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急见刊

浅谈在生物教学中中学生健康性心理的培养

袁培海  2012-08-17

: 不少家长、教师普遍反映:现在的孩子不好管了。特别是早恋、性犯罪的增多,更是令人头疼,让人不知所措。我认为,应该正确认识这个问题:只要因势利导,只要社会各界共同努力,这些现象是可以减少甚至是可以避免的。

一、正确看待性心理

当中学生由少年期进入青春期后,随着自身生理变化,心理同时也发生了相应变化,进一步表现出对有关性知识前所未有的渴求和对异性的倾慕。其实,这是很正常的心理现象,随着青春期性发育的到来,促使青少年的性意识全面觉醒,青少年开始意识到两性的差别,从对异性的好奇,逐渐发展到一种朦胧的对异性的好感和向往。

但是,他们对事物的认识往往有片面和不完全的特点,为了帮助他们正确认识青春期生理和心理的变化,引导他们顺利渡过这个时期,认识和了解中学生性心理形成的方式非常重要。作为一名教师应该对此充满信心,在此基础上正确引导,才能培养起中学生健康的性心理。

二、学生获得性知识的必要性

据调查,子女从父母那儿得到性知识的教育很少,在学校,老师在学生面前对“性”等方面的问题仅支吾了事,结果造成学生在心理上对性产生了神秘感和困惑。他们对自己身体结构的变化一时难以适应和接受,对一些正常心理变化感到苦恼甚至恐慌。部分学生由于生殖系统发育逐渐成熟,其内心表现出性冲动而出现手淫现象,同时产生了负罪感或者其它心理负担,整天精神恍惚、神不守舍。这些本来是可以克服的心理现象,由于没有及时给予适当的性知识教育,这些涉世未深的中学生难以从不正确的性心理状态中解脱出来;部分中学生由于未能得到正确引导,又容易受到社会上的一些不良影响,一朝失足而成千古恨,不但给家庭带来极大的不幸,而且对社会及他人和自己也造成了极大危害。所以,学生获得性知识是非常重要的。

三、培养学生健康性心理的措施

1、课堂是获得性知识的主要场所。

为了让中学生有一个健康的性心理,作为生物教师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我认识到这一点后就开始不失时机地进行性知识方面的教育。例如,在探究生殖发育方面的知识时,我并没有删减,而是适时适当地进行引导。这个时候,我的表情是严肃的,并没有支支吾吾、面红耳赤。

因为,我很清楚,如果教师态度不端正,还对“性”抱有什么偏见,认为“性”是难以启齿的事情,甚至当成是肮脏的事情,学生就会羞羞答答,就接受不到应有的性知识,就越是对性充满了神秘感,其结果是适得其反。 由于我在课堂上表情自然、谈吐优雅、落落大方,所以师生共同探究男性、女性生殖系统方面的知识时,学生并没有什么异常的表现。在一个融洽的气氛中,学生水到渠成地受到了性教育,师生、生生之间没有尴尬,没有鸿沟,没有隔阂,使学生真正认识到了“性”知识也是科学。当探究到月经、遗精等方面的知识时,我引导学生了解其形成原因,使他们对性揭开了神秘面纱;使他们认识到这不过是正常的生理变化,应该正确对待,求得心理平衡,使他们减轻了心理负担。

为了克服进入青春期带来的生理和心理变化,不仅是让学生认识 “性知识”,还要使他们能够克服一些心理负担,更重要的是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培养健康的性心理状态,避免在“黄金时期”人生最美好的阶段走上错路。

2、教师是育人的主导。

俗话说得好,“育人先育己”。作为生物教师首先要自我教育,自身正才能育人,要用科学的态度正确对待学生对性知识的渴求,破除对性的不正确看法,不要谈性色变。只有彻底摒弃偏见和封建思想,才能为处在青春期的中学生衬托出一片晴空。

3、学生是抵抗性犯罪的实践主体。

青少年心理成长主要是受后天影响形成的,需要家庭、学校、社会共同努力来填补这个空白,使他们能够破除对性的困惑和神秘感,用正确的态度对待性和有关问题。这样,可以使学生解除心理负担,轻松愉快地投入到健康的学习中去,并养成良好的心理生理卫生习惯,构筑起预防性犯罪的心理防线。

家庭、学校、社会应教育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和抱负,把主要精力用在学习、工作和培养高尚的情操上。在男女同学相处时,要做到互相帮助、共同进步,建立真诚的友谊;在人际交往中,要做到自尊自爱。要树立典范,使他们向伟人学习,用榜样的事迹激励他们,让革命先烈的形象永驻于他们心中,使他们坚定“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的信心,排除生理和心理上的干扰,克服不良的生理和心理习惯,提高对性犯罪的免疫力,减少性犯罪的发生。

人们常说“环境造就人”,因此良好的生活环境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必要条件。社会是复杂的,既有真、善、美的一面,也有假、恶、丑的一面。中学生是社会中的一员,如果意志不坚决或者处理不当,往往会被诱骗甚至走上犯罪道路。所以,家庭、学校、社会必须密切配合,共同创建无“黄色”书刊、无“黄色”音像制品和不规范的营业性网吧等的良好育人环境,并且严厉打击引诱和教唆青少年犯罪的犯罪分子,为青少年创造一片净土,让青少年健康茁壮成长。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