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化学导学案的编写设计
王光迪 2021-10-03
摘要:在新课改理念下,高效的课堂教学已成为我们教师的教学追求。在追求高效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我们多数教师会用到导学案,导学案对我们来说也不是一个新词,它是以学生为对象,以课程标准为指导,以素质教育为目标的一种学习方案。其作用是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在学习过程中积极主动,团结合作,共同探究。在教学过程中,它以实现学习目标为出发点和终点,它是学生学习、合作和探究的指南针和路线图。
关键词:初中化学;导学案;编写依据;编写模块
导学案是为学生设计的一种学习方案,其目标对象是学生,设计意图是课前引导学生进行预习,课堂上指导学生合作探究自主学习,课后为学生提供复习资料,整个过程都在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导学案是学生学习的起点,也是学生学习需要达到的目标。我们都知道化学是理科中的文科,具有较强的可读性和实践性。在教学中运用导学案,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能力,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也能让化学课堂教学的效果有很大的提高。因此,我们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该如何编写导学案的就显得极为重要。
旧的教学模式要求教师如何教,新的教学理念则要求学生如何学。我们都知道学生的学习分为三个阶段:课前准备、课内学习和课后巩固,因此在编制学案时,我们必须考虑每个阶段应该做什么、如何做以及要做多少。下面就我近几年编写设计初中化学导学案的一些体会分享给大家。
一、导学案的编写依据
1.《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 年最新修订版 ):编写学案前要研究课标,课程标准为我们提供了课程内容的目标要求,这是学案设计学习目标的具体指导。教师在编写学案时,应该依据课程标准,并对照教科书,将课程标准的要求分解为每一节课中可行的学习目标,便于学生执行和了解自己对学习任务的完成情况。
2. 初中化学教科书:教科书是我们课堂教学的主要基础,学案是学习教科书的有效辅助材料。它的编写以教科书为主,但又对教材中的一些内容进行整合。因此,我们在编写学案前要先吃透教材,然后再对教材进行二度创作与开发,只有对课本熟悉,我们才能联系课本知识内容的前后,才能在设计学案时提出和设计出合理有效的问题,才能把握学案中的重难点,才能让我们设计出来的学案更好的为我们课堂服务。
3. 学生现有的认知能力和认知水平:我们在设计导学案时不仅要根据教材、课程标准,确定重点,还要根据自己学生的实际情况,预测可能会出现的难点,编写过程中要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要求,把握住教材内容的深度和广度,最大化的做到差异化教育和因材施教。
二、导学案的编写模块
1. 学习目标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他们需要知道本节的学习目的是什么,从而好确定自己的学习任务。同时,他们在完成所有的学习环节后,需要检测学习目标的实现情况。因此,在设计导学案时,学习目标的制定不仅要结合新课程标准和中考考点,还要符合学生实际情况,在制定学习目标之前我们既要深入的研究考点、重点、难点,又要结合学情合理的设置目标层次。学习目标的设置不能过高也不能太低,设置过高学生达不到,设置太低则达不到我们要的预期效果。总之,学习目标的设定要简单明了、具有可操作性,而且学习目标的设置不能过多,一般不超过 3 个。
2. 自主学习
学案的设计要考虑初三化学的学科特点,初三化学内容多为化学基础知识与技能,知识点琐碎且系统性不强,记忆强度较大,随着化学学习的深入,物质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元素化合价、反应方程式等需要记忆的知识越来越多,因此本模块的设计理念是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设计重点是对每一节中基础知识的梳理和需要记忆知识的强化,且这些知识学生能在课前从阅读教材中可知。
3. 合作探究
合作探究部分设计的内容主要是自主学习过程中学生不能解决的问题和本课时的实验探究内容。设计应以学习目标为基础,注重本节的重点和难点内容,将生活中的化学知识与之联系起来,安排探究活动,设计探究问题,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能够通过合作探究解决问题。问题的设置不仅要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还应根据学生情况进行分层,能够真正做到指导学生思考、探索和体验。
合作探究部分设计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通过思考、探究、体验后自己能够独立的去设计一些实验,去验证一些理论,或是从一些实验中,发现某些规律。最后由学生自己找出真理,得出结论,体验成功的快乐,分享成功的喜悦。再通过一些精选习题,使成果得以巩固提升,并能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效果。
4. 当堂检测
本部分主要是检测学生通过前面 3 大板块的学习,学习目标是否达成。同时通过课堂检测,巩固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培养其解决问题的能力。试题的设计应多样化,题量适中,层次分明。设计时既要面对整体,又要注意差异。
检测题的设计包括客观题和主观题,题量一般不超过 8个。检测中的 1 - 3 题属于基本、简单、易于模仿的,旨在促进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与掌握,要求全体学生达标。检测中的 4 - 6 题为综合性和灵活性的题目,旨在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和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要使 85% 学生达标。当堂检测中的最后一个问题一般是一些拓展性较强的题目,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要求优秀生能够完成。
5. 课堂小结
课堂小结部分在学案中一般不编写内容,目的是让学生自己归纳总结本节课所学的知识内容和自己的一些想法和体会,同时在老师的指导下把知识进行梳理,加深记忆。该模块的设计意图是让学生在总结归纳知识的过程中,对其进行能力的培养和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