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急见刊

历史文化公园景观设计方法

管宏晨  2021-03-26

为提升文化内涵传播,提高游客文化感知度,更好地实现历史文化公园的景观提升,文章参考文化感知、叙事性景观、体验式景观等理论知识,对景观营造进行概念研究,通过景观场景塑造,深挖文化内涵,突出文化特色,创新展示方式,提升文化传播度,优化文化体验效果。

1 文化感知与历史文化公园景观塑造

1.1 文化感知

文化感知指的是在某些特定文化氛围中,人们基于自身的文化理解与思维模式,对环境物质元素的感官体验和感性认知这一过程。将文化作为主体的感知方向,经过感知器官对非物质文化元素信息的获取,产生对环境场地元素的感知与文化印象。场地所处地域特色文化需融入景观设计中,着重反映人文气质,注重地域文化的继承。基于这点,文章中所涉及的文化感知是指在满足旅游者欣赏风景、追求精神体验的文化氛围下感知文化的过程。

1.2 历史文化公园景观塑造

历史文化公园是承载人类文明、文化的场所,是传递地域文化的关键所在。公园实体景观中表达情景、文化的片段,应当展露出某种既定性的文化,通过景观塑造的方式表达场地文化,打造出其地域独具一格的文化特色景观。文化公园景观塑造应思考如何将无形、内涵丰富的文化与有形的五感体验联系起来,通过景观具象与抽象的造型手法予以展现[1]。历史文化公园设计应立足于场地的历史、记忆、人文、景观等,选取几种较为突出的地域文化进行主题性延伸,采用现代性建造技术与景观材料,为使用者创立一种情景重构与空间感官上的新体验,使他们在游憩中了解历史文化并得到启迪。

1.3 文化感知与历史文化公园景观塑造的关系

1.3.1 历史文化公园景观塑造需要以文化为内涵公共空间作为人们沟通的开放性场所,其功能不单指向多元的景观空间、周边聚集的具体活力场所,需以文化感知为理论辅导,文化场景是传统对现代的一种心灵寄托,负有传递文化精神的历史责任。如纽约911 纪念碑巨大的水池,由水流冲泄到池底的方型孔洞,周而复始寓意生命。文化在场景表达中以一种不可置换的方式沉于内核,设计者应当致力于当代语境下的景观设计实践,以场地文化特性为出发点,倡导设计的在地性,使人们的生活场景获得文化上的认同。1.3.2 文化感知需要借助造景手法得以体现文化感知即是把文化作为感知对象,以场地文化特性为出发点,通过营造手法介入景观,对文化以艺术转换的方式表达、融合,使人们在景观场景中获得文化上的认同。场景体验连系着个体和想象力,使景观空间获得了被无限放大的可能[2]。如在美国华盛顿市宪法公园的地面上有一处V字形纪念碑――越战纪念碑,黑色的墙面就像一道揭示了美国历史黑暗一页的伤疤。当空间场景文化特性与群体在自我感知体验同一基调,参与者感知与场景相互契合,便会促使人们获得景观场所认同下的自信,解读景观意蕴,使场景获得深层面的意义。

2 文化感知视角下历史文化公园景观设计方法

2.1 具象场景隐喻文化内涵

文化场景应该具有明确的指向性,文化公园景观塑造以文化为内涵,文化感知通过造景手法得以体现。良渚古城遗址公园在建设过程中对遗址保持了最小干预,居址与作坊展示区(图1 )中利用网格虚化人物故事,构建前人的生活场景。情景重构和感官上的体验,让参与者在欣赏景观、参与互动的同时也能感受到此处场景中文化所隐喻的内涵。通过身体参与到本土文化的这一作坊情境,会形成独特的环境体验。景观作为文化的载体,这种赋意方式使参与者的感知与场景相契合,解读场景文化内涵。

2.2 互动体验加深文化理解

体验是人与景观之间最直接的认知方式,景观体验是一个通过参与互动,进而解读场景,逐步渗透到最终自我感知的过程,互动体验可以加深对文化的理解。置身于良渚古城遗址公园的河道与作坊,感受先民平淡充实的生活,体验一回独具匠心的手工艺制作,考古区的沙坑里埋藏了一些“宝藏”(仿制的良渚玉器)。亲历挖掘的过程,激发了人们对场景、时空、文化的想象力,引发了人们与文化场景主题的共鸣。个体在景观中的体验通过直觉认知、参与互动和意义解读的体验模式,生成不同的体验结果,加深对文化的理解。

2.3 特色材质彰显文化特性

以艺术表现内容为基础的特色材料情感表现,结合不同文化背景下所惯用的象征与隐喻手法,让人产生情感触动与时空联想,类似于文化传达彰显文化特性。良渚遗址公园作坊的屋顶通过艺术化处理成茅草类特色材质,加强艺术属性的表现,传达材料的文化属性,触动参观者的感官享受,强化体验与历史文化的共鸣,以表现地域性乡土材料的文化属性为手段,承载良渚文化,以此搭建文化与公园环境之间的多维度关联。

3 谭纶墓历史文化公园景观设计案例

3.1 项目概况

3.1.1 选题来源本课题为导师指导下的设计项目,基于文化感知视角下的历史文化公园景观叙事研究,以江西宜黄谭纶墓文化公园景观设计为例。3.1.2 背景介绍谭纶墓位于宜黄县二都镇帘前村鹿塘村庞家畲,整座墓园背山面水,前对宜黄主要河流之一黄水河,北高南低,依山就势,距山脚下水田相对高程约25 米。墓西为陡峭丹霞地貌的狮子山石崖,墓后为天子驼印山,墓东侧为石王山,山地丛林连绵屏护。3.1.3 遗址现状场地周边无基本配套服务设施,公园景观环境适中,场地内水位丰足,植物覆盖率高,场地极具野趣。规划区域地势较为平缓,功能单一、风貌匮乏、墓地感过强,与公园环境功能氛围不符,整个场地由一条主干道以及一条神道贯通。

3.2 项目设计理念

3.2.1 设计定位(1 )规划定位:以谭纶墓遗址为依托,融合乡村振兴、文化传承、生态旅游等多维度为一体的遗址文化公园;(2 )形象定位:力求打造具有乡土农耕风貌、历史人文风貌、运动生态风貌的文化公园;(3 )功能定位:通过景观设计,打造谭纶墓遗址公园特色功能带,具有古迹遗址保护、研究、展示、教育、运动、休闲等功能。3.2.2 规划布局根据场地现状并结合对谭纶这一历史人物的故事解读,对景区场景塑造提出合理的设计思路,概括为“一核、两轴、四区、十点”。“一核”是指谭纶墓历史文化公园的核心理念,通过叙事性景观设计手法,述说谭纶故事,塑造公园场景文化内涵。“两轴”的轴线是指依据文化教育、军事成就两方面,策划文、武两条时空关系轴线。“四区”包括名将陵墓观瞻区、田园景观区、谭纶生平展示区和入口服务区。“十点”是指景观各功能结点,包括主题雕塑、武曲擂台、文曲星路、荷塘戏影、曲上书苑、折野矩车阵、沙场战船阵、观物寓武阵、石像生保护棚、观景休闲凉亭。3.2.3 景观空间营造对谭纶墓遗址的保护与展示,应结合谭纶生平,通过连续叙事性手法对景区场景塑造,形成公园特色景观场所。通过对谭纶文化梳理,以其文化著作和军事成就两条轴线为主要景观营造方向,以文、武展示渲染景观氛围,形成谭纶墓历史文化公园特色场景。武曲兵一角(图2 )整合谭纶典故以及军事思想,引入“体验式”创新展览模式,展示“强健体魄”这一呆板的平面文字,将其转变为更具趣味性、互动性的景观空间。青砖与木材为主要空间基调,从建筑小品、植物配置、公共设施等方面,围绕这一“武主题”进行展开实施,建成独具特色和吸引力的擂台场景。折野矩车阵运动广场(图3 )利用场地中土壤的堆积高差关系,在广场高地用白色感应装置构建交互性景观,运用景观树的围合,形成对比与呼应的空间尺度关系。在这一互动体验装置中,当参与人数达到设定数量,会触发整个灯柱的灯光和声音变换,每个装置都会发出不同的自然声和光感,引导公众进行探索体验。石像生保护大棚与运动广场隔水相望(图4 ),建筑用以展示遗址文物,通过艺术化处理特色材质,加强艺术属性的表现,场景化建筑空间,加深大众文化解读力。场地周边田园、河流、山体兼备,生态环境极佳。对植物进行设计可以达到自然的烘托作用,突出历史文化的深邃意境,如在入口门楼处,对入口空间进行抬升,使用微地形的介入,丰富场地竖向设计,且在地面植物的选择上,选用比较具有乡土野趣的茅草、芦苇等以及本土花卉加以点缀,丰富参观者的感官体验。文曲星路区(图5 )以谭纶生平故事为依托,结合其学习晋升之路,形成9 个独立的围院式半开放空间和一个休闲趣味景观带。通过砖的拼贴、围合,塑造出一条文化晋升之路。在尊重场地现状的基础上运用圆形元素配置每个专属空间,沿用青砖作为建造的主材料来整合空间氛围,增加其趣味性和体验性。把谭纶文化典故和历史故事以艺术设计的手段展现在景观场景中,使文化景观具有历史性、参与性、情景化等特征。

结语

历史文化公园景观塑造需要以文化为内涵,文化感知需要借助造景手法得以体现。通过具体场景隐喻文化内涵,增设互动体验加深文化理解,保留特色材质彰显文化特性,构建以景观为载体的地域文化,促进旅游景区文化发展。案例设计把文武区理念贯彻到景观场所中,以场地文化特性为出发点,使人们在景观场景中获得文化上的共鸣,唤起人们对公共生活的热情。这既是对谭纶文化的研究学习与交流,同时也是普及谭纶文化的方式。

[1]徐雯.叙事性设计在城市休闲景观中的创新研究[D].济南:山东建筑大学,2019.

[2]孙睿.观念与视野:当代艺术设计中的身体[D].南京:南京艺术学院,2019.

[3]金凰.文化感知视角下铜官窑文化遗产旅游开发利用研究[D].湘潭:湘潭大学,2019.

[4]陆邵明,王伯伟.情节:空间记忆的一种表达方式[J].建筑学报,2005(11):71-74 .

[5]张雅琳.游客文化感知视域下的明月山文化整合研究[J].市场周刊,2019(02):65-66.

[6]杜小平,耿文东,赵继广,等.空间态势感知基础[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17.

[7]周玮著.文化旅游地感知维度分异与空间建构研究[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6.

[8]成玉宁.现代景观设计理论与方法[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10:258-260.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