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教育的优化与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新思路
渠淑坤 覃美琼 2009-01-18
[摘要] 本文在实证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介绍和分析了当今我国青少年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相关困惑与烦恼,以及学校心理辅导师资队伍现状,尝试性地从“加大师资培养力度、关注家庭教养模式的影响与更新、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与合理奋斗目标的定位”三个方面,探究心理健康教育的优化与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新思路,提出了如何进一步加强青少年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及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及建议。
[关键词] 和谐社会;优化心理健康教育;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新思路;对策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用正确方式处理人际关系;动员社会各方面共同做好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工作,为青少年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社会环境。”[1]同时,还进一步指出要“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优化教育结构,更新教育观念,深化教学内容方式、考试招生制度、质量评价制度等改革,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加强教师队伍建设……”[2]。 为把贯彻落实十七大建设和谐文化、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和优先发展教育的有关精神真正落实到学校素质教育之中,笔者认为,首先要充分发挥师范教育、特别是高等师范教育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和谐文化过程中的基础作用,进一步优化教育教学改革,促使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的有机结合,加大新型师资创新意识和教学与实践能力培养的力度。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深入发展和社会变革的深化,我国青少年教育问题也越加突出。当前,青少年身心健康与成才正面临着新的形势和挑战,突出表现为:学习心理压力与学习心理疲劳,面对各种考试(尤其是中、高考和考研)表现出的紧张、焦虑与恐惧,升学择校或就业择业过程中的无奈与烦恼,人际交往中(尤其是异性交往)的困惑及恐惧,生理发育成熟与性心理问题的困惑,亲子关系中的腻烦和逆反问题等;来自方方面面的成长过程中的心理问题、矛盾或障碍,导致的厌学、辍学、犯罪,乃至轻生。特别值得关注的是:在学业优秀的青少年学生中,陆续出现了厌学、抑郁导致休学和辍学的现象…… 因此,在新时期如何进一步加大对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辅导的力度、培养他们良好的心理素质与健康的个性,真正把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做好青少年思想品德教育工作落实到实处,已经成为当今学校、教师、家长和社会共同关注的焦点和亟待深入探究的课题。 一、加大师资培养力度,拓宽教师的执教技能,是优化心理健康教育与改进思政工作的前提 培养高素质人才,教师是关键。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高校为落实国家教委关于新时期进一步加强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素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的一系列指示精神,在教学、科研和教改实践中,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更新教学内容、丰富教学模式、提高教学质量,全面加大了增强新时期青少年学生整体素质(尤其是心理素质)的教育力度。特别是在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实践过程中,尝试性地将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辅导引进思想政治工作之中,丰富和更新了思想政治教育和德育课教学内容与途径,为推进学校的素质教育、激发师生们关注自身整体素质的培养与优化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迄今为止无论是小学、中学还是大学等各级各类学校,都已经不同程度地配备了专业教师和兼职教师,开设了有助于学生们身心健康成长与成才的健康教育课、思想政治与心理辅导课等。有条件的学校还建立了心理咨询室、心理教室等相关机构,为进一步推进心理健康教育与改进思想政治工作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但值得注意的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学生们对心理辅导需求量的增大,多数教师只会教专业课,不会(或忽视)为自己的学生排解心理困惑,面对青少年学生因心理问题而厌学、休学、辍学乃至轻生无能为力。同时,相当一部分小学、中专和普通中学没有心理咨询机构和心理辅导师资,特别是许多省市郊区学校的学生和家长,为了寻求一次心理咨询帮助不惜长途跋涉。有些学校为解决这一问题,积极发掘现有师资的潜能,安排有教育教学经验和自身素质较好的老教师或负责学生工作的教师兼任心理健康教育及心理咨询工作。这一状况已经引起了国家教育部和相关领导的重视,并提出了在我国每一所学校至少配备1~2名专业心理辅导教师的发展目标和规划。此举不仅使广大的教师、学生和家长感到欣慰,也使正承受着心理问题折磨的学生和家长看到了希望,更激发了相关专业教师、专家和学者的教研热情,因为这绝不仅仅是增设一门心理辅导课和一个教师编制,而是一种优化生命和挽救生命的教育发展举措,更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进一步促进我国教育改革深入发展的充分体现。 为优化素质教育,有关领导及教育专家曾指出:要把“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们的学习主动性”统一起来;把包含必修课、选修课、活动课在内的适应公民发展素质需要的课程教材体系建立起来;把课内外、校内外沟通起来;把学校、家庭、社会联系起来;把有利于全面发展素质的教育评价制度确立起来。[3]同时,还指出:“教师的心理教育能力为首要能力”;“心理健康教育不同于一般的教育,所编的任何一本教科书,最好不要满足于课堂效应,而要重视实效性和应用性”。[4] 对此,笔者有两点对策与建议: 1.加大心理辅导师资培养的力度——即心理辅导师资队伍的壮大与优化不能仅仅依赖于现有教师的调整和改行,而在于专业人才的培养。例如高师可以培养“职业责任意识+专业知识与技能+心理辅导技能”的德才兼备的“复合型师资”为基本教学目标。具体地说,心理辅导老师要在具备健康人格特征、创新精神及实践能力的基础上,在拥有专业教学(如数学、语文、外语等)技能的同时,还要具备心理健康教育与辅导技能,以适应当今学校教育与学生的需求。在高师教学课堂搭建一个“探究和培养能够胜任本专业课和心理健康教育的新型师资的培训平台”。 2.关注社会,优化教育途径——进一步优化和丰富教学模式,将高校课堂与社会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使大学生所学的知识与技能直接服务于社会并得到社会的检验,通过高校教学与社会需求之间的双向服务、双向教育和双向受益,不仅为当今的大学生们今后求职、就业和从事学校心理辅导工作奠定了有利的基础,也为进一步创新我国思想政治教育与素质教育及心理健康教育探究一条最佳途径,以便进一步形成社会、学校、家庭、个体全方位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品德教育相辅相成的全新教育体系。 二、关注家庭教养模式的影响与更新,是推进我国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环节 众所周知,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学生的心理品质和个性特征的形成与家庭因素密切相关。家庭因素包括父母关系、经济条件、父母的期望值、家庭教养方式以及家庭成员的示范作用等。 家庭环境对学生心理品质的影响,主要表现在父母的性格特征(如脾气好坏、待人真诚或虚伪、性格内向或外向、意志力的强与弱等)及家庭氛围是否和谐等相关问题上。一般来说,在和谐家庭氛围长大的学生,无论男生还是女生,个性品质较好,情绪情感和人际关系比较和谐,学习兴趣广泛,学习注意力容易集中效率较高,合作意识和责任意识较强,学业成功的可能性就大,一般不会形成较严重的心理问题。反之,则会形成上述不同程度的心理或行为问题。例如,在不完整家庭(单亲家庭)或父母关系不和的家庭长大的学生,往往会导致心理上的不安全感(如深感自尊心受损、遇事极为敏感、害怕他人提及自己的家庭及父母)以及人际交往紧张、恐惧、孤独、缺少生活激情等不利于身心健康的情绪与情感。正如一位单亲家庭的学生所说:“我会时常有不安全感,睡眠非常不好,经常会突然醒来,感到害怕……”有的还会形成受挫后的报复心理倾向及偏执型人格特征,极易将家庭带给自己的痛苦生活经历及挫折体验移植到他人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