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药物化学实验教学的改革
周玉平 罗艳 张万金 2012-11-05
【摘要】 药物化学实验教学的改革过程中,抓好基础实验,加强与相关学科的融合,将多媒体应用于实验教学和设计性实验的开设是教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抓好基础实验,使培养出的学生有较强的实验操作技能;相关学科的融合,使学生对所学知识有系统性的认识,能将各相关学科的知识融会贯通;将多媒体技术应用于实验教学中,使一些抽象的理论简单化,并且在有限的课时下扩大了教学容量;设计性实验的开设,能培养学生的科研思维方式和创新意识,激发学习积极性,拓宽知识面,有利于将学生培养成为全面复合型人才。
【关键词】 药物化学实验教学;多媒体技术;设计性实验
药物化学实验是药学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实验课,它将药学知识和化学知识有机结合起来,对学生知识结构的形成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药物化学实验教学既是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环节,又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
以往开设的合成实验对培养学生实验操作能力,加深对理论知识理解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大多属于“验证性实验”,对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创新能力有很大不足。因此,进行实验教学的改革,探讨如何更有效地培养全面复合实用型人才,已经成为当前迫切需要研究的课题,是药学院校教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以往的实验教学工作经验,我们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深化药物化学实验教学。
一、巩固抓好基础实验
药物化学实验与有机化学实验有相似之处,有机化学实验的一些方法与仪器经常应用于药物化学合成实验,两门学科很多内容也相似。因此,有机化学和药物化学实验教学应相互结合。但是,长期以来由于对各课程的实验内容缺乏统一安排,有时在药物化学实验中最需要用到的某些基础知识,有机化学实验并没有特别强调,各自的实验设计过分强调自身学科知识的系统性,同时受实验条件的限制而使内容比较局限,因而不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因此,根据药学人才的培养目标,结合两门课程的内在联系,药物化学和有机化学的实验内容应该统筹安排。这样,就有利于使学生在进行药物化学实验之前有针对性地具备一定的有机化学实验操作技能,并在药物化学实验课中对一些基本的操作技能进一步强化,使学生掌握药物合成的方法,把所学的基本技能统一于一体,提高了综合能力。因此,改革药物化学实验课,并不能删除基础性实验。如玻工操作实验,常用合成实验装置的安装等。同时,基础性实验部分还应安排几个经典的验证性药物合成实验,使学生对药物化学实验的过程和实验要点有初步认识,为进一步开展探索性设计性实验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加强与相关学科的融合
药物化学的实验教学不能禁锢在传统的单学科教学模式中,应该形成横向跨学科有机结合的实验教学内容,可以与天然药物化学、药物分析学等相关学科相互融合。
天然药物化学与药物化学有着紧密的联系,如能将药物化学实验与天然药物化学实验有机地结合起来,对促进我国中药现代化的发展将有着积极意义。天然药物化学提取分离得到的单体往往是化学药物的先导化合物,大部分需利用药物化学合成的原理,对单体进行结构修饰才能成为药物应用于临床。
药物化学实验教学与天然药物化学、药物分析学等学科相融合,开设天然药物单体理化性质、理化常数测定、紫外光谱测定、红外光谱测定、天然药物单体衍生化、实验产品检验、含量测定等实验内容。使学生在得到基本技能全面训练的同时,能对所学的药学知识有系统性的认识,能将各相关学科的知识融会贯通,真正成为高素质的高级药学专业人才。
三、多媒体应用于药物化学实验教学
(一)多媒体应用于药物化学实验教学的必要性
以往的实验教学中,学生习惯按照实验指导书上的步骤循序渐进,按部就班,在实验过程中,由于有些实验装置和现象比较复杂,如果单靠实验老师的讲解和示范,耗费不少时间和精力,效果却不尽理想;对于有些有多种合成路线的实验,由于实验课时的限制,教学过程中无法安排;对于有些实验,由于实验室条件的限制和安全的考虑,在实验的安排上我们无法办到。而在药物化学实验教学中应用多媒体组合教学可以弥补上述不足。
(二)多媒体组合教学在药化实验教学中的优点
1.在有限的课时条件下扩大了教学容量
多媒体课件能把教师从大量的讲解、板书和示教中解脱出来,允许教师在有限的时间里讲述更多的信息,从而扩大了教学容量,节约了时间,增加了学生动手操作的机会,对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起了很好的作用。
2.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
传统的教学老师利用板书形式,学生对于实验的原理和操作的理解和观察是静态的,又由于老师忙于操作仪器和装置,和学生的交流较少。多媒体课件的使用,可以克服上述弊端,能较好的解决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1],可以把原来单一、静态、无形、平面的教学改变成多样、动态、有形、立体化的教学,使抽象难懂的概念通过多媒体表达得清清楚楚。其形象、直观、生动、多层次的视觉刺激,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而且也有助于对药物化学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记忆,使学生感受直观,记忆深刻,学生可以通过推理及形象思维而记忆,大大提高了学习的效率,达到了实验课要求的效果。
四、设计性实验的开设
药物化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实验课更是知识的综合运用,开设药物化学设计性实验可以使学生从传统的教条的药物化学实验教学的被动中解脱出来,从狭隘的单向的学习转到多向的、综合能力的训练之中。
药物化学设计性实验是以学生为中心,教师给学生实验课题题目,学生自己动手利用业余时间查阅有关文献资料,设计出可行方案及实验步骤,并在教师的指导下确定最终实验方案。在药物化学设计性实验中,能够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在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中得到锻炼,施展自己的才智,在探索中解决实际问题。 (一)开设设计性实验的优点
1.有利于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设计性实验课题的开设,使得学生从各种不同的途径查阅大量相关的文献,通过查阅文献,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对药物化学课程的认识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不仅学到了教材上学不到的许多知识,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和视野,同时学生对文献进行综合分析,提出自己独立的见解和设计方案,确定合理可行的实验方案并实施,培养了学生主动获取知识信息和综合、归纳、分析的能力。使学生把所学的知识和实践充分联系起来,独立地发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创造性,同时又是理论学习的综合运用,在培养学生掌握理论知识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 有利于激发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往往是学生按规定的时间、规定的内容、规定的实验步骤一步一步地合成出产品,对于这个药为什么这样合成,有没有其他更好、更合理的合成方法,很少有人去想。学生已经习惯于验证性的思维模式,这种教学方式只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而忽视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这种教学模式培养出来的学生 ,往往在实际工作中缺乏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压制了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新性。而设计性实验的开展,学生则由被动接受知识变为主动参与获取知识,拓宽了知识面,有利于培养学生成为全面复合型人才,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3.有利于师资队伍的建设和水平的提高
设计性实验的开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同时,也提高了对教师的要求,促使教师去查阅文献,思考方案,探讨实践。实验教学如果只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重复那些千篇一律的验证性基本操作,这样容易使教师不思进取。而在从事基础教学的同时,开设设计性实验,注重创新性实验的探索,开展科研创新,无疑将有利于师资队伍的建设和水平的提高。
(二)设计性实验的具体形式
1.全新设计性实验
全新设计性实验是通过设计具有一定生物活性的新母体化合物,选择一定的官能团,通过一定的方法获取一系列衍生物,经生物活性的筛选,从而找到新的药物。这样的全新设计性实验,尽管基本母核相同,但取代基不同,因而,每一位学生面对的底物、反应过程、后处理均有所差异,其结果自然不尽相同。学生通过这样的实验可以在独立思考、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方面得到锻炼,并能充分调动每一位学生的积极性。
2.与生产实践相结合的设计性实验
在生产中常常会遇见合成路线、产品质量等工艺优化问题。这类问题工作量大,如果选为设计性实验,可通过学生在较短的实验课时内试验较多的优化条件,从而较快找到最佳条件。同时,让学生从该类设计性实验中去感受和体会学有所用,加深学生对理论的理解,使学生对进行科学实验产生兴趣和激发更大的热情。
3.传统方法与新技术、新方法进行对比的设计性实验
传统方法与新技术、新方法进行对比的设计性实验,在学生设立新技术、新方法进行实验的过程中,学生可从中感受到新技术、新方法在应用方面的优越性,有利于拓宽学生的思维,培养创新意识,使学生由被动接受实验操作流程,向主动了解、掌握所需知识,进行创新性实践转变,使得学生既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又有一定的实践能力。
目前,面对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国际竞争的挑战,特别是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我国的新药研究进入了自主创新的时代,要想解决前人没有解决或解决不好的问题,就需要有敏锐的思路、更强的获取知识与信息的能力以及更强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因此,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已成为药学教育的核心。而造就具有创新意识的综合型药学人才离不开新技术、新方法的应用。因此,药物化学实验教学及其教学手段的改革意义重大且任重道远,在实验教学中巩固抓好基础实验、加强与相关学科的融合、多媒体应用于药物化学实验教学和设计性实验的开设是药学院校教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在药物化学实验教学中更好地加强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仍是今后教学改革中值得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1]邓红艳.应用多媒体讲授药物化学[J].药学教育,2000,16(4):14-21.
[2]蔡际群,王晓红,刘强,等.学习哈佛教学新理念搞好药理学整合教学[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2,27(2):57.
[3]朱卞林.综合性大学高等药学教育改革发展的探索与实践[J].药学教育,2004,20(4):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