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急见刊

试析师范院校化学教育改革与中学化学新课程改革的对接分析

李玉明 蒋书怡  2011-10-28

论文关键词 师范院校教育改革新课程改革职前教师培养

论文摘要 分析了中学化学新课程改革的特点, 并指出当前师范院校化学教育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探讨了与中学化学新课改对接的师范院校化学教育改革的模式和方法。

为基础教育培养高质量师资,是师范院校生存和发展的立足点和生长点。基础教育的新课程改革,对从事基础教育的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使师范教育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师范教育与基础教育新课改之间存在一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联系,存在双向的互动关系。师范院校一方面是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促成者,另一方面又是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受动者。师范教育为基础教育输送师资和教育思想,而基础教育则为师范教育提供实践,并为高等教育输送生源。可见,两者相互促进,共同提高,最终共同实现民众素质的提升。

在社会发展的新时期,国家对基础教育进行新课程改革,以提高基础教育的质量,增强基础教育学生的素质。中学化学新课程改革是基础教育新课改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新的理念、新的特点、新的目标、新的内涵,对中学化学教师的素质和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时,对师范院校的化学教育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

1 我国中学化学新课程改革的特点

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根本理念:使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新课程标准倡导全人教育,强调课程应促进每位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培养良好品德,培养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处理好知识、能力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关系。新课程的推广实施将使教师从由重传授向重引导转变;由重教师“教”向重视学生“学”转变;由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化;由统一性的教育者转变为真正意义上的因材施教者[2]。

中学化学新课程标准的特点:(1)涉及的内容全面而详尽;(2)新的化学课程目标更具特色,新课程标准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构建了课程的总目标。(3)重新构建化学课程的内容体系,新的化学课程立足于对公民科学素养的提升,改变了过去偏重学科知识的倾向,提出了学习主题和相应的内容标准。(4)规划具体的学习内容和结果,在“内容标准”部分,通过对学习内容、过程和结果的说明和活动建议来体现认知性学习目标、技能性学习目标和体验性学习目标。(5)突出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突出学生自主的实践活动,设置了大量的探究课题[3]。(6)赋予发展性评价具体的内容和方法,自我评价和活动表现评价相结合。

2 我国师范院校化学教育存在的问题

应对基础教育新课改的挑战,师范院校化学教育专业教学面临的主要问题有:(1)我国高等师范院校化学教学过多强调专业教学和统一教学模式。基础课内容偏多,较为陈旧,不能很好的反映目前学科发展的情况;而统一的课程体系又不利于发挥各校的特色。(2)面对日益递增的实用型、通用型人才的培养需要,师范教育在这方面还存在着差距。国家教育部明确提出高等教育中实施两类人才,因此本科化学教学应该更加注意通才培养。(3)教学思想的转变不够[4]。中学素质教育的要求以及中学化学新课改的理念,要求大学化学本科教育更加注重素质教育,而素质教育的加强需要占用学时和学分,在总学时减少或不变的情况下,势必存在化学类课程与素质教育类课程争学时和学分的现象。(4) 师范院校化学教育专业除增加教育学和教育心理学等课程外[5],无论是在主要的专业课程体系、还是在所使用的教科书内容等诸多方面,大多有采用综合性大学的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培养模式,师范性特色并不十分明显。

3 与中学化学新课改对接的师范院校化学教育改革

本科教学只是终身教育链条中的一环。因此,对于高等师范院校来说,本科教育的目标就是培养具有宽广知识基础和基本教学技能与高尚师德的创新型基础教育工作者。在这个教育目标的指导下, 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思路是:知识教育与能力教育相结合,专业教育与通才教育相结合,专业素质教育与师德素质教育相结合,自然科学素质教育与人文科学素质相结合,限定教育与选择教育相结合。 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应当以课程体系的改革为主要内容[6,7]。课程设置和课程结构要体现上述改革思路,就必须改进(而不是削弱)基础课的教学,强化教育教学技能的训练,增加素质教育课的设置以及优化选课结构。

与中学化学新课改对接,应构建新型的化学师范教育人才培养模式。(1)主辅修培养模式。这种培养模式是在主修本科化学专业基础课和选修课的基础上,辅修生物、食品、制药、材料等学科的课程,达到一专多能的目的[8]。(2)“基础+方向”培养模式[9]。这种培养模式是在主修本科化学专业基础课的基础上,在选修课程中设置若干个方向课程,规定学生必须选修几个方向的课程。方向课程主要有:化学学科提高课程、生物类课程、物理类课程、计算机类课程、数学类课程、应用化学课程等。(3)大理科教育(或科学教育)培养模式。根据教育部对中等教育改革的思路,在化学(综合理科)培养模式的基础上继续减少化学类课程的门数和学时,增加数、理、物质科学、地理学、地球与宇宙、生命科学、科学探究、科技英语、科学教学论等课程。(4)“1+2+1”培养模式[10]。这种模式是大学第一年不分专业,对学生进行通识教育。 第二年根据学生的兴趣及学习情况,分方向不分具体专业,选择化学方向的学生进行化学基础课的学习,这一过程的课程得精选内容,减少学时数。同时实行主、辅修制,鼓励学生跨学科选修,实行学分制管理,累计修满规定学分后,可获得双学位或辅修专业结业证书;经过两年化学基础课的学习,在第三年期末进行化学学科内不同专业的选择,依据个人的兴趣,结合学习成绩,已选修过教师素质培养课程的学生可以优先考虑,愿意从事教育事业将来要当中学老师的学生,选择适合基础教育改革实际需要的教育理论和实践课程进行学习,获得化学教育专业学士学位;而愿意继续深造、或从事高等教育、科学院所研究的学生,选择学科专业课程和实践课程继续学习,获得化学理学士学位。

不论什么培养模式,都有各自的优势,也存在不足,只有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人们观念的转变和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才培养模式才能得到完善。

与中学化学新课改对接,应改革传统的课程设置和采取多样的教学评价方式。将必修课、选修课、教育实践和讲座课(如教学研究方法、教学论文写作、化学课外活动指导、中学化学习题解答、化学哲学等)四大板块构成化学教育类课程体系。整个系列课程分级构建,全面发展师范技能。在化学教育专业的本科课程设置中加入化学史、化学哲学和化学社会学课程,并研究在各专业课的教学中如何结合化学史、化学哲学和化学社会学内容讲授本专业的基础知识,将会极大地提高师范生的科学素养和人文素质水平。同时协同其他化学专业课程的教学,全程渗透,培养师范生素质。此外,在教育系列课程的教学中,也要采取灵活多样开放的教学方法及评估方法。如讨论式教学、参观式教学、开放实验室实践等教学方法;开卷、闭卷、研究报告、小论文、口试、实验操作、实验方案设计、课程学习总结、大作业、小组合作解决复杂问题等评价方式。

改革传统的课程设置,增加师范素质教育和人文素质教育的课程,增设潜性课程,增强师范生的科学素养,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及评价方式,是高师化学教育改革之路,也是其它专业师范教育的改革之路。

参 考 文 献

[1] 李红惠.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6,10(1):84-87

[2] 李艳.中国教师,2008,(1):63-64

[3] 米庆树,向明智.化学教学,2004,(12):9-11

[4] 江家发.高等教育研究,2006,27(6):69-72

[5] 成宁,钟军平.中国成人教育,2007,(11):108-109

[6] 李省云,李思殿,刘克文等.大学化学,2006,21(3):23-24

[7] 张殷全,贾玉江,魏冰.大学化学,2002,17(3):19-21

[8] 刘斌.新疆教育学院学报,2004,20(1):87

[9] 胡跃华,胡乔生,易伯伯等.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05,(3):103-105

[10]崔彦.美国教师专业发展学校:经验与启示.上海:华东师范大学研究生院,2002:54-56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