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控制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性
李淑彦 2020-12-06
摘要:
内控产生于美国,近期传播到我国。随着国资委、证监会的强力推广,尤其是国家在2001 年推出《企业内部控制管理基本规范》后,内控作为企业一个经营管理的过程,在许多企业广泛应用,为企业的稳定持续发展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也得到了企业管理者的认可。但是许多企业在具体实际工作中,发展不是很平衡,内控管理没有真正地实现其价值,所以本人认为有必要在这里对企业内控管理加以阐述。
关键词:内部控制;企业管理;重要性
目前内控建设已成为企业制度的核心问题,同时如何强化企业内控管理,使企业内控建设对企业发展真正地起到积极的推进作用,也成为企业研究的热门话题。基于此,笔者在此简述了内控的定义、特点、要素、重要性,重点阐述了内控在企业管理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以及对策研究,以供参考。
一、企业内控的定义、特点、要素、重要性
(一)定义
企业内控是由董事会、管理层以及全体员工共同参与的一项控制活动,旨在实现企业的基本目标。那就是在合法经营的前提下,确保财务信息准确,资产安全,实现经济效益提高,企业价值最大化。
(二)特点
总的来说,它具有全面性、关联性、经常性、潜在性等特点。全面性是指企业控制活动要全面,它不仅要控制财务、资产等,还要控制人力资源以及作业的研究和工作的分析。关联性是指企业内外部之间,不是孤立的,是具有关联的,是相互控制、相互协作的关系。经常性是指内控不是阶段性与突击性的,是长期的日常工作的监督考核。潜在性是指控制行为与日常管理不是明显分隔开的,而是潜在的融合在日常管理中的。
(三)要素
内控要素分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最主要的内部环境。这是内控有效的基本前提,包括综合治理结构、内审、企业文化、人力资源等。二是风险评估。这是内控有效的关键环节,企业必须进行风险识别、风险分析、风险预警、风险评估,将风险能够可控。三是控制活动。这是内控管理的宗旨所在,也就是说内控管理就是要达到不相容业务相分离,并且在会计系统上,财产保护上,以及绩效考核上等重大事件都要有控制规范,保证事件在最短时间内进行有效控制,及时处理。四是信息沟通与监督。信息收集要及时,沟通要畅通,监督要给力,这是内控有效的坚强后盾。
(四)重要性
内控作为企业运营的中枢环节,具有自我控制、自我约束的作用,在实际工作中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一是确保企业合法经营的先决条件。完善企业内控管理,及时发觉问题,马上加以纠正,从而确保企业遵纪守法。二是保证财务信息真实可靠。内控健全,可以保证财务信息从收集到汇总,乃至到政策的制定都能真实地反映客观事物的本来面目。三是有效地防范企业经营风险。企业经营就要面临风险,内控可以将风险有效地规避与防控,使企业在风险预料之中运营,确保企业安全。四是促进资产的安全以及资源的合理分配。五是在上述条件基础上,使企业经济效益达到最佳化。
二、内控有效必然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
内控包括设计阶段与执行阶段,同时监督贯穿于这两大阶段的始终,所以设计与执行是否科学关系到内控建设的是否成功。成功的内控要求企业短期利益与长远利益结合、经营与管理结合、发展与战略结合、行业与环境结合。良好的企业内控管理可以使企业做出科学的决策,可以确保企业资产权的完整,可以树立企业诚信的形象,更可以为企业保驾护航。良好的内控要重点建立以下系统:
(一)建立基本检测系统
这个需要重点建立,主要是检测国家宏观经济运行,以及行业和企业的现状发展变化情况,包括行业的税收政策以及利率的变化趋势,企业财务发展状况走向等。掌握这些信息,可以使企业根据国家政策积极地组织生产经营活动,正确地做好资产负债率的配比活动,促进企业稳定快速发展。
(二)建立临时检测系统
这个主要是对企业的财务情况进行临时检测,包括对现金流量、存货、收入、成本、费用等指标的检测。通过对它们进行检测与分析,企业会临时采取一些对策来适应市场的需求。
(三)建立跟踪检测系统
主要是企业主管人员对企业的长期发展状况进行检测跟踪,其目的是及时发现引起企业财务恶化的潜在因素,使财务恶化得到控制与扭转。因为企业财务恶化是需要一定的过程的,所以这种潜在的不利的影响要尽早跟踪发现,为企业日后经营排除隐患。
三、企业内控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内控是有效提高企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但是在广泛的实践与调研中,我们还发现了内控管理存在许多问题。如:基础薄弱,缺乏统一的内控标准;包括企业领导在内,缺乏正确的认识;再加上内控体系不够完善,内部人控制现象比较严重;内控运行缺乏有效的监督等。具体如下:
(一)内控基础薄弱
首先表现在有许多中小企业,没有成立独立的内控部门,有的中小企业虽然成立了内控部门,也隶属于财务部门。其次是许多企业包括大中型企业,没有独立的内审机构,并且往往在人员的管理上,也与财务部门相互重叠。再有许多企业的内控建设都是照抄照搬,没有根据自身的实际条件制定本企业的内控标准,从而导致一些企业的内控措施不具有可操作性。
(二)主体认识不够
前面我们说过,内控的主体包括董事、经理以及全体员工,这就说明包括领导干部在内,要对内控建设有明确的认识。有些企业领导认为,内控就是企业规章制度的完善,是用来约束他人的,而对自身不起多大作用。许多基层员工认为,内控就是给基层设置一些障碍,起不到发挥作用的效果,反而经常检查,影响劳动作业,从而影响个人的经济利益。最后有的企业建立了内控制度,但是偏重于内控的事后管理,这就为一些不法分子弄虚作假、瞒天过海带来了方便。
(三)体系不够完整
由于人们对内控的认识还处于初级阶段,甚至认为是企业的一些文件与制度,所以对其往往采取漠视的态度,这种情况下,内控基础不够完善,人员配备不够齐全,所以体系建立的也不完整,甚至有的企业负责人为了自身方便,也不主张建立完整的内控体系。这些都使内控管理无章可循、无法可依。
(四)内部人控制现象严重
在综合治理结构中,许多企业治理结构形同虚设,一人说了算的现象十分严重,并且存在下紧上松现象,内控对管理层尤其是对董事长等高管人员都不起作用,仅仅对基层高喊口号,这样对内控实施产生很大阻力。另外由于“一言堂”现象十分严重,导致企业在投资、招标等业务中,会形成企业为了盲目扩张,而缺少集思广益,再加上缺少严密的评价分析,从而导致投资失败、负债累累,或者是工程停摆,让企业背上严重的负担。
(五)运行力度不够
内控包括设计与运行阶段,良好的运行阶段可以弥补设计阶段的不足,同时也是内控成功的关键所在,因此运行阶段十分关键。但是许多企业包括大中型企业在内,控运行阶段存在的问题最多,如有的企业在设计阶段不够严谨,内容不够全面,从而导致内控在运行阶段与实际相差甚远,让内控运行成为纸上谈兵。有的企业基层,从自身利益出发,千方百计地改变预算,阻碍运行的执行。还有的企业,在内控执行过程中,监督力度不够强,监督没有全过程跟踪,而是仅仅进行事后监督,从而弱化了监督的力度,如企业虽有各种财务制度,但是不能严格的监督,一般都侧重于“秋后算账”,缺乏事前的准备、事中的跟踪,这样导致企业监督无力。
四、完善企业内控管理的具体对策
内控环境是内控治理的关键,企业首先要有一个良好的内控环境。另外内控要有一个完善的组织机构,同时还要有一个完善的监督机构,如内审机构。再者外部监督机构也要加强。总之,企业员工要齐心合力,共同努力抓好企业内控建设活动,具体对策如下:
(一)强化内控环境建设
首先对于内控,企业要培养一个共同的认知感,也就是要树立一个科学的内控理念。企业要通过不同的形式与手段,使企业上上下下员工达到共同的理念,那就是企业内控是股东、企业、员工达到利益共赢的纽带,所以每名员工包括企业管理者在内,在内控管理上都有责任与义务,同时更有权利参与内控的管理。其次要抓好人的要素。要知道人的能动性在内控管理中的重要性,企业要启动人力资源管理最佳方案,并结合企业文化进行科学管理,让员工热爱企业、关注企业、主动参与企业的经济活动。也就是企业要以人为本做指导,培养新理念,创新新思路,培养责任感与认同感。最后培养规范的法人治理结构。现代企业必须要产权分离,股东、董事、监事、经理层要各任其职,不能相互渗透,相互重叠,相互拥有的管理模式坚决杜绝,所以内控要首先平衡好这些关系,内控管理一定要从这些顶层抓起,企业的高管人员也要从自我做起,将权利牢牢地锁在制度的笼子里,树立在制度面前,人人平等的理念,同时企业也要有独立董事,并且充分发挥监事会的监事职能,企业要赋予他们一定的职能。
(二)进行有效内部的检查与评价
完善的企业内部控制,要有健全的制度、规范的行为、强化的监管力度来促进企业不断完善,使其健康发展。一是建立企业内部组织机构。也就是内控管理委员会,并且要成为企业的常设机构,同时这里成员一定要有董事会与监事会,内控管理委员会一定要对董事会负责,另外该机构还要有管理层、员工参与,其目的是创造透明的内控环境,使内控监督行之有效。二是建立科学规范的检测评价办法,这是内控有效的关键所在。企业要有完善的检测、取证、立案、处理、公布等报告流程,也就是企业在检测方面进行全方位,要改变“亡羊补牢”的旧毛病,要做到事前、事中、事后多窗口的监督,要在检测与评价中不断完善修改制度。三是综合内部监督资源。企业要自我完善内部监督机构,使财务、审计、会计、统计、经济、生产、经营等部门相互协作相互制约,从而达到资源共享。
(三)充分发挥外部监督力量
做好内控管理,不仅要发挥内部监督力量,同时还要发挥外部监督力量。企业要与政府部门建立好关系,依靠法律的权威性,及时地与财政、税务、审计等部门进行沟通,掌握更多地相关政策消息,有利于企业内控的管理。另外企业独立董事和会计师事务所要充分发挥独立监督作用,使企业减少经营风险。
结语:
综上所述,内控管理对于我国企业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它与企业的发展息息相关,我们要正确认识内控管理对实际工作的指导意义,我们更要承认内控管理在实际工作中存在的不足,我们要逐步加以改进,不断地优化内部控制,使之更好地为企业发展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