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急见刊

企业管理革命与美国工业化

佚名  2006-02-07

摘要: 美国化道路上,管理革命所带来的公司治理的先进经验加速了其进程。钱德勒的《看得见的手》详细论述了美国工商企业的起源及其特点,从而揭示了美国现代企业制度的变迁过程。其中包括美国企业组织结构变迁、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职业经理人阶层的诞生、经理式资本主义等。本文试从本书揭示企业管理革命对美国工业化的促进作用。

关键字:工业化 现代工商企业 现代企业制度 企业管理革命

一、美国工业化特点

十九世纪初期美国开始开展工业革命,其工业化起步晚于英法,但速度较快,很快赶超了英法。美国工业化的特点具体表现于以下七方面:

【1】 产业结构升级在各产业协调的基础上进行。与其他工业化国家相似,美国的工业化是一个工业比重逐步超过农业、工业内部重工业比重逐步超过轻工业的过程。

【2】 劳动力的专业化素质和劳动生产率高。美国根据自身的资源禀赋特点,通过大力普及和发展、尊重知识、引进人才、发明劳动节约型技术、发展技术和资金密集型产业等途径和手段,努力提高劳动力的专业化素质,提高劳动生产率。

【3】 产业聚集和区域专业化现象明显。已实现产业化的美国农业在区域布局上存在明显的专业化分工。

【4】 城市化与工业化协调推进。19世纪30年代以后,随着工业化的迅速推进,城市人口的增长速度也加快了。

【5】 资本和劳动力等要素市场发达。东北部地区高效率的资本市场,为其制造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由于西部的农产品因运输费用的下降而更具有竞争优势,因此,新英格兰地区的农业劳动力通过劳动力市场顺利流向西部农场和本地的工厂。

【6】 国外移民多,跨区贸易发达,国内市场大。

【7】 引进技术,利用外资,发展进出口贸易。在推进工业化的过程中,美国充分利用了其后发优势,直接引进和利用英国等工业化国家的技术和人才等。大量引进外资、发展进出口贸易也是美国实现工业化的基本手段。

由以上特点可以看出,产业结构升级在美国工业化进程中起了重要作用。其中,企业管理革命——现代工商企业的建立是美国产业结构升级的重要方面之一。美国公司结构治理的先进经验加速了美国工业化进程。钱德勒在《看得见的手》中详细分析了美国企业管理革命过程,本文试从分析此书揭示企业管理革命对美国工业化进程的推动作用。

二、现代工商企业来源及性质

在解释现代企业诞生上,科斯的交易成本认为,企业组织的优势在于节省交易费用,因其把相互联系的某些交易活动内化为一个组织之中,这些交易活动不存在了,也就节约了交易成本;马克思等认为,企业内分工能实现资源的聚集效应,从而提高效率,节约生产成本。综上,现代企业的诞生应该是两种原因共同作用的结果。节省交易费用是企业横向联合的原因,节约生产成本就是内部纵向的考虑了。

钱德勒在《看得见的手》中认为,“由一组支薪的中高层经理人员所管理的多单位企业即可适当地称之为现代企业”。 在前言中,他指出,本书的主题是“现代工商企业在协调活动和分配资源方面已取代了亚当·斯密的所谓市场力量的无形的手。……由于获得了原先为市场所执行的功能,现代工商企业已成为美国经济中最强大的机构,经理人员则已成为最有力的经济决策集团。因此,在美国,随着现代工商企业的兴起,出现了所谓经理式的资本主义。”

现代工商企业在1840年以前都是不存在的。到19世纪后半期,美国开始了一个新的工业时期。机械工业的扩展和奴隶劳动的废止,使美国工业化进程带有用发明机器和广泛使用机器以弥补劳力不足的特点。

从19世纪40年代到20世纪20年代,美国的农业经济和乡村经济转变为工业经济和城市经济,在这几十年里,美国经历了生产和分配过程中革命性的改变。

一方面,随着无烟煤和蒸汽动力在生产和分配过程中的大量采用,铁路的兴起以及电报和电话网的建立,为大规模生产和分配创造了必要的物质及技术条件;另一方面,铁路庞大的规模和系统性,要求对车辆和货物进行及时调度。因而,在美国经济中率先建立了多职能的、拥有多层级经理的企业组织,并率先发展了直线-参谋制的组织管理原则。

生产上,蒸汽动力在生产中的使用,使制造一件产品的几乎全部过程被集中到一家工厂之内(即所谓的内部化),少量的劳动力能够生产大量的产品。而管理运动在工厂管理中的推广,使技术带来的“速度经济性”得以发挥;分配上,铁路和电报所创立的新型物流和信息流通方式,改变了商业形态。独立的批发商取代了实行佣金制的代理商,百货公司、邮购商和连锁商店等零售商蚕食了传统小商店的份额,进而又侵蚀着批发商的势力范围。新兴商业形态的优势在于所售商品的低价,而低价来自商品库存的快速周转。大规模分配由此兴起。

在独立的销售商无法吸收大量生产所带来的高额通过量的产业,制造商不得不实行横向结合。例如在肉食加工企业中,领先的企业如阿穆尔和斯威夫特,由于要将西部的牛肉销往东部的城市市场,因此必须建立庞大的冷库和冷藏运输的。这样,就实现了大规模生产和分配的联合。

综上,大量生产与大量分销结合于一个单一的公司之内,导致了现代工商企业的诞生。接着,钱德勒列举了关于现代工商企业的一系列论点:

第一, 当管理上的协调比市场机制的协调能带来更大的生产力、较低的成本和较高的利润时,现代多单位的工商企业就会取代传统的小公司。

第二, 在一个企业内把许多营业单位活动内部化所带来的利益,要等到建立起管理层级制以后才能实现。因此,管理层级制的存在是现代工商企业的一个显著特征。

第三, 现代工商企业是当经济活动量达到这样一个水平,即管理上的协调比市场的协调更有效率和更有利可图时,才首次在上出现的。

第四, 管理层级制一旦形成并有效地实现了它的协调功能后,层级制本身也就变成了持久性、权力和持续成长的源泉。由此,现代工商企业开始具有了“其本身的生命”。

第五, 指导各级工作的支薪经理这一职业,变得越来越技术性和职业化。选拔与晋升变得越来越依赖培训、经验和表现,而不是家族关系或金钱。

第六, 当多单位工商企业在规模和经营多样化方面发展到一定水平,其经理变得越加职业化时,企业的管理就会和它的所有权分开。许多现代工商企业既不是由银行家也不是由家庭所控制,所有权变得极为分散。股东并不具备参与高阶层管理的影响力、知识、经验或义务。支薪经理人员既管理短期经营活动,也决定长远政策。他们支配了中低阶层和高阶层的管理。这种被经理人员所控制的企业可以称之为经理式的企业,而此种公司占支配地位的经济系统则可称为经理式资本主义。

第七, 在做出管理决策时,职业经理人员宁愿选择能促使公司长期稳定和成长的政策,而不贪图眼前的最大利润。因此,经理人员要维持其组织被充分利用的愿望乃变成了一种使企业进一步发展的持续力量。

第八, 随着大企业的成长和对主要经济部门的支配,它们改变了这些部门乃至整个经济的基本结构。

钱德勒认为,管理协调的“看得见的手”比亚当·斯密所谓的市场协调的“看不见的手”能够更加有效地促进经济的发展,同时也更能增加资本家的竞争能力;管理的变革由此对生产与消费产生了巨大的促进作用。这一过程被钱德勒称为“美国企业界的管理革命”。三、美国制度变迁

如上文所述,钱德勒在《看得见的手》中提出的“现代企业”的概念,即“由一组支薪的中、高层经理人员所管理的多单位企业即可适当地称之为现代企业。”其诞生要回溯到19世纪40年代。在此之前,生产单位都是家庭小作坊式生产,生产动力一般是水力、风力、人力及牲畜拉动,生产效率很低。在这种情况下,现代意义上大规模的生产企业是很难诞生的。

从19世纪40年代开始,美国的大型企业揭开了现代企业史上意义最重大的一页:组织结构从H型(科层型)开始,一直到多分部的M型(分权制)结构。与此同时,所有权与经营权正式分离,职业经理人出现,现代公司制企业正式诞生,从而奠定了美国企业顺利成为现代巨型跨国公司的基础。书中认为,美国大型企业制度的变迁包括了三种含义:一是企业组织结构的变革;二是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三是经理人阶层的出现并日趋职业化。

【1】企业组织结构的变革

19世纪40年代,与通讯业的发展给当时大的发展提供了持续不竭的动力。铁路工业首先兴起,标志着大规模企业的诞生。而后,在商业流通领域、化工领域、重工业领域,美国企业通过以下发展战略:专业化、横向多角化、纵向一体化、跨国战略与多元化战略,实现了规模与范围经济的扩张,培养了美国企业的组织能力。与这些战略相伴随的是,美国企业的组织结构先后经历了U型(扁平型)结构、H型(科层型)结构、M型(分权制)结构的变迁。在现代企业战略与结构变迁的过程中,美国企业管理革命顺利完成,即实现了企业所有权与管理权的的分离,建立了现代企业公司制度。

【2】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

由于现代企业产权主体众多,过于分散,以至于谁都没有力量单独控制企业,又由于现代企业规模大、管理复杂、经营难度大,对企业实行协调与控制的人员必须经过专门的训练、具有专门的知识与能力,不是仅仅拥有所有权就可胜任的。企业的控制权必然集中于专门的经理人员手中,但这些经理人员往往不是所有者。于是,在现代企业便形成了所有权与控制权相分离的局面。这种“两权分离”的状况,在古典企业那里也曾出现过,但不普遍,也不具有必然性。而现代企业却不然它不可能有别的选择,两权分离已经形成制度。贝利、米恩斯曾详细论证了现代企业这种两权分离状态产生的原因与经过,把经理人员掌握控制权称作“没有财产权的权利”,把这种制度变迁叫做“经理革命”。

【3】职业经理人阶层的出现

钱德勒认为,企业是否由支薪的职业经理管理是现代企业与古典企业的分界线。上文所述的所有权与控制权的演变过程,不仅取决于所有权的分散过程,而且同企业管理复杂化程度的发展有关。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和企业技术含量的提高,越来越要求企业管理者接受严格的训练,不是任何一个财产所有者能胜任这一职务的,必须由专家管理企业。这也是所有权同控制权分离的重要原因。而两权分离的直接结果,则导致了职业经理人阶层的出现。新的一体化企业由于结合了生产与分配,产生了比原来单一职能企业多得多的管理职位。这种分管各种工作的管理人员基本上是职业经理人,他们不拥有或只拥有极少的公司股票。起初,他们主要是在中层管理或职能管理,即日常运营方面发挥其协调作用,高层管理仍为企业主或创始人把持。但在一些由合并而成的企业中,投资银行家加入到大股东的行列,并因此造成股权的分散,职业经理因此乘势而起,开始介入公司的高层管理。由于他们具有专业、信息和时间等方面的优势,相较于股东而言更适合担当管理的责任。

四、结论:企业管理革命与美国工业化

前文我们分别从现代工商企业的诞生及性质、现代企业制度变迁等方面介绍钱德勒在《看得见的手》中所描述的经理式的资本主义。由当时美国的国内经济环境可以看出,经理式的资本主义乃是一种经济现象。在当时,它几乎得不到美国选民的支持。至少在本世纪四十年代以前,现代工商企业是顶着民众和政府的反对而成长起来的。许多美国人——或许是大多数——都以怀疑的眼光来看大型企业。这种企业行使的集中化经济权力违反了民主的基本价值。它们的存在,阻挠了许多经济部门中的创业机会。它们的经理人员也无须(或有责任)对其权力的使用作出说明。

但正如钱德勒所言,美国所以成为经理式资本主义策源地,在于其国内市场的规模和性质。在十九世纪下半叶,美国的国内市场是全世界最大的,而更为重要的是,它还是全世界成长最快的市场。……美国市场不仅比其它国家的市场更大、发展更快,而且还具有更高的同质性。美国的收入分配看来要比其它国家更为平均。市场的阶级界线不象欧洲那样明显。美国市场的特点还在于它是一个新开发的市场,几十年前这里有许多地方还是荒无人烟,因而新型的现代工商企业更易于建立,因为老的一套经营还来不及成为惯例和变得僵化。

这正符合马克思所言的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又反作用于生产力的原理。美国当时的国内环境诞生了现代企业,引起了生产、分配各方面的变革,从而诞生了经理式的资本主义,也随之诞生了职业经理人阶层及现代企业制度。而这种企业管理革命所带来的先进的公司治理经验又在生产、分配各方面加速了美国工业化进程。现代企业先进的管理层级制及两权分离所带来的职业经理人阶层的出现,从微观上提高了企业经济效率,对美国产业结构升级起了极大促进作用。综上,企业管理革命在美国工业化上书写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1. 钱德勒,《看得见的手——美国企业的管理革命》,商务印书馆,1997年,重武译

2. 金波,《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近现代经济发展史》,当代出版社,1994年

3. 张维迎,《所有权、治理结构及委托——代理关系》,《经济》,1996年第9期

4. 郭金林,《企业产权契约与公司治理结构》,经济管理出版社,2002年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