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研究
崔立华 曹骑豹 2012-05-25
摘要:课程建设与改革是提升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核心和适应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关键所在,也是高等职业教育在同类教育中体现自身特色和优势的一项内涵建设和质量工程。文章对现阶段高职教育的课程设置、教学内容与方式、人才培养模式等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分析,提出了解决策略,供讨论商榷。
关键词:高职教育课程改革人才培养
近几年,高等职业教育已经占据了中国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但是自从2009年高等教育大众化实施,本科院校扩招,高职教育又陷入了发展的瓶颈。课程是学校教学的载体和平台,教学是围绕课程的教学,因此进行课程改革成为提升高职院校办学水平、培养出社会需要人才的重要途径。这就要求准确定位高等职业教育的内涵,找出其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策略。
一、高等职业教育的内涵
高等,就是区别于中等教育,强调必要的理论知识,要给与学生未来可以发展迁移的足够空间;职业教育,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公约给出的定义是:“包括教育过程的各种形式和各种层次,它除了一般知识的传授外,还涉及技术和相关科学知识的学习,以及对于社会生活和经济生活息息相关的实用技能、专业知识、态度和看法的掌握。”[1]2006年职教16号文中指出:“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一个类型,肩负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使命,在我国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文件明确规定了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的一种教育类型,具有“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双重属性,它不是“高等教育”中的一个层次,不能作为本科教育的“压缩饼干”,也不是中专教育的“发面馒头”。 高职教育有别于以知识体系为主的普通教育,以应用能力作为教学体系;有别于只限于职业岗位能力和技能的培训,着眼于学生整体素质提高的教育,重视职业的适应性和应变性,要让学生以全面的能力和实力去迎接未来多元善变的社会职业,为个人终身发展奠定良好基础。高职教育的课程与教学,必须围绕学生的可迁移职业能力培养为重心。
高职教育的课程要涵盖专业知识、经验知识以及任何与学生成长有关的活动知识,包括价值观、自我认知等。课程不但存在于课堂教学中,也存在于学校能够影响受教育者的各种因素中。总之,学校教学质量的好坏取决于课程,高职教育提供给学生的最好产品就是课程,作为培养人的总体设计方案,课程这一产品必须具备“职业导向性、技能主导性、内容适用性这三个特征”。[2]即职业教育课程内容的设计要考虑到教育对象的就业需求,主要技能的获得和当地经济发展的需求,其延展性要能满足教育对象以后工作中对知识的综合性和实用性需求。
二、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意义
近几年,高等职业教育规模快速扩大,据教育部的统计数据,2004年高职院校招生规模占到整个高等教育的47%-48%,随后几年,高职和本科教育同步增长,到2008年,高职学生比占到了51%,第一次超过了本科院校,数量上占了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但从2009年,本科学生人数再次上升,并从此居高不下,大多学生宁可选择读三本,也不愿意来高职。尽管近几年高职的就业率要超过普通本科,但是学生还是不愿意做蓝领。有关数据显示,到2030年,我国对高等职业教育人才的需求都持上涨态势,如果职业教育萎缩,我国将出现严重的人才结构失衡。著名教育家熊丙奇说:“我们必须解决高职院校招生难的窘境,改革刻不容缓。”[3]
因此,高职院校需要增强自身内涵建设,彰显高职办学特色,解决人才培养模式与市场脱节等问题,灵活调整学科、专业,提高办学质量,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只有这样才能吸引生源。高职的教学体系应以培养学生的能力为基础,增强学生的职业能力与综合素质,而课程改革就是解决这个难题的关键所在。2006高教部16号文提出:高等职业院校要积极与行业企业合作开发课程,根据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建立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标准,规范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提高课程教学质量;要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融“教、学、做”为一体,强化学生能力的培养。2008年5月教育部发布的《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方案》标准中,再次提出了要促进高职院校加强内涵建设,深化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促进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的重要举措。而课程改革正是保证职业教育技能型人才培养特色的关键。
三、当前高等职业教育课程存在的主要问题
1、课程体系不合理,课程内容实用性不强。
首先,职业教育的课程设置借鉴了本科教育的“三段式”课程结构,采用“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课程模式。其学科本位论非常明显,课程设置按照抽象到具体、基础到应用,构成了一个封闭的正三角,处在三角形最下端的是公共基础课,中间的是专业基础课,最上端的是专业课,学生的学习顺序也是按照这种正三角形的顺序逐层推进的。[4]“三段式”课程实质上只是对普通教育课程模式的职业化改造,其根本思想还是重视理论知识的系统学习,其人才培养目标侧重研究型的人才,因此,这种普通教育课程的职业化改造不适合高职院校培养生产、服务、管理一线的应用型人才的定位。
其次,课程内容职业特色不强,不能适应我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对人才的需要。就我国现阶段而言,一边是大量毕业生找不到工作,一边是部分行业人才急缺。中国社会科学院2009年《人才蓝皮书》预测:到2020年,我国的专业技术人才需求量将高达8127万人。其中,企业经营管理、高技能、农村实用人才等需求独占鳌头。特别是近年来“用工荒”来势猛、缺口大,已从东南沿海发达地区开始向中西部蔓延扩大。而有的高校毕业生实践技能和素质还不如农民工,被讥讽为农民的“替补队员”。就像很多学生所质疑,我们这样辛辛苦苦地学习大学英语,花一个学年或者两个学年去学习,然后拿一个B级证书,对我们将来从事的工作有什么帮助?即使要学,也应该是专业英语,而不是大学英语。开设的课程与“职业能力”之间的关系受到许多学生的质疑。
2、教学方法枯燥,考核方式单一,导致学生厌学。
当前的高职院校课堂经常会见到这样的现象:学生上课迟到,睡觉,聊天,吃东西,玩手机;教师上课自说自话,只要求学生到教室,至于听或者不听,根本不关心。教师的课堂教学多是重视书本知识,对实践能力的培养重视不足,后期的实习、实训课也仅仅是理论的验证和延伸。这对于学习本来就有困难的高职院校学生,就像是高中学习的延续。高职院校学生,应该有更多机会参与实践,实行“做中教,做中学,工学结合”,但事实上由于高职在办学经费、师资力量等方面的不足,造成实践教学大多没有落到实处。职业院校要教给学生能谋生和发展的技能性知识,靠单一的课堂教学不可能完成,必须给予学生更多机会参与到教学、实践,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处事能力,增加学生的实际经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其次,评价方式还是采取总结性诊断,即在期末进行一次性考核,通过70%的试卷得分和30%的平时成绩来判断学生的学习效果。
考核内容过多依附教材,导致教师还是采用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式,即“教师讲,学生听;教师板书,学生记笔记”,反正考试时候背背笔记就能过关,导致很多学生无心学习,缺乏学习的动力与积极性。
3、“双师型”教师匮乏,导致人才培养无法体现高职课程的“职业性”。
当前高职教育课程改革的主要矛盾是教师能力结构与高职课程培养目标不成正比。没有“双师型”的教师队伍,何谈职业能力的培养?多年学科教育的经历,使得许多教师的观念还停留在学科知识本位,他们担心打破学科体系后,职业教育会变成职业培训,学生所学知识不成体系。同时由于职业院校的教师多为普通本科院校毕业,缺乏实际工作经验,懂教学规律而不懂技术,聘请的校外技术人员又懂技术而不懂教学,因此当前高职教育师资队伍群体结构与个体素质不能满足高职院校的教学需要,尤其是具备职业教育特色的“双师型”、“双证制”教师和专业(技术)带头人严重缺乏,难以满足高等职业院校课程教学对师资队伍的需求。
四、我国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策略
课程是教学质量的核心,对于学校而言,课程就是学校提供给学生的终极产品。适合的课程是学生最起码的权利,关系到学生发展、兴趣和潜能的挖掘,因此课程改革是学校生存的生命线。[5]
1、重构课程体系,灵活设置课程内容,注重开发项目课程。
当下的高职教育课程改革必须紧扣职业院校要培养面向生产和服务第一线的高级技术及管理的应用型人才这一培养目标,打破“老三段”的学科本位课程体系,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要建立突出培养职业能力的课程标准,融合相关课程,灵活设置课程内容,以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和全面素质为出发点,集知识、能力和素质培养为一体,突出课程专门化、综合化的职业特色,构建模块化的课程结构体系,开发项目课程。课程内容设置要调查市场与社会,了解企业需要,根据本地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和劳动力市场需求,适时地进行调整。 要通过校本教研进行项目课程的开发。所谓项目课程就是依据明确的培养目标,即针对学生就业岗位(包括初步就业岗位和目标就业岗位)应该具备的职业能力而设计的既能满足完成初期岗位工作任务的能力需要又能满足学生岗位迁移(可持续发展)需要的课程体系。项目课程开发要做到:以职业生涯为目标,为学生的终身职业发展做准备;以职业能力为基础,注意在职业情境中培养学生的实践智慧;以工作结构为框架,体现职业教育的特色;以工作过程为主线,按照工作过程需要选择知识;以工作任务为中心,整合理论与实践;以工作实践为起点,融合知识与技能的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6]
2、推进工学结合的项目教学模式,建立灵活多样的评价机制。
要提高课程教学质量,就要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融“教、学、做”于一体,强化学生能力的培养,创建工学结合的课程教学新模式,由以学校教学为主逐渐转向以学校和企业合作教学、在企业教学的“产教结合、双元教学”的职业教育课程教学模式。要加强实训、实习基地建设,采取学校提供场地和管理,企业提供设备、技术和师资支持,以企业为主组织实训;强化职教集团作用,加强和推进校外顶岗实习力度,加大比例,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发虚拟工厂、虚拟车间、虚拟工艺、虚拟实验,给予学生模拟实习。
要积极引进项目教学法,由师生通过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工作而进行教学,“寓教与做,教做结合”。这样就能把每个学生都吸引到这一过程中,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培养其热爱专业、勇于创新、乐于实践等多方面的综合素质。教师可以采取传统课堂、实践课堂、企业课堂、社会课堂、校园课堂相结合的多种教学方式来实施项目教学,按照企业真实的运行模式和管理要求,把生产任务与学习任务相结合,实施顶岗实习,或者把学生放在社会中接受锻炼、经受考验,以刺激学生的学习欲望。 校内可考虑建立专业与职能部门之间的合作,如会计专业与财务处、建筑专业与基建处的合作,将学校财务处的账务核算工作以及校园基建项目等作为相关专业学生的实训项目,实现校园项目实训做,做到课内、课外有机融合。[7]
对学生的评价也应改变理论知识为主的观念,注重学生的实习、实训,同时结合学生的资格考试证书,只要能够获得资格证书就要给予相应的学分与成绩;只要学生的实训作品能够体现出理论与实际的结合,就可以给予合格成绩。可调整实习实训与理论课成绩的比例,各占50%,鼓励学生理论与实际结合学习应用。
3、提升教师的课程开发能力,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
高职改革的核心是课程,提升教师能力是关键。要强化教师的主体地位,转变教师的课程观念,建立激励机制,让教师有精力、有兴趣参与课程改革。每位老师应经常思考以下问题:
(1)你知道你的专业要培养什么样的人吗?
(2)你知道这个专业的人应该具备哪些职业岗位能力吗?
(3)你知道你担任的课程能让学生掌握哪些职业岗位能力吗?
(4)你本人能够完成要学生将要完成的岗位工作任务吗?
(5)你的课堂有吸引力吗?
通过这样的问题可让教师反思自己的能力与课程要求之间存在哪些差距、如何才能弥补这些差距。课程改革过程中,专家的作用只能是引领、提供课程理念与开发技术指导,专业技术人员由于缺乏专业的课程与教学理论,他们也只能提出建议,课程改革的任务最终必须由教师去完成。学校要加强教师培训,增强教师的科研能力和课程开发能力,鼓励学校教师定期到企业实践,通过参与企业生产实践提高教师专业能力与执教水平。要建立健全教师考级考证渠道,新进教师要具备一定年限的行业企业工作经历,重点培养专业(技术)带头人,鼓励企业工程技术人员到学校尤其是实训基地担任专、兼职教师,提高实习实训的有效性,建设与学校专业课程设置动态适应的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高职院校教师只有参与课程开发过程,才可能对新课程有深刻的理解,从而更好地按照新课程的理念进行教学。
参考文献
[1]http://wwwmoeedu.cn/edoas/website18/info16926htm。
[2]朱克忆 张柏森 职业教育课程特点研究[J].成人教育,2006,04,231。
[3]邓晖 王庆环 高职院校大呼“吃不饱”,生源告急为哪般?[N].光明日报,2011,08,26。
[4]蒋庆斌 职业教育课程模式改革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J].江苏教育(职业教育版),2010(11), 22。
[5]程宜康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新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
[6]周亚 高职教育课程改革与课程设计(课件).宁波职业技术学院。
[7]何明友 人才培养方案的系统设计与实施(课件).宁波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