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心理


初中班主任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探讨

摘要:班主任是班集体在管理者、组织者和指导者,是班级管理中的核心力量。初中阶段是学生发展的关键期,班主任工作是初中阶段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初中阶段,学生的身心发展速度逐渐加快,有部分学生已经进入了叛逆期,导致一些心理问题不断出现。在这种背景下,作为班主任要更新观念,科学采用心理健康的教育方法策略,来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与发展,保障学生身心健康成长。本文将通过对初中班主任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进行分析研究,为初中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奠定良好基础。 关键词:初中阶段;班主任工作;心理健康教育 引言: 在当前快速发展的社会环境背景下,对初中阶段教育教学工作越来越重视。通过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能够为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保驾护航,促进初中教育教学工作的高效开展。班主任应该明确自身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意义,从而在开展日常工作的过程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创新开展方法,密切联系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形成教育合力,满足初中阶段学生身心健康成长与发展对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高度要求。 一、转变教育理念,与

2021-03-20

农村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心理干预模式的实践研究

[摘要]本文从数学课堂上针对农村初中数学学习有心理问题的学生进行行为矫正和心理辅导.它是对有行为问题和心理疾病的学生或有这方面倾向的学生采取针对性的教育,从而达到数学课堂教学的目的. [关键词]农村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心理干预;原则;策略 课题提出的背景 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农村里的人外出打工已成普遍现象,“留守儿童”的教育已成社会关注的对象,“留守儿童”由于家庭教育的氛围不良,导致了这部分孩子的心理或有缺陷,或霸气,或内心孤僻;在学校里不能很好地融入班集体,得不到老师的关爱和理解.尤其是进入初中后,由于学习负担的不断加重,数学对理解的要求不断加大,成绩可能大幅下降.在这种情况下极易导致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畏惧心理.如果我们不能采取有效的措施及时帮助他们矫正、排解、救助,就可能诱发不良的外显行为,例如他们在数学课堂上故意说话、不集中精力学习,就像到了电影院看电影——高兴时多看两眼,不高兴就睡觉;课后不能认真做作业,不能及时复习巩固,不能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态度不端正,没有积极的人生观和正确的价值观,不能很好地融入班集体,甚至出现暴力倾向. 数学课堂心理干预是指:“数学教师,围

2013-01-30

试析家庭教养方式对初中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分析

论文摘要:家庭、学校、社会及自身发展的状况都是影响初中生心理健康的因素,家庭是初中生学习、生活、成长的第一课堂,父母的言传身教和教养方式对初中生具有深刻的影响,帮助父母树立科学的教育观念并且营造民主的家庭氛围以促进初中生心理健康的发展。论文关键词:父母教养方式;初中生;心理健康 家庭是社会的缩影,孩子可以在家庭生活中学到基本的社会规范,还可以从父母、长辈那里学到基本的生活技能。家庭教育中父母的教养方式对孩子的未来起着基础性的作用。初中生面临中考及其他各种考试的压力,每天的任务除了学习就是学习,与外界的人际交往几乎为零,他们进入青春期后自我意识增强,对外界事物敏感,存在要求独立与不能完全独立的矛盾。因此,初中生的心理健康对其健全人格的培养及个体一生的发展都有重要意义。一、父母教养方式的研究现状美国心理学家Steinberg(1993)曾指出,父母教养方式是父母的教养观念、教养行为及其对子女情感的一种组合形式,这种组合形式是相对稳定的,不随情境的改变而变化,它反映了亲子交往的实质,是父母各种教养行为的特征概括,是一种具有相对稳定的行为风格。

2012-11-30

探析初中思想政治教学实现心理和谐的策略

【摘要】: 和谐教学以实现学生的和谐发展为目标,但运用于初中政治教学中,却无法达到预期效果,主要原因在于初中政治教学没有考虑政治学科及教学对象的特殊性,忽视学生对该学科特殊的心理构式.文章分析了初中政治学科与教学对象的特殊性及初中政治教学中存在的“心理不和谐“现象,提出了初中政治教学达至心理和谐的选择路径.【关键词】:初中 思想政治教学 心理和谐近几年,和谐理念被引入学校教育,并作为一种有效方法在中小学教学中得到广泛应用,许多教师从师生关系、教学过程、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讨。实现学生的心理和谐,是优化教学过程,实现教学和谐、师生和谐,从而达到理想教学效果的关键所在。理想的课堂应是师生共同征服尚未被学生所知的领地(甚至还有尚未被老师所知的领地),在征服的过程中随时都可能得到意外的惊喜,而不是必须按照事先设定的路线走完一条没有激情的行程。因此,教师应积极追求预设与生成这两类教学目标的和谐,处理好这两类目标的关系。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说:“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真诚的理解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气氛。”只有创设一

2012-11-07

浅议初中体育教学中加强学生心理素质锻炼的途径

: 【摘要】本文针对初中学生在体育课堂中表现出的紧张胆怯、意志薄弱及协作竞争意识差等现象,主张通过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巧施抗挫教育及组织竞赛活动来加强学生心理素质锻炼。【关键词】体育教学;心理素质现代体育教学是学校教育中十分重要的一个方面,体育活动大部分在实践中进行,它为学生提供了充分观察、思维、操作和实践的表现机会,但在体育教学中有些老师通常只注重对学生进行体育锻炼和健身技能方面的知识传授,却很少注意学生心理方面的变化,忽视了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新形势下,体育教师不仅要教书育人,更要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把知识、技术技能、道德品质的培养很好融为一体,培养身心都健康的新一代。中学阶段是学生建立健全人格品质的黄金时期,也是其心理发展不成熟、不稳定和不平衡阶段。体育教师要利用好体育课堂这一契机和场所,承担起培养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任务。那么,体育教师在教学中应如何培养学生参与意识、竞争意识和进取精神,进而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坚强的意志和协作竞争精神呢?一、体育教学中学生心理因素产生的原因1.轻体心理。<p

2012-11-06

关于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不良学习心理的调整策略浅探

一、 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不良学习心理现状分析1. 教育价值观歪曲有调查显示,大部分初中生具有较为明确的教育价值观。但其中一部分学生的教育价值观带有显著的经济社会特征,尤其是农村学生。他们认为,农村青年的经济收入与受教育程度成正比,其中65%的学生认为高中、中专毕业生挣钱多,25%的学生认为初中毕业生挣钱多,8%的学生认为小学毕业生挣钱多,只有2%的学生认为文盲能获得较高收入。这里显然存在教育价值观歪曲的情况,必然导致有的学生学习“无所用心”。2. 学习目的虚无 由于教育不到位,很多学生是在家长和老师的逼迫下去学习的,根本没有什么目的,甚至有的学生从来没想过学习的目的是什么。3. 懒惰成性 学生的惰性心理是由于长期以来不良学习思想和习惯所造成的。比如有的老师的教学理念、教学方式不能与时俱进,没能在学法上对学生进行及时有效的指导,久而久之这就很容易使一些学生在物理学习方面对老师产生依赖,形成懒惰心理,学习没有计划,毫无目标,得过且过。4. 心理压力增加 少年不识愁滋味,但进入初中后,由于学习内容的增加,家长、老师、

2012-11-03

关于学生心理对初中数学课堂提问的影响

教学实践表明,课堂上提出问题的角度、层次和要求与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密切相关,课堂提问既要符合数学学科本身的知识规律和学生的认知规律,同时还要符合学生心理规律.教师在设计问题和提问过程中,要采取多种提问方式,调动不同类型心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达到启迪思维,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一、设计周密性问题,正确引导学生的自信心理在课堂上,有些学生思考问题和回答问题积极性很高,但又过于相信自己的能力,不经周密思考就回答问题,造成答案不完整,甚至错误.对这类学生不能指责,以免挫伤思考问题的积极性.首先应肯定其优点,然后再正确引导,运用比较巧妙的方法让他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对有这类心理学生的提问,要设计一些需要周密思考或容易混淆的问题,培养学生思维的全面性.例如在北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上册的“你能证明它们吗”中,在证明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定理(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时,我设计了这样的问题:除通过作底边上的中线证明结论外,还有其他的证明方法吗?问题一提出,就有一位同学立即举手回答:“有!通过作底边上的高,利用‘HL’可以证明结果”.而这位很自信的同学回答却是错误的,但我并没有否

2012-10-18

关于农村初中留守学生不良心理的教育策略

目前,留守学生现象在我国已相当普遍,2005年5月底,全国妇联,中华家庭研究会在京召开的中国人口问题研讨会上透露,当前中国有1.2亿农民常年流动于城市务工经商,有近2000万不超过14岁的学生留守家中。在调查了解中发现留守学生们要么生活在单亲脱养的“类单亲家庭”里,要么托付给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叔婶,姑舅或父母要好的朋友,或者干脆就让孩子自己管自己。这些临时监护人大多局限对他们吃饱穿暖之类的浅层关注,很少或根本不关注他们的心理,思想道德,社会交往等方面的需求,由于长期缺乏家庭温暖,缺少父母呵护,留守学生中的多数人已产生出了一些不良心理,并且这些不健康心理与学生家庭教育缺失的程度成“正相关”的关系。一、留守学生的几种不良心理1.孤独感明显。他们或被托养在年迈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家隔代培养,不同的成长背景和价值观使他们无法进行交流,陈旧的教育方式让正处于叛逆期的少年愈来愈反感;也有的被寄养在亲戚朋友家,总会产生我不如别人家的孩子受宠的那种寄人篱下的心理。他们在这一次又一次的压抑中和对亲情的渴求中变得孤独和无奈。2.掠夺性加剧。

2012-10-17

关于逐风细柳——也说初中生逆反心理成因及其疏导策略

一、引言逆反心理是一种发自内心的,不愿顺从的心理状态。它的出现存在明显的年龄特征,在初中学生身上表现尤为突出。根据《心理科学》杂志的一项调查显示,目前中学生中经常存在逆反心理的达32.6%,偶尔存在逆反心理的达89.4%。学生的逆反心理是一种消极的对抗心理,这种心理一旦产生,就会形成一种固定的思维模式,对教师的教育乃至所有的言行都持否定态度,使教育达不到预期的效果,久而久之还可能导致矛盾激化,在不良因素的诱导下还有可能滑向犯罪的边缘。因此,身为教师的我们,首先要清楚地意识到,对青少年学生而言,逆反心理师一种普遍存在的正常的心理现象,只不过是有强弱之分而已。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及时有效、科学地疏导。进而帮助学生学会自我控制和调节,塑造健全的人格,有效配合学校的德育。二、初中生逆反心理的成因分析逆反心理在初中学生身上不但表现特别突出,而且形式也多种多样,根据成因大致有禁果逆反、超限逆反、信度逆反、情景逆反、自主逆反、评定逆反、归因逆反、失衡逆反等几种表现。此外,在教育实践中还有一种人格型逆反。即个别学生由于性格异常或心理疾病,如执拗

2012-10-10

关于麟游县农村初中生学习心理的调查

我于2009年6月-8月,对我县两所初中学生的学习心理状况进行了调查。通过调查研究,对我县农村初中生的学习心理有了初步的了解,对掌握我县农村初中学生的学习心理动向,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育教学的实效性,探索实施新课改的新路子,提供了客观依据。—、调查的具体目标和方法(—)具体目标。1.农村初中生的学习心理现状2.当前农村初中生的学习心理特点3.当前农村初中生的学习心理成因及对策。(二)调查方法。1.问卷调查,学生问卷内容涵盖教育价值观、学习态度、学习需求和学习目的四个方面。问卷调查在我县两亭初中、招贤初中进行。共发问卷1000份,回收有效问卷860份,接近理想的高效样本数。2.座谈会及个案调查整个调查共招开了三次教师座谈会,六次学生座谈会。这些座谈会,不仅为我们提供了大量生动的典型材料,而且为理性分析提供了基础。二、调查结果分析对学生问卷调查分析,以及多次教师、学生座谈结果显示我县农村初中生的学习心理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和地域特征。(一)农村初中生的学习心理现

2012-09-27

关于初中数学“学困生”的心理辅导

农村初中生具有基础差、知识面不广、反应能力较低等特点。小学升入初中学习后,学生“两极”分化现象越来越严重。面对参差不齐的学生,数学教学中不可避免地产生一些非智力型学习困难学生(简称学困生),对于这些学困生,老师讲了很多遍的问题,学生还是不懂,或是一知半解。因此,在学习的过程中往往容易产生厌学心理。本人结合近年教育教学实践,谈谈农村初中数学“学困生”的心理辅导。一、初中“学困生”的类型和特点1.智力型学困生这部分学生智力迟钝、智商偏低。在思维活动中,神经系统的灵活性、深刻性、广阔性和敏捷性可以影响观察、分析、比较、概括、综合等心理活动的进行速度。他们的观察肤浅、抽象概括能力差、记忆力差、注意力不稳定、理解缓慢、表述混乱,对知识不能变通,他们在学习上花时间往往比别的学生多,但成绩远远不如别的学生,他们约占学困生10%左右。他们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均有困难。2.非智力型学困生这部分学生智力正常、头脑灵活,只是因为一项或几项非智力因素(动机、态度、兴趣、情感、意志等)影响而引起学习困难,他们对学习目的

2012-09-10

初中生数学学习心理浅析与采取对策

在我国基础教育深化改革,全面推进新课改的今天,心理健康教育越来越被大家所重视。虽然数学教学的主阵地是课堂,但是数学课堂也是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途径,数学课堂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义不容辞。在教学实践中,我分析和归纳了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存在的心理因素,并对良好心理因素加以肯定,对不良心理因素采取相应的对策,予以矫正,现结合实践,谈谈在数学教学中的几点体会。一.实践中发现学生依赖心理较强,刻板的学习方法得不到及时纠正。学生习惯跟着老师走,在学习上的依赖心理很明显,不太善于思考和刻苦钻研数学问题,缺乏归纳的能力,大大制约学习质量的提高,一但碰到新面孔就一筹莫展,学生必去问老师,这样反过来加剧了学生的依赖心理,形成一个怪圈。为了防止出现这种不良的学习方式,我采取下列 对策:1、首先要做好学生思想工作,说明初中数学不同于小学,要求他们主动适应这种变化,锻炼自身创新能力。2、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彻底改变“满堂灌,一言堂”。要让学生当主角,带领全体学生共同讨论。教师再疏导点拨,把他们的思维引向深处。3、教师对学生要进行学法指导。二.好奇心较大。好奇几乎是

2012-09-03

关于初中生的心理特点与心理辅导

一、伴随着自我意识的迅速发展,在物质上和精神上的需要也日益增长,使初中生的心理活动往往处于矛盾状态,其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1.思维的独立性、批判性、创造性与看问题的片面、主观、偏激的矛盾。初中生的思维虽然已经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但水平还比较低,还处于从经验型向理论型过渡时期。虽然他们喜欢独立思考,喜欢争论,不墨守成规,但由于缺乏社会经验,知识储备不足,思考问题往往表现为单纯幼稚,因而导致分析问题,处理在生活、学习中遇到的问题仍带有很大的片面性和表面性。 2.好寄、敏感、争强好胜与感情脆弱、缺乏意志力的矛盾。初中生思维敏捷,精力充沛,勇于拼搏,但自我控制能力不强,缺乏坚强的意志和顽强的毅力。一旦在学校、社会上挨了批评、遇到挫折,或遭受打击时,由于缺乏思想准备,就很容易产生心灰意冷、悲观失望或厌世情绪。3.自我意识的觉醒、成人感的确立与生活自理能力方面的矛盾。初中生随着自我意识的觉醒,他们感到自己已经长大了,有一种强烈的成人感和独立感。在学习与生活上要求独立自主,不受限制和约束。被人尊重的愿望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为突出,遭

2012-08-24

浅议初中生心理健康问题及对策

初中阶段是学生的“困难期”、“危机期”、“反抗期”,其主要特点是身心发展不平衡,自我成熟与半成熟现状之间的矛盾致使他们感受到许多心理冲突和压力,在情感情绪、性格特征、行为表现等方面出现了种种问题,甚至厌学、失足等。班主任作为中学思想教育的直接实施者,应以科学而有效的方法把握学生的心理,因势利导地促进各种类型学生的健康成长,这对教育工作的成功有决定性的作用。因此,将班主任工作与健康教育有机结合起来,显得尤为重要。一、现代初中生的心理健康存在的问题1、学习方面。厌学是目前普通中学学生学习活动中比较突出的问题,虽然他们普遍比较聪明、有特长,但很多学生对学习兴趣不大,有的因基础差学不进,没有耐心和恒心,因而产生了厌学情绪。2、情绪、情感方面。主要表现为:喜怒无常,易冲动,爱与人争执,爱幻想,以自我为中心,忽视他人的感受,妒忌心强,一般不喜欢别人比自己强,常把错误归结于别人,偏执、自大、虚伪。3、人际交往方面。代沟冲突多,师生关系不良,与父母关系不良,与父母关系不协调,存在隔阂,夸大了“代沟”,认为父辈观念陈旧,觉得父辈不理解自己、为

2012-08-20

关于初中英语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思考与实践

: 在素质探索过程中,良好的心理素质能够促进智力的发展,增进身体或生理上的健康。课堂是培养良好心理素质的主阵地、主渠道,下面我就如何在课堂中创设健康心理环境、建立良好师生关系及出现的一些实际心理问题等方面作初略的论述。一、以人为主——和谐发展素质教育取代应试教育是当前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反观今天,严重存在着重理轻文、重科学教育而轻人文教育的倾向,存在着重智育轻德育、重知识传授轻人格培养的倾向。交际过程中,往往会出现积极性不高、不愿和别人交流合作等一些问题。所以我们既要重视认知能力的发展,又要关注学生的情感生活,实现从传统的“知识”向“以人为主”的转变,促进知、情、意、行及个性特征的和谐发展。因此,首要一点便是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清除过于紧张的焦虑情绪。教师对每个学生尤其是后进生应以关怀鼓励为主,多给予肯定和认可,创建一个让学生感到安全、轻松、消除心理压力和负担的情境,令其敢于真实地表现自己,充分展现自己的个性,创造性地发挥自己的潜能。最重要的是教师要抓住课堂教学中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的切入点。课堂教学是人文教育的主渠道,

2012-08-09

关于关注学生心理健康 搞好初中数学课教学

摘要:提高心理素质、促进心理健康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前提条件。实现这一点,就等于为“心理健康教育在数学教学中的渗透”打下了坚实可行的基础。中学数学教育,特别是新课程标准下的中学数学教育,对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有着积极的意义和作用。关键词: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心理健康在我国,青少年大都在学校接受学科教育,学科教育不仅具有知识性,而且具有教育性。无论是教给学生科学的思想方法,或是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学科教学都可以进行渗透心理健康的教育。中学数学教育,特别是新课程标准下的中学数学教育,对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有着积极的意义和作用。一、课堂是数学教学的主阵地,通过课堂对学生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是实现目标的主要途径在数学课堂上,每一步教学环节的拟订和实施都要适应学生的心理水平,要根据学生认知发展水平的轨迹进行教学、这样恰恰满足了心理健康教育的要求——在学生获得知识与能力的同时,学生的心理素质也受到训练,原有的心理认知水平也得到提高,从而达到“润物细无声”的良好教育效果。1.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数学教材蕴涵着丰富的数学史的材料,这

2012-08-05

对初中学生进行心理品质教育的分析

摘要:心理品质教育是学校教育中一项艰巨的任务,做得好坏与否,直接关系到教育教学工作能否顺利进行。增强学生心理品质健康教育,为的是实现学生个性健全的发展,从根本上提高他们的心理品质素质和适应社会的能力,使他们健康成长。关键词:心理品质教学氛围教学实践心理调适素质教育对学生进行心理品质教育是当今一个引人注目的话题,在初中阶段广泛开展心理品质教育已经成为素质教育深入发展的必然要求。本人在多年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努力探讨与研究了学生心理品质教育这项课题。下面从几方面进行研讨:一、心理品质教育在教育教学中的地位心理品质教育是学校教育中一项艰巨的任务。当前学校的中学生多数是独生子女,注重对学生心理品质的教育显得是那么重要。学生心理品质教育,既是为了帮助有心理问题和心理障碍的学生转变认识、理顺情绪、减轻压力、恢复健康,又是面向全体学生,培养他们良好的心理品质,端正品行,锻炼意志,协调关系,陶冶情操,促进他们个性健全发展,从根本上提高他们的心理品质素质和适应社会的能力,使他们健康成长。所以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心理品质教育工作是非常

2012-08-02

初中英语教学中怎样进行心理教育渗透

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是在学生还没有出现或就要出现心理问题时,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系统地对学生的认知、情感、意志、自我意识、人际交往等心理品质进行培养,使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尽可能少地出现心理问题,尽可能多地发挥自身的潜能,尽可能最有效地将自身个性化与社会化达到完美的统一。依据心理健康教育的这一目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自觉地、有意识地运用心理学的理论和技术帮助学生提高学习中的认知、情感和行为水平,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发挥其潜能,健全其人格。下面浅谈一下近几年来我在英语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几点体会:一、注意课堂教学中的心理教育渗透。因为学生的心理品质、人格的完美是教学的重要内容和目标,只有把学生的生理素质、认知素质、伦理素质与心理素质综合地、整体地进行培养和发展,教学才会有效,才能培养健全的人才,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非常重要。作为一名教师,应把心理教育贯彻到每节课中,在实际教学中时刻不忘对学生进行心理教育。而现代教科书中又有许多的教材内容对学生具有深刻的教育意义。比如在八年级英语下U

2012-07-10

初中学生的常见心理问题与对策浅析

摘要:在人一生的成长过程中,初中是一个很特别的年龄段,初中的孩子往往在这个时候刚刚脱离孩子的生活向成长迈进,可以说这一段时间是孩子人生中重要的过渡阶段。能否将处于懵懂时期初中生导向人生正确的方向,顺利的过度到高中是十分重要的事情。而若要正确的做到这一点就要明白初中生在这一阶段的心理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本文就这一点进行了认真的阐述。随着社会科技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孩子快速的成长起来,初中生在大多数家长还认为自己的孩子还只是一个孩子的时候,已经悄悄成长起来,在这个过程中,初中生不约而同表现出了一种与过去截然不同的样子,他们有的越来越乖,有的脾气越来越暴躁。无论哪一种表现多多少少都潜在着一些问题,比如说越来越乖的可能在学校中处理不好人际关系,而越来越暴躁的可能变的更加残暴等等。面对初中生这些常见的心理问题要做出正确引导就一定要找出这些心理问题的原因并分析。根据研究,研究者们一致认定学生的这些心理问题主要是由内因和外因共同作用所产生的。内因。我们知道,当一个孩子到了上初中的年龄的时候,正是身体和生理高速发展的时候,然而生理和身体的

2012-07-05

关于初中生英语学习心理障碍的克服方法

大多数一线英语教师(尤其是农村初中英语教师),对学生这样的学习过程都会有极深的体会:即好奇——感兴趣——失去兴趣——失去信心——厌烦——反感。这种变化过程,实际上是初中学生学习心理变化的一种正常现象,学生从一开始对学习英语的好奇心逐步转化为了逆反心理。那么如何才能有效防止初中学生在英语学习中的两极分化现象呢?其实教师至关重要。教师必须首先端正教育思想,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切实改革教学方法;应从实际情况出发,努力运用教育心理学的原理,研究学习外语的心理过程,及时有的放矢地对学生的心理进行精心矫正,消除学生学习外语的心理障碍,才能扎实搞好外语教学,最终整体提高外语教学质量。在学习外语过程中,初中学生究竟存在着哪些引起心理障碍的原因呢?1、存在矛盾心理部分学生有学好英语的愿望,也曾下过决心要好好努力拼搏一番。而英语学习不仅要有不怕吃苦、受累的精神,而且更要有持之以恒、锲而不舍的耐心和毅力。而中学生往往正是缺乏毅力,一旦短期内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便会丧失继续进取的信心,形成了想学好又怕吃苦的心理矛盾。2、存在怕羞心理有

2012-06-25

关于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之我见

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人的全面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期以来,关心初中生成长的热点大多集中在饮食、身体、学业成绩以及升学就业等问题上,忽略了与每个初中生发展息息相关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导致部分学生存在这样那样的心里问题。因此,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应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一、初中生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初学生正在长知识、长身体的重要时期,各方面都不成熟。一方面学生的认识、智力、意志、道德等心理活动随着年龄的增长不断的感知有了一定的提高。另一方面,由于人的先天因素不同,生活环境不同,所受的教育环境不同,所从事的实践活动不同,每个人的个性心理必然存在差异。初中生在从小学步入中学后,普遍存在着学生的心理状况和学校生活的不相适应。具体表现在:1.自卑心理大。2.耐挫能力差。3.学习方式不适应。4.情绪调控能力差。5.人际交往不适应。二、初中生需要具备的心理素质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知识经济日见端倪,社会竞争日益激烈,对人们的知识结构和文化水平不断提出新

2012-06-07

对于农村初中学生心理状况及对策

经常都会听到许多老师发牢骚,现在的学生怎么那么难教育呢?那么不听话呢?是孩子的问题,还是老师没尽责呢?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各种新问题也会随之出现。探究问题出现的原因,积极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做到与时俱进,才能在新世纪的教育中做到游刃有余。在多年从事农村初中的思想品德教育中,从学生和家长的沟通了解中,我找到了原因。其实很多孩子,表面上很强大的,其实心理很脆弱,甚至不健康。但并不是他们一生下来就这样,后天的成长中许多教育的缺失影响了他们的健康成长。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教师也要提升自身素质。作为心理调剂师,应该注意:1.平等进入是前提。教师在做好学生的心理疏导时,要放下自己的主观看法,设身处地去理解学生、换位思考去尊重学生,在相互理解、相互信任、心理认同的前提下进入学生的内心世界。2.环境气氛话心扉。营造愉快融洽的氛围。相知就是以心交心地相互了解,相乐就是创设融洽的气氛,借助和乐的气氛,融洽的感情交流为疏导学生心理创造良好的条件。3.公正客观释问题。用客观全面、真实诚恳的态度,去分析学生问题。学生只有在老师真诚的影响下,才会敞开心扉,达成共识、

2012-06-07

探究心理学理论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论文关键词:初中数学心理学情感体验学习兴趣论文摘要:在倡导素质教育的前提下,初中数学教学得到了教育界前所未有的重视。但现状却与这一背景有较大差异,不少学生反映数学难学,甚至有厌学的心理。文章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入手,探讨了初中数学教学的若干问题。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指出:教学就是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的全部艺术。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和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是数学新课程的根本目标。但目前初中生却面临着数学学习兴趣不大,甚至厌学的心理倾向。如何改变这一现状呢?笔者试图寻找心理学与初中数学学习的结合点,用心理学理论认真研究和剖析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规律,以便解决数学难学的问题。一、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体验愉悦的情感在传统的数学教学中,常用分数来衡量学生是否用心学习的标准,殊不知学习过程中快乐与否对学生来说甚至比分数更重要,因而应重视学习过程中学生的情感体验。比如,在数学学习中遇到了哪些困难?这些困难可以引导学生自主

2012-05-28

基于心理弹性分析的初中生挫折教育初探

[摘要] 该文在探讨当代初中生心理挫折的来源后,介绍了传统的挫折教育模式,进而引入基于心理弹性研究的初中生挫折教育方式。心理弹性的研究旨在引导人们关注个体具有的积极因素和成长因素,和以往将挫折看作阻碍个体发展的消极观点比起来,它将心理挫折视为收获成长、增强心理弹性、发挥个体潜能的机遇。在挫折教育过程中,构建和完善个体的保护性因素对于发挥和增强其心理弹性具有重要意义。[关键词] 心理弹性;挫折教育;初中生一、当代初中生的心理挫折心理挫折是指个体在某种动机的推动下从事有目的活动的过程中,遭遇到了障碍或干扰, 使其动机不能得到实现,需要不能获得满足时所产生的心理感受及情绪状态;亦可以理解为个人因无法扫除在其动机实现过程中遇到的干扰而产生的紧张状态或情绪反应。心理挫折贯穿在人的一生中,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个体会遇到来自不同方面的心理挫折。对于初中生来说,心理挫折主要来源于人际交往、兴趣爱好、学习和自尊四个方面。而这四个方面的心理挫折是相互交织,相互影响的。比如说,青少年在人际交往方面遇到挫折之后,情绪受到影响,进而影响到学业态度和课堂

2012-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