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如何对待学生的逆反心理
任忠芳 2010-10-12
论文关键词:逆反心理特点预防
论文摘要:“逆反心理”,是指学生对某种事物或结论产生一种逆向反应的情绪,文章从逆反心理的特点、逆反心理的表现和原因分析了导致青少年出现对人对事多疑、偏执、冷漠、不合群的病态性格,使之信念动摇、理想泯灭、意志衰退、工作消极、学习被动、生活姜廉等。并且对如何预防学生的逆反心理提出了建议。
“逆反心理”,是指学生对某种事物或结论产生一种逆向反应的情绪。用通俗的话说,“你要多这样我偏要那样”,这就是一种“逆反心理”。
1逆反心理的特点
第一,从结构来看,逆反心理是认知、情绪书行为倾向三者的有机统一。逆反.L理的认知成引是指对逆反对象的知觉、理解及评价;情绪成分提指对逆反对象的抵触悄绪,即人们对逆反对象提反感或厌恶的;行为倾向是指对逆反汉寸象意欲沽现出来的行为,即逆反行为的准备状态。三者中,逆反心理的认知成分是基础,如果不对客观环埃是否符合个体需要关系进行认识,是不可能有札应的情绪与行为倾向的。抵触悄绪是主要成分滋往起支配作用。当逆反心理形成之后,只要逆象出现,主体往往使认知、行为倾向服叭它,丛而维持整个态度中知、情、意三者的平衡。
第二,从特性来看,逆反心理是社会依存性与相对独立性的有机统一。逆反心理与其它社会心理一样,具有两个基本特征:一方面依赖于它月反映的对象,即社会存在;另一方面对所反映的对象又具有相对独立性。逆反心理受社会存在的制约,它产生于客观存在不符合主体需要之时,并不是无缘无故的,当需要得到满足时,则不会产生。另一方面,逆反心理不是人们又击吐会存在简单被动的反应,而是经过加工改造的能动反映。
第三,从作用来看,逆反心理有积极与消极之分。现在州顷向,提到逆反心理,不是认为它是好的,就是认为它是坏的,甚至认为它是一种变态心理。把逆反心理说成是曰种变态心理显然是错误的,因为逆反心理是通如寸一部分客观事物的正常反映,任何个正常的社会成员都可能产生。至于评价逆反理的好与坏,一定要视具体情况而定,抽象地谈论它的积极与消极与否是不正确的,因而是没有多大意义的。其判断标准是看某一逆反心理熊否对客观事物确反映。
第四,从存在来看,逆反心理是相对稳定性与可变性的。某种逆反心理一经形成,将持续较长时间不易改变。每当对象一出现,就以相同态度待之,从而表现出一定的稳定性。但是,逆反心理又是尸种可变的社会态度,在导致逆反对象的条件根本变化后,原有的逆反心理也会逐渐淡化,直至消失。
2.逆反心理的表现
2.1是对正面宣传作反面思考。有相当数量的青少年对学校、领导、教师的宣传,表现出一种不认同、不信任的反向思考。他们往往以社会上某些组的不公正的事实来以偏概全地全盘否定正面宣传。同样,也有一些青少年不能从全局出发,从一定高度上去把握现实,片面地夸大社会主义制度的某些不完善和资本主义制度的某些可取之处,有时甚至进行有意无意的反面宜传。2.2是对榜样及先进人物的无端否定。在教育过程中,许多教育者和家长都希望通过先进人物的感人事迹来教育感染青少年,唤起他们的热情,以期达到激励后进的目的。但结果却往往适得其反。一些先进叭物被说成是沽名钓誉的“投机家”或“傻子”,无端怀疑这些先进人物的动机,进而否定他们的先进事迹。对于身边的榜样,则冠以“拍马屁”给予排斥和嘲笑。2.3是对不良倾向产生情感认同。在一些青少年当中,打架斗殴被看作是有胆量;与老师、领导公开对抗被视为有本事;哥们义气等不良的行为倾向却赢得了很多人的认同。而对于乐于助人、爱护集体、爱护公物、遵守校规校纪的青少年则被肆意角喇、挖苦,造成在集体氛围里好人好事无人夸,不良倾向有市场,正不压邪的局面;2.4是对思想教育、遵章守纪要求的消极抵抗。有逆反理的学生,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十分冷淡,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大而空、形式化,不符合学生的现实生活。因此,对思想政治教育采取应付、抵制、消枉挤寸抗的态度。 3.逆反心理产生的原因
3.1是强烈的好奇心。当某事物被禁止时,最容易弓l起人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尤其是在只作出禁止而又不加任何解释的情况下,浓厚的神秘色彩极易引起人们的猜疑、揣度、推测,以至不顾禁令地寻根究底或习作尝试。3.2是企图标新立异。学生处于性格形成和寻找自我的时期,通过否定权威和标斋泣异可以在理求得自我肯定的满足感。青年人与社会的认同不仅是简单地采取适应社会规范的途径,而且还希望社会承认他的价值和地位,从而获得与社会之间的认同。因此他往往表现得偏执,好表现自己,有意采取与其他人不同的态度和行为,以起别人的注意。3.3是特异生活经历。比如,有的人多次失恋,便认为人世间没有真正的爱情;有的人一向循规蹈矩、与世无争,而偶然有一次受到了莫名其妙的冤枉,以至于性情大异,变得粗暴、多疑、怪僻;这种在特定条件下,其言行与当事人的主观愿望相反,产生了与常态性质相反的逆向反应,是逆反:理的典型表现。一旦这种心态构成了心理定势,就会对人的性格产生极大的影响,经常性地左右他的一举一动,成为他言行举止的一个基本特征。逆反心理是一种单值、单向、单元、固执偏激的思维习惯,它使人无法客又卿也、准确地认识事物的本来面目,而采取错误的方法和途径去解决所面临的问题。
4逆反心理的危害
逆反心理作为一种反常心理,虽然不同于变态心理,但已带有变态心理的某些州正。其后果是严重的,它会导致青少年出劝琢寸人对事多疑、偏执、冷漠、不合群的病态性格,使之信念动摇、理想泯灭、意志衰退、工作消极、学习被动、生活萎那等。逆反心理的深一步发展还可能向犯罪心理或病态心理转化。所以必须采取有效的对策来克服和防治其发生。
5如何预防学生的逆反心理
5.1要重视复杂的社会因素对学生心理影响。学生的心理活动,会受到社会经济制度变革,文化、道德、法律等意识形态发展,善恶崖纽是非、荣辱等观念更新方面的影响。所以,要克服逆反心理,不能让学生仅局限在学校这个小天地里,而要让他们置身社会,把织寸他们的思想情操等各方面的培养同社会政治生活、经济文化活动以及社会道德风尚联系起来,以提高他们心理上的适应能力,使他们更好地适应社会,不致迷失方向。5.2学生要学会正确认识自己,努力升华自我。这须提倡自我教育,就是要求学生要学会把自己作为教育对象,经常思考自己,主动叶于自己,并自觉能动地以实际行为努力完善或造就自己。5.3要改善教育。教育工作者要懂得心理学和教育学,要掌握好学生心理发展不平衡性这个规律;不失时机地帮助学生克服消极心理,使其理健康发展。教育者要爱护和尊重学生的自尊,选择合适的教育方式和场合,注意正面教育和引导,坚决反对以简单、压制和粗暴的形式对待学生。5.4要实现党风、社会风气的根本好转。学生中逆反理的产生,责任不能完全归之于他们相互信任,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往往起着重要的作用。无数事实表明,实现党风、社会风气的根本好转,对于克服和防止学生逆反心理大有裨益。
6如何对待学生的逆反心理
第一,当学生对教师的教育产生怀疑、抵触和不满的“逆反心理”时,教师千万不能采取压服教育,而应冷静地分析自己的工作有刃倪些不恰当的地方。例如,批评差生和表扬好生是不是有不实事求是或夸弓践处。在脚’-学生时,自己的态度是否过火等等。找到了根源,并及时纠正自己工作中的过错,那么,一些产生“逆反心理”的学生,不会再对教师的教育有所抵触了。
第二,当学生对未知事物产生好奇心时,教师应以积极的态度支持和鼓励似门的好奇心,并且妥善地利用学生这种积极的“逆反心理”,引导他们更好地靡长科学知识的奥秘。
总之,在青少年自我意识形成过程中,逆反心理是十分常见的现象,它对青少年心理的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由于青少年逆反,因的多样性,范围的普遍性,要消除逆反心理并非易事,关键在于教育者要正确对待青少年中的逆反心理,抓住有利时机进行全面、细致的教育,就和定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