险公司所持有。利率上升导致国债价格的暴跌将迫使这些金融机构大量计提减值准备,削弱其赢利能力,这对于寄希望于在人世缓冲期内尽快消化不良资产的银行业不啻为一个沉重的打击,甚至还会危及一些寿险公司未来的偿付能力。
尽管可以通过对国债施行保值贴补来保证金融机构的利益,但由于每一个百分点的保值贴补率将使中央财政每年多支出超过300亿元,这对于财政赤字业已庞大、尚有近 3000亿元出口退税欠款未偿的中央财政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因此,目前并不具备对固息国债实施保值贴补的经济条件。
四、突破困境之路
(一)平衡贸易收支,化解短期升值压力
1.继续降低出口退税率
我国自1985年开始实行出口退税制度,退税率几经起落,至1999年,为了应对东南亚金融危机对我国出口造成的严峻挑战,一举将平均退税率调高至15.11%的水平。但目前出口退税欠税的却相当严重。据统计,截至 2002年末,累计出口退税欠款已达2477亿元,预计2003年底将超过3000亿元。巨额的出口退税已令中央财政不堪重负,因此,在高比例退税支持下的贸易顺差是被扭曲了的、是缺乏可持续性的。2003年10月13日,国务院出台了《国务院关于改革现行出口退税机制的决定》,拉开了降低出口退税平均水平的序幕。
通过在适当时机进一步降低出口退税率,减少低附加值商品的出口,不仅能使贸易顺差合理减少、减轻人民币短期面临的升值压力,还能起到减轻财政的负担、优化出口结构的功效。
2.加快履行入世承诺
根据入世协议的规定,我国的平均进口关税在5年入世缓冲期内将逐步降低。面对目前由国际收支顺差带来的升值压力,我国可以加快履行入世承诺的步伐,提前降低关税等进口障碍,同时增加战略性物资储备的进口,这样,通过增加进口,不仅能缓解短期升值的压力,还能为我国在世贸组织赢得良好的声誉,更能为未来经济的提供充足的资源储备。
(二)疏导通胀压力,削弱长期贬值倾向
1.维护物价稳定的预期
鉴于预期在通胀形成中的关键作用,使人们确立未来物价将保持稳定的看法在防治通胀中就显得尤为重要。因此,一方面政府可以利用在90年代初期成功治理通胀所赢得的声誉,在舆论导向上倡导零通胀下经济增长的发展模式,抑制“搞一点通胀也无妨”之类言论的蔓延,促使人们形成政府将有效抑制通胀发生的预期,从而对未来物价环境的稳定抱有信心;另一方面,对于外生性的冲击,政府应动用储备予以遏制,并协调相关物资的生产和进口计划,缩小未来的供求缺口,特别是对于粮价等牵涉城乡平衡发展大计、应该合理回升的因素,应通过库存储备和产量计划的调节,使其价格保持每年稳中略升的态势,杜绝因供求缺口过大以致价格突然暴涨现象的发生,以免引发恐慌,进而对物价预期造成冲击。
2.降低货币供应增速
在目前我国经济已经复苏的背景下,货币政策不必再延续前几年通过货币供应量的超高增长来诱导经济回升的策略,而应该将货币政策的重心转移到维持经济在低通胀下的健康成长上来。因此,需要降低货币供应量的增长速度,使其与名义GDP的增速保持恰当比例,从而减少超额货币的积累,以免进一步加大通胀的压力。
3.拓展多层次市场,吸纳货币存量
在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若要控制物价上涨,一是收缩货币供应,二是将货币引导到商品劳务市场以外其他市场。前者将引起市场利率的上扬,后者可能引发其他市场泡沫的积累。这些举措对于目前我国的经济来说均不可取。
然而对于我国这种市场体系尚在建设中的国家,通过扩大各种现有市场的规模、完善市场的种类,就能够以新增市场容量的方式吸纳并锁定更多的交易性货币存量和投机性货币存量。
至于数额巨大的预防性货币存量,通过引入安全性的投资品种,也可以将其由储蓄的形式转变为资产的形式而沉淀下来。例如,顺应国有经济战略性退出的决定,将部分有赢利能力的国有资产的所有权、甚至部分土地的使用权打包,组建信托基金,向公众发售,并开设相应的二级市场以提供流动性,甚至可以由政府提供一定年限后保本赎回的承诺,这样由于既能获得实物资产在通胀环境中所具有的保值功能,具备安全性,又能分享我国经济增长带来的红利,具备一定的赢利性,同时可以随时变现,具备流动性,因此能够赢得以预防性为主要目的的储蓄资金的青睐。
:
[1]陈彪如。国际金融概论(第三版)[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
[2]刘志华。以往国内货币流通速度批判——转轨经济的货币需求膨胀及其对货币流通速度的影响[J].上海金融,2003(6):17—20
[3]王维。相对劳动生产率对人民币实际汇率的影响 [J].国际金融研究,2003(8):11—17
[4]曾康霖,冯用富。人民币汇率稳定与汇率机制改革 [J].上海金融,2003(9):4—6
[5]曾令华。论我国M2对GDP的比例[J].金融研究,2001(6):60一66
[6]郑小胡。中国“超额货币”成因的综合分析[J].上海金融,2003(9):1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