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护士心理压力与自我调试
张静 2010-06-26
【摘要】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及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护理成为卫生保健行业中压力最大的职业之一。特别是《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实施后,医疗民事诉讼日益增多,护士唯恐发生差错事故,造成其心理压力增大,加之病人及家属的自我维权意识增强,对护理质量的要求日趋增高,因此临床护士在护理工作中承受的心理压力越来越大。
【关键词】 护士;心理压力;自我调试
1 护士心理压力的主要因素
1.1 超负荷的劳动强度
护理工作的平凡、繁重、琐碎是其工作特点。这些都需要护士无条件的承担和全身心的投入,因而护士的精神长期处于高度的紧张状态,工作中时刻要求精力高度集中,不允许出现丝毫差错,再加上工作中常有超负荷的工作量,细算下来,一名护士一天来来往往换液所走的路程距离,绝不比一个田径运动员的运动量少[1]。
1.2 工作环境和工作制度的压力
护理工作是8小时倒班制,有时连续的抢救和护理患者,导致了生活没有规律,生物钟紊乱。而且医院里大部分时间充满了不愉快的气息,临床护士每天面对各种各样的病人和家属,站在与疾病斗争的第一线,极易导致心理负荷加重和身心疲劳。有的护士甚至想到上班就会出现紧张、焦虑、失眠等。
1.3 社会心理支持不足
医疗机构里医生有着做决定的权利,而护士被认为是医生的助手,而不是专业人员。这种现象使病人产生一种错觉,医生是至高无上的,是受人尊敬的,而护士只是处于从属地位,护理人员普遍缺乏“个人成就感”,造成了护士的内心期望与现实的冲突[2]。护士期望成为人们心目中真正的“白衣天使”,护士为病人付出了辛勤的劳动,有时却得不到公平的认可,使护士心理失衡,产生失落感。
1.4 军队老干部的特殊性
军队老干部是部队医院服务对象中的特殊群体,他们大多数经历了枪林弹雨,为建设新中国立下了汗马功劳。所以对护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有的老干部因长期住院输液,血管破坏明显,拒绝使用深静脉留置针,输液时要求护士一针见血等,都会使护士产生心理压力。
1.5 病人家属要求高
姚爱群等[3]认为,随着社会的发展,病人及家属要求越来越高,他们主观上认为自己是最急、最重要、最需要得到护士关心和照顾的,而护士有许多别的工作,未作出及时的反应,因而导致护患冲突。护士心理失衡,表现出不耐烦、脾气暴躁、易怒、言语举止失常等,加重了病人及家属的不理解和不满,形成恶性循环,加重了护士的心理压力。
2 心理压力产生的后果
压力是机体对环境的各种不同刺激所引起的反应,适量的压力有助于提高机体的适应能力[4]。然而,当机体面临激烈竞争或长期处于压力状态时,会产生不良反应,如身体疲劳、体力透支、头痛、失眠、焦虑等,轻者影响护患关系,重者导致护患冲突,极大程度地影响护理工作的质量。
3 措施
3.1 保持健康的心境
愉悦的心境是心理健康的基础。首先要确定自己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自尊、自爱、自强。从自己的职责出发,客观合理地评价自己在社会生活中的价值,做到坦诚、豁达。
3.2 适时地宣泄消极情绪
合理地控制和释放压力,当心理压力产生时,医院鼓励护士采取休假、户外活动、娱乐等形式回避和释放压力。听音乐及浏览大自然的美丽景色,看轻松愉快的节目,也可使情绪得到松弛和宣泄。同时加强营养,保证充足的睡眠,可使机体恢复到良好的功能状态。
3.3 多做深呼吸
张波等[5]指出,消除工作中的压力方法为:做几次深呼吸,适当地伸展运动,调节潜意识对自身地评价,再决定做什么事情。当自己觉得不开心时,闭上眼睛,深吸气,然后把气慢慢吐出来,再深吸气……如此持续几个循环,你会发现自己的呼吸变得很平稳,整个人也平静下来了。
3.4 找身边的人倾诉
向父母或值得信任的朋友倾诉,把心中的不快、郁闷、愤怒等消极情绪全说出来,你会觉得心里轻松了许多。
3.5 培养自豪感和价值感
平时注重知识的积累,不断提高业务水平,逐步提高自豪感和价值感,这对保持心理健康是非常重要的。
总之,护士的心理压力不仅影响自身健康,也会影响到护理工作质量,所以护士要保持和形成健康的心理,放宽心情,笑对人生,对自己充满自信,对他人理解,对事业和生活充满信心,对社会抱有主动适应的积极态度,实现自身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