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急见刊

关于心理障碍对数学学习的影响及解决对策

刘飞  2012-09-03

数学学习的心理障碍,是指影响、制约、阻碍中学生积极主动和持久有效地学习数学知识、训练创造性思维、发展智力、培养数学自学能力和自学习惯的一种心理状态,也即是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因“困惑”、“曲解”或“误会”而产生的一种消极心理现象。

一、产生心理障碍的原因分析

学生产生数学学习心理问题的原因是复杂的,既有教师、家长、社会方面的因素,也有中学生自身的因素。心理问题的形成和一切事物发展规律一样,有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演变过程。在数学学习中,它以学生生理、心理素质以及原有数学素养为基础,通过数学学习过程中的学习差异呈现出来,这种差异既对学生自身数学发展水平产生作用,又形成学生间的心理差异,学生心理问题则由心理差异的非正常发展而产生。学生心理问题的形成还必然受到教学中其它要素的支配和刺激。其主要原因为:

1)现行数学学科难度的骤增。以现行的数学课程来说,从小学到初中,抽象的程度跳了一层,到了高中又再跳一层。许多学生在以文字为代号的《代数》上转不过弯来,曾经有学生对我说:“我就是理解不到是个数字,而且还能算出来。”还有学生在过去的抽象推理经验不足的情况下,面对错综复杂、更为抽象的几何时,一步步丧失对学好数学的信心,必然产生对数学的焦虑。

2)教师责任心不强的原因。教师责任心不强导致教学态度不认真及教学中的随意性,而引发学生心理问题,教师的教学态度和教学手段是能否形成学生心理问题外部因素的关键。教师教学态度和教学手段的影响并非仅仅体现在课堂教学之中,在备课时,由于教师对教学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估计不足,设计上的不合理都会在教学时引起学生心理混乱,造成人为的心理差异。而在教学中又不注意及时获取(或根本忽视)学生学习情况的信息反馈,使学生已经表露出的不恰当情绪,得不到及时的疏导和合理调整,这样就会加大学生间心理差异。

3)学生群体间的不良感染因素。学生群体间过多和不良的教学环境也会促成学生心理问题,学生群体在学习中的情绪感染则起温床和催化作用。班集体凝聚力、进取心强,对学生心理问题形成的抵抗作用就大,反之就能促使学生心理问题的形成。由于学生间情感接触时间长,交流速度快,而且易于接受和消化,因而在学生心理问题形成中,班集体影响能量不可低估,这也是为什么要重视班集体学风建设的依据。

二、心理障碍对数学学习的影响

在数学学习中存在心理障碍的学生的心目中,数学是某种让人害怕的东西,是极其难学的。只有聪明的人才可以真正学懂数学。有人曾调侃地指出:数学使学生觉得自己很愚蠢。这就反映了一些不喜爱数学的教师和家长的体会。在无形中使那些敏感的学生们头脑中关于“数学”的一些消极的观念固化下来。虽然数学难学,但数学技能对于将来从事各种职业并取得成功是非常关键的。可以说,在当今日新月异的信息时代,数学无处不在。然而,由于社会和家庭的种种压力,以及在学校中不甚恰当的学习方法,许多学生在学习数学,特别是在做数学题时变得异常紧张,总要想方设法逃避数学问题。于是产生了一批害怕数学却又不得不学数学的人,他们常常处于极端矛盾的心理状态下,也正是“数学焦虑”的存在,阻碍了学生个性的良性发展。其影响表现为:直接阻碍了学生的数学认知过程;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降低了知识的记忆效率;损伤了学生的自信心,压抑了学生的创造力。 三、数学学习心理障碍的表现形式及解决对策

数学学习心理障碍的表现形式大致为:依赖心理、急躁心理、定势心理、消极厌倦心理、自卑心理等。

1)依赖心理对数学学习的影响及解决对策。数学教学中,学生普遍对教师存有依赖心理,缺乏学习的主动钻研和创造精神。一是期望教师对数学问题进行归纳概括并分门别类地一一讲述,突出重点、难点和关键;二是期望教师提供详尽的解题示范,习惯于一步一步地模仿硬套。针对学生的这种心理障碍,教师应注重课前布置合理的预习内容,上课要求学生阅读教材,并有意识地设置课堂情境和解题情境,课后布置学生复习教材,以诱发学生最佳的解题动机,提高解题的自信心。长此以往,既可以激励学生的钻研精神和创造潜能,又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解题的成就感,使学生产生“学习的高峰体验”和高涨的激励情绪,能在学习中意识和感觉到自己的智慧力量,体验到创造的乐趣,从而克服依赖心理。

2)急躁心理对数学学习的影响及解决对策。急功近利,急于求成,盲目下笔,导致解题出错。一是未弄清题意,未认真读题、审题,没弄清哪些是已知条件,哪些是未知条件,哪些是直接条件,哪些是间接条件,需要回答什么问题等;二是未进行条件选择,没对问题所需要的材料进行对比、筛选,就急于猜解题方案和盲目尝试解题;三是被题设假象蒙蔽,未能采用多层次的抽象、概括、判断和准确的逻辑推理;四是忽视对数学问题解题后的整体思考、回顾和反思,包括“该数学问题解题方案是否正确?是否最佳?是否可找出另外的方案?该方案有什么独到之处?能否推广和做到智能迁移等等”。针对学生这种心理障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努力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愉悦的氛围,使学生保持积极、乐观、平和的心境,消除学生心情急躁,情绪紧张等。帮助学生冷静分析题目的信息材料,树立严谨的科学态度,挖掘题目的真实内涵,并适时引导,指点迷津,勾起学生的联想。这样,往往能峰回路转,令学生欣喜万分,解题欲望倍增,进而消除急躁或心灰意冷情绪,提高解题效率。

3)消极、厌倦心理对数学学习的影响及解决对策。数学中的公式、定理多,在教材中绝大多数都进行了严谨的证明,一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只消极的记结论,而厌倦分析思考其证明的思维方法,忽视其在解题中的重要作用.例如,在“三角函数”中各种公式有几十个,死记硬背这些公式不仅记不住、记不牢,即使暂时记住了也不知怎样用,而书中在推导这些公式的过程中所用到的“角的变换”不仅是记忆这些公式的链条,而且还是解决有关三角变换的重要方法。针对学生这种消极、厌倦的心理,教师应积极主动加强师生间的情感交流,要做到心到、情到、人到。“能够真正做到想学生所想,想学生所疑,想学生所难,想学生所错,想学生所忘,想学生所会,想学生所乐,从而以高度娴熟的教育技巧和机智,灵活自如、出神人化地带领学生在知识的海洋中遨游,用自己的思路引导学生的思路,用自己的智慧启迪学生的智慧,用自己的情感激发学生的情感,用自己的意志调节学生的意志,用自己的个性影响学生的个性,用自己的心灵呼应学生的心灵,使师生心心相印,肝胆相照。课堂步入一个相容而微妙的世界,教学成为一种赏心悦目、最富有创造性、最激动人心的‘精神解放’运动。”关心学生、爱护学生、理解学生、尊重学生,帮助学生矫正学习上的困难。特别是对于数学成绩较差的学生,教师更应主动关心他们,征询他们的意见,想方设法让他们体验到学数学的乐趣,向他们奉献一片挚诚的爱心。

综上所述,产生学生数学学习的心理障碍的因素很多,因此,教师不仅要做一个“传道授业”的师长,而且应当扮好学生的“心理医生”这个角色,即教师首先要善于观察、分析、掌握每个学生个性、学习特征。在此基础上根据不同学生选择适合他的对策,才能取得最佳效果。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