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从众心理与逆反心理之比较和分析
徐阿根 2009-06-12
论文关键词:从众心理 逆反心理 比较 分析 论文摘要:从众心理与逆反心理是常见的两种截然不同的心理状态,并且产生的作用各有千秋。为此,在进行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时,要根据不同类型的心理状态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达到一定的效果。
凡是有人群的地方都会产生思想认识上的差异性,情同意合者就会形成从众心理和行为,志不同、意不投的必然就会出现逆反的心理和行为。何谓“从众心理”和“逆反心理”呢? 从众是指“按多数人的意志或流行的做法或行事”的一种心理和行为。①逆反是指“对事情所作的反应跟当事人的意思或多数人的反应完全相反”的一种心理现象。②从众心理和逆反心理是完全相反的心理状态,但是,又是辩证统一的,从众中有逆反,逆反中有包含了从众,在一定的条件下又可能相互转化的。我们必须要认真地作一比较和分析,从中找出带有规律性的东西。为此,我们在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时,要清醒地认识到,大学生群体同样也会出现这两种完全相反的心理状态,要针对不同的心理和行为的特点,开展务实的思想政治工作,使之都能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合格的建设者和可靠的接班人。 一、从众心理与逆反心理是两种截然不同的心理状态。 从众心理和逆反心理在大学生中形成后,评论的好坏是褒贬不一,两种心理状态只是从不同的角度针对不同的人和事所产生的心理状态。所以,我们要用全面的和正确的观点去认真对待,不能粗枝简单的行事。 1.从众心理在当代大学的各项工作中的表现:即各高校必须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思想的伟大旗帜,所有的教职员工都担负着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合格人才为己任,而尽心、尽力、尽职、尽职,丝毫不可动摇。大学生就是要坚定不移地朝着这一方向去努力。 2.逆反心理反应特征是与众不同的。如今的大学生毕业后多数是奔向沿海开放城市或经济发达地区的外资企业是首选。例如国际知名企业的高盛集团亚洲有限公司每年有来自北大、清华、复旦和上海交大等名校毕业生投递要求加盟的简历多达数千份,最终仅有3-4人,正是千里挑一。③上海近期曾在某高校举行“公共服务进高校”的招聘活动中,某一郊区需招广电记者、中小学校教师等40余人,最终只有8—9人投聘而“门庭冷落”,可是,市区职位的摊位前水泄不通,还排起了长队。④毕业生求职的心情可以理解,不予评论。然而,复旦大学研究生毕业的冯艾同学,按理在上海觅高薪职位是轻而易举的,可是,她却志愿选择去云南贫困地区支教,已成为当地孩子们爱戴的好老师。日前,复旦大学学生艺术团将她的事迹以话剧的形式搬上了舞台,带来的社会效应是花香他人,催人奋进。 二、从众心理与逆反心理相互包含,在一定的条件下是互相转化的。 这两种不同的心理状态虽有极大的反差,但是,又是有联系的,各自又包含着对方,只要条件具备,两者又是可以互相转化。 1.从众之中渗透着逆反心理。如今时行的教师职称上等级是天经地义的,为此,有相当一部分教师在传道授业解惑中兢兢业业,与此同时,利用空余时间忙着写论文、考外语和计算机,为的是在教书育人方面能更上一层楼。但却也有个别的在授业方面马虎简单,却化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拼在职称评定上,甚至有的抄袭、剽窃他人的科研作品以达到自己之目的。这样一来不仅延误授业,而且亵渎了传道解惑之理。最近新闻媒介报道了上海交大晏才宏老师呕心沥血地教书育人一辈子,积劳成疾病逝后。在近期交大校园的BBS上发表了数千篇的师生悼文,正如同学们所说:“他的课充满了激情,从头到结束都扣人心弦,简直像一部精彩的电影。”58岁的晏老师在临终前说了这样一句话:“作为讲师,我问心无愧!”可是,在大学生的心目中却竖立了一座“问心无愧的老讲师”的永不褪色丰碑!⑤ 2.逆反中又折射出从众心理状态。逆反心理存续着“叛逆”的心态,被评为2004年度的“感动中国”的人物徐本禹同学在2003年考取硕士生,这对一般人而言是件如愿以偿的事,但他却放弃读研机会,毅然来到贵州毕节偏僻的岩洞小学免费支教。他的举动传开后,感动了无数的有志的青年紧紧地跟随着徐本禹同学志愿成为支教一员,将党中央发出的“开发西部”的伟大号召真正地落到实处。⑥徐本禹同学“叛逆”的心态为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所认同,并纷纷以他为榜样,愿为西部大开发而奉献自己的聪明才智。 三、从众心理与逆反心理所产生的作用。 从众和逆反心理从本质上来评判并无好坏之分,但要看它在实际的活动中的效果就会产生积极和消极,甚至是毁坏性的作用。 1.产生积极的作用。例如大学生自发组成的志愿服务队,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人怀有较高的热情欲将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运用于社会的实践中,为民做好事,从根本来说与己与民与国都会产生积极的作用,是值得提倡的一件有意义的活动。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雷锋同志生前“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了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有人说他是“傻子”,然而,雷锋同志却认为:我愿做对人民有用的“傻子”,愿做一颗永不生绣的螺丝钉,党把我拧在哪里,就在哪里闪闪发光。尽管他离开我们已有40多年了,但他的精神仍然鼓舞着一代又一代的有志青年为今天的现代化建设而无私奉献。展现了像冯艾和徐本禹式的当代大学生的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