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货膨胀的国际传导
佚名 2008-02-09
在开放经济条件下,一国的国内均衡与国际均衡常常很难兼顾。一般来说,外向型经济越发达的国家,其国内物价水平越容易受到外部经济的影响。因此当其他国家发生通货膨胀时,这些国家很容易受到传染”,将国际通货膨胀导入国内。在世界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曾发生过多次大规模的世界性通货问题,其中令人印象深刻的就是20世纪70年代的石油危机引发的资本主义世界“滞胀”现象以及1997年下半年开始的东南亚金融危机引发的全球性通货紧缩。全球性的通货问题给各国经济的稳定发展带来了严峻的挑战。我国正处于改革开放的新阶段,对外贸易和金融活动正在蓬勃发展,外向型经济的特征逐步显著。在中国融入世界经济体系的过程中,如何防范来自外部的通胀风险显得尤为重要。在此背景下,很有必要研究通货膨胀传导的途径问题,对我国的经济发展提供借鉴。
一、通货膨胀国际传导的两种途径
通货膨胀国际传导的理论主要分为贸易途径与货币途径两个分支。前者着重于实质经济,研究通货膨胀伴随的过剩需求通过国际贸易的渠道传导到其他国家,导致他国产量、就业、产品需求、供给等实际因素的变化。这种观点带有凯恩斯学派的色彩;后者立足于开放条件下的货币均衡分析,强调通货膨胀中过剩的货币供给将促使本国国际收支逆差,从而导致外国的外汇储备增加,基础货币增加。这种观点以货币数量、国际收支差额、国际储备消长的关系解释通货膨胀的传导,带有货币学派的色彩。
(一)贸易途径
贸易途径的传导过程可以从如下的模型中加以解释。假设一个包含两个开放国家(A与B)的世界经济,两个国家的经济通过国际贸易相联系。对于每个国家来说,总需求包含国内需求和出口两部分,而总供给包含国内供给和进口两部分。在经济平衡状态下,总供给等于总需求。我们有如下的式子:
D[,A]+EX[,A]=S[,A]+IM[,A](1)
D[,B]+EX[,B]=S[,B]+IM[,B](2)
其中,D[,A]、S[,A]、D[,B]、S[,B]分别是A国与B国的国内需求与国内供给,而EX[,A]、IM[,A]、EX[,B]、IM[,B]分别是A国与B国的出口与进口。由于假设世界上只有两个国家,我们有EX[,A]=IM[,B],IM[,A]=EX[,B]。
现在我们假定在A国由于需求过剩而发生了通货膨胀。在A国的商品市场上,D[,A]上升,总需求大于总供给。为了弥补国内供需缺口,A国采取的措施有两个:增加从B国的进口、减少向B国的出口并将其转向到满足国内市场需求。这样,B国面临的情况是出口增加,进口减少,从而国内总需求超过国内总供给,这样B 国也发生了通货膨胀。在图1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这个过程。
附图
图1通货膨胀的贸易传导
在图1中,TS[,A]、TD[,A]、TS[,B]、TD[,B]分别表示两国的总需求和总供给曲线。当A国发生通货膨胀时,国内总需求TD[,A]上升到TD[,A]’,均衡点由E[,0]变为E[,1],价格由P[,0]上升到P[,1];A国的扩大进口政策导致B国的总需求由TD[,B]上升到TD[,B]’,而A国的缩减出口政策又使得B国的总供给由TS[,B]下降到TS[,B]’。这样B国的均衡点由E[,0]变为E[,2],价格由P[,0]上升到P[,2]。由该图我们可以看到实际上B国输入了比A国还要严重的通货膨胀(P[,2]>P[,1]),对此我们可以解释为:A国是经济比较发达的大国,相对于其经济总量而言,外贸依存度不高;而B国是外贸依存度非常高的小国,A国对B 国的进出口额变化直接而且剧烈地影响其国内的总供求。因此A国的供求缺口导致B国导入了更为严重的通货膨胀。
在贸易途径的通胀传导中,通胀导入国的结构性问题会加重传播的效果。所谓结构性问题是指经济中存在劳动生产率增长速度和开放程度不同的部门,部门之间虽然劳动生产率增长速度不同,却有工资看齐的倾向。在这里我们简要介绍一下“斯堪的纳维亚模型”。该模型描述的是在小国开放经济条件下,一国的结构性问题会导致该国引入比通胀导出国更加严重的通货膨胀。该模型假设经济中存在两个部门:一个是开放部门O,生产参与国际贸易的商品,劳动生产率增长较快; 另一个是封闭部门C,生产非贸易产品,劳动生产率增长较慢。因为该国是小国经济,它的开放部门商品价格等于世界价格。设两个部门中的产品价格分别为P[,o]、P[,c],工资率分别为W[,o]、W[,c],劳动生产率的增长率分别为λ[,o]、λ[,c];世界贸易商品价格为P[,w];设两部门在经济中的比重分别为α[,o]、α[,c],且α[,o]+α[,c]=1。我们有:
W[,o]=P[,o]+λ[,o](3)
W[,c]=P[,c]+λ[,c](4)
由P[,o]=P[,w],W[,o]=W[,c],得到:
P[,w]+λ[,o]=P[,c]+λ[,c](5)
国内价格水平由贸易品与非贸易品的加权平均得到:
P=α[,o]P[,o]+α[,c]P[,c](6)
将(5)式代入(6)式,配合α[,o]+α[,c]=1,整理后得到:
P=P[,w]+α[,c](λ[,o]-λ[,c])(7)
对斯堪的纳维亚模型的结果加以分析,我们得出以下结论:首先,小国经济国内价格水平P是以国际价格水平P[,w]为基准的;其次,国内封闭部门所占比例α[,c]越大,开放部门与封闭部门之间的劳动生产率增长率之间的差距(λ[,o]-λ[,c])越大,导入的通货膨胀越严重。因此,结构性问题会加重通货膨胀的传导效果。
(二)货币途径
通货膨胀的另一个传播途径是货币途径。认为通货膨胀会通过国际收支进行传播是国际货币主义的观点。货币途径发生作用的条件有两个:一是固定汇率,二是资本可自由流动,我们在下文会加以分析。在开放经济下,一国的基础货币包含两部分:国内信贷D和外汇储备R,这两部分通过货币乘数放大,构成了国内货币总供给。据此我们得到M[,s]=h(D+R),其中M[,s]为货币总供给,h为货币乘数;根据剑桥方程式,人们愿意持有的货币量为M[,D]=kPY,其中M[,D]为货币总需求,Y为国民收入,P为价格水平,k为表示M[,D]与PY之间的比例关系的常数。在均衡条件下, 货币供给等于货币需求,我们有:
h(D+R)=kPY(8)
又根据P=EP[*],其中E为汇率,P[*]为外国价格水平,得到:
h(D+R)=kEP[*]Y (9)
对该式取微分,得到各变动率之间的关系:
d+r=e+p[*]+Y(10)
我们通过(10)式进行分析:在固定汇率制下,e=0,假定该国不实行冲销政策,即当外汇储备r增加时该国政府并不采取措施减小国内信贷d,那么在国民收入增长率y不变的情况下,外国价格水平p*的上升会导致外汇储备r的上升,从而增加本国的基础货币以及货币总供给。
图2在蒙代尔—弗莱明模型的框架下解释了通胀在货币途径下的传导。 我们同样假设世界经济由两个国家(A和B)组成。IS是商品市场均衡曲线,LM是货币市场均衡曲线,BP是国际收支均衡曲线。假定资本在国际间自由流动,因此BP线是一条水平的直线。现在A国出现了通货膨胀,那么在商品市场上由于需求增加,IS[,A]右移至IS[,A]’;在货币市场上由于出现过剩的货币供给,LM[,A]右移至LM[,A]’。这样A国的产出由Y[,A]增加到Y[,A]’,利率则由于过剩的货币供给而从i下降到i’,BP线相应下降至BP’,而价格水平由P[,A]上升至P[,A]’。在固定汇率制下,B国不得不接受外生的国际利率水平。由A国涌入的国际资本增加了B国的货币供应量,致使LM[,B]向右移动到LM[,B]’。B国的产出由Y[,B]增加到Y[,B]’,价格水平由P[,B]上升到P[,B]’。B国导入了A国的通货膨胀。
附图
图2通货膨胀的货币传导—蒙代尔—弗莱明模型
二、两种传导途径的比较分析
前面我们以不同理论各自的出发点建立模型,介绍了两种传导途径的作用机制。凯恩斯主义着重于商品剩余需求的国际扩散,而货币主义着重于货币剩余供给的国际扩散。那么在现实经济中,这两者的关系怎样?本文试图将两者的联系与区别加以发掘。
(一)两种途径的联系
通过以上的模型分析,我们会发现,两者在通胀传导的经济过程中是有共通之处的。所谓通货膨胀,指的是在纸币制度下,货币数量的增长持续地快于流通中商品价值总量的增长,同时伴随有货币购买力的持续下降或物价水平的持续上涨。由此可见,通货膨胀的现象是物价上升,但其本质是货币供给相对于商品价值量的过度增长,是一个相对的概念。货币供给过多,是货币层面的问题;而流通中的商品价值量过少,体现了需求过剩,是实物经济层面的问题。a)在贸易传导的过程中,过度需求传导到其他国家,引起其他国家出口上升,进口减少,国际贸易顺差,这必然会增加通胀导入国的外汇储备,从而增加货币供应量。可见贸易传导的结果必将以货币供给过剩来表现;b)在货币传导的过程中,过度的货币供给在国际市场上通过两条渠道寻找出路:在商品市场上用“多余的”货币进口商品,导致IS曲线外移;在货币市场上货币余额的增加本身会导致LM曲线右移,由此带来的利率下降使得该国货币在本国无利可图,转而流向其他国家。这两条渠道的结果同样是增加通胀导入国的外汇储备,增加其货币供应量。可见货币传导的过程中也包含贸易传导的成分。因此,两种途径的传导机制之间是互相融合的。
(二)两种途径的区别
虽然两种传播途径中有相同的成分,但我们并不能就此将这两种分析方法统一起来,因为两种传播途径实际上代表了两大经济学派—凯恩斯主义与货币主义的根本分歧,即:通货膨胀是由实际因素主导的还是由货币因素主导的。凯恩斯主义认为是实际需求决定了货币需求,而货币主义认为货币需求本身即可独立引发通货膨胀,反过来再影响实际需求。这看起来似乎是一个“鸡生蛋还是蛋生鸡”的问题。但是不得不承认,在经济学研究的领域中,许多经济要素之间是无法推出确定性的因果关系的,或者说至今仍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观点。因此,单纯研究哪种途径占主导地位是没有太大意义的。
在这里,我们不妨从另一个视角出发,去研究影响两种途径作用效果的外部条件差异性。根据以上的分析,我们知道:a )加重贸易途径传导效果的条件有:通胀导入国是外贸依存度非常高的小国、通胀导入国存在结构性问题;b )加重货币途径传导效果的条件有:通胀导入国实行固定汇率制、通胀导入国政府不实行冲销政策、国际间资本可自由流动。这样,在不同的外部经济条件下,我们就可分辨在某个特定的区域和特定的历史时期,哪种途径的传播占据了主导地位。
(三)对通货膨胀(通货紧缩)传导实例的分析
下面我们对两个国际通货膨胀(通货紧缩)传导的实例进行简要分析:a)40年代建立的布雷顿森林体系方便了美国向世界各国输出通货膨胀。布雷顿森林体系确立了黄金与美元、美元与其他国家货币的“双挂钩”机制,实际上是一种固定汇率制。美国的国际收支出现逆差时,用美元进行支付,其他国家为了履行维护固定汇率的义务,不得不在外汇市场上买进美元。因此,美国向其他国家输出通货膨胀的途径是以货币途径为主的。b)在1997年开始的东南亚金融风暴之中,泰国、 马来西亚、印尼、菲律宾、日本、韩国、香港、台湾等国家和地区出现了连锁的经济危机。这些国家基本都是实行出口导向型战略的小国经济,某些国家的出口商品结构比较单一,国民经济对世界市场的依赖性很强,因此当国际贸易环境恶化时,其国内经济受到了严重的损害,这是贸易途径作用的结果;同时,东南亚国家和地区为了追求稳定的货币环境,纷纷选择盯住美元的固定汇率制,它们的金融自由化政策又使其早早地放松了国际资本流动的限制,因此当巨额国际游资对固定汇率制度发起冲击时,东南亚国家显得束手无策。这是货币途径的作用结果。因此在东南亚金融风暴中,贸易途径与货币途径的传导均有显著特征。
三、政策建议
针对贸易途径传导和货币途径传导的不同特点,我国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应采取有针对性的防范措施:
(一)防范贸易途径通胀传导
中国是大国经济,因此与实施出口导向战略的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小国相比,外贸依存度并不是特别高,但是2003年中国的外贸依存度仍达到60.2%,大大高于美国、日本、英国和印度等国家的水平。目前,我国出口商品的地理方向主要集中在日本、美国、香港、欧盟、东盟、韩国等国(地区),对这些市场的出口占我国出口总额的96%以上,其中对日、美、 欧盟的出口更是占据我国出口的半壁江山,2003年高达62%。由此可见,中国出口商品流向具有高度的集中性。为防范贸易途径的通胀风险,中国应努力实现国际贸易伙伴国分散化、多元化,以防美国、欧盟等主要经济区域的需求波动对我国经济产生巨大影响。
(二)防范货币途径通胀传导
为了防范货币层面上的通胀传导,中国应着重注意以下几点:a )在实施以盯住美元为主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基础上,一方面维持较为稳定的汇率环境,另一方面保持汇率变动的灵活性,抵御外来货币冲击;b)当国际收支出现顺差, 外汇占款大幅增加时,政府应当采取冲销政策防止货币供应量大幅增加;c )谨慎实施金融自由化战略,保证资本市场开放的渐进性,同时建立有效的金融监管体系,防范国际投机资本的冲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