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急见刊

学习《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英语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有感

朱向群

《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英语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以下简称修订版大纲)在1993年制订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英语教学大纲》(试用)(以下简称试用本大纲)的基础上作了较大的修改,是国内外先进的语言教育思想与我国的教育实际紧密结合的成果。与试用本大纲相比,修订版大纲有以下主要特点。

一、突出了外语在当今世界的重要性

外国语缘何要被列为我国义务教育初中阶段的一门基础学科呢?

试用本大纲提出,“外国语是进行国际交往的重要工具”,为“适应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的需要,要“使尽可能多的人在不同程度上掌握一些外国语”。这里,学习外国语的对象仅是“尽可能多的人”;目标要求也仅是“在不同程度上掌握一些外国语”。

修订版大纲在前言第一段中将当今的时代特征、我国的基本国策和新世纪公民的素质三者有机地联系在一起,从而使外语在我国义务教育阶段的地位具有了“立意高,定位准,要求明”的基本特征。这个基本特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站在当今世界时代特征的高度认识外国语的地位。

修订版大纲开宗明义地指出,当今世界已进入以信息技术为主要标志的信息社会,“社会生活的信息化和经济活动的全球化”已使任何一个国家都无法离开外国语这一重要的生存工具。

2.从我国新时期的国策视角认识外国语的地位。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外国语作为“对外开放和与各国交往的重要工具”的地位已十分明确。特别是我国加入WTO在即的新形势,对公民运用外国语的要求会更高,也为在义务教育阶段学习和掌握一门外语带来了新的机遇,拓展了新的天地。

3.以新世纪对公民素质的要求来认识外国语的地位。

当今学习和掌握一门外语不再只是对少数人提出的口号,而是对新世纪每个公民素质的基本要求之一。因此,义务教育阶段的外语教学肩负着为每个公民学习和掌握一门外语打好基础的使命。

修订版大纲在前言中指出,当今世界,“外语,特别是英语,日益成为对外开放和与各国交往的重要工具。学习和掌握一门外语是对21世纪公民的基本要求之一”。

二、体现了现代教育理论的核心

作为一门学科的教学大纲,能将其置于先进的教育理论这个大背景下全面地思考、科学地编制,修订版大纲当是个范例。

1.现代教育理论的核心之一是受教育者的平等性。

修订版大纲在前言部分明确地写道:“英语课程应面向全体学生。”这是首次从初中英语学科的“根本大法”上保证了每个学生都有接受外语教育的平等权利。

2.教育的全面性是现代教育理论的一个主要内容。

修订版大纲提出,“义务教育阶段的英语课程应贯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方针”;并首次明确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英语课程应“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修订版大纲为此在正文的各个部分就思想情感教育、语言能力、文化意识、心理素质以及健全人格等方面提出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原则、要求和可操作性措施。

3.教育的个性化也是现代教育理论的一个主要内容。

修订版大纲在前言中指出,英语课程要“力求为每个学生的充分发展创造条件”。这就要求英语教师应注重学生的个性,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并针对不同个性的学生设计不同层次的发展策略,使他们的个性得到良好的发展。显然,修订版大纲把“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看作是一个教育观念问题。试用本大纲虽然也提到了“因材施教,发挥不同学生的特长”,但仅是将其作为一种“教学方法”列在“教学中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之中。

4.教育的全程性是现代教育理论的又一重要方面。

修订版大纲在前言中要求初中阶段英语课程应“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基础”,并把“使学生初步形成健全的人格,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写进大纲的“教学目的”之中。在“教学中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部分再次要求“英语教学应以学生的发展为宗旨”,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

强调教育的全程性,就是要重视继续教育和终身教育。终身教育是现代教育的重要标志之一。英语课程与其他基础课程一样,学生今天在学校学习英语,正是为其全面发展打基础,为其可持续发展和终身学习打基础。

三、体现了素质教育与创新教育的本质

修订版大纲在前言中明确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英语课程应贯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方针,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修订版大纲把“树立符合素质教育精神的英语教育观”放在“教学中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之首,这也是第一次在大纲里提出“英语教育观”这个概念。

这里,符合素质教育精神的英语教育观的主要含义为:

1.强调以学生的发展为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为重点。

在新的世纪,人类将步入学习化社会。所谓“学习化社会”,指的是由于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载体的多样化,传播工具的大众化,人们接受教育的场所不再只局限于学校。除学校之外,整个社会都将成为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空间。英语是对外开放和与各国交往的重要工具,教师在教学中必须以“学习化社会”的需要为第一需要,使学生不断获得适应“学习化社会”所需要的英语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不断发展用英语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不断发展健全的人格,同时获得终身学习的能力。 2.强调实践能力的培养。

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修订版大纲为此特别强调对培养学生语言实践能力的要求。

1)修订版大纲着重提出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为重点。

2)修订版大纲的“教学目的”部分要求“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语言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建立初步的语感,获得初步运用英语的能力,为真实交际打下基础”。

3)修订版大纲在“教学中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部分中,又进一步对“突出语言的实践性,注重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作了论述,即“通过大量的语言实践活动,切实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教师要设法结合学生年龄特点和生活实际,创设丰富的交际活动情景,增强语言实践的真实感,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语言实践活动和创造性地使用语言的尝试,促进学生言语技能的发展,进而逐步获得综合运用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进行交际的能力。”

4)修订版大纲的“教学评价”部分强调“要提高命题的科学性和质量,应侧重对学生实际运用语言能力的考查”。

3.强调思想情感教育。

符合素质教育精神的英语教育观,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意通过为学生提供内容健康,情趣高尚的语言材料和设计尽量真实的语言情境,对学生迸行思想品德教育”。其内容包括:尊重其他国家文化的教育,爱国主义的教育,健全人格的教育,良好的心理素质教育,以及合作精神和社会公德意识的教育等。这与修订版大纲“前言”中“通过英语课程对学生进行思想情感教育”的一段论述,以及“教学目的”部分关于“了解文化差异,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增强世界意识”的表述一脉相承。总之,修订版大纲对英语课程加强思想情感教育的问题,不但阐明了思想教育的目的和重要性,而且提出了实现这一目标的途径。这就从根本上确保了融思想情感教育于外语教学之中。

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近来人们研究和探讨的一个热门课题。修订版大纲多处渗透了创新教育的基本思想。

1.主体性教育观念是创新教育之本。

修订版大纲特别强调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这一概念,要求“在教学过程中,要始终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使学生敢于开口,乐于实践”。学生主体地位的确立,有利于建立平等、融洽的师生关系,为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学习和创造性学习创设了条件。

2.创新教育主张开放性。

修订版大纲要求“鼓励学生利用网络和远程英语教学节目进行自主学习,增加英语教学的开放性”。

在修订版大纲的“教学评价”部分,要求“对学生的学习情感、习惯和态度等方面的评价采用宽松、开放式的描述性评价形式”。

3.创新教育重视教学技术的现代化。

试用本大纲以较多文字叙述利用直观教具、电教手段的重要性,对电教设施的配置要求只提出“应引起足够的重视,尽量添设、增加电化教学设备”。

修订版大纲立足于科学技术发展前沿,要求“充分利用现代化教育资源,开拓学习渠道”,明确规定有条件的学校要添设“三室”(即语言实验室、视听室、多媒体教室)、“六机”(即电视机、录像机、计算机、CD、VCD、DVD机),利用“四个媒体”(即广播、电视、英语报刊、网络及远程英语教学节目),搞好“一个开发”(即创造性地开发软件),从而使英语课程在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上达到观念新和标准高的水平。

四、凝结了语言教学研究的最新成果

近十年是国内外语言教学研究最为活跃的时期,也是我国外语教育经历了思考──引进──实践──改革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语言教学研究的成果在修订版大纲的以下几个方面上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1.发展学习兴趣,发挥心理优势。

发展学习兴趣,发挥心理优势是语言教学研究的最新成果之一。修订版大纲多次提到在英语教学中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学生的心理优势。在“教学目的”中点明:“义务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目的是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在“教学目标”部分对此又作了呼应:“学生应对课内外英语活动具有积极的态度,能克服在英语学习中产生的畏惧心理和困难。”在“教学中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中进一步明确提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发展学生健全的人格”;“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对学生的点滴进步要及时给予鼓励,使他们树立自信心,获得成就感;对学生在口语表达中出现的语言错误,要根据教学活动的目的和错误的类型,采取相应的解决方法,不要有错必纠”。修订版大纲还强调,“课外活动应以发展学生的学习兴趣,扩展语言实践的深度和广度,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语言综合应用能力为目的,提倡重在参与,培养合作精神。”在“教学评价”部分也明确规定:“对学生的学习情感、习惯和态度等方面的评价,应采用宽松、开放式的描述性评价形式。”“评价要有益于树立学生的自信心,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形成学生继续进步的动力。” 2. 提倡自主学习,注意学习策略。

能否自主学习,是学生主体地位体现与否的重要标志,也是学习策略赖以构建的基点与归宿。近年来,国内外语言教学专家对自主意识和学习策略的研究颇为关注。修订版大纲正文部分的多处表述融入了这一研究成果。

2)修订版大纲的“教学目标与要求”部分规定,义务教育结束时,学生应“能根据自己的情况,合理安排和计划自己的学习,在学习中发挥自主意识和创新精神”。

3)修订版大纲在“教学中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部分多次提及自主学习与学习策略。

①关于“学生的主体地位”,修订版大纲指出,“要帮助学生摸索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了解和掌握记忆的规律,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②关于“语言的实践性”,修订版大纲规定:“在时间分配上教师要控制讲授的比例,讲授的时间一般不应超过课时的30%。”

③关于“开展课外活动”,修订版大纲要求:“教师应积极鼓励学生结合本地条件,自主地创造性地组织课外活动。”

④关于“利用现代化教育资源”,修订版大纲也明确提出:“鼓励学生利用网络和远程英语教学节目进行自主学习”。显然,修订版大纲对学生自主学习英语又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修订版大纲还在“教学评价”部分把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表现的学习策略列入全面评价的一项内容。

3.培养跨文化交际的意识。

近年来,语言教育专家和学者一再呼吁:教师和学生要了解各国文化的差异,自觉地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的意识。这一研究成果也已写进了修订版大纲。

修订版大纲在“前言”中明确要求,通过英语课程“使学生了解并尊重其他国家和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在“教学目的”部分提出,“了解文化差异,增强世界意识”;在“教学目标与要求”部分又指出“学生应具有一定的跨文化交际的意识,对异国文化采取尊重和包容态度”;在“教学中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中再一次要求教师“帮助学生理解和尊重其他国家的文化,引导学生热爱和弘扬祖国文化”。

上述内容包括两层含意:第一,了解和承认文化差异,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的意识,学会用得体的目的语正确地表述自己的思想;第二,处理好祖国文化与异国文化的关系,理解、尊重和包容异国文化,热爱和弘扬祖国文化,进而更好地用英语为改革开放服务,为加强与各国的交往服务。

4.适度扩大信息输入量。

初中阶段英语教学的要求怎样做到“适度”是专家和学者多年探讨的一个焦点问题。当侧重强调外语对国家建设和对外交往的重要性时,教学目标与要求往往定得偏高;而当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减少教学内容的呼声日益高涨时,教学目标与要求往往定得偏低。通读修订版大纲,可知以下四个因素是新大纲编制教学目标与要求的依据。

A.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创新要求;

B.贯彻素质教育的精神;

C.体现减负增效的辩证思想;

D.遵循语言教学的客观规律。

随着对语言学习中信息输入与输出关系研究的深入,人们普遍认识到,信息输入越多,输出才会多。依据可接受性原则,应适度扩大信息的输入量。因此,在教学要求上,词汇量也应适度增加。修订版大纲吸纳了这一研究成果,在教学目标与要求上作了如下调整:

1)增加了词汇量。修订版大纲较原试用本大纲增加了220个单词。

2)扩大了听和读的输入量。试用本大纲对一级目标的听的语速未作要求,二级目标对四年制的要求也只是每分钟100—110个词左右。而修订版大纲将一级目标和二级目标的听读语速要求分别提高到每分钟100个词左右和120个词左右,且删去了让人难以操作的“理解正确率达到70%”这句话。在二级目标上还增加了“能听懂广播、电视、录音、录像中与本学段水平相当的英语有声语言材料,泛听总量不低于40小时”。

阅读要求方面,修订版大纲对阅读速度的要求是一级目标40—50个词;二级目标的阅读速度则由原来的每分钟40-50个词(三年制)、50—60个词(四年制)提高到50—70个词,生词率也由2%上升到3%,并删去了“理解正确率达到70%”这句话。此外,在阅读要求方面还增加了两条:一条是能理解和解释图表所提供的简单信息;另一条是“除教材外,课外阅读量应不低于10万字”。

3)在听与写的要求上也作了微调。比如,二级目标的“说”增加了“运用《日常交际用语简表》中所列内容,就熟悉的话题进行交流”的要求,并在附表中列出了试用本大纲未曾列出的16个话题。

二级目标的“写”也增加了新的要求,如“按要求笔头转述所听、所读的简单内容”;“能为图片提供简单的文字说明并能表达自己的观点”。这对初中学生来说,均有一定的难度。修订版大纲的编制者显然是希望义务教育阶段结束时,学生能够根据图片等形式所给的情景完成简单的书面表达,以便与高中学段在“写”的方面的较高要求很好地衔接。

5.创造性地规范教学评价。 修订版大纲“教学评价”部分反映了语言教学研究中教学评价和考试研究的最新成果。它是贯彻素质教育精神的必然,也是外语教学改革能否成功的一个关键所在。

修订版大纲以“教学评价”来取代试用本大纲中的“考试和考查”是一个观念上的质变。修订版大纲用较大的篇幅详尽地阐述了教学评价的依据、内容、原则、方法、手段、形式及注意事项。

这里笔者就修订版大纲“教学评价”部分中几个在评价观念上有较大突破的要求和规定作进一步论述。

1)师生协作完成评价

修订版大纲规定“对学生英语学习的评价”应“由教师和学生相互配合、协作完成”。这就体现了教学评价理念与外语教育思想的一致性,进一步确立了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从而使教学评价起到了促进教学的作用。

2)进行全面、综合的评价

试用本大纲要求“合理使用”考试和考查手段,考查学生的语言知识和为交际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修订版大纲一改传统的考试观念,提出,“应对学生学习过程中所表现的情感、态度和学习策略,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运用英语的能力,以及表现出的发展潜能等进行全面综合性的评价”。这表明,教学评价不仅涉及到情感因素和语言目标,还要评估学生的发展潜能。不难看出,素质教育的精神,创新教育的思想与教学评价的改革思路已在修订版大纲中融为一体。

3)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并重

传统的考试观念只重视结果。试用本大纲只是要求教师在“日常考查和阶段考试后应作讲评,以便学生及时了解自己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加以改进”。而修订版大纲强调评价既要关注结果,又要关注过程,主张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并重。修订版大纲对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的方式、内容及其注意事项都作了比较详细的说明。

修订版大纲首次提出“应重视形成性评价对学生英语语言学习的激励作用”,并要求“通过考查、观察和与学生的交流”,对学生各种“课内外学习行为和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态度、参与程度、合作精神等作出评价”。其中“对学生的学习情感、习惯和态度等方面的评价”要求“采用宽松、开放式的描述性评价形式”。素质教育的思想在形成性评价方面再一次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修订版大纲对终结性评价的重要形式——考试的命题,提出了要提高科学性和质量的要求,并就如何命题作了若干具体规定。这些规定,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利于在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的同时,全面提高英语教学质量。

综上所述,我们完全有理由认为,修订版大纲体现了现代教育理论的成果,为21世纪初期义务教育初中阶段的英语教学改革指明了方向。当然,这样的大纲对英语教师的要求也就更新、更高。21世纪之初的外语教师必须在以下几个方面作出积极的回应:

1.具有对教育事业无私奉献的精神和对学生的爱心;

2.掌握现代教育基本理论,具有一定的教育科研能力;

3.具有扎实、全面的英语专业基础;

4.具有过硬的教学基本功和课堂教学技能,能熟练掌握并运用现代教育技术。

Teaching English in China.Issue 31,1998.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Colin Campbell and Hanna Kryszewska:Learn-based Teaching Cultural Awareness 华东师大出版社,牛津大学出版社,1998年。

Barry Tomalin and Susan Stempleski:Cultural Awareness 华东师大出版社,牛津大学出版社,1998年。

《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年。

刘道义:“展望二十一世纪初的中小学英语教材”《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00年第3期。

张思中:《张思中外语教学法》,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1996年。

《中小学外语教学》2000年第8期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