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急见刊

关于护理人员的感染管理与自我防护体会

邵敏娟  2012-04-09

医院感染管理控制水平的高低是衡量医院管理水平、评价医院医疗护理水平的重要指标。加强医院感染管理是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关键。医院感染贯穿护理工作的各个环节,护理人员在医院感染管理中起非常重要的作用,而医院的特殊环境又使护理人员因工作而面临发生医院感染的职业危害,因此必须加强医护人员的自我防护意识,避免自身感染。

1 加强护士职业安全教育

1.1做好预防感染的宣传教育 护理人员在工作中双手极易被病原菌污染,有些护理人员本身就是病原携带者,或由于长期接触大量抗菌药物已经改变了鼻咽部的正常菌群,成为耐药细菌的储菌源,这些病原体可通过手或先污染环境和物品,继而导致患者感染。因此,护理人员必须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尤其要强化洗手意识,严格执行标准预防原则,自律个人行为,重视职业安全。对一切未经训练的新工作人员,应给予预防感染的基本操作技术培训,并进行各种形式的宣传教育。

1.2预防意外事故管理 为预防意外损伤的发生,指导护士严格执行规范操作。接触污染性工作要戴手套,做好个人防护。一旦发生针刺或锐器损伤应立即报告感染管理科,指导及时进行有效处理,并跟踪观察。给每个患者治疗操作前后均要洗手。教育每一位护士牢固树立职业安全防护意识,加强职业安全教育,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很好地保护自己。

1.3加强对卫生员工作管理 定期对全院各级人员进行医院感染知识培训,使各级各类人员熟练掌握控制医院感染的相关知识,自觉执行消毒隔离工作及制度。实行一桌一巾一消毒,卫生间、病房走廊、办公室的拖把分开使用。严格划分病室工作区域,减少交叉感染的概率。

2 提高护理人员自我防护意识

护士在进行注射、针刺、清洗器械等操作时,极易被锐利的器械刺伤。皮肤黏膜稍有破损,在接触带病毒的血液、体液就有感染的危险性。因此,处置血液和血液污染器械时应戴手套或采用不直接接触的操作技术,在进行血液有可能溅入眼部及口腔黏膜内的操作时,应戴口罩及配戴眼防护罩。当被利器刺伤后,要尽快挤压出血后再反复清洗消毒,一旦发生职业暴露,应及时汇报相关部门,进行紧急处理,以免发生感染。平时要熟悉各种利器操作流程,熟练掌握各种操作技术,加强工作责任心,专心工作,避免受伤。

3 医护人员应强化洗手意识

接触传播是医院感染中最常见的病原传播方式,医护人员的各种操作离不开双手,手上携带的细菌较多,病原体可通过手或先污染环境和物品。曾有检测医务人员接触患者或污染物品后未洗手的带菌率为100%。因此,医护人员必须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尤其要强化洗手意识,普及洗手相关知识,做到规范洗手,这是控制医院感染的最基本、最有效的措施。 4 制定控制感染的具体措施

4.1要求晨间护理湿式清扫1次,做好出院患者终末消毒处理;治疗室、换药室各室台面上用500mg/L含氯消毒剂擦拭1次,遇到污染随时消毒;室内紫外线空气消毒每日1次;每月对消毒剂进行细菌培养,合格后方可使用,以确保医疗安全。

4.2对从事高危操作的工作人员,如外科医师、手术护士、急诊科、检验、监护病房护士以及血液透析工作人员等均应进行抗乙型肝炎的免疫接种,被抗原阳性血液污染的针头等锐利器械刺破皮肤或溅污眼部、口腔黏膜者,应立即注射高效免疫球蛋白,以防感染发生。同时,还应加强对结核病的防治,以及在传染病流行期或遭受某种传染物质污染后,及时为护理人员进行各种相应的免疫接种。

4.3我们在每张治疗台、治疗车上配备快速手消毒剂,治疗前后要进行手部消毒。治疗完毕按照六步洗手法清洗手部。洗手指征:戴口罩、穿脱隔离衣前后,特别是接触破损皮肤、黏膜的侵入性操作前后;进行无菌操作前后和进入重点隔离病房时;戴口罩、穿脱隔离衣前后;在同一患者身上;从污染操作转为清洁操作时;接触血液、体液和被污染的物品后;脱去手套后。感染科每月对各科护士手卫生进行抽检、监测,对监测不合格者反馈到科室,并重新监测至达到合格。

5 体会

医院感染管理工作贯穿于整个护理工作的全过程,消毒灭菌、无菌操作、标准预防,是保证医院正常的医疗护理活动的基础,护士主动与医院感染管理科密切配合,参与医院感染预防监控,确保了医院感染管理工作有序进行,有效地提高了医护质量,确保了医疗安全,对预防医院感染管理工作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