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用关爱照亮每一个孩子的未来——家庭教育典型案例
李勇 2012-08-02
一、案例介绍
张某,今年13岁,家住泰城南部一小区。在他一岁时,因为工作需要,父母从内蒙搬到了泰山脚下。但来到新的环境以后,父亲经常酗酒,打骂母亲更是家常便饭,在他九岁时,母亲因为无法忍受父亲的折磨而离了婚,张某判给了父亲,至此,张某成为了一名单亲家庭中的孩子。虽然在班里张某是一个帅气十足的男孩,但因长期的心理需要得不到满足,使得小小年纪的张某出现了严重的心理失衡。于是在同学的眼里,他是一个“问题同学”:性格内向,脑瓜很灵,特长众多;但他胆子大,脾气倔,纪律散漫,常闹事,对人傲慢无礼,没有好朋友,学习习惯不好,态度不端正,成绩平平。
二、案例分析
张某是个独生子,打小开始,父母的感情一直不和,在他读小学三年级时,他的父母就因感情破裂而离异了,他被法庭判给了父亲。离婚前他父亲已经因经商不利而破产,离婚后更无力抚养自己的儿子。所以,他的父亲只能将张某寄托在他年迈的奶奶家里——老人院里的一个小间套房。父亲没文化,很少与儿子进行心理沟通,而且时常要外出打工,所以张某的生活和学习问题只能由爷爷和奶奶来料理。爷爷和奶奶对孙子总是过于宠爱、放任的,凡事都依张某,于是他在家一直处在以我为尊的轴心位置,只要大人有一点不顺从他,他便翻脸不认人,肆意指责对方。因此,每当张某在学校里得罪同学时,对方只能避而远之,因为他是一个“不讲理”的人。
张某的母亲是个能力强、虚荣心盛、自私自利的女人,她爱自己的儿子,极力要为儿子创造好的读书环境,但又好逸恶劳,常恨自己的丈夫不争气,并时常在自己的儿子面前灌输一些不尊重他父亲和爷爷奶奶的话。由于张某更喜欢听妈妈的话,所以久而久之就养成了不正确的社会交往心理。
三、教育策略
1.多管齐下,以诚感化
对张某这样的学生仅仅依靠班主任的教育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多管齐下、“综合治理”。了解了他的家庭状况后,我多次走访了他爷爷奶奶家,并分别和他父母进行了沟通。我发现他爷爷奶奶年事都较高,不具备抚养少年的能力,而且和张某一起住在老人院里一间不及六十平米的破旧的套房里,生活条件比较落后。我就找他父亲谈话,向他解释了为未成年人创造一个良好和谐的家庭环境的重要意义,要求他尽快将孩子接回来住在老家里,由自己亲自抚养。得知他父亲当时生活困难,入不敷出,我就通过申请帮张某减免了学杂费。同时,我还多次联系了张某妈妈这一关键人物,告诉她母亲对于子女在人生道路上的神圣地位,我能理解所有父母强烈的爱子之心,但爱一定要有正确的方式和价值指导。鉴于他父母二人已难破镜重圆,我郑重请求他们最好能多找机会带孩子出来聚一聚,彼此坦诚布公地交流自己的心境,使孩子能理解做父母的无奈的选择,而不受他们这段不和谐的感情旅程的影响;也让张某可以再次重温亲情的温暖,过滤自己心中的阴影。“解铃还须系铃人。”没想到张某的亲人都十分理解我的良苦用心,也积极地配合我的工作,为我的学校教育工作打好了后方基础。
我和张某进行过多次深入的交流。他不是一个简单的孩子,悟性高于其他学生,而且知识面较广。我知道他极关心自然怪象,如百幕大三角地带、宇宙黑洞等,凭着自己平时的阅读和积累,我能跟他做较深入的交流,若有疑难,我便和他一起上网查询资料,在答疑解惑中师生共同学习,也融洽了彼此的关系,提高了他求知的热情。他喜欢读历史,对历史人物多有自己的评价,但这些评价多有偏激之处,明显地带有自己成长的阴影。有一次谈及曹操的“人生哲学”,他说曹操具备“宁可我负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负我”魄力,才能纵横天下、成就伟业。我说曹操的谋略和魄力的确令人惊叹,其极端的“人生哲学”是迎合了那个乱世的潮流,使他成就了大业,但其人格品质却令人不敢恭维,他不分青红皂白地杀死好友吕伯奢一家,还有他为父报仇竟大肆屠城等,则超出了一个英雄所应具备的基本素养。我们读历史应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而不能被历史所蒙蔽,误入歧途。这一次次的思想交流使张某逐渐地改变了当初那种固执的想法,对别人多了几分友善和热情。 2.和风细雨,给予关爱
在学生面前,我从未将张某以“问题学生”对待,无论是课堂学习还是课外生活,我总是一视同仁地对待每一个学生。有一次张某课间在教室里玩闹,故意踢坏一位同学的凳子。我没有马上当众训斥他,而是把他带到一个安静的地方,让他反省自己的错误,然后让他主动向别人道歉。下午上学前,他还从家里带来工具修好了那张凳子。张某知识面较广,上课时我常常叫他发言,若有满意的答案,我和同学们都会报以热烈的掌声。这一个个细节的温暖,使他自信心大增,也学会了自我约束,得到了同学们的信任和喜爱。
3.量才而用,建立威信
虽然张某集体观念薄弱,但点子多,会策划,我就推荐他任班级宣传委员,负责收集宣传栏的资料和安排活动课的内容。他十分喜欢这项工作,积极收集资料,精心布置,和另外两位同学一起努力,把教室里的宣传栏打点得有形有色、精彩纷呈,每期宣传内容都引来同学们驻足欣赏。他巧妙地把活动课“分地到人”,让各个小组自己安排专题去上,他自己则主持监督和评比工作。张某出色的组织领导才能同学刮目相看,也赢得了大家对他的尊重和欣赏。同学们的支持和赞扬又使他的集体观念极大地增强了,各方面日益进步。
四、教育效果
经过一年的努力,张某的“问题”都已得到明显的好转。他基本上能克制自己不良的情绪,同学关系相处得较好,和父母之间的交流大大增多了,学习成绩也进步了,在工作上已经成为我的得力助手。不仅如此,科任老师们还多次表扬他。他的爷爷、奶奶及父母也对他的巨大变化也很满意,在一次班干部民主测评中,他还得了优秀。
五、收获与反思
在对张某的家庭教育方面,我获得了如下的启示:
1.爱心无限,缝合受伤的心灵。
单亲家庭的孩子在家庭遇到变故时,往往心灵受伤,从而关闭与同学、老师交流的窗户。可他们拥有一颗渴望家庭温暖的心、一颗渴望大家关爱的心。作为主角的老师,首先必须与孩子做好沟通,沟通是走进孩子心灵的唯一途径。要用真诚的爱心去启发、引导孩子,让孩子喜欢你、信任你、愿意与你交流和沟通,进而了解孩子心里想什么。要善于破译童心,读懂孩子的心理和思想,通过沟通才能达到理解,才能走进孩子的心灵,并为下一步爱的行动奠定基础。
2.各尽其才,扬起自信的风帆。
马卡连柯说:“培养人,就是培养他对前途的希望。”多数单亲家庭的孩子没有摆正自己和集体的关系,总是想到自己不如别人,因为自己不像别人那样拥有美满的家庭,常常表现出对什么事都提不起兴趣,或不相信自己也行。可每个孩子天赋是各异的,能力方面也各有千秋。我们老师的责任就是及时发现这些孩子的专长,顺势加以引导及培养,扬起他们自信的风帆。
3.团结互助,沐浴温馨的友情。
朝夕相处的同学,是教师对单亲家庭孩子实施教育的不可忽视的力量,教师应该充分发挥这些小助手的作用。单亲家庭孩子如果处在排拆、歧视的集体环境中,只能让他们永远抬不起头,从而更加孤独,甚至走向集体和社会的敌对面。反之,平等亲和、团结互助、充满友爱的团体环境,则能让这些单亲家庭的孩子很自然地融入集体,并从中体验真诚、友谊的幸福,享受集体的温暖、进步的快乐。
“教育的最高境界是不留痕迹的爱”,我希望自己能够达到这个境界,用心做教育,用“关爱”照亮每一个孩子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