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急见刊

上杭县气象探测环境现状及保护对策

郑春秋  2010-12-27

摘要近年来,随着城市建设的迅速发展,气象探测环境破坏的现象日渐突出,直接影响了气象探测业务的质量。针对目前上杭县气象探测环境及其保护工作现状,提出了气象探测环境保护对策,以期为基层气象行政执法人员提供参考。

关键词气象探测环境;现状;保护对策;福建上杭

气象探测是运用各种探测手段,对大气物理和大气化学过程和现象进行的观测和探测,为天气预报、气候分析和预测、气象服务以及气象科学研究提供基本气象资料的基础性活动,是整个气象工作基础。目前,我国已经基本建成门类比较齐全、布局基本合理的气象综合探测系统,在社会发展、经济建设、国防建设和提高人民生活质量方面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近年来,随着城市建设的迅速发展,城市或乡镇规划建设项目不断开发和扩大,原地处偏僻郊区的气象观测站,已有不少陷入了高楼大厦的包围之中,导致气象探测环境遭受影响和破坏日趋严重。例如:未经批准擅自在国家基准气象站、国家基本气象站的观测场附近建高层建筑,挖沟开路,有的甚至强行拆毁气象探测仪器等[1-2]。据不完全统计,建国以来,约有30%的气象台站被迫搬迁,搬迁经费超过几亿元,仅2002年,被迫搬迁的国家气象基准站、国家气象基本站就有20多个,严重破坏了气象探测环境,直接影响了气象探测业务的质量,也给国家造成了极大的浪费。因此,做好气象探测环境保护工作势在必行。

1上杭县气象探测环境现状

上杭县气象局观测站始建于1956年12月,位于上杭县琴岗路100号(郊外小山顶),地理坐标为东经116°25′,北纬25°3′,海拔198.0 m,属国家级基准气候站,参与国际气象资料交换。53年来该测站为上杭县的天气预报提供了大量准确的气象资料,为上杭县防灾减灾、经济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随着上杭县经济的飞速发展,经济发展与探测环境保护的矛盾也日趋严重,探测环境多次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特别是近期《关于南门大桥南端东侧建筑方案对进行气象观测影响分析的函》中关于南门大桥南端东侧建筑方案,最高楼房设计高度超过50 m,将严重破坏气象探测环境。2009年5月县城乡规划建设局发函至气象局的《关于南门大桥南端东侧建筑方案对进行气象观测影响分析的函》,建议县气象局搬迁观测站。为此,上杭县气象局多次派人员在上杭城周边地域初步选址,目前初步选址观测场最佳地点为紫金公园,但最终选定观测场地址必须由上级主管气象部门确定。

2保护对策

2.1加大保护气象探测环境宣传力度

充分利用媒体、宣传材料等多种形式,加大气象探测环境宣传力度,向全社会广泛、深入地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气象探测环境和设施保护办法》以及有关法律法规,及时公布和宣传气象探测环境和设施保护范围和标准[3]。重点加强针对台站地方领导和周边单位、群众的宣传,使地方领导和周边群众了解气象探测环境保护的重要意义,争取地方政府的支持和周边群众的理解。 2.2密切关注周边建筑及其发展动向,避免违法行为发生

破坏气象探测环境违法案件的形成并非是一个短暂的过程,且整个操作过程都是在气象探测保护区内进行。一旦发现对气象探测环境存在影响可能性的情况,必须及时积极采取措施;对于气象部门内部建设项目破坏气象探测环境的,必须坚决制止和拆除,并追究主要负责人、分管领导、直接责任人的违法责任。

2.3加大执法工作的监督力度

加强依法行政进程,进一步加大对影响气象探测环境和设施违法案件的执法力度,严肃查处各种违法行为,坚决杜绝有案不查、查处不力的不作为行为。对于正在积极处理的案件,也要加强后续监督,抓紧落实。

2.4加强与各级政府部门和建设规划部门的沟通

将《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福建省气象条例》《气象探测环境和设施保护办法》以及地方性法规、规章规定的气象探测环境和设施的保护范围和标准的实施方案报送地方政府,与地方政府建立健全相关的法律、法规、规章实施方案制度;与建设规划部门密切合作,相互配合,建立和完善协作工作机制,建立相应的工作程序。积极争取地方气象探测环境专项执法检查,进一步加大对影响气象探测环境和设施违法案件的执法力度。

2.5加大气象行政执法人员培训力度

采取定期培训与自学相结合的方法,提高气象行政人员的法律知识和理论水平[4],使之能够全面正确地理解法律条文所表达的内容,熟练掌握执法程序;从而提高其运用相应的法律法规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气象行政执法水平和办案效率。

3

[1] 区铭香,叶志红.浅谈保护气象探测环境的重要性[J].气象研究与应用,2008,29(3):77-78,81.

[2] 石学尧.加大对气象探测环境改善和保护和力度[J].湖北气象,2006(2):45-46.

[3] 王时引.加强气象探测环境保护工作的几点思考[J].现代农业科技,2008(17):335-336.

[4] 黄先林,宋启堃.气象探测环境现状分析与对策[J].贵州气象,2009(5):38-40.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