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初中思想政治教学实现心理和谐的策略
任海峰 2012-11-07
【摘要】:
和谐教学以实现学生的和谐发展为目标,但运用于初中政治教学中,却无法达到预期效果,主要原因在于初中政治教学没有考虑政治学科及教学对象的特殊性,忽视学生对该学科特殊的心理构式.文章分析了初中政治学科与教学对象的特殊性及初中政治教学中存在的“心理不和谐“现象,提出了初中政治教学达至心理和谐的选择路径.
【关键词】:初中 思想政治教学 心理和谐
近几年,和谐理念被引入学校教育,并作为一种有效方法在中小学教学中得到广泛应用,许多教师从师生关系、教学过程、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讨。实现学生的心理和谐,是优化教学过程,实现教学和谐、师生和谐,从而达到理想教学效果的关键所在。理想的课堂应是师生共同征服尚未被学生所知的领地(甚至还有尚未被老师所知的领地),在征服的过程中随时都可能得到意外的惊喜,而不是必须按照事先设定的路线走完一条没有激情的行程。因此,教师应积极追求预设与生成这两类教学目标的和谐,处理好这两类目标的关系。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说:“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真诚的理解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气氛。”只有创设一种让学生无拘无束、自由畅达的空间,师生、生生才能在“对话”和“互动”中实现情感的交流、智慧的碰撞、经验的共享、理性的升华。如今的中学生视野开阔、思维活跃,善于标新立异。面对学生迸出的思维火花,教师如果搞“一言堂”,剥夺学生的发言权或让某些学习好的同学“独霸”课堂,那么课堂教学就无法实现有效的动态生成。
所以教师在课堂上要尊重和维护学生的话语权,要以一个参与者、促进者的身份与学生平等对话,倾听学生的心声,并以真诚的语言、亲切的语调、温和的表情、宽容的态度鼓励学生,让学生在一种轻松、活跃的心理状态下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只有这样,学生才能不去关心自己言行有什么不妥,不用太在意同学对自己的评价,而把注意力全集中在思维加工和探索创造上。学生在这样安全的心理环境下,才会真正的“敢动”。 长期的实践观察让我认识到,学生的学习过程实际上是一种主体自觉构建的过程。就教师行为方面而言,我认为教师要善于将自己的思维暂时“退回”到与学生相仿的水平,“留一半清醒留一半醉”,由以教师为中心转向师生对话。加强教师无痕的点拨,有效地激发或引导学生自主阅读、体验、研讨、感悟、探究,使学生真正“会动”;而教师本人不以知识的权威发布者立足于课堂,不是清醒地对学生作指示,而是留几分“醉意”,倾听学生的声音,与学生平等交流。
这样,在充分的讨论与争辩中,在愉快的合作与交流中,在自主的体验与探究中,教师把知识传授给了学生,做到了“润物细无声”。 新课标强调,政治课教学中的“互动”要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去发现,师生密切配合,在和谐、愉快的情境中实现教与学的共振。而当前我们的教学过程呈线型状态,学生被教师的“问”牵着走,学生的思维狭窄,缺乏主动性和创造性,教师教学目标单一,知识传授显得呆板,无生命的活力。而采用模块组合方式可以给学生一个充分的空间、充足的时间,让学生在模块中积极、主动、自由地思维,不同的学生由于知识基础和思维方式的不同,形成百花齐放的状态,呈现出一派生动的场面。通过“互动”生成的不仅有鲜活的知识,同时还有各种能力和积极的情感、态度,利于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因此,让学生在课堂上形成积极的“互动”,能更好地促使动态生成。本文结合笔者多年的教学实践,试图对初中思想政治课教学过程中实现心理和谐的方法及策略进行一些探索。
一、初中思想政治学科及教学对象的特殊性
初中思想政治课主要是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心理学常识教育、法律常识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目的在于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引导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生活。与其它学科不同,初中思想政治课侧重于对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和良好认知行为的初步形成,在教学上应有其不同的方法。
初中生有着与小学生、高中生不同的特殊性,他们生理上处于成长中,开始关注自己,自我意识不断增强,但自我定位不清晰;心理处于变动时期,内心涌动着探索的欲望,但不接受传统的生活方式;有不定型的知识结构,渴望得到指导,但反对枯燥的说教;渴望拥有展示自我的空间,但又倾向于心理设防;有着独特的个性,很容易接受群体意识但又缺乏进行正确分析问题的能力。
曾有一位政治教师兼心理辅导员在上课时发现一名学生在低着头轻声哭泣,这位老师正在讲心理学知识,便走下讲台关心地问这位学生:“你为什么哭呀?”该学生抬起头来反问教师:“你不是政治老师吗?你不是懂心理知识吗?那你就应该知道我为什么哭,还来问我?”这就是我们面对的可爱的初中生,不了解他们的心理,就不可能实现和谐教学。在教学中,教师在很大程度上忽视了对这一问题的关注,使我们的政治教学中存在着许多心理不和谐问题。
二、初中思想政治课中存在的“心理不和谐”现象
传统教学以传授知识为主,不太考虑学生的心理状态。思想政治教学本身有其特殊性,学生对该学科有着特殊的心理意识。在应试教育模式下,初中政治教师大多以主观强化知识为主,采取灌输的方式,学生在心理上是不乐意接受的,结果不但知识没能识记同时也产生了大量的心理不和谐现象。
1、从学生对政治课的认识来看。
初中的思想政治课承担着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重任,是学校实现德育目标的重要渠道,其地位十分重要。但在传统教育下,政治课在升学中所占的比重不大,加之社会的偏见,学生普遍对政治课不重视,认为学不学无所谓,心理上在学前就留下了严重的“学科阴影”。进入教学后,最初是进行品德教育,内容相对简单,部分学生易形成一种错误认识:“政治课太简单了,不学都会,”开始对政治课有了轻视心理。到了法律常识学习时,难度增加,学生心理却仍停留在原有的认识基础上,对这一时期的政治课学习开始失去信心。到了爱国主义的学习,道理相对空泛,大部分学生更加不感兴趣,有的甚至开始放弃学习。从学生对政治课的认识来看,很容易对该学科产生不良情绪。
2、从师生关系来看。
素质教育提倡改善师生关系,但有一个问题被忽视了——师生关系的改善是靠教师一厢情愿地推动,还是着眼于满足学生的心理需要?现有的师生关系的改善大多表现为教师走下讲台与学生讨论,与学生谈话等“互动”形式,目的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不是从学生的心理考虑。可以说这是教师强加给学生的,学生在内心对这一方式缺少主动接受的意愿。
教师有自己的思考方式,有基本定型的心理结构,与学生不断变化的心理状态有着极大的不同。一般来说,教师都是按自己的设计模式来接近学生与学生交流,不太注意个人的心理转换,使学生不能真正地与教师交流,很少产生师生间的心理共鸣。
3、从学科内容来看。
现在的初中思想政治课教材尽管有了较大变化,但仍有很多内容理论性较强趣味性弱,概括性高应用性差,让学生感到学无所用。所以学生在学习中就会出现敷衍,学少不学多,学浅不学深。
预备年级的道德教育内容简单,思想性强,但很多内容理想化,学生不愿将其内化;初一年级的心理学常识教育理论性较强,与学生期待的心理教育有一定的差距,学生学完后常常不知所学;初二年级的法律常识教育应用性较差,学生很难用简单的法律常识去分析问题;初三年级的爱国主义教育,理论性、概括性较强,很多内容是不容质疑的,学生只能被动接受,容易产生对立心理。尽管新教材每课后都有活动课,但操作性不强,对学生缺乏吸引力;再加上课时较紧,活动费时,教师大多不愿操作。即便开展一些活动,但多数学生在很大程度上感觉是被迫参与,缺乏发自内心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