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急见刊

谈现阶段中学英语语法的教学方法

池升荣  2009-06-29

论文关键词:语法翻译法第二语言习得新课程改革跨文化交际

论文摘要:语法是语言的组织规律,是关于词的形态变化和用词造句的规则。在第二语言教学中,尤其是在第一语言环境下学习第二语言时,它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因为它决定着学习者是否具备造句能力。学生们掌握了语法规则,就获得了新教材追求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必备的首要基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外语教学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教材和与之相适应的教法就可以看出:英语教学正逐步从传统的“语法翻译法”走向与实际需求更适应的“跨文化交际法”,从重点强化学生的语法词汇知识转到重视听、说、读、写等交际能力。在提倡素质教育和推行新课程改革的形势下,多数中学英语教师认为非常有必要加强语法教学,但面对现行的以听、说、读、写等交际功能为基本目标的教材,又不知该如何合理而有效地实施语法教学。

外语教学中长期使用的传统教学法是语法翻译法。语法翻译法的目的是培养学生阅读英语范文(特别是古典文学作品)和模仿范文进行写作的能力。教师系统传授,学生全面接受英语语法知识。词汇教学多采用同义词与反义词对比和例句示范法,讲解与分析语法时基本上采用演绎法,即教师给出规则或结论,要求学生记忆或用规则解释课文。课堂用语大部分是母语,只能通过书面翻译练习、作文和背诵课文等巩固所授语法规则。在我国,外语教学界几乎一直在沿用这一古老的教学法。受此方法的影响,目前仍有相当多的中学英语教师或多或少地采用这种方法。或者是虽然从理论上已接受了现代流行的新的教学方法,但在实际操作中,仍然很难摆脱传统的语法翻译法对他们的影响。这样就不难看出,一些中学英语教师为什么仍会把大量的时间花在讲解语法条文和让学生反复做相应的笔头语法练习上。这与新教材为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特别是口语交际能力的目标相距甚远。还有一些中学外语教师和学生对语法的作用产生了错误的认识。由于语法规则通常是按条条框框教的,他们误以为语法就是为考试用的,是凭死记硬背就可掌握的死的条文,忽略了语法的实用和交际功能,忽视了利用一切机会在实践运用中逐步去掌握语法规则。针对新教材以跨文化交际为目标的设想,在使用“跨文化交际法”的课堂教学中,英语教师不能像过去使用“语法翻译法”时那样花大量的时间一条一条地讲授和操练语法规则,即使这样做了,也不能满足培养学生交际能力的要求。应在高度总结概括语法规则的基础上,通过引导学生在口语和写作中的大量实践,最终掌握语法。

高度总结概括语法规则不仅能节约大量课堂时间,以用于技能训练和文化知识等传授,而且能让学生更准确、更深刻地领会和掌握语法内容。如讲“时态”时,如果让学生逐一背诵各种时态的用途、构成和常与该时态连用的时间状语,即使学生们已完全背会了教师归纳出的各时态的用途等要点,仍不一定能准确地区别和运用这些时态。在经过大量的书面练习之后,或许他们能给出那些语法考试题目的正确答案,但在实际口语或书面语的运用中,依然会造出不合语法要求的句子。

如果采用高度总结归纳的方法处理类似时态这样的语法问题,或许会收到更好的效果。当学生们在实践中对各种时态有了一定的接触和感性认识之后,教师可作如下归纳、总结和比较。时态指作谓语的动词用来表示动作或情况发生时间的各种形式(张道真,1981)。其中“时间”包括现在、过去、将来和过去将来;“形式”包括一般、进行、完成和完成进行。将这四种“时间”和四种动作或情况存在的“形式”相结合就可得出16种英语时态(如下表)。

不难推出表中各时态的名称,只有第一横行是“形式”在先、“时间”在后,其余三行都是先“时间”后“形式”。但最常用到的只是其中的五种时态(表中划横线的项目),另有三种时态也常可碰到(表中划波浪线的项目),将来进行时和将来完成时偶尔也能见到,其余的五种时态则很少能见到。各时态的区别主要从他们的不同用途和动词所处的不同“时间”和“形式”入手。如用一个简单的图表可表明部分时态的时间不同。

①现在或包括现在在内的一段时间,可用一般现在时或现在进行时。②从过去到现在为止的一段时间,可用现在完成时或现在完成进行时。③相对于现在看将来,可用一般将来时或将来进行时。④相对于现在的过去某一时间或一段时间,可用一般过去时或过去进行时。⑤相对于过去看未来,可用过去将来时,这种时间有时会延续到现在或将来。⑥到过去某一时间为止的一段时间,可用过去完成时或过去完成进行时。⑦到将来某一时间为止的一段时间,可用将来完成时或将来完成进行时。

通过比较不难看出各时态在时间上的异同。比如现在完成时和一般过去时的主要区别:一般过去时与现在无关,而现在完成时则与现在有一定的关联。一般将来时和过去将来时的时间立足点不同;现在完成时、过去完成时和将来完成时的时间终结点不同。

绝大部分英语语法问题可通过类似的方法进行简单明了的总结归纳和比较对比,学生掌握了语法规则的核心内容后,就可通过大量的在口语和书面语中不断地运用,把这些规则变为学生交际能力的一部分。教师教授语法时要改重知识传授为重技能训练;改重详细讲解为重总结归纳,比较对比,抓住核心;改重语法分析、书面练习、题海战术为重在口语和书面语中的语法运用。这样学生们就能既掌握了语法规则,又获得了新教材追求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1]胡春洞·英语写作论[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 1998·

[2]胡春洞·英语教学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0·

[3]伦道夫-夸克·英语语法大全[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989·

[4]盛炎·语言教学原理[M]·重庆:重庆出版社, 1990·

[5]张道真·实用英语语法[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1·

[6]章振邦·新编英语语法[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1·

[7]左焕琪·外语教育展望[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