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交往技能与有效课堂管理
宋坤强 2010-03-31
摘 要: 本文系统分析了教师交往技能的本质含义及其对有效课堂管理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 课堂管理;社会交往技能;师生关系;学生同辈关系
。
一、有效课堂管理的操作性界定
有效课堂管理的操作性界定是对课堂管理具体实施过程的方法性或技术性理解,是具体地、有针对性地而不是笼统地提出管理技能的根本依据。
何为课堂管理?学者多尔谈到,“富有秩序的课堂,即意味着学生在教师试图实施给予规定的活动项目中是合作的。照此,不当行为则指那些威胁、导致活动出现混乱或者使课堂倾向于散漫的学生活动。”显然,多尔在此强调的是课堂的正常秩序及其维持。相应地,教师的职能即在于如何设置活动引导学生合作,并能够及时有效地干预无益乃至有害于课堂秩序的种种行为。
在教师设置的活动项目中,学生合作的可能性受如下因素制约:学生参与活动的类型、课堂的物理特征以及学生被指定工作的具体类型。
布罗费提出了另一个有关课堂管理的见解,同样富有创见而又更为详尽。他认为好的课堂管理,不仅包括尽可能减少学生的不当行为以及一旦发生时给以有效干预并能引导学生合作,也包括有价值的学术活动或多或少地发生,并且能够设置完整(包括而又不限于教师的惩戒性干预)的管理系统,以最大限度地使学生参与此类活动,而不仅仅是减少其不当行为。这里,布罗费在指出教师应有效干预课堂不当行为的同时,更强调激励和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的精神及其有效课堂行为。基于此,教师课堂管理才更富有建设性,更有成效。那么,如何实现有效的课堂管理?教师对于课堂秩序的维持,不管是干预,还是积极地激励和引导,都离不开必要的社会交往技能。
二、教师社会交往技能分析
社会交往技能是指教师积极发展有效地师生关系及学生同辈关系的能力。凭借这种技能,教师方能应对学生的各种复杂多样的社会需要。
当今社会,社会化环境复杂多变,学生需求也日趋多样化,越来越多的学生带着未曾满足的许多独特需求来到学校。对此,儿童行为与情感失调研究专家毛斯指出:“我们已经发现,越来越多的儿童来到学校,因其自我发展不成熟而面临种种危险。学校的设置是使孩子们在一个有效的主导群体中专注于课堂……。然而,即使学校是一个次要组织而不是一个家庭组织,缺乏某些技能的学生也被迫在此活动。”在学校情境中,学生的各类需要能否满足及满足程度,极大地受到存在于课堂中的师生关系及学生同辈关系的质量的制约。
1.师生关系与课堂管理
自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以来,许多研究已经指出,师生关系影响学生的学习行为。研究表明,能够觉察出教师对其持关怀与支持态度的学生,对学校情境更为肯定,且有较高的学业成就。最近的许多研究均支持这一结论。美国斯坦福大学中学教学关系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员指出,“评论学生的一个永恒的主题是教师关怀的巨大价值。事实上,希望教师关怀的学生如此之多,以至于我们相信,在当今社会,很多青少年都有着潜在的极度渴望与孤独(戴维森,1992)”。
研究发现,面临学校失败危险的青少年需要更多的来自成人的独特的支持性关系,而不只是学校的象征性措施。人们一致认为,有四种教师信念和(或)价值观以及与之相应的类似行为,他们一同构成了一种明确而肯定的、教师之与学生的文化帮助关系与合约。这些信念是:教师接受为使学生成功而承担的个人责任说明;坚信实践赋予的教师角色;教师接受非理想学生的持久需要;相信所有学生各有所长并均能学习发展。学者利皮斯兹在其“有效的中学”的研究中提出了同样的发现。在描述词类学校时,他认为,它们提供了一种温暖的、独特的环境,这是青少年早期发展的一个特别重要的因素。研究表明,运用身体接触及使用幽默、温暖和鼓励的语言表达其影响的教师,在帮助才华出众的学生学习时更为有效。一些有关新教师的教学和令人满意的教学开端的研究都指出,教师们需要某些个性特征以帮助其完成教学任务。
师生关系中除了那些一般的品质外,还有更为特定的因素,如教师期望和反馈给学生的给养。有关教师期望的研究数量众多。对此,布罗费指出:“这些影响平均仅达到5-10%的差异。这一结论清楚地表明,关于教师期待最理想的工作也不会在学校中创造奇迹。”但是,他同时也指出,这些发现是就平均而言的,教师期待在有些课堂、对某些学生可有突出影响。可见,教师在这方面的深刻理解仍是教师课堂管理训练的重要方面。
教师对学生的有效反馈是令人关注的另一个领域。研究表明,教师清晰、特定而及时的,并且指向于学生特定的表现与努力的反馈最为有效。研究指出,在教师格外突出学生的努力与成绩并与其他学生比较的环境中,学生会做得更好。
总之,有关师生关系的研究基本肯定教师的温暖和支持性态度的积极管理效果。但是,师生关系显然不是抽象的孤立存在,对于师生关系的更为准确的考察和运用,必须充分顾及它与其它因素诸如课堂规则与秩序的确立、教育组织形式以及教师对破坏性学习行为事件的应答方式等如何相互作用。这种更为精确的把握,使教师可望最终找到某种行为方式,通过课堂管理以确立课堂秩序,使学生获得必要的安全、保障、准许和支持,以帮助其学习明确而积极的社会和学术技能。
2.学生同辈关系与课堂管理
学生同辈关系是课堂管理研究中较少强调的领域,对照目前课堂管理实践中具体实施的诸如同辈指导、合作学习等均依赖于学生之间积极的相互作用之类的日益增多的运用,它尤其显得贫乏。同辈关系显然不是可有可无的,恰恰相反,它是影响课堂管理的又一重要因素。研究(来微斯,1974)发现,在拥有不同文化背景学生(例如白人与黑人,白人居多)的课堂中,当黑人学生感到被其白人同学接受时,其成绩能够提高。研究表明,如果能够创造一种由积极的同辈关系加以表征的课堂准则,则能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及学习成绩。同辈在学习上是重要的合作者。
同辈合作之所以有此影响,主要在于合作促进了彼此之间的有效互动与接纳,合作对于合作双方在诸如自尊、自信心、喜欢课堂、学生之间相互喜欢以及各种有益移情和社会协作上都有积极意义,却少有消极影响。
另外,研究表明,同辈合作的有益影响不限于课堂学习,对于学生未来的职业活动影响尤为深远。来自美国“公共资源中心”的一项报告指出,据有关权威机构测查,90%的解雇人员之所以被解雇,主要不是由于技术技能的不足,而是源于人际关系问题或行为问题。同样,美国的另一权威机构在有关“雇员所需要的技能”的报告中,列举了顾主最需要的七种技能的有:团体有效性:人际技能、协商与配合;听说交流:合理表达,善于倾听;个人管理:自尊、目标情景或动机;组织的有效性与领导。
诸如此类的调查研究一致表明,教师运用课堂管理方法,教给学生更为有效地相互作用与协作,不仅能够增进课堂行为效益,而且可以帮助学生发展重要的生活技能。
教师交往技能不是实现有效课堂管理的唯一因素,却是不可或缺的、影响刚反而深远的重要方面。
〔1〕[美]林格伦著.章志光译.课堂教育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86.
〔2〕南京师大教育系编.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
〔3〕张济正著.学校管理学.华东师大出版社,19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