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职业教育与社会经济良性互动的思考——瑞士高等职业教育经验对我国高职院校办学的启示
孟祥林 2010-10-13
论文关键词:瑞士;职业教育;良性互动
论文摘要:瑞士高等职业教育紧密结合其经济发展水平与经济结构调整,密切联系劳动力市场供给与需求变化,不断进行高等职业教育的调整。通过初中后教育分流来构建多样化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体系,在注重行业组织作用的同时,越来越重视与普通教育体系的沟通与衔接。借鉴瑞士职业教育模式和经验,对于提升我国高职院校办学水平,培养高素质专业人才,均具有重要的意义。
瑞士联邦是一个只有4.1万平方公里土地、750万人口的欧洲内陆国家,国土狭小,自然资源匮乏,但却依靠建立完善的职业教育体系,尤其是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逐步成为人力资源强国,使国家竞争力在世界上一直名列前茅。笔者有机会参加江苏省第三期高等教育管理专题研究班赴瑞士考察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实地感受瑞士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成功举措,获得诸多有益的借鉴经验和深刻启示。
1瑞士高等职业教育现状
瑞士的职业教育发端于18世纪末,如1773年苏黎世和1979年伯尔尼等城市出现了专门培养专业技术劳动者的学校,到19世纪2O年代,瑞士许多地方都已开办了职业学校。在19世纪下半叶瑞士工业化全面推进过程中,职业教育发展更为突出。目前,瑞士已经建立了比较完备的职业教育体系,职业准备教育、中等职业教育、高等职业教育和职业继续教育是其主要组成部分,其中职业教育主要分高中和高等教育两个阶段进行,并同时建立了以企业为主导的学徒培训(双元制)和以全日制学校为主导的两种职业教育模式。高等职业教育主要是在中等职业教育的基础培训之后实施的大学之外的第三级教育。在此阶段,通过拓展理论和实践两方面的知识和经验,提高高等职业学校学生的职业能力,使其能够胜任较高级的工作岗位。在瑞士,一般有2/3的学生在完成九年义务教育后会选择接受职业技术教育,这充分表明瑞士高等职业教育发达的程度和高等职业院校在高等教育结构中的独特地位。
近年来,面对一些新兴行业对高级职业人才日益增长的需求,瑞士联邦政府于1993年决定引入职业高中会考证书制度。通过考试,取得职业会考证书的学生可以进入高等专业学校学习,获得高等学校专科毕业文凭。1995年,根据联邦政府的《高等职业学院法》,同时本着与大学“同等水平,不同模式”的原则,瑞士组建了联邦高等职业学院,并将原有的部分高等专科学校改组为新型高等教育机构——应用科学大学,作为向接受中等职业教育包括学徒教育的学生提供高等职业教育的专门机构。在3~4年学制中,不仅讲授学士课程,另外还不断增加硕士课程,而学生毕业时则可获得学士学位甚至硕士学位。1997年10月,瑞士又分地区组建了7所联邦应用科学大学,并在次年3月得到联邦政府的认可。见图1瑞士联邦职业教育体系。
综观这些高等专业学校,可以发现主要具有以下特点:一是按照大学的水平进行教学,学习期限至少3年;二是其文凭受保护,各州相互承认;三是肩负三种使命,即教学、研究与开发和社会服务。高等专业学校和职业会考制度的创设,为接受学徒培训的青年开辟了进入高等教育的途径,受到瑞士青年的普遍欢迎。瑞士高等职业院校的学生毕业时可以获得双证书,即通过高级专业考试获得专业任职资格证书和获得联邦政府认定的大学毕业文凭。
瑞士的高等职业教育是建立在}j等职业教育多样化模式和类型基础之上的,当前其发达的中等职业教育和同龄中几乎70%学生接受各类职业教育以及职业培训的众多人数,为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与此同时,瑞士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又紧密结合其经济发展水平与经济结构的调整,密切联系劳动力市场供给与需求的变化,不断进行高等职业教育的调整,从而实现了高等职业教育发展与社会经济发展的良好互动。
2瑞士高等职业教育的成功经验
1)职业教育发展平台:国家高度重视。受联邦制的影响,瑞士没有国家一级的联邦教育部,由各州设有自己的州级教育管理机构,负责管理各州的学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和州立大学。但职业教育却是例外,它由联邦政府统一负责,公共经济部职业教育司就是联邦政府主管职业教育与培训的部门。不难看出,联邦政府非常重视高等职业教育,而这种重视又是建立在这样一种认识基础上,即一个国家不能只培养科学精英,还要培养职业精英即各行各业的精英。
2)职业教育发展基础:社会高度认同。在瑞士,家庭、学校和社会都已形成一种共识,即孩子不论是上大学还是上职业学校,只要符合他们的自身条件和兴趣爱好,任何选择都会受到尊重,人们不会因为进入职业院校学习而感觉低人一等。这种优良传统和社会氛围对瑞士人的择业观起着重要影响,保证了各个职业院校充足的生源和质量的保证。在此背景下,无论是行业协会,还是工商企业甚至个体劳动者都非常重视本行业人才的发展,都愿意投资教育培训,保证本行业后继有人。他们不仅为职业院校学生提供学徒培训场所、设施和岗位,配备专门负责培训学徒的师傅,而且还提供实习培训费并向学徒支付一定的薪金。 3)职业教育发展保障:高质量教学水平。发达的瑞士高等职业教育由300多种专业组成,遍布工业、商业、手工业、银行保险业、交通运输、服务等行业。由于专业设置灵活多样,不仅能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保证企业利益和劳动市场需要,同时也能满足青年学生的多元需要,促进高等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其课程设置也紧紧围绕企业的生产经营需要,包括对学生进行道德规范教育以及岗位必备知识和技能的培训。通过教学,帮助学生快速掌握岗位所需的企业价值观、专业知识及操作技能并获得联邦职业资格证书,顺利走上工作岗位。高质量的教学为瑞士发展提供了许多优秀人才,据有关资料显示,瑞士有75%的老板毕业于高等职业院校,瑞士最大的银行——联合银行的老板施图德尔也曾是学徒出身。
3瑞士经验对我国高职院校的办学启示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起步较晚,高职院校的建立尚不到l0年时间,在专业建设、课程设置、师资聘任、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协调程度上,和发达国家的职业教育水平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因此,广泛借鉴瑞士高职教育的成功经验,对提高我国高职院校办学水平有着积极的作用。
1)面向市场,调整专业结构,为经济社会发展培养适用人才。瑞士高等职业教育的成功经验说明,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须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与劳动力市场需求相一致。学生通过专业学习,才能顺利走上工作岗位。因此,我国高职院校须面向市场办学,主动研究市场,密切关注产业结构的调整、新岗位的涌现,以及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等情况,以市场需求为前提设置专业,以岗位要求来设置教学内容,切实做到为经济社会发展培养“适销对路”的人才,提高毕业生就业质量和就业率。
2)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切实加强职业道德和职业技能培训。瑞士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上的“双元制”,不仅重视学生职业技能训练,而且注重进行职业道德教育和企业精神熏陶。我国高职院校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与较强职业技能人才为目标,重视对学生德智体美的全面教育;要引入有关企业文化,加强学生职业道德和法律教育,培养学生的诚信品质、敬业精神、责任意识和遵纪守法意识。为了实现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我国高职院校须借鉴瑞士经验,切实加强实践性教育环节来提高实践性教学效果。第一要加强“双师”队伍建设,特别是实践教师的培养。瑞士的实践教师资格需要至少5年的实际工作经验和相应文化及专业知识并通过考试,才能够带徒弟即学生。而我国高职院校教师主体大多来自于本科院校的学士、硕士毕业,从学校到学校,并未经过必要的企业实践锻炼,实际工作经验明显缺乏。因此我国高职院校必须要组织教师下企业锻炼,补上企业实践经历这一课,这样才能提高教师实践教学水平。第二要加强实验、实训室建设。在瑞士,职业院校的实验、实训室就是工场、车间,设施先进,设备充足,学生在师傅及教师的指导下亲自操作,在真实情景中锻炼学习。可以说瑞士职业院校的教学设施明显优于我国,我国高职院校应加大投资实验、实训室的建设,提高实验、实训设备先进性、台套数和分组率。
3)健全机制,促进校企合作良好互动。现代职业教育离不开企业行业的参与,企业行业的发展也离不开职业教育。企业行业的积极参与是瑞士实施“双元制”办学模式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也是我国高职教育实行工学结合的关键环节,同时也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根本保障和校企双方取长补短、资源共享、增强各自发展活力的重要途径。我省有计划组建若干个分行业、产业的职教集团,不失为有益的探索。高职院校应积极参加,主动承担义务,履行职责,按照集团中企业的需要开展企业员工职业培训,与企业合作开展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使企业在分享学校资源优势同时,加大对学校的支持力度,接受学生顶岗实习,使学校在校企合作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