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急见刊

关于谈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策略

孙秀英  2012-11-07

【摘? 要】“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问题在学习活动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我们在语文学习中必须关注学生问题意识的形成和培养,把问题意识作为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切入点和推动力,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在学习中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达到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目的。

【关键词】初中语文? 教学? 问题意识

“君子之学必好问。问与学,相辅而行者也。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好学而不勤问,非真能好学者也。理明矣,而或不达于事;识其大矣,而或不知其细。舍问,其奚决焉?”清代学者刘开在《问说》一文中明确提出“君子之学必好问”的观点,叙述了“问”在学习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而反观当前的语文教学,往往是教学生如何回答问题,以学生没有问题作为一节课的圆满结束,不重视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长此以往,学生容易迷信书本、迷信权威,缺乏科学的怀疑态度和精神,对问题不敢问、不爱问、不善问。所以,在语文课堂上要重视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简单地说,就是教师要在课堂上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鼓励、启发学生在学习中自我发现问题、经过思考,敢于提出疑问,然后师生共同探究解决问题的过程。这一过程让学生自由探讨,积极思考,大胆提出问题,揭示问题,通过批判性思维,形成自己独立的见解。

一 、二期课改要求加强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

传统语文教学法往往采取单一的教学模式,强调把结果直接灌输给学生,授之以鱼。而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就是要“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的新理念,实现“教”与“学”方式的根本转变,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使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授之以渔。现代教学论研究也指出,产生学习的根本原因是问题。没有问题,就不会激发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没有问题,学生就不会进行深入的思考,学习就只能停留在表层;没有问题,学生的学习就只能是消极被动地接受,就不会自主地进行探究性学习。既然问题在学习活动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那么,我们在语文学习中就必须关注学生问题意识的形成和培养。要实现这一目标,就需要对基础教育阶段学生的问题意识现状进行分析研究,制定恰当的问题意识培养策略。“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策略”是将基础教育课程所倡导的培养学生创新的理念转化为教学实践的有益尝试。

二 初中语文课堂培养学生问题意识需要新的教育理念

1.教学目标强调问题意识。新课程改革在推行,很多老师认为新课改也简单。不是要培养学生问题意识嘛,只要多问几个“为什么”、“怎么样”就能达到目的了,有什么难的。如果是这样培养问题意识,估计教师的课堂就更是一汪死水了。教师的问题是学生以目前知识水平能思考的吗?是与当前学习情境有关的吗?是对于学生达到本堂课学习目标有帮助的吗?每一个问题的设计应该有精心的思考和研究,问题的设置主要目的是让学生能在思考的范畴下更好地学习知识,而不是用来美化教师课堂的。同时,培养学生问题意识要抓住课堂教学的重点、难点,不能偏离教学目标。偏离了教学目标,学生即使感兴趣也是徒劳,学生不但没有收获,反而会失去方向。课堂教学要有明确的目标,这是教学的灵魂所在,虽然二期课改强调“自主”,但是自主不等于散漫或是混乱。???????

2.教学方法强调授之以渔。语文课堂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教学,是针对学生的问题而动,以问题启发学生,教师要针对学生在不同阶段、不同环节中产生的问题设置出相应的有针对性、启发性的问题,用问题启发问题,以疑激疑,引导学生深入文本,引导学生去质疑和探索,从而发挥教师指导作用的独特之处。教师的课堂评价不能只是肯定评价,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每一次评价不应是对学生的判决,而应是与学生进行的平等的对话。应该把判断和感知的权利还给学生,让学生学会评价自己、评价别人。

3.教学过程强调多向互动。教学时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关系,脱离任何一方都不可称之为教学。教学中既要否定以教师为唯一中心的观念,又必须强调教师的指导作用,用建构主义的观点,教师同时也是学生的伙伴,只不过是高级伙伴。语文是一门富有情感的人文学科,其最高鉴赏境界就是共鸣,语文教学过程中必然会发生情感、思想交流的大碰撞,所以教学本质上就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互动过程。这种过程具有多向性,教师可以启发学生,学生可以启发学生,学生还可以启发教师。这种互动还具有随机性,可以发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任何环节。

三 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策略

1.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能问。根据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原理,问题是客观存在的,主体有通过实践反映客观存在、认识世界的能力。问题的发现,依赖问题情境提供的信息,没有问题情境,问题意识无法培养。情境的创设有三种:一是原始事实材料的全面详尽的展示。无论从哲学角度还是从美学角度讲,任何文本,小到用字用词,大到谋篇布局,从提高个人思想到促进社会发展等方面,都有许多问题可供发现。全面详尽材料的展示,丰富了问题信息,使实践主体能够发挥特长,建构知识,培养能力。在语文教学中,文章的题目往往是文章内容的精辟的提炼,是主旨所在。抓住了课题,文章的内容也就了解了。教师要启发学生通过课题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如教《罗布泊,消逝的仙湖》时,在板书课题的时候故意将“消逝”写为“消失”,使学生对教师的笔误进行质疑,顺势引导学生就这两个近义词进行辨析思考,抓住文中关键的语句内容层层推进,巧妙地将教学引向深处,使学生具体形象地理解重点词句及课文内容,并通过这些引发联想和想象。又如教《社戏》一课时,可以引导学生就文章的关键语句发问,甚至有些句子貌似矛盾,仔细体会才会恍然大悟。有的学生提出:“那夜返航时不是一直在骂老旦吗,为什么作者却说再也没有看过那夜似的好戏?”对一些耐人寻味的语句,学生很容易提出质疑;二是预设争论性的问题,克服思维的片面性。围绕课文的重点、难点设置有争论性的问题,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进行互动合作式学习,能提高教学的针对性、有效性和目的性,避免学生因知识和经验的缺乏,提出偏执性和肤浅性的问题,从而使之形成良好的自我判断,进一步思考问题。以《秋天的怀念》一课为例,这是一篇饱含深情的怀念母亲的散文,史铁生笔下对亲情的回忆与感悟,让人感觉亲切而意味深长。

对于初中学生来说,理解本文对母亲的深切怀念之情并不难,但是如何使学生深刻领会作者对亲情的感悟,如何让学生的内心真正受到震撼,从而激发感恩情怀,如何引导学生真正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呢?教师可以预设这样一个争论性的问题—《秋天的怀念》和《怀念母亲》两个文题,哪一个更好?学生在比较中,能够进一步结合文本内容对文章的主旨进行思考,抓住关键的词句,读出自己的感悟、读出自己的体会,从而唤起他们最真切的情感体验;三是课堂引进日常生活问题。把语文引向生活,延伸课堂语文学习的视野,让生活问题走进课堂,提高课堂学习的有效性,这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在教学《警惕生物入侵》时,利用课件展示加拿大一枝黄花的图片以及浦东新区有关整治一枝黄花工作的报道,把语文引向生活,让生活走进课堂,在这样的情境下,学生们的问题意识被大大地激发出来,有学生当即就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我家养了一只巴西龟,本来我想放生,大家觉得我还能这么做吗?”更有学生依据这个问题发现文本中的例子都是有关植物的,而文章标题却是“生物”,他觉得若是加入动物入侵的事例,这样文章在例子的使用上会更加典型。 2.保障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爱问。现代教育理论认为,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教师“教”的出发点和归宿是学生的“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如果能保障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就能够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并且乐于提出问题。学生爱问,这不仅说明提出的问题是他们最需要解决的,而且说明他们的主体意识已增强,有充分的自信心和强烈的好奇心。当前的语文教学中,学生主体地位的缺失是一种普遍现象。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帮助学生找回自己的学习位置很重要。如何保障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爱问呢?首先,教师要尊重学生个体的差异性,具体情况具体分析,遵循“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看法和想法,教师要认识到学生的差异性,并且要尊重学生的差异性,不能用一个人的想法去代替所有人。如教苏轼的《浣溪沙》一词时,可以让学生在阅读中自由想象村庄的画面,让学生产生疑问和探索,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兴趣,而且可以加深学生对宋词的理解;其次,要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可以消除师生之间的紧张气氛,让学生在宽松、民主的环境中积极思维。初中生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这正是问题意识的表现,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要充分爱护和尊重学生的问题意识,鼓励学生提问,耐心倾听学生的问题,加强、巩固学生的问题意识。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即使肤浅或不合逻辑,教师都要耐心倾听,在学生思维的探索性、条理性方面给予指导。在课堂上,教师与学生沟通要平等对话,不能挖苦学生提出的问题过于简单。教师和蔼的态度、亲切的语言会消除学生难以开口的障碍,使他们情绪高涨、思维活跃、乐于提问;第三,注重向学生提供相关的知识背景。在备课的时候教师应该深思熟虑,力求从学生这个主体的角度思考问题,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知识状况,更多地向他们提供相关的知识背景。而学生有相关的知识背景搭桥铺路,课堂上就不会怕出丑,就感到还有许多知识需要了解,就愿意提出自己感兴趣的各种各样问题。

3.培养学生质疑能力,使学生善问。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巧妙地设疑、布疑、激疑,让学生质疑。“质疑”是学生在对教材深层次理解和探究的基础上的一种求真、求异的思维过程,它蕴涵着学生的创新意识,也是学生自主学习精神的提升和外露。学生有了一定的质疑能力,他们提出的问题就比较深刻,即“善问”。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使学生善问呢?主要方法有:

(1)让学生学会抓住关键字词进行质疑,因为优秀的课文所要揭示的主题往往以比较含蓄的方式表现,一般都是通过某些关键字词让读者去品味。如《变色龙》一课,对于奥楚蔑洛夫警官的人物形象学生都能够轻松理解,但对小说所要揭露的整个社会现象,需要抓住文中的一些关键词句进行品味,才能很好地理解。在课堂中可以指导学生去阅读圈划一些细节,并对细节进行质疑。有学生在阅读中发现,作者设置一个“独眼龙”小细节,于是质疑作者设计的意图,进而发现作者的用意——两只眼睛的人什么都看不见,却让一只眼睛的人来说真相,这的确是一个极富讽刺意味的细节。而对于这一细节的质疑与分析,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围观的人麻木不仁的心态,进而理解整个社会的背景。还有学生发现了“不久木柴场门口就聚上一群人,像是从地底下钻出来的一样”这一处细节,从这个点引发对当时社会下人性的一些思考;

(2)逐步深入,使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活跃状态。例如,在《我的叔叔于勒》的课堂教学中,在学生对情节的概括以及回答问题的过程中,发现有的学生认为小说的主人公是菲利普夫妇,有的学生认为是于勒,还有的学生认为是“我”。敏锐地察觉这一观念矛盾,把学生们的理解困惑和“错误”准确地披露在班级集体之中,引发研究、讨论和争辩,这样就可以及时地把集体性思维引向深入。再如拓展阅读莫泊桑的《项链》一文时,学生通过细细品读,思维渐渐地打开了,结果有的学生质疑:她为何一定要参加这个舞会?条件不允许又为何一定要佩戴首饰?舞会上为何不和自己的丈夫跳舞?假使没丢项链,她的命运是否会遭到其他惩罚?问题一个接一个,质疑一层深一层,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活跃状态。通过长期训练,他们的质疑能力得到了提高,善于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了;

(3)引导学生反思,促进问题策略的生成。问题解决的过程,不仅是问题意识和能力培养的过程,也是学习策略,特别是问题策略的生成过程。促进初中生问题策略形成的方法有:言语化训练法(学生陈述自己解决问题的理由,叙述自己解答问题的思维过程,评价自己思维过程的优缺点,发现并诉说解题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不同的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向或思路等)、他人提问训练法(一是老师在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向学生提供一些指向反思的问题;二是学生相互提问)、自我提问训练法(学生自己对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及对这一活动过程、结果的评价反思要素进行提问,从而提高自己的问题能力)等。通过训练,初中生能生成元认知策略,形成学习策略,从而进一步促进他们问题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四 结语

总之,语文课堂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教学,是以学生自主学习为出发点,以诱导学生自我提问为手段,启发学生自己去思考与研究,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授之以渔。这是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提倡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等新理念转化为教学行为的有益尝试。那么,课堂上让学生提得出问题,又能善于分析和探究问题,教师必须更新教育教学观,在课堂教学中准确定位,探索生动活泼、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不断丰富知识,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这样才能为发展学生的能力,进行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搭建起“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的平台。参考文献

[1]黄海荣.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问题意识的培养[J].文教资料,2009.34

[2]娄凤跃.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J].新课程研究,2009.12

[3]范丽娇.初中语文教学问题意识培养的策略[J].学语文,2009.2[4]丁念金.问题教学[M].厦门:福建教育出版社,2005

[5]孙春成.语文课堂问题教学策略[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2003

[6]李秀芳.论初中语文课堂上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J].考试周刊,2010.29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