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成本及收益探析
李露 仲稳山 2009-11-05
摘 要:从现实状况看,许多高职院校对在校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投入呈逐年增加趋势,但关于心理健康教育的成本和收益分析却鲜有报道。如何计算心理健康教育的成本支出,如何从定性和定量角度分析心理健康教育所带来的收益,这都应成为高职院校关注的重点。
关键词: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成本;收益
高职生是一个朝气蓬勃的青年群体,正处于青春发育期, 心理发展尚不成熟、由于抗挫折的能力缺乏以及个性品质的缺陷等内在因素,高职生容易产生心理危机。同时,由于学习、生活节奏加快,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而高职生的竞争压力较本科生,较之过去都成倍放大,故心理健康问题也显著上升。国家教委曾对12万名大学生心理健康进行抽样调查,发现23.3%的学生因心理压力而患心理疾病。因心理问题不能正常学习和生活而休学、退学的人数逐年上升。所以,高质高效的心理健康教育投入势在必行。
一、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成本投入
心理健康问题,会严重影响教师、学生群体的质量,从而影响学校人力资本的收益。作为一所学校来讲,教师相当于企业职工,而学生则是某种意义上的“产品”,而这种附有人力资本质量的产品与普通的产品虽不能相提并论,但有异曲同工之妙。心理健康教育如同提高产品质量的良方,如此,对于心理健康教育这一产品加工环节,我们究竟要付出多少成本,我们又能获得多少收益?下面我们参照事业单位和教育成本的核算方法分析心理健康教育的成本:
1.人员经费。学校为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会聘请专兼职教师。人员经费很大一部分指学校支付给心理健康教育的教职工的基本工资,工资性补贴、辅助工资,职工福利费,劳动保护费及社会保障费,住房公积金和保险费等。这些费用,对于专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经费属于直接费用中的直接工资,可直接记入教学成本;对于兼职教育的教师可按工作量计入成本;心理健康教育的其他组织行政人员的经费可计入期间费用中的管理费用。
2.固定资产的折旧及无形资产的摊销。学校为推动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需要添置设备,比如建立心理医生常驻的心理保健室,为学生教师放松心理的休闲设施。这一部分费用如学生直接使用的属于直接费用中的其他直接支出可计入学校教育成本,如果教职工使用可计入学校期间费用中的管理费用。
3.科研经费。学校应鼓励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开展学术研究,出版教材,参与心理健康教育的重大课题的研究,定期或不定期召开心理健康教育专题研讨会。这一部分费用属于学校直接费用中的其他直接支出可直接计入教学成本。
4.办公费用。学校办公室应该定购有关心理健康与卫生的期刊、杂志、书籍,让学生和老师免费阅读与发放,向学生和老师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此部分费用教师受益可计入管理费用,学生受益按情况计入代办费和教学成本。
5.其他费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还需要一些不定期的活动,如邀请专家作讲座、报告,心理调节培训,心理咨询,心理治疗等,以此让学生学会缓解压力,应对挫折,保持积极情绪,这些项目必然需要成本的投入。费用可以按照受益对象予以分配。 下面以泰州某高等专科学校为例,分析一下其心理健康教育的成本投入。该校是泰州地区的一所综合性的高职院校。学校对心理健康教育还比较重视:学校有专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职工20人左右。其中:专职教师2名,兼职教师18名。学校设有阳光小屋、心理访谈室等相关心理教育教育配套设施,同时,定期或不定期看展心理健康讲座等。以一年度为统计年限,经过调查学校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成本投入如下:
从上述资料来看,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成本投入主要分布在人员经费这一部分,全年心理健康教育投入成本约为30万左右,占教育经费支出的4%左右。显然,心理健康教育经费的投入比起国外尚有差距。
当然,在会计上核算体系,往往反映了心理健康教育的直接成本,却忽略了另一大部分——心理健康教育的间接成本。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成本除了包括看得见的直接成本外,还应该包括参与者投入的时间成本和机会成本。单纯从时间的角度分析,心理健康教育的时间成本是无法具体计算的,因为某些心理治疗需要长期的、不定期的开展。而机会成本作为一笔支出费用,往往更容易被忽视。
二、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收益
作为心理健康教育这种特殊的教育来说,对它的投资是一种隐性的,即它所发挥的作用是旨在维护学生老师的心理健康,培养人的良好心理素质,进而使教师的工作效率、学生的学习能力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作为学校提升品质的重要手段, 心理健康教育成本伴随着投入的增加和积累,学校当然也关心心理健康教育收益的问题。由于心理健康教育效果具有滞后性、间接性,使得心理健康教育收益在一定时间才能体现,且心理健康教育具体的收益很难计算,从而加大了心理健康教育收益测量的难度。
目前,比较常用的方法是采取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事前评估与事后评估相对比的方法。从定性的角度来讲,高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在下面几个方面获得受益:对于学校而言,教师质量提高,可以节省人力资源管理成本,增加留职率;可以改善学校紧张的气氛,提高教师士气和满意度;可以改进教学管理,提高教学效率;可以使学生获得较强的心理承受力,帮助学生更好地面对学业,就业的压力;可以增强学生的市场竞争力,当然,最直接的表现可以减少学生因心理问题而导致的非正常行为而使学校发生的有形的和无形的损失。有形的损失直接表现为学校为心理问题学生所付出的经济补偿,赔偿等。无形的损失表现为学校声誉的下降,学校的社会评价和认可度的下降等。
从定量的角度来讲,我们可以通过建立一些具体明确的指标来衡量心理健康教育的收益。其中确立量化指标,应该包括:学生教师流失率、学生就业率、心理问题发生率、教师学生满意率等。这些比率的可以和同类相近学校作对比,也可以每年建立档案,将没有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年度作为基期数据,逐年对比。
综上论述,学校将对心理健康教育的投资,不仅是从学校的物质利益角度出发,更是从关怀学生和教职工的人本精神及塑造良好的学校文化和形象出发。为此应该在高职院校提倡和推广心理健康投资。另一方面,提高心理素质是一种新兴的人力资本投资,学校应科学分配投资成本,多方借鉴经验,最大化获得投资受益。
参考文献:
[1]崔邦炎.高等学校学生培养成本计量:第1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财政部注册会计师考试委员会考试办公室.会计[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
[3]涂桂珍.高职生的心理特点及其对策[J].健康医学,2007,(3):164-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