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谈中学语文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
许洪富 2012-11-07
【内容提要】:在目前的教学实践中,学生的问题意识普遍缺失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因此,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应特别重视对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要转变教学观念和教学模式,采取多种方法,使学生敢问、想问、爱问、会问、勤问。
【关键词】:语文教学问题意识培养
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核心又在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从哪里来?我们认为,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关键在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何谓问题意识?简单地说,就是指人们在认知活动中,经常意识到一些令人疑惑难解的实际问题或理论问题,并产生一种怀疑、困惑、焦虑、探索情绪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状态又驱使人们积极思维,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所谓“疑是思之始,学之端”,教育的最终目的在于促进人的发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理应成为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首先,就学生而言,一个学生在学习实践中,如果只是满足于一般的懂,那么他的学习将永远不可能深刻,不可能真正的掌握,更不可能有任何的创造。人的发展主要是创新精神的发展,而创新精神的发展是以问题的提出和解决的实践为基础的,只有随着一个个问题的提出和解决,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才能不断的发展与提升。而要真正实现人的发展,要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首先必须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要让他们懂得,学习就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这就要求学生学会从看似无疑处发现疑问:既要能够“从不知中求知”,更要学会“从知中发现不知”。问题意识与创新精神其实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它们是相辅相成的,问题意识有利于创新精神的培养,而创新精神的培养又可进一步增强学生的问题意识。从这个意义上说,问题意识是促进学生发展的阶梯。 其次,从心理学角度来说,问题意识是开启和发展学生思维的动力。孔子说:“学起于思,思起于疑。”问题意识会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愿望,从而高度集中注意力,积极主动的投入学习。反之,没有强烈的问题意识,就不可能激发起学生认知的冲动性和思维的活跃性,更不可能激发学生的求异思维和创造性思维。从这个意义上说,问题意识是创新精神的基石。
但在教学实践中,我们所面临的现状却是,学生的问题意识普遍缺失。具体表现为两大类:一类是不愿或不敢提出问题;一类是学生受教与学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上课时思想不集中,思维惰性大,不善思考,不能提出问题,问题意识较少或没有。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我们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传统文化的阻碍 。自古以来,“述而不作”的儒家传统文化要求人们思想统一、保持共性、安于现状、循规蹈矩,它往往使人们形成一种保守的心理态势,遵从中庸之道,从不轻易展示个性。加之我国传统文化中过分强调长幼有序,师道尊严的伦理思想,使教师处于一种近乎“神圣”的地位。于是教师成为权威的化身,课本成为权威的载体,做学生的只剩下对权威的盲从。传统的教育评价观更使人们认为“只有在学校听老师的话,努力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才是好学生”等等。诸如此类的文化传统都抑制了学生问题意识的发展。
2、应试教育的影响 。“上课记笔记,下课看笔记,考试背笔记,考后全忘记”,这是中国应试教育的真实写照。它注重的是知识的记忆和复制,而忽视了知识的运用和创新。多年来,教材容量大、难度深,学生作业多、负担重的现象一直未得到有效控制,这一切都不利于学生质疑精神的培养。
3、教育观念的遏制。 长期以来,教师采取输入式教学,把学生视为承载知识的容器,忽视了学生主体的参与。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注意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不重视创设有趣的问题情境,不注重引导学生积极思考,甚至有的教师错误地认为学生的质疑和提问就是扰乱课堂秩序,因而对学生进行讽刺挖苦或粗暴压制,最终导致学生不敢、不愿提问。
4、学习态度的偏差 。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语文学科始终处于一种在夹缝中求生存的尴尬境地。有的学生认为语文课学不学、听不听差别不大,有时间不如多做一些数理化习题。抱着这样的态度,就连完成一般的学习任务都成问题,更不要说积极学习,产生问题意识了。
5、教师问题意识的缺失。 教师问题意识的缺失,在课堂教学中有两点表现最为明显。 第一点,是对问题意识的错误理解,以为只要多问问题,就是先进的启发式的教学了。这种对问题意识的错误理解,导致了课堂发问的泛滥化,教学过程中充斥了大量的“是非问”与“填空问”。这里的所谓“是非问”,就是老师自己说出问题和答案,向学生作一个是与否的求证;所谓“填空问”,则是教材上已有明显的答案或者只是将教材的语句有意空出,用问答的方式让学生补齐。语文界有许多这方面的笑话。一个是说是教毛泽东诗词的事,老师问:春风杨柳多少条?学生齐答:万千条。教师又问:六亿神州怎么样的尧?学生齐答:尽舜尧。还有一个是说教周总理的诗歌,老师问:大江歌罢掉头到哪个方向?回答:大江歌罢掉头东。又问:面壁多少年图什么?回答:面壁十年图破壁。老师问:这首诗是谁写的?学生一时不知,老师便“启发”:周什么?还没人答出,老师再“启发”:周恩什么?学生恍然大悟:周恩来。想一想,都“周恩”了,还能不“来”?这两个例子尽管有些夸张的成分,但却辛辣地讽刺了这种牵牛式的满堂问——而这样的填空问,从某种意义上说甚至还不如我们痛加批判的填鸭式和满堂灌。这种低效的课堂发问,恰好从一个侧面说明了真正的问题意识在课堂教学中的缺乏。 第二点,是许多教师在教学中没有自己的问题,而是人云亦云或者“书云亦云”地在提问。有不少老师提的问题不是自己想出来的,而是从书本上借来的,“备课资料”上怎么说就怎么问。有相当数量的老师奉教参为圭臬,所提的问题基本由此而来,答案也由此提供;教师只是充当“提出问题 ”和“明确答案”这个环节的“中间人”的角色。久而久之,许多老师就失去了自己思考问题的能力,成了教参的代言人,问题意识更是无从谈起了。
那么,在中学语文教学中,该怎样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呢?我们认为,教师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激发兴趣和动机,让学生想问。心理学研究认为,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是影响学生问题意识的最主要的主观因素,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关键在于唤起学生自身的求知欲望。只有学生对学习活动产生了强烈的兴趣和动机,他们才会积极地参与其中,主动地去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如果学生对学习活动不感兴趣,就不可能有学习的动机,甚至会表现出一种厌倦的情绪,那样他们自然也就不会有质疑问难的欲望了。因此,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教师首先要做的,就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
二、营造宽松、民主的教学气氛,让学生敢问。爱问是儿童的天性,儿童总喜欢提“这是什么”或“为什么会这样”这种在大人们看来非常幼稚的问题。我们常说这是童心的体现,其实倒不如说问题意识是人类固有的一种特性。一般人可能认为,问题意识和学生的知识呈反比,知识愈少,往往问题愈多。其实不然,知识少的人往往问题也少。而见识广的常常问题愈多。但在我国却有个怪现象,小学生能积极提问,而随着年龄增长,知识的增加,提问的反而愈少,到高中、大学就鲜有人提问了。究其原因,学生自身的担心固然是一个方面,比如担心所提的问题过于肤浅或落俗而遭人讥讽,于是顾虑重重,以致示以沉默。但更主要的恐怕还在于教师本身。长期以来,我们教师习惯于用一种判官式的逻辑去评价学生的问题和答案,要么“是”,要么“非”,这种泾谓分明的界限留给学生发挥的余地极其有限。学生的问题遭到否定后,积极性受到挫伤,久而久之,便欲问而不敢了。
因此教师还得想办法营造气氛,以让学生敢问。要让学生敢问,最基本的一点是要营造宽松、民主的教学气氛,要有和学生平等的意识。只有民主、平等地对待学生,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提问,鼓励学生求异求新,正确对待学生的提问,不讥讽、不嘲弄,挖掘其可贵之处,保护学生的积极性,才能为学生的问题意识这颗种子的生长提供适宜的土壤、充足的阳光、充沛的水分,使之生根发芽、开花结果。作为老师,也许你的知识确实可以对学生的问题快速作出评价,但是且慢,如果从提问这个角度来说,学生此时只能是你对话的一个对象,你必须尊重他,设身处地替他着想,这才是公平的。也只有在这种公平的气氛中,学生的精神才可能放松,心态才可能平和,他也才敢于、乐于提出问题,甚至可能提出高质量的问题来。
三、积极甚至夸张评价,及时肯定和引导,让学生爱问。学生敢问,意味着教师在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道路上迈出了可喜的一步。但这还不够,还应使他们由“敢问”而“爱问”,使“问”成为教学的常态。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提出的问题有时不免粗浅幼稚,回答也不免简单苍白,但教师评价时,不妨在客观的基础上适当夸张一点,以引领学生走进质疑解惑的殿堂。 其一,采取多种方式鼓励学生,让学生找到成功的路径。教师要善于捕捉学生点滴的智慧火花,不失时机地给学生积极评价,使学生经常有一种愉悦的心理感受。教师的鼓励,无论是会意的微笑,认可的手势,还是沁人心脾的赞扬之语,都是一种强大的催化剂,可以激发学生发现问题的欲望。教师的鼓励方式应是多种多样的,这样学生在课堂上才有新鲜感和成功感,自主寻找成功的路径。其二,处理好学生提出的各种问题,让学生收获成功的喜悦。由于学生原有的知识基础和领悟程度不同,他们所提出的问题往往层次不一,有的往往只停留在知识的表层,甚至有些可能是很“幼稚”的。但无论对于哪种层次的问题,教师都应予以尊重。要理解学生的情感和想法,保护学生提问的积极性。课堂上不管学生问得如何,一般都要肯定学生勇于提问的勇气,并引领他们在思维的严密、深刻以及语言表达的、流畅方面渐渐收获成功的喜悦。 四、教给学生方法,让学生会问。美国著名学者布鲁巴克曾经很精辟地指出:“最精湛的教学艺术,遵循的最高准则就是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但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却往往会遭遇这样的尴尬:本想让学生提出问题来实现课堂生成,以改变教师预设色彩过重的状况,可这样做的结果却是冷场。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场面?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其中很重要的一点是,学生不知道该怎么问。所以,教师应当教给学生一些找问题或提问的技巧。
1、教学生从课文中寻找问题 。①围绕课文题目寻找疑点。围绕课文题目提问题能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同时也能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比如《故都的秋》,题目中“故都”能否换为“北平”?为什么?②从字、词、句等方面寻找疑点。课文中有的词句含义比较深刻难以理解,比如《死水》中有一句“不如让给丑恶来开垦,看它造出个什么世界”,其中“丑恶”究竟指什么?③抓住课文的重点寻找疑点。在阅读教学中,可引导学生根据课文的重点,通过前后比较发现疑问。比如《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海伦·凯勒是如何安排这三天的?为什么要这么安排?这三天之间的内容有何联系?④抓住课文的关键句、重点句、中心句来寻找疑点。比如《荷塘月色》第一句话“这几天心理里颇不宁静”是全文的文眼,作者为什么不宁静?课文中哪些地方表现了不宁静? ⑤对结构的安排、内容的选择提出疑问。如《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一文,开篇作者为什么要写林冲与李小二的交往?中间为什么要写林教头用花枪挑着葫芦到东边市里去大酒,而且途中还要经过一座山神庙?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
2、从回答问题中学会问问题 。教师要给学生做好提问示范,设计的问题要能引起学生的思考兴趣,且具有一定的梯度,让学生在层层剖析中,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去突破教材的重难点。而学生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不仅掌握了知识,提高了能力,而且对问题的模式也会有所了解,这样他们就会模仿着提出问题,进而主动地、更好地提出问题。
五、培养良好习惯,让学生勤问 。 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并非一朝一夕之功。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真正体现“以学生为本”,给学生主动提问留下足够的的时间和空间,同时要处理好“放”与“收”、“提问”与“释疑”的关系。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能力,为学生主动创新打下坚实的基础。比如,在学习每篇课文之前教师要安排学生做好预习,并把预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记录下来。在预习课文的过程中,学生一定会产生许多的问题,有的问题学生在进一步阅读文本的过程中会自行得到解决,有的问题可以在学习小组内讨论解决,有的问题有一定的深度,可以交全班讨论。总之,不管是课内还是课外,不管是问自己,问同学,还是问老师,一定要让学生的思维机器动起来,让学生真正受到从“无疑”到“有疑”,再从“有疑”到“无疑”的思维锻炼。
六、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和教学模式,实现角色换位
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关键在教师,前提也在于教师要养成主动质疑的习惯。这就要求教师要从根本上转变教学观念和教学模式,彻底摈弃“师道尊严”的心理,改变教师提问学生被动回答的做法。否则,前文所述的一切将不免成为空谈。
1、澄清错误观念,抛弃错误做法。“启发式”教学的实质,是指学生在教师的积极引导下自主生成问题并最终实现问题的解决。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教师必须正确理解和运用启发式教学,在课堂教学中坚决摒弃那种看似热闹实则无效的“填空问”与“是非问”,转而代之以精心设置、积极引导的教学方法。所谓“精心设置”,不仅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精心设置问题情境,更指教师在备课阶段就要切实做到备教材、备学生,放弃“唯教参是上”的观念和做法,独立思考,主动质疑。只有教师提前具有了问题意识,才谈得上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2、转变教学模式,实现角色换位。传统课堂教学模式总是由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则被动地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在这种模式的“诱导”下,教师备课时往往只重视如何向学生提出问题,并把学生的思维禁锢在自己事先设想的范围内,以便让自己“圆满”地完成教学任务。由于教师的教学设计完全是以“教师”为中心,而不以“学生”为中心,这就在无形中抑制了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创新思维。所以教师要转变这种教学模式,把重心转移到学生身上,变“教师为主体”为“学生为主体”,变教师提出问题为教师提供素材,让学生根据素材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举个例子:在组织学生学习《向沙漠进军》一文时,教师可以先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 “沙尘暴袭击兰州”、“沙尘暴中的行人和车辆”、“探访沙尘源头”、“土地沙漠化”等图片。然后让学生结合图片和课文内容自主提问,讨论交流,以此达到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这样,通过提问角色的换位,一方面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又训练了学生提出问题的思维方法,培养了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增强了学生的问题意识。
总之,问题意识是创新精神的基石,是促进学生发展的阶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对学生的问题意识尽心培养,精心呵护。这样,我们的课堂教学才能焕发出应有的生命活力,学生的创新思想也才能迸发出应有的耀眼火花。
1、孙春成:《语文课堂教学问题教学策略》,2003年5月,广西教育出版社
2、《教学月刊(中学版)》,2006年第7期
3、《现代语文(教学研究)》,2007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