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阅读教学发散思维训练方法初探
未知 2006-09-14
摘要:发散思维训练是中学语文教学,尤其是阅读教学中常用的训练项目。摸索、总结在阅读教学实践中行之有效的发散思维训练方法,对于贯彻新的《课程标准》,推进新的《课程改革》,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和创新精神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发散思维;可发散点;新《课程标准》;语文综合性学习
在时下的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一种以课堂教学为主平台,以课文阅读为基础,以全方位、多角度、多层次审视、思考课文内涵为内容的发散思维训练,逐渐成为了培养学生创造思维和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由于这种训练系统的主要形式是发挥想象和开展辩论,主要特点是解放思想、开拓思路、鼓励创新、尊重分歧,尤其能够营造一种热烈踊跃的课堂气氛,符合当代教育改革潮流对语文课堂教学的要求,故而在教学实践中深受广大教师的青睐。那么,如何在教学实践中高质量地开展这种发散思维训练呢?通过实践摸索,我对此有了一点粗浅的认识,总结了如下一套训练方法:
从训练的整体流程来看,大致可以分为课前准备、课堂落实、课后延展三个阶段。
一、课前准备阶段:
1、精研课文,择点发散。
真正行之有效的发散思维训练不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灵光乍现”的即兴之作,而应该是经过周密策划、精心筹备的既定教学内容。那么,教师究竟需要做好哪些课前准备工作呢?我认为,关键是要精研课文,选择“可发散点”。何谓“可发散点”呢?是指课文中蕴含的具有一定引发、激活思维发散活动功能的资源基础。换句更通俗的话说,就是课文中的一些能够启发学生进行多元化思考的问题。从理论上讲,一篇课文的各个环节和内容中都客观存在着“可发散点”。但是,不同“点”的可挖掘深度毕竟不同,能够引起思维发散的广度不同,对于训练的意义和价值自然也就不同。我在课前设计《愚公移山》一文的思维发散训练时,曾有过两个思路:思路A是将智叟与愚公的矛盾冲突拟定为“可发散点”,启发学生思考谁的想法更有道理;思路B是将辩证思考愚公移山的精神意义和现实功效拟定为“可发散点”,启发学生思考“搬家”与“移山”哪个做法更合适。两相对比,我意识到思路A只挖到了一座“贫矿”,而思路B则探明了一座“富矿”,显然后者的选点更好。同样,在设计《陋室铭》一文的发散思维训练时,我也有过两个思路:思路A是将深入审视“往来无白丁”这句话拟定为“可发散点”,启发学生思考是不是没有文化的人就不能与其交往;思路B将思考“安贫”与“乐道”的内在联系拟定为“可发散点”,启发学生思考二者是否根本对立,绝对相互制约。同样,经过对比,我认为后一种思路更好。通常情况下,价值可观的“可发散点”并非一目了然,往往以隐性的居多,这就需要教师在训练前精研课文,以敏锐的眼光和缜密的思维寻找、遴选。
教师“找矿”的时候,学生是不是就大可“袖手旁观”、“坐享其成”呢?当然不是。现代教育强调引导学生发现问题的过程和培养学生主动探求问题的精神。《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新《课程标准》”)明确了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综合性学习)。因此,训练前的准备工作应当由师生共同参与,一起精研课文,寻点选点,群策群力地“找矿”。在学生寻点选点时,教师应该给予一定的点拨和引导,帮助学生有的放矢地学习。我的方法主要是引导学生多注意揣摩课文中的矛盾冲突、人物性格、人物语言、观点阐述等重要元素,启发学生多思考对这些重要元素的理解是否可以呈现多元化,多推测其情节发展、人物行动和结局的形成是否存在多种可能性。鼓励学生努力突破自己的思维定式,多角度发散思维,敢于逆向思维。在形式上,我建议学生将独立思考与合作学习结合起来,分工合作,展开集体讨论。在学生为《愚公移山》和《陋室铭》两个训练选点时,我并没有急于将上述那两个已经预先考虑成熟的“思路B”直接交付学生,而是先组织学生精研课文,展开讨论,自己去分析,自己去发现。最后再将学生的“点”与我的“点”一并展示出来,任由学生二次讨论、选择。
学生探索问题的主动性一旦得到充分调动,其主体思维的发散程度不仅可以与教师同步同等,甚至往往还能有所突破和超越。在《皇帝的新装》训练前的选点阶段,我只选出了“皇帝后来会怎样?”、“两个大臣后来会怎样?”、“两个骗子后来会怎样?”这三个比较明显的“点”。然而,学生们除此之外,还设计出了“说真话的孩子后来会怎样?”、“百姓后来会怎样?”,甚至“邻国知道了这件事情会怎样?”等等更丰富、更新颖的“点”,思路之广阔、想象力之丰富令我自叹弗如。由此可见,理想的训练准备工作应当在一个师生互动的氛围和模式下进行。教师要努力充分调动、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热情鼓励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主动发现问题和探索问题,从而为整个训练系统创造良好的主体心灵背景和思维模型。
2、严密措辞,精致拟题。
选择好“可发散点”之后,就此拟订一个具体的论题也是十分重要的环节。论题是对该训练中思维活动的立足点和发展点的直观文字描述,是学生认知、理解训练具体内容的第一信息来源,对学生思考问题的思维流向有着很重要的影响和导向功能。因此,论题的拟订质量直接关系到训练的开展效果。同样,这个环节也需要师生共同参与完成。在指导学生拟题时,教师要总结出一定的规律方法,培养学生逐步掌握一种科学、规范的拟题思路和技巧。现代科学哲学认为,科学话语在某种意义上就是一种“措辞的变化”。因此,科学、严密地措辞是拟题的关键。对此,我认为,一个高质量论题的措辞大致应该具备这样几个特点:①简明性,即语言简练,立足点清晰,发散趋势鲜明;②严谨性,即措辞严密,无表述含混、逻辑矛盾之弊;③趣味性,即措辞新颖独特,能够激发思维兴趣;④启发性,即措辞能够开启思路;⑤客观性,即措辞客观中立,不糅杂个人的主观倾向,能够为思维活动保留一个宽松、自由的多角度发散空间。在此,尤其要强调一下措辞的客观性。在为《愚公移山》、《陋室铭》、《皇帝的新装》这三个训练拟题的最初,学生经过讨论,拟出了《移山难道不比搬家更好吗?》、《不“安贫”就一定不能“乐道”吗?》、《骗子(皇帝、大臣、说真话的孩子、百姓)的悲剧》这样三个论题。显然,这三个论题在措辞上都含有一定的主观倾向,需要有所修改。可是,如果只是极力向学生反复阐释抽象的理论,恐怕一时之间很难使学生醒悟。于是,我从三个论题的主观倾向思路的对立面出发,有意识地挑选了几个持此对立观点的学生共同论证论题。在启发和引导下,这几个学生很快意识到论题的措辞存在着于己不利的因素,强烈要求修正。经过新一轮的思考和讨论,三个论题分别修改成了《移山还是搬家,我替愚公来选择》、《“乐道”是否必须“安贫”?》、《骗子(皇帝、大臣、说真话的孩子、百姓)在游行大典之后……》,客观性明显增强了。由此可见,拟定论题时教师要鼓励学生深思熟虑、精益求精,引导学生严密措辞、精致严谨地拟题。
二、课堂落实阶段:
1、激发兴趣,启发思路。
新《课程标准》强调,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要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因此,激发兴趣于训练启动之前,启发思路于训练启动之初,是两个十分重要的环节。那么,教师应当运用什么手段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启发学生的思路呢?其实,最主要、最有效的手段还是语言。训练启动前,教师要预先精心设计好自己的开场白,语言力求简练、独特、生动、幽默,努力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在《愚公移山》的训练前,我的开场白是:“移山还是搬家?千秋古人事,今日任评说——愚公老前辈,恕小子们冒犯了!”。一时间,学生的兴趣和进取心陡增,纷纷跃跃欲试,皆欲指点古人,评说历史;在《陋室铭》的训练前,我只说了两句话,第一句是“哪些同学希望将来像刘禹锡一样德才兼备,请举手!”,第二句是“哪些同学希望将来像刘禹锡一样住茅屋、过穷日子,请举手!”。第二次举手之后,笑声顿起,辩论即自行展开了。除了精心设计语言之外,教师的语调、神态、形体语言对激发学生的兴趣也同样很有帮助。《皇帝的新装》训练前,我模仿说书艺人的语调和动作,抚尺一拍,说道:“话说这位受骗的皇帝光着身子,在百姓的哄笑声中硬着头皮举行完了游行大典。第二天,这条爆炸性的新闻立刻传遍了整个欧洲,几个敌对的国家甚至还专门印制了他的裸体游行明信片——一个至尊无上的皇帝居然受到如此的奇耻大辱,接下来他会有什么行动呢?那两个狡猾的骗子、撒谎的大臣、说了真话的孩子和百姓们又会有怎样的命运呢?”对于这番言行,学生甚感新奇,高涨的热情为随后展开丰富的想象提供了理想的心理动力和情绪准备。因此,教师在启动训练之前应努力做到“语出惊人,声情并茂”。
学生迅速进入思考状态的初始,尽管兴趣浓厚、热情高涨,但此时的思维活动往往比较无序,思路相对杂乱,甚至还可能遭遇短暂的思维凝滞,导致辩论迟迟难入佳境。此时就需要教师适时适度地“抛砖引玉”。在《陋室铭》训练启动伊始,冷场曾一度出现。当时,我是这样启发学生的:“金钱与道德是否绝对对立的呢?刘禹锡的时代也许是这样的,当今时代也仍然如此吗?”此言一出,立刻有学生答道:“金钱与道德在刘禹锡的时代可能是绝对对立的,但当今时代的情况就不同了,因为我们已经进入了一个知识经济的时代,知识可以创造财富,像微软的总裁比尔·盖茨就可以凭借自己的智慧来获得财富,而不必做违背道德的事。”话音刚落,那边就立刻有人针锋相对地反驳:“世界上能有几个比尔·盖茨?难道你忘了还有那么多人是靠制假贩假或贪污受贿才发的财吗?这种人可能同时拥有金钱和道德吗?况且你敢保证比尔·盖茨就没有偷税漏税过吗?”就这样,学生的思维越来越活跃,新的观点不断地产生。
教师的启发固然是必要的,但必须注意适度,只能示范性地帮助学生开启一种思路,不能喧宾夺主地大量罗列,更不能变成有主观倾向的硬性思维牵引。总之,启发应该点到为止,广阔的思维发散空间还要留给学生,大量新颖的思路和观点还要让他们在由浅入深的思考和辩论中自发开辟和提炼。
2、精确点拨,精炼引导。
训练过程中,尽管学生的思维十分活跃,但是毕竟由于年龄层次较低,生活阅历较浅,知识积累,所以不少思想和观点往往不够严谨,缺乏深度和理性,甚至可能有些偏激。例如《陋室铭》训练的辩论中,有一位学生的观点就是“钱是最肮脏的,一个道德高尚的人决不该有任何一点想赚钱的念头”。此外,在辩论的高潮阶段,学生的论战过远偏离论题或者久久纠缠于某一点“钻牛角尖”的现象也经常出现。在《愚公移山》训练中,有一位学生提出了“移山很可能会破坏生态平衡,这是人类的一种自私的做法”这一观点,结果引发了双方你来我往地激烈论战,致使整个辩论久久凝滞于环保话题,无法继续扩展和延伸。在上述这些情况下,教师该不该作出点拨和引导呢?是不是一说话就是侵犯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呢?我们需要明确,现代教育改革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更多地扮演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管理者、策划者和教练者,强调教师的讲解应该侧重非在场性内容的揭示和分析,但并不意味着完全摒弃教师的讲解。因此,教师若只是旁观性地倾听辩论,不点拨、不引导、不表态、不评价、不修饰,显然是不行的。总之,话是要说的,但要谨慎而艺术。那么,教师的点拨和引导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首先,要明确一个原则,那就是要对学生的主体思想持鼓励、欣赏、爱护的态度,正如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说,“要谅解孩子们的无知”。教师的点拨和引导不可随意打断学生的陈述,更不能含有丝毫的批评、责怪和挖苦,要充满爱心,努力营造一种轻松、愉快、和谐的课堂气氛,使学生有一种自由感,不致产生压抑感,充分体现教育的人性化特征。
第二,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是,点拨要精确,引导要精炼。对于《陋室铭》训练中出现的那个比较偏激的观点,我的点拨是:“钱的本质就是货币,这一张纸或一块金属本身是干净的,只是一些丑陋灵魂的贪欲把它变得肮脏了。如果有一个一心向善的人,他特别喜欢吃红烧肉,那么他渴望靠自己的诚实劳动、合法经营多赚一点钱,不仅让自己顿顿都有红烧肉吃,甚至还可以分给邻居们几碗,是不是也并不违背道德呢?”听了这番话,那位学生用他的笑容告诉我,他愉快地接受了我的意见。当《愚公移山》训练出现僵持局面时,我的引导只有一句话:“战场是广阔的,在相持不下的时候,谁能迅速开辟新的根据地,谁就能赢得新的主动。”学生闻言纷纷醒悟,立刻调转矛头,另辟战场。
第三,点拨和引导要有耐心。学生在陈述观点时出现暂时的思维停顿或思维混乱,以至于表述得含糊冗杂、语无伦次,或者只能想一句说一句,这是完全可以理解的。教师要一点一点地启发、引导,不能急功近利地越俎代庖,更不能不耐烦地中止学生的陈述。《皇帝的新装》的训练内容不是展开观点辩论,而是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延续故事情节的发展。训练要求学生在十五分钟内想象构思出一个完整的故事,难度是比较大的。因此,虽然学生基本上按时完成了任务,但是思路还不完整,构思还欠严密,所以陈述得并不流畅。对此,我并没有急于催促或干脆打断,而是一点一点地启发、引导,耐心地修饰、补充。其实,学生张口结舌的尴尬之时,往往也正是他大脑高速运转、思维异常活跃之际,只要多给他一点时间、耐心和帮助,他的思维能力就有可能在这几分钟里实现一个宝贵的飞跃。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舍得给学生想的时间、说的时间,因为这才是我们教学的生命线。
第四,点拨和引导要宽松而有气度。教师的点拨和引导应该以尊重学生的独立思想为原则,决不能以压迫学生放弃主体立场为目的。即便自己的观点受到了学生的质疑,教师也要表现出欢迎和鼓励的态度——那种狭隘的“教师权威神圣不可侵犯”的心理,应该彻底杜绝。在《愚公移山》训练中,我引导学生时不经意地说了一句:“愚公移山体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一种不畏困难、坚韧不拔的战斗精神,这种战斗精神是最可贵的”。谁知立刻就有一位学生站起来反驳说:“精神最可贵?那科学和客观实际就可以不必考虑了吗?您说的这种战斗精神简直就是误导人卖傻力气,做无用功!”能如此强硬尖锐地指斥老师,说明学生的情绪非常激动,已经完全忘我地投入到辩论之中了。尽管当时的确很尴尬,但我意识到,如果此时气度全无地跳下场来与学生“大战三百回合”,势必会破坏训练的宽松气氛,打击学生的积极性,甚至是自尊心。因此,我心平气和地说:“我刚才所说的‘战斗精神’并不是背离科学、无视客观实际的胡干蛮干,而是一种以尊重科学和客观实际为前提,敢于挑战困难,勇于克服困难的心理状态。我刚才的表述的确有些粗略笼统,××同学质疑得很及时,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也希望大家都能学习这种敢于质疑的精神!”于是,课堂上一度出现的紧张气氛荡然无存了,小小的波澜促使此后的辩论越发活跃、精彩。
3、梳理归纳,阐释规律。
训练进行到了一定阶段,学生的思维发散达到了一个临界点,辩论通常会呈现出一种僵持、胶着的状态——思路难以有新的突破,单纯口舌之争的比重逐渐加大。这时,训练就需要暂时停摆,给学生一个缓冲思维、调理思路、整理观点的机会。在这一时段,学生的思维活动逐渐趋于平缓,情绪渐渐平静,开始进行更深刻的理性思考。此时的心理状态已由先前的迫切希望压倒对方的求胜欲望,慢慢地冷却为一种渴望看清事物本质的求知欲望。这时,教师应该不失时机地对此前的辩论进行梳理、归纳。这种梳理、归纳主要有三个任务:①梳理思路,归纳观点,合并归类,将辩论中活跃的几种主要思路和观点清晰、明朗地罗列在学生面前;②分析出一些曾经在辩论中循环出现的矛盾焦点,反馈给学生;③指出辩论时出现的一些明显的逻辑矛盾、知识漏洞和常识性错误,并带领学生共同予以矫正。如在《愚公移山》训练的辩论中,“精神意义与现实功效孰轻孰重”就是反复论战的矛盾焦点。在《陋室铭》训练的辩论中,矛盾焦点就是“追求财富与恪守道德是否抵触”。而在《皇帝的新装》训练的想象发挥中,有的学生将故事的最终结局设想成引发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明显有悖史实;有的学生的想象内容中出现了“上网”、“手机”、“电视台”、“同一首歌”等等现代事物;也有一个学生的想象是:皇帝恼羞成怒,杀害了说真话的孩子的全家,孩子便立即领导全国百姓起义,一举推翻了皇帝统治——应该说这是个很好、很新颖的故事蓝本,但是情节的构思却明显违背常理和客观规律。诸如这些问题,都应该给学生一一指出,并予以矫正。此外,是否需要对学生的观点一一作出大是大非的评判呢?我认为,除了要对一些存在明显谬误的问题予以善意地纠正之外,对于大部分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观点还是应该本着求同存异、兼容并蓄的思想客观看待,只评议,不判决。
完成梳理、归纳之后,教师还有一个很重要的任务,那就是带领学生从具体的论题思考中超脱出来,站在总结规律的高度,向学生传授发散思维的普遍方法以及辩论的“实战技巧”。我启发学生,在面对一个问题时,要尝试着分别运用历史与现代、主观与客观、孤立与联系、运动与静止等相对思维对其进行多重的换位思考,多问几个“为什么?”,多想几个“可不可能?”,努力变换着立场与角度思考,变换着时间与空间思考,在众多思维取向中缜密地对比、筛选、中和,提炼出最有力、最严密的观点。展开辩论时,要注意由表及里地逐层剖析,即首先敏锐地咂摸对方陈述观点时是否有措辞失当之处,再细致地揣摩、思考对方观点中是否存在理论曲解、逻辑矛盾、知识漏洞和常识性错误,而后进一步深入地就对方观点展开多角度思维,多扩展,多联系,多对比,多逆推,力争抓住其观点中的偏颇谬误,据此予以批驳。此外,在这一阶段,教师还应引导学生树立一种科学的思维态度,即全面、客观、辩证、深入地看待问题,既敢于突破常规,又不刻意追求标新立异,既不迷信权威,又不无视科学,始终以信守真理为原则,大胆设想,小心求证。
4、二次发散,二次辩论。
既然称之为“暂时停摆”,就意味着训练并未结束。在停摆期内,通过和老师一起进行梳理、归纳,学生缓冲了思维,整理了观点,思路更加清晰,思考更加理性,实际上又在大脑中高效率地完成了一个查漏补缺、有破有立的新的思维发散过程。在《皇帝的新装》训练的停摆期后,那位想象出“说真话的孩子率众起义,推翻皇帝统治”的学生,进一步精细地构思了情节,将起义爆发的时间推移到了二十年后,以孩子的成长经历、奋斗历程和皇帝的愈发残暴充实这一时间跨度,将长大成人后的孩子塑造成了一个在仇恨、磨难和艰苦斗争中逐渐成长起来的,坚毅、果敢、睿智的起义军领袖。经过这样的修改,整个故事焕然一新,想象自由奔放,构思合情入理,情节引人入胜,几乎成了一部童话版的《哈姆莱特》。同样,在《愚公移山》和《陋室铭》训练的停摆期后,不但有的学生如获至宝地发现了可以将对方一举击溃的“新式武器”,甚至还有一些学生完全摒弃了自己先前的观点,又有了新的认识和见解。这些思维的火花是在理性思考的锤击下,从一个更深刻的层面二次发散而出的,是更为珍贵的。教师应该继续为他们提供自由展示的舞台,鼓励他们再起论战,重申观点,掀起训练的第二次高潮。
三、课后延展阶段:
1、针对引导,自我总结。
在“实战”训练和方法指导之后,还应该设计一个引导学生自我总结训练经验得失的环节。这个环节可以安排在课后,由学生自主完成。那么,怎样引导学生自我总结呢?是不是简简单单地布置每人写一篇无具体命题、无明确要求的心得体会就可以草草了事了呢?显然不应该是这样。新《课程标准》强调,语文课程和语文教学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因此,引导总结要在不同情况的学生身上体现出不同的针对性和目的性。在《愚公移山》、《陋室铭》和《皇帝的新装》这三个训练完成之后,我安排一些在辩论中大显身手的学生各写一篇《我是这样辩论的》,帮助他们总结、推广经验;安排一些曾在辩论中无以应对、甘拜下风的学生各写一篇《我当时败在哪里?》,引导他们反思被驳倒的原因;安排一些因为受个人性格、思维速度、思维能力等因素制约,而导致参与程度不够理想的学生各写一篇《现在我来说两句》,然后当众宣读,让他们也有一展才华的机会;安排一些在停摆之后摒弃自己先前观点的学生各写一篇《我为什么“背叛”自己》……总而言之,总结的引导要区别对待不同情况的学生,分别进行具体研究,对症下药,做出各有针对的设计和安排,力求每个学生都能在总结中真正大有收获。
2、整理观点,论述成文。
新《课程标准》突出了语文教学的实践性、术科性特征:语文实践能力要通过多种形式、多种渠道的语文实践活动来培养。这就是说,真正的语文课不是知识课,而是技能课。经过多次发散思维和两番辩论,学生的个人观点已经相对成熟和稳固,教师可以进一步进行技能培养,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观点写出一篇小论文。论文的写作欢迎个人独立完成,也提倡依据观点而结组合作完成。把观点从思想变成文字,又是一个分析、归纳、总结、整理、论证的复杂思维过程,这就为学生的主体思维构建了再度发散的平台。通过自由组合,学生可以共同提出感兴趣的问题,共同讨论,共同选出论证主题,共同制订研究计划,共同学习查找资料、筛选资料、引用资料的基本方法,在综合性学习的热烈气氛中,体验合作与成功的喜悦。
撰写论文对于中学生来说,毕竟是一项十分复杂的工作。《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在文体写作方面有明确要求,即初中生“能写记叙文、简单的说明文、议论文和一般的应用文”。因此,教师对此论文的评估标准不可过高,学生只要能比较明确、条理地阐述出自己的观点,会运用常规的议论方法进行论证,做到了有理有据,就基本达到目的了。当然,降低要求并不意味着索性对论文的写作放手不管,还是要真正花出时间和精力来精心指导,勤加过问,帮助学生考验自己的韧性和意志,努力克服散漫随意、消极敷衍的毛病,逐渐培养一种孜孜以求、善始善终的可贵的学习精神。
这个训练内容的时间跨度可以视具体情况而调整设定,尽量多给学生一点时间,鼓励他们精心写作,指导他们交流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