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急见刊

关于小学生逆反心理产生的原因及矫治策略

孙洪云  2012-07-23

: 在学校的教育教学中教师经常会遇到学生不合作甚至恶作剧般地“唱对台戏”、“反控制”、“顶牛”等现象。在家庭教育中家长经常会这样说:“孩子为什么越来越不听话了?”“这孩子我说东他偏要说西。”“我的孩子为什么变得不爱说话了?”“我的孩子为什么这么内向?”“我告诉他不能那样做,他偏要那么做,甚至还当面顶撞我。”……其实孩子到了一定年龄,往往会产生与长辈对抗的心理,这些学生心里有什么话都不愿与父母、教师说,对于老师的批评和劝导也听不进去,甚至产生厌恶情绪,这其实就是孩子逆反心理的表现。

一、小学生逆反心理的成因剖析

1、小学生自身因素

(1)小学生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心理上表现不平稳、幼稚、未成熟状态、容易冲动、情感外露等,这些都是导致逆反心理的直接原因。

(2)小学生对好奇心和求知欲表现出强烈的意向。孩子对事物有好奇心是正常的,美国心理学家威廉·科克曾经指出,随着生理发育,孩子逐渐接触更多的事物,他们不管这些事物是否真的对自己适宜,而是仅凭情绪和兴趣来参与。对任何事情都希望探个究竟,对于家长和教师明令禁止的事情更是如此,非要看看违反了以后会出现什么结果。但由于小学生知识和经验的局限性,对事物看法不准确、不深刻,往往主观、片面和过于自信,会造成不必要的后果和负面的影响。

2、家庭教育的因素

(1)溺爱使孩子在爱中“弱小”。现在的家庭基本都只有一个孩子,个个都是“小公主”、“小皇帝”,他们沉浸在父母的溺爱中。过渡的溺爱,使孩子出现了个性过于骄横、爱发脾气、爱使性子等坏毛病,容易形成逆反的心理和行为。

(2)过于严厉的要求是一把“双刃剑”。家长对子女要求过严,教育方法简单粗暴,会导致子女的过大心理压力,出现逆反心理。

(3)望子成“龙”。家长对孩子期望值过高,提出的要求与孩子自身的实际水平不相符,与孩子的发展潜能不一致,孩子便会采取自暴自弃的办法,对抗日趋升高的期望值。这种拔苗助长的做法剥夺了孩子自由的活动空间,家庭缺乏平等、民主和尊重,所以很容易引起孩子的对立情绪,引起孩子对家长的不满,导致逆反心理和逆反行为。

3、学校教育的因素

(1)老师处理问题不当,挫伤学生的自尊心。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老师碰到问题只凭主观臆测就作处理,采取过激的措施,或用先入为主的思想定势不公正地解决学生问题,这就很容易挫伤学生的自尊心,导致逆反心理的产生。 (2)教师的教学方法不合理,没有因材施教,用一样的标准衡量所有学生。这样会使基础差的学生产生厌烦情绪,从而使学生降低或丧失学习信心,感到自己无论如何努力也不可能获得良好成绩,消极情绪占了上风,容易产生敌对的逆反情绪。

(3)老师对学生的限制过多。教师出于安全或自己的想法考虑,给学生的学习提出了种种要求。学生处于被动屈从的地位,生活在划定的条条框框里,自由活动的空间十分小,行动的自主权被剥夺了。他们对于加在自己身上的限定深为反感,有的孩子就不惜屡屡犯“戒”、犯“禁”,以换回本该属于自己的自由。

二、学生逆反心理的矫治

1、移情疏导法。人们的情绪和情感总是相互感染的。教学活动既是知识信息交流的过程,又是师生情感交流的过程。教师作为教育活动的组织者,要力求以自己健康愉悦的情感与言行去感染学生,从而让学生在愉悦的学习氛围中把教育要求内化为自身的内在动机与需要。要尊重与信任学生,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育活动只有通过学生自身的内化活动才能实现。对学生严格要求的前提是充分的尊重,要相信学生都是有求知欲并乐于助学的人。要理解与支持学生,对待学生要守信,要宽宏、忍耐。

2、情境熏陶法。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积极营造民主、和谐的班级学习氛围,增进师生间的沟通,有助于教师不断地调整与校正自己的教育教学方式,拉进师生之间的距离,确保教育教学活动的优质、高效。

3、形象感染法。教育家斯宾塞指出:“正确地进行教育,不是一件简单容易的事,而是一个复杂的困难的任务。”教师承担的是传道授业解惑的重任,教师工作有很强的示范性。因此教师必须持“以教人者教己”的态度,学而不厌,为人师表,要“鞭策自己努力跑在学生前头引导学生”(陶行知)。古人云“见贤思齐”,说的也是这个道理。一个知识广博、业务熟练的教师自然会成为学生效仿的榜样。

4、家教结合法。家庭和学校是小学生受教育最重要的场所,作为学生受教育的两个不同的场所,两者对学生的教育观点必须一致。我们要密切与家长的联系,家校结合,求得家长的支持与帮助,共同做好学生的工作。

5、自身免疫法。帮助学生认清逆反心理的危害,养成健康向上的学习心理,提高自身的免疫能力,是防止逆反心理的有效办法,因此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尤其重要。(1)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训练学生的耐挫能力;(2)培养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教会学生控制自己的情绪与行为;(3)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4)帮助学生掌握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5)逐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世界观,学会辨别是非、美丑、真伪、善恶,懂得坚持正确意见,抵制不良影响;(6)教会学生在遇到烦恼、苦闷时,坦诚地与老师或同学交流,求得理解与帮助,遇到表扬或批评时要自警和自省,遇到诱惑要学会自控,努力使自己保持开朗和愉快的心境。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