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论文
当前形势文物保护工作研究
摘要:文物是人类文化的遗存,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科学价值,其因具有不可再生以及无法完全复制等特性而弥足珍贵。文物保护是博物馆的核心职能,犹如一棵树的根系,发挥着极为重要的根本性作用。文章从文物保护的重要性出发,分析当前形势下我国文物保护工作存在的问题,并对加强文物保护工作的策略进行了探讨分析,以期为文物保护工作的更好开展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意见,使文物保护成果更多地惠及民众,促进我国文化事业的发展。关键词:文物保护;革命战争纪念馆;人才培养;莫高精神“文物”的第一个字就是“文”,即指中华文明的辉煌历史,而“物”则是“文”的载体。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物承载灿烂文明,传承历史文化,维系民族精神,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深厚滋养。随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时代的到来,我们的文物保护工作也须与时俱进、紧跟时代发展的脚步,不断发现问题并探索解决策略,让文物和历史文明都能得到良好的传承。①1当前形势下文物保护工作的重要性文物保护,指的是对具有历史价值、文化价值、科学价值的历史遗存采取的一系列防止其受到
无人机摄影测量技术在文物保护的应用
关键词:倾斜摄影测量;航线设计方案;实景三维模型倾斜摄影测量技术构建文物的实景三维模型已经用于具体的文物修复、考古等方面实践项目中,无人机航空摄影测量技术和无人机搭载传感器可以便捷、高效、快速地提供古遗址高分辨率影像数据,内业制作立面正射影像、实景三维模型等数字化产品,以此来保存 文物古遗址的各项形式数据和空间位置关系等重要资源,数字化存档可以实现濒危文物资源的科学、高精度和永久的保存。大佛保护工程实施整个过程以及修复工作完成都需要利用测绘高科技技术,构建大佛实景三维模型将大佛的容貌永久保存。构建乐山大佛的三维模 型可以直接展示乐山大佛遗产面貌与现状,也可以提供基础数据。1 倾斜摄影测量技术利用计算机视觉技术和多传感器集成技术快速发展为基础,倾斜航空摄影测量技术应运而生,它克服了传统竖直航空摄影系统受空间摄影姿态的限制,能获取地形、地物的顶部与侧面纹理信息,影像信息量大,利用多视角倾斜数码相机或者单镜头旋转相机,在不同 角度上对目标物获取不同角度的影像,具有丰富的纹理信息数据,生成密集三维点云和TIN格网模型,在实际应用中能快速自动化实景
浅谈我国文物保护的现状及对策
论文关键词:文物保护 政策建议论文摘要:本文分析了我国文物保护的现状,以及现阶段文化保护方面的不足及亟待解决的问题,最后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目前,我国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1271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有7000处,县市级的有3万多个,国家历史文化名城101座,历史文化名镇、名村22处。再看世界上其它国家,英国文保单位有50万处,法国有4万处,希腊有40万处,甚至以色列、挪威等国都比我国多得多。 一、我国文物保护的现状及问题 1.历史文化遗产及其周边环境遭受建设性大破坏。在热衷关注经济发展、改善生活条件和崇尚现代建筑的今天,许多文物古迹、历史建筑或地段、世界文化遗产等在经济建设过程中遭到了无情的破坏,甚至在推土机的轰鸣中轰然倒塌,永远消失。如贵州遵义会议会址周围历史建筑全部被拆;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襄樊千年古城墙被毁;安阳穿城修路严重破坏历史街区;浙江舟山市冠以“旧城改造、发展现代经济”的名目,大肆拆毁定海古城历史街区,致使国家文化遗产遭受不可弥补的损失。此外,文物古迹的环境遭破坏也比比皆是,星星点点的文物湮没在高大的现代建
浅谈吉林市文化文物景观景点的规划设想
摘要:本文叙述了吉林市的文化文物景观景点概况,以及吉林市重要文化文物景观景点利用情况,提出了吉林市文化文物景观景点的规划设想。关键词:吉林市;文化文物景观景点;概况;利用情况;规划设想Abstract: This text has narrated the overview of beauty spot of historical relic view of culture of JiLin city, and the important culture historical relic view beauty spot of JiLin city utilize the situation, have proposed the planning of the culture historical relic view beauty spot of JiLin city is imagined.Key words: JiLin city; historical relic view beauty spot of culture; over
浅谈如何科学处理文物保护与旅游开发的关系
摘要:文章针对旅游开发中涉及到的文物保护问题。提出只要我们树立科学的发展观。运用科学的方法,制订科学的方案,建立一套科学的机制。文物保护与旅游开发完全可以齐头并进。关键词:科学处理;文物保护;旅游开发文物是人类珍贵的文化遗产,是历史文化的载体。如何保护好文物,是世界各国都在关心和研究的重要课题。中国政府历来重视文物保护,并为此制订了大量法规,采取了不少得力的措施,使文物保护工作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然而,由于人们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在日益增长,外出旅游的人越来越多。所以旅游业自改革开放以来,也是日新月异、发展迅猛。于是,不少地方掀起了旅游开发的热潮。旅游开发当然是一件好事,但也给我们的文物保护工作带来了更多的困难和挑战,因为绝大多数的旅游开发都涉及到文物的保护问题。有人认为,文物保护与旅游开发是难以调和的矛盾。要搞旅游开发,文物保护就得让路。于是,有些地方为了发展旅游,追求经济效益,干脆把文物保护单位承包给旅游公司。而旅游公司作为企业,它在经营和管理文物保护单位时,所追求的是经济利益的最大化,往往会把经济效益放在第一位。这种行为必然导致开发
从文物开发利用与保护的关系看文物旅游事业的科学发展
(3)文物保护单位的权属模糊而使文物得不到较好保护。许多文物景点分布在由非文物部门管理经营的旅游景区内,管理权与监护权,使用权与维修权脱节,利益与义务分离,致使文物得不到有效保护。更有一些文物保护单位管理权和经营权出租、转让或将文物保护单位与旅游企业捆绑上市,致使文物得不到有效保护。如山东曲阜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孔府、孔庙等连续发生严重的文物毁坏事件就是一个很典型的例子,对文物保护工作造成了严重的危害。 3 实现文物旅游事业的科学发展,寻求发展与保护利用的最佳契合点 文物资源开发和旅游经济发展相结合,已成为保护和利用文物的一个重要途径。而文物旅游事业科学发展的基础是文物保护与文物旅游之间的协调发展。文物保护工作做得好,才能为拉动旅游经济发展奠定基础,旅游经济的良性发展同样为文物保护带来了更为广阔的空间。在保护与利用相矛盾时,应该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推动协调发展,树立文物旅游事业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实现文物旅游资源保护与利用的良性循环。 (1)文物旅游事业的开展,要遵循在有保护和加强管理的基础上实行对文物的合理利用。近几年随着地方政府机构改革,有些县将文物景点分出来给了旅游部门管理,
国际法视野下完善我国文物保护的新思路
【内容提要】由于意识到文物在塑造共同的身份认同感和归属感进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而保护文物则体现了对国家、民族历史和传统的尊重,越来越多的国家致力于建立文物保护的有效机制,这一点对于中国这样一个文物资源丰富且在历史和现实中遭受严重文物流失的国家来说尤为重要。本文对完善中国的文物保护提出了一些思路,例如应建立文物保护的激励机制,规范文物收藏和拍卖,实施开明的文物出口政策,促进文物保护中的公众教育与公众参与并加强文物保护领域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关键词】文物保护 完善策略 中国文物体现了一个国家、民族或群体的成就、价值和信仰,在塑造共同的身份认同感和归属感进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保护文物是对国家、民族历史和传统的尊重,是传承和发扬民族文化的需要,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体现。因此,建立文物的保护机制,制止文物的非法流转,就显得尤为重要也是在情理之中了。具有五千年璀璨历史文化的中国蕴藏着丰富的文物资源,中国文物流失的历史让人痛心,文物非法流转的现实让人堪忧。保护现有的文物,遏制文物的进一步非法流转是一个需要关注的问题。新世纪的中国应在文物的保护方面有所作为。借鉴国际经
论发展旅游业与保护文物的辩证关系
摘要:文物是人类历史活动中遗留下来的具有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的遗物和遗址,是劳动人民聪明智慧的结晶,是人类最为宝贵璀璨的文化财富。加强文物保护,对于研究历史,发掘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文化底蕴、彰显民族精神、教育后人等都有着非常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关键词:文物保护重要意义 发展旅游保护文物一、引言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对祖国的文物保护工作十分重视,发布了一系列有关文物保护的法令、指示和办法,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都有关于文物保护的条款。2002年10月28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又通过了重新修改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这样就为文物保护工作提供了有章可循的法律依据。同时也在提高全民的法制观念、文物意识以及打击文物犯罪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伴随着民众性多方位旅游活动的兴起和旅游业的迅猛超常的发展,又为文物保护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我国是一个具有5000年文明史的文物大国,文物保护的任务异常艰巨;而我国旅游事业的飞速提升,正在向世界级旅游强国迈进,因
格力渠道模式两年之内成文物?
由于渠道模式带来的成功,所以市场一直对格力的渠道模式带有某种程度的神秘感,实际上这种渠道模式并不复杂,它是制造公司与省级主力空调经销商组建的一个股份制的销售公司,而其他公司的区域销售公司完全是自己的二级法人公司,格力的股份制公司的主要特点是把区域内大的经销商捆在了自己的船上,这在产品相对短缺,渠道为王的时代具有重大意义,它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当地的渠道资源强化自己的销售。这种渠道模式在过去的近10年中给格力的成长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但是,最近不同区域市场出现的系列变动以及格力公司的调整都让我们看到这种渠道模式的弊端。我们盖了一座房子稳定地住在里面,不是因为房子太结实而是因为地壳太稳定,如果因为长时间地壳的稳定,把我们的房子看成了我们居住稳定的根本,而忽视了地壳的变动这是最大的错误。把这个比喻拿到格力作对照我们就会发现,因为渠道的长期的正面作用,公司已经把它看成是稳定的基础,而忽视或者是忘记了市场(地壳)的基础化的变动。一座房子稳定的本质基础是地壳,而不是房子本身,当然房子本身的质量也非常关键,所以,对目前的格力来讲更多的精力应该放在对市场规律变化的注意上
浅谈文物管理权的归属问题
内 容 摘 要文章开头先明确“文物”、“文物管理”及“文物管理权”的性质及内涵,继而根据《文物保护法》和《文物保护法实施细则》,“国家文物局主管全国文物工作,并依法对全国的文物保护工作实施管理、监督和指导”这一规定,针对当今一些地方借口开发资源,提出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试图由旅游、宗教部门取代文物部门诸如此类的现象,来列举文物管理权划分不清所带来的种种弊端,这些做法不仅违背了文物法,而且直接威胁到文物的安全。文章主要通过五个方面进行了具体、深刻的阐述:第一,管理权限分裂,不利于文物保护。第二,安全意识淡薄,文物危险系数高。第三,权利与义务相背,监督指导无效。第四,科研活动减少,有效利用。第五,文物、旅游性质不同,混为一谈,严重阻碍文物事业的。通过以上几点可知,文物管理权的归属已成为摆在我们面前不可回避的一道难题。为了确保文物行政主管部门对全国文物的管理权,文末提出几点解决办法。总之,我们在文物管理中必须坚决贯彻执行《文物保护法》,坚持文物管理权不动摇,使文物最大限度地保持原状,这样才能无愧于我们的祖先及其留下的丰厚的文物资源。<p
略谈中国历史上的农器与农法——兼谈现代化中传统文物的保存
作者按:这是我在光明日报为《中华农器图谱》举行的专家座谈会上的发言提要,曾在2002年4月16日的光明日报上刊载。但刊载时删去了最后一段,并有若干错字。现在发表的是没有删节的原稿。本人认为最后一段提出的比前面的文字更加重要。农器和农法(农业技术体系) 是农业生产中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两个范畴。农器一般是为一定的农法创制的,农法往往通过一定的农器才能实现,而两者都由人来掌握。农法的进步往往与农器的进步相伴随,并以农器的进步为其重要标志。农器和农法除了统一的一面以外,也有矛盾的一面;有的时候两者不同步,有的时候两者可能出现某种背离的现象。传统农业以精耕细作著称于世,同时以拥有许多领先于世界的传统农器。精耕细作农法的形成和发展,是以与之配套的农器作为它的条件和标志的。例子之一:日本学者把中国传统农法称之为“中耕农法”,而区别于西欧中世纪粗放的“休闲农法”。中耕是中国精耕细作传统农法的特征之一,它可以追溯到西周春秋。当时已出现垄作、条播、中耕三位一体的技术,不同于西欧中世纪农业撒播、不中耕的无序状态。西周春秋非常重视中耕,中耕和春耕、秋收一样,都
浅论考古出土文物所见燕国地名考
论文关键词: 燕国;文物;县邑;考证论文摘要:传世文献中有关燕囤地名的记载很少,难窥其全貌;但是考古出土的战国时期燕国文物中涉及地名的资料不少,因而为研究燕国地名提供了重要史料,本文主要利用考古文物资料,结合文献,考证战国时期燕国的相关地名,以补史书之缺佚。战国时期,各诸侯国普遍在边境地区设置“郡”,国都附近内地则设置“县”或相当于县一级的地方行政机构。清代以来,许多学者致力于战国至秦代的郡县制度研究,但是由于他们主要依据《史记》、《汉书》、《战国策》、《国语》以及古本《竹书纪年》等传世文献,而这些文献中有关战国时期各国设置郡县的记载既零碎又稀少,不足以了解各国郡县设置之详情,因此多年来对主要问题的研究进展不大。如钱穆的《史记地名考》,涉及燕国地名寥寥无几;缪文远先生考证出的战国燕国郡邑名称仅有25个,相对当时其他诸侯国来说,同样数量较少。然而近年来,考古出土的战国文物中涉及这一时期各诸侯国地理的资料较多,如战国时期的兵器、钱币、陶文、铜器铭文等等都有这方面内容;特别是战国古文字研究的进展,为我们提供了许多有关战国时期各国设置郡县的确切例证,在一定程度
近五年来戏曲文物研究的新进展
戏曲文物的发现以及戏曲文物学的兴起,无疑是二十世纪(尤其是近二十多年来)戏曲研究领域的一个新亮点。拙作《二十世纪戏曲文物的发现与曲学研究》,对上一个世纪戏曲文物的发现与研究概况作了系统全面的总结[1]。近五年来,戏曲文物研究又有了新的进展,集中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第一、田野调查继续深入但有所收缩,新的发现不断披露。《中国戏曲志》是我国有史以来第一部由政府主持编纂、全面反映中国各地各民族戏曲历史和现状的大型戏曲专业志书。志书明确地在《志略》中为“演出场所”与“文物古迹”立项,由此,开始了全国范围的戏曲文物普查,将戏曲文物的考察、搜罗、统计和登录工作推进到了一个无比广阔的天地。据权威部门统计,仅参加省卷编纂者就达5000多人,加上搜集资料的基层文化馆的干部,不会少于50000人,如此推断,参加文物调查的人员起码在万人以上[2]。这在戏曲文物研究史上确实是空前绝后的举动。随着三十卷本《中国戏曲志》编撰工作的完成(1999年出齐),全国规模的人海式戏曲文物普查工程宣告结束。田野调查从范围到规模都有所收缩。但是,那些稳定的戏曲文物研究机构与专家仍然在继续着他们的
故宫博物院地下文物库(二期工程)空调及自控制系统设计
摘要:北京故宫博物院地下文物库是目前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地下恒温恒湿收藏库。除介绍了二期工程空调系统的设计外,着重介绍了该库的环境控制系统。控制系统采用国内开发的RH微机自动控制系统。关键词:恒温恒湿 RH微机 自控系统地点:北京故宫博物院西华门内;构造:浅埋钢筋混凝土结构;面积:建筑面积16000m2,其中地下库房空调面积10663m2;层数:地上出入口一层;地下库房三层共81个库房,单库面积144m2。本工程室外设计参数采用北京地区设计气象参数。根据收藏文物的不同要求,室内温湿度设计参数见表1。 本工程为故宫地下文物库二期工程,其所处位置及使用要求均与一期工程大致相同,采用整体柜式空调机组集中空调方式满足库房的温湿度环境要求。空调机房及库房全部设在地下,而控制室则在地面。一期工程(该项目设计获建设部一等奖)1990年竣工以来运行状况良好,库内温湿度达到设计要求,特别是湿度控制很好。因此二期工程空调系统设计与一期基本相同。一期工程空调设计详见文献[1]。二期工程面积约为一
国人自劫——藏经洞文物屡遭劫难追溯
藏经洞写卷文书与大量的佛画在经过王道士最初的四处奉送、巴结官府人物、及卖出了一些之后,又分别于1907年、1908年经斯坦因、伯希和的劫掠,至此,大半与精华已经流散国外,那么所剩下的部分的命运又是如何呢?1909年5月,伯希和又受法国国立图书馆委托,从河内出发,经南京、天津,到北京购买汉籍。这时,从藏经洞劫得的大批文献已安全运抵巴黎,入藏法国国立图书馆。伯希和于是随身携带一些敦煌珍本,如《尚书释文》、《沙州图经》、《慧超往五天竺国传》,《敦煌碑赞合集》等,来到北京,出示给北京的中国学者,目的是买好他们,以取得在收购珍本汉籍时的帮助。伯希和首先到了南京,会见了即将调任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的两江总督端方,正是由于他与当时的要员端方的关系,因此到了北京后受到了当时京师一批硕学鸿儒的盛情招待。当时在北京的许多著名学者如罗振玉、蒋伯斧、王仁俊、董康等前住抄录敦煌文献,参观者络绎不绝。1909年9月4日在北京的六国饭店,在京的学界名人几乎全都参加了这次招待伯希和的盛大的宴会。会上年少气盛、得意过分的伯希和,坦言说出这些宝物的由来,致使罗振玉等人如梦惊醒,受到极大震动。谁也不可能想
古代中西文化交流的物证-----中国境内发现的有关古代中西文化交流史的文物古迹
中国位于东亚,巍峨的崇山峻岭和延绵的戈壁沙漠把中国与欧亚大陆的西部地区隔离开来。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中国文明是在完全封闭的状态下产生和发展起来的,相反,自古以来,中国与西方一直在进行着各种形式的文化交流。这些交流不仅见诸文献,而且还反映在考古学上。经过考古工作者长期的艰辛工作,中国境内发现了不少西方制造或与西方有关的文物古迹,它们是中西文化交流的物证。限于篇幅,本文仅就先秦至公元3世纪左右有关中西文化交流史的文物古迹及相关内容作一概述。[1]一、 纺织品20世纪前期,英国探险家斯坦因在我国新疆楼兰发现了一块彩色缂毛残片,时代为东汉晚期。在这块羊毛织成的纺织品上,残存着“十足希腊罗马式图案的赫密士(Hermes)头部”(插图1)。[2]赫密士(又译作赫尔墨斯)是古希腊神话中一个多才多艺的神,他掌管贸易、旅行、竞技等(插图2)。赫密士还是众神的信使,为神祗们传递信息。他的标志是手持双蛇杖(caduceus)。在有些现代世界的一些国家中,这种双蛇杖依然作为医生或医学的一种象征,如美国军医部队(U.S. Army Medical Corps)就以此为标志。在斯坦
试论发展旅游与文物保护的关系
[提要] 在我国,文物保护与之间存在着较为突出的矛盾,如何看待和处理二者的关系,各界认识不一。作者从文物对我国发展旅游的重要意义入手,认为发展旅游有利于对文物的保护,但同时也给文物保护工作带来了一些不可忽视的负作用。作者认为,我们应该在保护好文物的前提下,合理利用文物来推动我国旅游事业的发展,同时,以发展旅游来促进文物保护工作,做到保和用的完美结合。最后,作者从规划与管理等方面对正确处理文物保护与发展旅游的关系的可行措施作了尝试性的探讨。文物是人类活动中遗留下来的具有、和价值的遗物和遗迹,是人民群众智慧的结晶,是人类宝贵的文化财富。如何保护好文物,是世界各国、各民族共同关心的课题,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为此采取了大量的措施。然而,群众性旅游活动的兴起和生机勃勃的旅游业的发展,又为文物保护工作增添了新的难题。我国是一个具有5000年文明史的文物大国,文物保护的任务非常艰巨;而我国旅游事业的发展异常迅猛,正在快速向世界级旅游大国进军,因而,旅游发展与文物保护之间的矛盾显得更为突出,如何看待和处理好二者之间的关系,使二者相互促进,对我们这个文物大国和未来的旅游大国来说,具有
思想史视野中的考古与文物
注释:1关于上海博物馆收藏的这批竹简,可以参看郑重《上博看楚简》,载《文汇报》1999年1月14日。据称,除了《缁衣》、《易经》、《孔子闲居》等外,还有《彭祖》、《恒先》、《四帝二王》等等八十余种早已亡佚的古籍,这将对思想史有更重要的影响。 2参见《长沙出土大批三国吴纪年简牍》,载《中国文物报》1997年1月5日;胡平生、宋少华《新发现的长沙走马楼简牍的重大意义》,《光明日报》1997年1月14日。 3李学勤《对古书的反思》,载《中国传统文化的再估计》,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参见李学勤《简帛佚籍与学术史》,时报文化出版公司,1994;葛兆光《古代中国还有多少奥秘——评李学勤<简帛佚籍与学术史>》,载《读书》1995年11期,北京。 4参见李零《出土发现与古书年代的再认识》,《李零自选集》,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5荆门市博物馆《郭店楚墓竹简》之《老子(甲本)释文注释》,111页,文物出版社,1998。有人认为“■”当作“为”、“■”当作“作”,参看庞朴《古墓新知》,《读书》1998年9期,5页。也有人认为“■”就是“义”、“■”就是“仁”,与帛书本同,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