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重庆市民营企业员工激励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覃世利 2011-09-02
摘要:企业发展理论和实践表明,员工激励问题对民营企业的发展有促进或者是制约作用。本文分析了重庆民营企业在员工激励方面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
关键词:民营企业激励改进措施
彼得·德鲁克说过:“企业只有一项真正的资源:人。” 可见,人力资源是企业在知识经济时代立于不败之地的宝贵资源,其中激励是人力资源管理的重点。激励不仅能激发员工的干劲与潜能,吸引并留住优秀人才,还有助于提高企业绩效。
截止2010年底,重庆市民营企业已超13万户,面对国家的政策支持,重庆民营企业正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契机,但在这些企业中很少建立科学合理的激励机制。企业只有充分认清自身问题,采取有效激励方式,才能充分调动员工积极性和潜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一、重庆市民营企业员工激励存在的问题
(1)员工地位低
民营企业老板多把员工看做“经济人”,没有给予员工足够的尊重和温暖,使得员工对企业缺乏归属感和认同感,从而产生较高的离职率。据统计,重庆民营企业普通员工年度流动率为50%,中高级管理人员、技术人员为20%,这大大增加了企业的管理成本。
(2)重视质激励而轻精神激励
重庆民营企业一般采用基本工资加奖金或加提成的激励手段,重物质激励轻精神激励。根据超Y理论,人们是带着不同的需求和动机加入组织,最重要的是实现其胜任感,而胜任感是可以持续不断地被激励的。员工的需求不同。要求激励方式也应多样。
(3)缺乏培训体系
重庆民营企业普遍缺乏系统培训,由于认识不足,企业常把人力资源开发看作企业的生产成本,导致培训多流于口头承诺和形式化,缺乏科学合理的培训机制;加之资金投入不足,根本无法向员工提供充分学习和自我提升的机会。
二、重庆市民营企业员工激励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1)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理念落后
重庆民营企业家多关注资金和市场,忽视人才。一些企业也谈“以人为本”,但并没有从制度上去思考“员工”的问题。更多企业则将员工看作企业成本负担,将员工的薪酬、培训等激励措施视为公司成本的增加,漠视员工所创造的价值。企业的招人、用人、育人也多是老板说了算,导致激励方式有很大的随意性,激励措施也多是徒有其表。
(2)对激励理论理解片面
重庆一些民营企业无视企业本身激励机制不健全、激励措施不到位的问题,一味地模仿其他先进的激励模式,导致激励效果不佳;还有些企业则过分强调物质激励,认为金钱可以满足员工的全部需求,忽略员工精神需要。
(3)对外部人员的不信任
民营企业通常不愿重用外部人员,一是担心企业的商业秘密被泄露,不能充分信任外来人员的职业道德素质;二是认为外来人员不能和企业共同成长,员工会有短期行为,损害公司利益。根据Y理论,只要为员工提供条件,给予信任和机会,他们并非不能自律和不愿承担责任的。
(4) 对企业文化的认识不足
企业文化是全体员工的共同价值观,是企业吸引和留住人才的无形手段。企业文化所营造的人文环境对员工的凝聚力是无法比拟的。而重庆民营企业大多管理者素质不高,根本没有意识到构建具有特色和向心力企业文化的重要性。
三、重庆市民营企业员工激励的改进措施
(1)确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
知识经济时代,企业间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民营企业管理者应转变观念,将员工看作“社会人”,确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重视员工的主体地位,尊重员工的意愿,鼓励员工在组织中得到发展,对员工实行更有效的激励方式,全面改善员工工作、生活质量,提高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他们在实现企业目标的同时实现自身价值。
(2)建立科学合理的激励机制
首先,注重物质与精神激励相结合。物质激励固然重要,但民营企业也必须着手建立相应的精神激励,如感情激励、榜样激励、目标激励等;其次,充分考虑员工的个体差异,实行个性化激励。最后,建立和完善绩效考评体系和薪酬体系。薪酬形式的多样化,使员工安心于创造性工作,并从中获得更大的物质收益和精神满足。
(3)提供个人成长与发展空间
企业应鼓励、组织和资助员工的各种培训进修,激励员工不断学习,掌握更多、更新、更系统的知识与技能,使员工随着企业的不断发展而成长进步。企业还应做到“人适其位”,将合适的人安排在合适的工作岗位,做到职能相称,使企业形成相互配合、取长补短的良性结构和良好气氛。
(4)加强企业文化建设
文化激励是通过塑造一种文化,让员工接受和遵从其指导,使之内化为他们自己的价值观,从而建立和加强他们对组织的认同感与责任感,进而产生积极的行动。良好的企业文化为其他的激励手段构建了良好的平台,是实施科学激励方式的文化保障。
参考文献:
[1] 陈维政,余凯成,程文文.人力资源管理(第二版)[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10
[2] 李贵红. 试论民营企业员工激励机制的误区及其完善[J],科学之友,2009,23:77.
[3] 王琪.民营企业员工激励措施[J].合作经济与科技,2007,7:41-42.
[4] 李华刚. 对策中国民营企业:民营企业管理变革之具体措施[M],时事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