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几点认识
佚名 2006-08-28
我校是一所县级市办高级中学,新校复办仅12个年头,各项工作都无现成经验,心理工作更是陌生,但我们不回避,从1994年起探索这方面工作,得到解决的办法:一是提高教育者对心理健康教育和训练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的认识,二是积极且实在地在学生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与训练。基于此,谈几点认识。
学校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关系
学校德育向来有所谓“大德育”概念之说,就是把一些十分重要的而又没有实际部门承担的各种教育都纳入德育来抓,诸如环保教育,劳动教育,安全教育,实践,乃至于青春期的性教育等,无所不抓。关于德育的概念是专家们的事,我们不必过多去理会,几十年来在实践活动中有一点大家是明确的:“德育即思想品德教育。政治是指拥护社会主义制度和共产党的领导,执行党的各项方针政策。思想是指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和论。道德是指道德品质,如‘五爱’,大公无私,助人为乐,诚实正真,勤劳勇敢,艰苦奋斗等等。
从上所述,明显看出德育的注重公德,忽视私德,即重视对国家、社会、集体的公德教育,而缺乏对个人、自身、内在的道德,如自主、自立、自尊、自爱、自信等的辅导。而心理教育侧重于这一方面。所以,1994年《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提出:“通过多种方式对不同年龄层次的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指导,帮助学生提高心理素质,健全人格,增强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最近国家教委新制定的中小学德育大纲中明确将心理教育工作,作为中小学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由于心理教育尚未被广大的教育者所重视,去研究,去,往往不承认政治思想问题外还存在有心理问题,故而在处理学生问题时常把心理问题作为思想政治问题去处理,不但不能解决问题,反而把事情弄糟。
我们说人的生命除了一个躯壳之外,最重要的就是心理。一个植物人虽然躯壳仍在,但大脑和神经系统停止了活动,生命的本质就无从体现,也就失去了意义,由此说,心理和身体是生命的基础。按素质说,身心素质是基本素质,所有其它的素质,如政治道德素质、文化技能素质都要构建在身心素质之上。良好的心理素质不仅能使良好的政治道德素质、文化技能素质得以构建,并能充分发挥,不良的心理素质则使良好的政治道德素质、文化技能素质难以构建,构建了也难发发挥。因此,心理健康教育是构建德育目标之一,它与政治、思想、道德内容紧密相联系,不能分割,但又各有各的自身。
二、实施心理健康教育须先转变三个观念。
1、教育观念的改变
过去相当长时期,人们认为个人的智力高,将来就可能成功成材。心理学界曾对3000名高智商的儿童追踪研究30年,发现并不如是,故而当今世界学校教育目的不再是是把学生成当储存知识的容器,认识到教育是塑造人的创造,是要让每个学生任何方面的潜能得到充分的。而心理素质恰又是其它所有素质得以构建的基本素质。
2、健康观念的改变
传统的健康观念使人们偏重身体健康,忽视心理健康。随着社会的发展,文化的更新,生活方式的改变等,人们越来越意识到要更好地适应社会环境,只要身体健康是不够的,还需要良好的心理状态和社会适应能力。所以世界卫生组织把健康定义:“健康……是一种身体上、精神上和社会上的完满状态,而不是没有身体疾病和虚弱的现象”。简而言之,健康即指生理和心理两方面的健康。
3、成熟观念的改变
成熟是每个人在不同水平上不同层次上的一种生理和心理的表现。心理上的成熟不是自然过程,需要通过教育和训练,如果只有发育而没有教育这一因素,则成熟将是零。因而教育不仅能促使学生的成熟,也将给因心理不和谐、心理困惑的学生解除烦恼不安。诸如,有些学生热心于追跑,玩弹子球的时候,另一些学生却已经关注人际交往。这实际是人的心理发展快慢之别的表象。因此,不能简单武断地把学生表现出各种不健康的心理行为归结为学生的思想问题,惯用成人化的思想教育方法去对待学生,简单地把他们分为“好”和“差”,其结果必将扭曲和损害学生的正常健康成长。
认清中学生的心理特征 中学生正是处在由儿童期向少年期过渡的一个阶段,他们正处在半成熟、半幼稚、半懂事半不懂事的时期,因此他们具有半儿童半成人的特点。这个时期是儿童心理发展大变化的转折期,在整个心理发展上占有特殊的重要位置。高中阶段学生正处在青年初期,是人生道路上最宝贵,充满生机具有向上发展趋势的时期。中学生,尤其是高中生,已具有强烈的独立意识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求、自我实现的追求。
总之,中学生心理正处在迅速发展趋于成熟但又尚未成熟的阶段,作为这特殊阶段的反应,他们的心理活动表现出既丰富又矛盾的特征,主要有如下四点:
1、心理品质发展不平衡
中学生自尊心很强,但自制力等意志和毅力相对较弱,在生活中一帆风顺和得意时,常有明显的优越感和盲目自信,若一旦遇到困难和挫折,又易转向反面,产生自卑感甚至悲观失望等消极心理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