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急见刊

思想史视野中的考古与文物

佚名  2006-01-06

注释:

1关于上海博物馆收藏的这批竹简,可以参看郑重《上博看楚简》,载《文汇报》1999年1月14日。据称,除了《缁衣》、《易经》、《孔子闲居》等外,还有《彭祖》、《恒先》、《四帝二王》等等八十余种早已亡佚的古籍,这将对思想史有更重要的影响。 2参见《长沙出土大批三国吴纪年简牍》,载《中国文物报》1997年1月5日;胡平生、宋少华《新发现的长沙走马楼简牍的重大意义》,《光明日报》1997年1月14日。 3李学勤《对古书的反思》,载《中国传统文化的再估计》,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参见李学勤《简帛佚籍与学术史》,时报文化出版公司,1994;葛兆光《古代中国还有多少奥秘——评李学勤<简帛佚籍与学术史>》,载《读书》1995年11期,北京。 4参见李零《出土发现与古书年代的再认识》,《李零自选集》,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5荆门市博物馆《郭店楚墓竹简》之《老子(甲本)释文注释》,111页,文物出版社,1998。有人认为“■”当作“为”、“■”当作“作”,参看庞朴《古墓新知》,《读书》1998年9期,5页。也有人认为“■”就是“义”、“■”就是“仁”,与帛书本同,参见邢文、李缙云《郭店老子国际研讨会综述》中引高明语,《文物》1998年9期,93页。 6比如庞朴对于马王堆帛书《五行》的研究,就指出了过去一直不能确解的,《荀子》关于子思、孟轲“案往造旧说,谓之五行”的批评的真实意义,见《思孟五行新考》,《文史》第七辑,中华书局;又,《帛书五行篇研究》,齐鲁书社,1980。 7参邢文《楚简五行试论》,《文物》1998年10期。 8李学勤《荆门郭店楚简中的<子思子>》,《文物天地》1998年2期。陈来《郭店楚简之<性自命出>篇初探》,《孔子研究》1998年3期。郭沂《从郭店竹简看先秦哲学发展脉络》,《光明日报》1999年4月23日。 9参看葛兆光《七世纪前中国的知识、思想与信仰世界》中国思想史第一卷《导言》,复旦大学出版社,1998。 10俞伟超曾经在一篇文章中指出,《文物》杂志把英文名称定为Cultural Relics,“是把文物一词的概念,理解得比antiquity还要宽广”,见《文物研究既要研究物,又要研究文》,载《考古学是什么》,133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 11《知识考掘学》,王德威译本,260页,麦田出版,1993,1997。 12此外如歌曲、漫画、小说、时装、广告、流行语等等,实际上也值得进行严肃而深入的学理探讨。 13已经有人总结过,在《日书》中,有“政治、经济、军事、社会,抑或天文、历法、民俗、民生莫不涉及,尤以社会生活资料最称充裕”,见张强《近年来秦简日书研究评介》,载《简帛研究》第二辑,415页,法律出版社,1996。具体的研究如蒲慕洲的《睡虎地秦简日书的世界》,就从《日书》中归纳和分析了当时社会生活中的很多方面内容,《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62本4分,台北,1993。 14最近这一方面的研究,参见黄一农《通书──中国传统天文与社会的交融》,《汉学研究》14卷2期,台北,1996年12月。葛兆光《时宪通书的意味》,《读书》1997年1期。 15《蒙塔尤:1294-1324年奥克西坦尼的一个山村》,许明龙等中译本,商务印书馆,1997。但是,由于它当时审讯是用奥克语(中世纪法国一种方言)回答的,但记录却是用拉丁文,因此,有人认为它们的可信度就有可疑,参见《法国史学革命:年鉴学派1929-1989》,彼得·柏克(Peter Burke),江政宽译,台北,麦田出版,1997。 16《人论》第十章《历史》,甘阳中译本,224-225页,上海译文出版社,1986。 17俞伟超已经指出,“把考古学研究或文物研究的目的视为物质文化史研究的看法,从五十年代以来,在我国的文物考古学界中一度占有统治地位”,所以他反复强调,考古学研究中也应当注意精神领域的问题,这就与思想史很接近了,参见前引《文物研究既要研究物,又要研究文》,以及《考古学研究中探索精神领域活动的问题》,载《考古学是什么》137-142页。 18见张光直《商周青铜器上的动物纹样》,载《中国青铜时代》313-342页,三联书店,1983。《谈琮及其在中国古史上的意义》、《中国古代艺术与政治》,载《中国青铜时代二集》,67-81页,102-114页,三联书店,1990。又,《考古学专题六讲》95-97页,文物出版社,1986,1992。 19其实,当人们把思想史的视野扩大到更宽的范围,那些“象征、符号、建筑、器具以及半文献性的材料,如歌谣、咒语和图片等等,也将成为研究过去社会的重要史料”,比如清末的点石斋画报,参看康无为(Havold Kohn)《画中有话:点石斋画报与大众文化形成之前的历史》(Drawing Conclusions:Illustration and the Pre-history of mass culture),载《读史偶得:学术演讲三篇》,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93。 20列文森《从绘画看明代及清初社会的文人业余精神》,张永堂译,载《中国思想与制度论集》,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76。 21但是,研究地图的学者也很少关心它在思想史中的使用,如姜道章在《二十世纪欧美学者对中国地图学史研究的回顾》这篇相当仔细的综述中,也没有提到对中国古地图的思想史研究,《汉学研究通讯》十七卷二期,台北,1998。而日本学者在关于中国古地图的研究中,虽然涉及了这一问题,如织田武雄《地图の历史──世界篇》,203页,讲谈社,1974,1994。海野一隆《明清にぉけるマテォ·リツチ系世界图──主とって新史料の检讨》,载《新发现中国科学史资料の研究(论考篇)》,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1985。但是,都没有深入追究。倒是在事关日本历史时,却讨论了一些可以算是思想史方面的问题,如船越昭生《坤舆万国全图と锁国日本》,《东方学报》四十一册,京都,1970。 22有趣的是,在中国最早可以反映非中国中心的地图中,佛教的地图可能是最有代表性的,在《佛祖统纪》中,佛教徒志磐所绘制的《东震旦地理图》、《汉西域诸国图》、《西土五印之图》等三幅,就构造了由三个中心组合的世界,但是,这种地图的格局却在很长时间内并不被主流地图绘制者接受,从这背后,是否也可以看到异域文明在中国的命运?参见葛兆光《天下、中国与四夷──作为思想史文献的古代中国的世界地图》,待刊。 23比如嘉靖三十五年(1556)的《筹海图编》和万历十九年(1591)的《全海图注》以及稍後的谢杰《虔台倭纂》中的《万里海图》,总是不按习惯的北上南下,而是把中国大陆绘在下方而把可能入侵的日本以及大海等放在上方,按照郑若曾的意思,这是“内上外下,万古不易之大分也,必当以我身立于中国而经略夫外裔,则可,若置海于下,则先立于海中,自列于外裔矣,倒视中国,可乎?”《郑开阳杂著》卷八,《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八页A-B。 24更进一步说,如果用福科的思路,那么,“领土”、“区域”、“移动”不仅是地理学概念,而且是法律、经济和政治概念,他说,在这些“领土”、“区域”、“移动”等等地理学处理的概念下,“找到了我所追寻的东西:权力与知识之间的关系”。《权力的眼睛》,中译本205页,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 25比如说都市与乡村、首都人与外省人、中原与边地,沿海与内地、上只角与下只角,江南与江北等等,这些地理概念表面上只是方位的指示,但实际上又隐含着文明、经济、政治上的价值等级区分。因此现在的地理学研究也发生了变化,它的三个维度是历史、空间和社会。26其实这一思路,其启迪一半来自文物收藏,有一次,参观清华大学图书馆收藏的古地图,在那幅巨大的地图面前,我想到的恰恰不是它的文物价值,而是它对思想史的另类意义。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