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互联网+”热潮中,政府需要敬畏什么?
佚名 2015-04-21
()强政府是中国最大的特点、也是最值得骄傲的特点之一,连提出西方民主制度是“历史终结”的福山,最近在新作中也将强政府作为秩序良好社会的第一要素,排在法治和民主问责之前。因此,当总理和中央政府以及各级政府,都开始成为“互联网+”的大力推手时,中国互联网发展的进程以及全球化崛起的进程,必将大大加快!
但是,在不断升温的“互联网+”热潮中,具备超强社会动员能力和巨大资源的政府,需要警惕什么?那就是必须敬畏真正自下而上的市场力量!最近,当我见到好多个政府官员侃侃而谈,俨然把自己当作“互联网+”的专家的时候,我心里不由得抽一口冷气。无论是历史,还是未来,都将告诉我们一个铁的事实:自上而下的政府力量永远不要以为自己比创业者和企业家更懂得产业趋势和发展方向,否则互联网成为下一个光伏产业绝对不是耸人听闻。
今天,互联网+、创客热、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云计算、大数据等等一波波新概念热潮,与过去相比,这一次的热潮主要推手不是市场,而是政府。吴敬琏说:“现在政府都很有钱,如果他们支持行业里的几家企业,其他的小企业就很难了。政府支持的产业问题也很大,看看光伏行业就可以了。真正有活力有创新的往往是政府忽略的行业。”他的警示一语中的。因为政府永远是随大流的超级推手,而随大流是创新的第一杀手和市场竞争的死胡同。有一次听邬贺铨院士的讲座,他讲到政府对产业的作用:政府说种大蒜好,你要种大葱;政府说种大葱好,你就种大蒜。这句话也很触动我。那么,在互联网领域何尝不是如此?
勿容置疑,在高科技领域,政府的角色非常关键。就看美国,虽然人们习惯认为美国政府一直对高科技产业置身度外,而事实上,无论是20世纪3、40年代的早期计算机研发,还是冷战期间的半导体产业的崛起,以及60年代末期对于互联网研究的支持,以及硅谷能够全球崛起,第一大功臣其实非美国政府莫属。何况中国作为后发的发展中国家,政府当然需要扮演更积极而能动的作用。但是,政府在高科技领域之中,一定要知道有所为有所不为,一定要清楚自己应该敬畏什么。
政府的核心角色谁也不可能替代:公共政策与制度环境建设(尤其是立法、司法和执法)、基础设施建设、战略规划和顶层设计、统筹和协调各方的能力、国际博弈与国家利益、公共利益、国家安全等等。在高科技领域,政府可以发挥作用的角色大致有:1、在天使投资之前,战略性产业的前期探索性和引导性投入,人称美国政府是最大的天使投资。等到天使投资和风险投资有兴趣起来,政府就该退场了。比如互联网与半导体行业等。2、在市场失效和市场无效的地方,需要时候政府当仁不让冲到前面,比如基础设施建设,尤其是云计算和大数据等一部分投入产出很低,但是对于产业发展很重要的方面,政府可以填补空白。3、为激励创新助推,政府资金作为风险投资的引导资金和跟投资金,政府担当“分担风险,不分享收益”的雷锋,也是非常好的方式。
然而在各地野心勃勃的政府规划中,尤其是下一个5年计划和行动计划中,政府对于产业发展总是大笔一挥,豪情万丈,立志打造各种各样的“全国XX中心”。好像产业发展蓝图,都尽在政府掌握之中。对于市场的力量不加以敬畏,对于真正产业发展趋势的把握缺乏基本的谦逊,那么未来得到巨大教训就很难避免。我参加了好多场政府的规划评选,我都直截了当说,政府应该信息基础设施、战略重点产业部署、配套的公共政策等方面应该有所规划,引导未来产业的良性发展。但是,政府一定不要摆出“全知、全能”的姿态,大包大揽地规划产业的各个方面。这种豪迈的代价将是非常可怕的。
光伏是其中一个,但是绝对不是孤立的一个。互联网从1994年进入中国,前10多年,政府根本没有出台任何支持互联网的政策,甚至屡屡是限制和制约互联网的发展。这是今天互联网能够发展壮大的最重要原因之一。相反,我们看到过去十多年,政府大力支持的软件产业和半导体产业,相关的税收和政策资源累积投入,是一个巨大的数字。但是,今天中国哪里有真正具有全球竞争力的软件产业?哪有一家具有世界级的软件企业?整个软件产业除了在数字上非常壮观之外,放眼全国,哪有多少真正优秀的软件企业?
政府最需要警惕的三点是:1、政府的优势在于动员能力巨大,政府的“害处”也在于能量太大。一旦政府一发力,基本上就是全国上下四处全面开花,陷入各省市同质化。而无论是创业和创新,最具有杀伤力的就是同质化,难以脱颖而出就是死路一条。2、政府以政绩(包括税收和其他政绩)为根本目的,所以有着天然的喜大恶小,总是热情地、自然地把宝贵的资源慷慨地给领先的大企业。最糟糕的后果就是垄断的行政力量和垄断的市场力量联姻(这是创新最大的敌人),使得原本弱势的中小企业和新兴企业更加处于竞争的不利局面。破坏市场公平竞争和良性的生态体系。3、高科技产业的发展趋势和创新突破从来不是专家学者、政府官员或者以及成功的企业家们提前规划出来的,大多依靠自下而上草根力量探索和开创出来的。但是,政府的未来产业规划基本都是拉一批专家学者、政府官员以及功成名就的企业家们,进行主观、武断甚至近乎野蛮的规划。这个已经成为习以为常的政府重要工作内容。从来没有怀疑过这个工作可能产生的真正破坏。
总之,中国发展到今天,我们的政府很了不起,居功至伟!但是,也应该从此开始学会敬畏市场,敬畏维护市场公平竞争的重要性。否则,很容易破坏竞争环境,好心办坏事,帮倒忙。
近期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升温,到处传来各地政府与互联网巨头签约的消息。如果仅仅是双方造势宣称,这可以理解。但是,如果变成因此垄断政府的市场、资源和机会,就可能破坏竞争环境和生态。
所以,如果说政府真的要让“互联网+”最大程度地产生良性效果,那么首当其冲,政府需要改变一下传统的惯性思维和做事方式,做正确的事情:敬畏自下而上的真正的创业创新力量,少做或者不做自上而下违背创业创新天然规律的事情。
因为最大的悖论在于:无论是“互联网+”,还是创业创新,都是自下而上、始于边缘、展现个性和另类,都是非主流、挑战大公司而发展起来。从来都会死于一窝蜂似的同质化漩涡和追随、跟风运动。这一次,政府要做好“互联网+”的文章,真要开始改变思想,认真审视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现在大家干得最带劲的事情,可能恰恰是若干年之后会发现的最大教训所在!
学会敬畏,学会缺席和缺位,学会有所不作为,这可能是各级政府当下最缺乏的“互联网+”思维!(来源:方兴东观察 编选:免费论文下载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