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化学困生 促进教育质量的提高
未知 2008-12-28
【摘要】素质教育的主题是面向全体学生,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素质。在对青少年学生的教育中,提高学困生素质也是一个重要方面。因此,如何看待学困生,是当前中小学教育能否真正做到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一个关键问题。
【关键词】素质教育学困生转化激励
一、学困生的类型及形成原因
学困生是指那些思想品德和学习成绩都有一定的差距,表现相对落后的学生。学困生虽然在班级中人数不多,但影响面广。从现实情况来看,学困生可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思想品德或行为表现比较好,只是学习比较差的学困生。第二种是思想表现和学习都比较差的“双差生”。
学困生的成因是多种多样的,除少数是由于智力和生理缺陷外,大多数是由于后天的环境与教育失误等多种原因造成的。
第一,家庭的不良影响。现在“离异家庭”“留守儿童家庭”和新的读书无用论思想抬头,都是学困生形成的原因。
第二,学校教育不当。如教育者只是把德育工作放在“首位”或者片面追求升学率,对学生的教育零打碎敲而不能形成系列化的教育方案;有的教师在教育学困生时缺乏正确的方法和耐心等。
第三,社会消极因素的影响。如旧社会遗留下来的封建迷信、江湖义气以及落后的传统观念等的影响;资产阶级腐朽思想和生活方式对学困生的侵蚀;网吧的诱惑等。
二、转化学困生的方法与措施
不论属于哪一种情况的学困生,作为教师,都必须有一个基本的认识,他们是我们的学生。他们在校期间,我们不仅要教会他们学习, 还要使他们受到良好的道德品质方面的教育。把他们培养成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培养成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人。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成人”教育比“成才”教育显得更为重要。
1.排除学困生心理障碍,促其转化
(1)排除自卑心理,发扬其闪光点 。学困生常因受到老师的批评,同学的埋怨,家长的训斥,感到在班级抬不起头来。因此,教师要善于发现其闪光点,引发其求知欲,促其上进,让学困生体会到做人的尊严。事实上,学困生只是暂时处于后进状态,且多数原因不在于智力因素,“只要从实际出发,给他们适宜的条件,学困生就一定会变成优秀生”。
(2)排除戒备心理,弥合其融洽点 。由于学困生受到的批评相对较多,有时即使做了一些好事,客观上也得不到应有的肯定。为此我们应该给学困生多一点信任,少一些责难,多几份关爱。教师要用真诚的爱心去拆除学生戒备心理的障碍物,让他们能与老师情感相融,“亲其师,信其道。”
(3)排除逆反心理,建立其相容点。消除学生的逆反心理是建立在尊重学生的基础之上的。唯有动之以情,用教师火一般的热情,去化解他们心理上的坚冰,才能取得好的教育效果。即使批评教育,也要注意“艺术”性,要“爱”字当头。使他们排除逆反心理,与大家融洽相处,做到心理相容。
(4)排除厌学心理 ,找到其兴趣点。学困生的成绩差,表现为“对上学毫无兴趣,提起学习就头疼,厌恶逃避学习”。要排除这种心理障碍,首先,教师要更新教育思想,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其次,要想方设法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给他们一个可以达到的目标,只要他们获得了一点成功都要鼓励,使他们能尝到学习的乐趣,体会到学习的快乐。
(5)排除惰性心理,强化其勤奋点 。有些后学困生,并不是先天智力差,而是由于学习中的惰性造成的。如我班有个学生就是因学习上的惰性而渐渐成为学困生的,我对他讲未来社会的美好前景及其对人的要求,从思想上不断消除“读书无用论”给他带来的负面影响。接着我对他加强督促,“扶他上路”。我事先准备好试卷给他补课,让他在没有复习的情况下先做,结果连最基本的题也不会做。然后我帮他复习,让他再用相同的试卷做一遍,结果进步了不少,他尝到了一点成功的甜头,这时我又给他讲了勤奋学习就有好成绩,勤奋出天才的道理。经过反复多次的努力,使他取得了显著的进步。学校要举行写字比赛,在班上选拔赛前,每天晚上我都去指导他练习写字,结果他在班上得了第二名。我抓住这个机会及时对他进行教育和鼓励,使他懂得了只要勤奋努力,成绩一定会进步的道理。这时,我又送给了他一句名人名言:“成功等于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加百分之一的灵感”,后来他真的变得勤奋了。
2.以爱心赢得学生的信任,建立起师生沟通的桥梁
(1)教师要了解学生。所谓了解学生就是通过调查研究或其他方法掌握学生的学习、生活、家庭情况及心理特征的思想活动。
(2)教师要热爱学生。古往今来,凡是优秀教师没有不爱自己学生的。聆听霍懋征、林崇德、李镇西、于永正等全国先进教师的事迹,总结成功经验,尽管教育的方式方法不同,但最根本的一条就是热爱学生。
(3)教师要关心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标志就是要面向全体学生。其中,我认为最关键的是要呵护和关爱学困生。尤其在学生受挫折或苦闷时教师去接近他们,更能使学生体会到老师的真诚,使他们敢于向老师敞开心扉,这样就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多方协作,共同转化学困生
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中有牛顿,你的讥笑里有爱迪生。”因此,我们对学困生不可用静止的目光审视他们,要用发展的观点去对待。在教育过程中,老师要设身处地的为学困生着想,多呵护和关爱他们,使他们对生活和学习充满信心,让他们真正由学困生转化为优秀生。
总之,转化学困生是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实现全面育人的重要保证,转变观念,加强师德修养,改进教育方法,提高育人艺术,创造良好的育人氛围,是转化学困生的重要措施;我们要深信学困生不是不可转化的,只要他们上进心犹存,只要对他们充满信心,富有耐心,倾注全部的爱心并施以适当的教育方法,学困生就会转化为好学生;同时,也要注意学困生的转化不是一蹴而就的,在转化过程中,学困生故态萌发,出现多次反复,是一种正常现象。教师一定要满腔热情,遵循教育规律,“反复抓,抓反复”,因势利导,使学困生保持不断前进的势头,争取有所进步,成为一名好学生,从而全面提高教育质量。
参考文献:
[1]王海云.《学困生转化三例》[J].《甘肃教育督导》,2003,(5).
[2]张厚粲.《心理学》[M].南开大学出版社,2002.
[3]罗正华.《教育学》[M].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1989.
[4]杲萍英.《如何帮助学困生走出困境》[J].《张掖教研》,1999,(1).
[5]杨光、陈梦稀.《班级管理概论》[M].安徽大学出版社,1998.
[6]周凤玲.《实施素质教育要关爱和呵护学困生》[J].《张掖教研》,1999,(5).
[7]宫效宁.《谈学生厌学》[J].《北京教育》,2000,(10).
[8]蔡林森.《教好每一个学生》,《策略与路径-解读中国名校成功之道》[M].中国教育服务中心教育事业部编.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