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急见刊

大学英语课程双向交流的互动的重要性

佚名  2012-02-09

【摘要】随着大学英语新一轮课程改革的逐步实施,素质教育的呼声很高,改进传统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构建充满生命力的课堂,倡导多维互动课堂已势在必行。课堂教学是一个双向交流的互动过程,课堂活动应由师生共同创建。课堂上,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应进行多维互动,把静态课堂变为动态课堂。

1 理论依据

1.1 社会互动理论(Social Interaction Theory)

社会互动理论的核心观点: 强调学习的社会环境, 以及教师、学生、任务或活动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它的动态性。在该理论看来,儿童从一出生就进入了人际交往的世界。学习与发展则发生在他们与其他人的交往和互动之中。社会交互理论的一个中心概念是“中介作用”。中介作用指的是有效的学习秘诀在于交互双方的知识和技能处于不同的水平。通过互动,学生的语言能力不断提高,对世界的认识也更广、更深。

1.2 建构主义理论(Constructivism Theory)

建构主义理论的核心观点: 认为教育就是赋予受教育者独立思考的能力,强调学习者将自身经验带进学习过程,是积极的意义建构者和问题解决者。其实践方法是教师以解决问题的形式向学生提出问题、概念、论点等,而问题的答案则由学生们去探究。其学习理论奠基人让·皮亚杰﹙Jean Piaget﹚指出:知识既不是客观的东西(经验论),也不是主观的东西(活力论),而是个体在与环境交互作用的过程中逐渐建构的结果。在课堂教学过程中, 教师和学生是教学的双主体。学生不是被动的知识接受者,他应是积极的知识探索者。教师的作用是创设一种学生能够独立探索的情景,而不是提供现成的答案。知识的建构要通过互动才能实现。

2 互动的含义及其意义

互动,是英语教学的一种理念,一种指导思想。英语教学的目的是把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与个性发展落实到教学过程中,使学生获得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英语教学的具体实施过程主要在课堂,课堂是教师与学生交流的主要场所,同时也是学生语言实践的重要场所。课堂互动是为了达到教学目的,师生在课堂上用目的语进行的语言形式和语言意义上的平等对话, 其核心是“以人为本”,即在建立师生平等的情感基础上,采用多种协作方式,优化师生交往,促进学生发展。实际上,课堂互动本身就是一种语言交际活动,学生参与课堂互动,就能直接获得学习和掌握语言的机会,同时还能参与管理自己的学习。可见,课堂互动直接影响着英语教学的效果。

课堂互动能有效地促进英语教学,LONG 认为,双向交际比单向交际更有利于英语教学。因为在双向交际中,一方无法理解另一方时,课堂互动创造了一种条件,使之有机会告知对方,这将促使双方进行意义协商和互动调整, 从而提高语言输入的可理解性。研究结果表明,对目的语所进行的话语调整,只有在交际双方的共同参与下才能对输出产生积极的影响, 而非单方面输入语言信息越多越有利于语言的习得和输出。语言输出有助于促进语言使用的流利性和准确性, 促使学生意识到自身的语言问题,并触动其对现有语言知识的巩固或获得新知的认识;语言输出能对学生获得目的语的语言形式和语言结构进行假设验证,输出能让学生检测自己形成的假设,并通过意义协商,使学生的语言表达更正确。

3 运用互动教学的前提条件

3.1 教师要重新认识自己的角色

在英语语言教学中,“角色” 指的是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所起的作用。语言学家一致认为,在不同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应扮演不同的角色,而且随着教学活动和教学目的的变化,教师的角色也应相应的变化。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编写的《学会生存———教育的今天和明天》一书中,对教师角色有以下精确的描述:现在教师的职责已经是越来越少地传递知识,而是越来越多地激励思考。在互动教学模式下, 教师不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而且在不同的教学过程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首先,教师是课堂教学活动的策划者、组织者和参与者。其次,教师是教学过程的管理者、示范者、监督者和辅导者。再次,教师是语言环境的营造者和学生潜能的挖掘者。最后,教师还是学习的促进者和信息提供者。总之,教师应在整个过程中扮演着多重角色。

3.2 以学生为主体的互动

在传统的英语教学中, 往往是以教师为中心而不是以学生为中心,教师是“演讲者”,学生是“听众”;教师话语占了课堂的大部分时间,学生的语言输出在课堂中很少。教师话语大约占了2/3 的课堂时间,过多的教师话语使学生参与课堂活动和发表见解的机会很少。事实上学生很渴望参与课堂互动,但目前要么缺乏互动的交际模式,要么互动形式单一(如很多老师从未尝试过小组讨论的学生间的合作形式),在有限的课堂互动中,也是教师为主导,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得到充分重视。学生参与课堂活动和发表见解的机会甚微,说明还缺乏真正意义上的交际,教师与学生之间缺乏交流, 这必然阻碍学生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很多语言学专家的研究表明,课堂内最好的教师话语即意味着较少的教师话语,一个好的教师会尽量延长学生话语时间,而尽可能缩短教师话语时间。

交际性教学理论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都强调学生自主学习和课堂互动教学, 而大学英语教学因其语言实践和能力培养的特殊性,更有必要开展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互动教学。语言学习是实践性很强的个体性活动,需要通过不断地重复、强化和实际运用来提高语言应用的熟练程度。课堂互动具有主体性特征,即以学生为主体。因此,在互动教学中,学生的表现、行为十分重要,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互动的绩效。换言之,以学生为主体的互动,主动参与,积极发言,把其他学生作为语言输出的目标,不论是合作性的集体活动还是小组讨论,都会努力完成好;也使学生积极发挥自己在语言上的交际能力, 同时注意其他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通过竞争活动,既了解其他同学,也让同学们了解自己;在课堂语言操练中,注意自身的语言问题,巩固现有的语言知识并对语言形式、结构进行假设验证,努力提高自己语言输出的质量和正确运用语言的能力。

以学生为中心的课程设计与传统的课程最大的差异就在于学生在内容和教法上可以做主,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学习时,要强调自我管理、反省及评估三个层面的训练。大学英语教学的一个重要的目的是使学生获得主动学习英语的能力,新编《大学英语教学大纲》也指出:“外语学习归根结底是学生自身的学习。

课堂是学生语言实践的重要场所。课堂教学不仅要扩大学生的语言知识,加强和提高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还要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自学能力。”

3.3 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教是为了为不教”。它说明了使学生由”学会”到”会学”的重要性。为了达到”会学”的目的,教师可运用策略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利用学生的自我展示欲。年轻人都有不甘落后的心理,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一点,运用讨论、辩论等课堂活动提出一些答案并不唯一的开放性问题, 让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表达自己的观点。

利用学生的求知欲。大学生已经具有了对自己、对社会的强烈责任感, 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和抱负, 他们有很强烈的求知欲,也能深刻地认识到学习的重大意义。

利用学生的独立思考力。大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阅历积累,具备判断是非和独立思考的能力。他们不再盲从,而是更愿意提出自己对问题的见解和主张, 这就为师生间共同讨论问题提供了可能。

指导学生自己探索和合作交流。教师应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指导学生摸索出适合个体的学习方法。运用这种方法获得的知识记忆地更牢固,运用地更灵活。此外,教师要鼓励学生与其他同学相互交流、借鉴,取长补短。这样不仅使学生更容易发现自己的问题,而且又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

4 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可以采取的几种策略

4.1“教师中心”让位于“学生中心”

在外语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教师要认识到自己扮演着组织者、引导者和鼓励者的角色,而学生是活动者、行为者,教师要做的工作是组织好、开展好、引导好课堂活动,保证活动的顺利进行和教学任务的完成。教师要认识到学生是课堂互动的主体,是教学过程的内因,二语习得的质量归根到底取决于学生自身。即以学生为中心,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起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的作用,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首创精神,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地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的自由。教师应该首先了解学生的语言学习目的和期望, 探讨学生的需要, 提出应从“全局需要分析”和“语法修辞需要分析”两个层面来做,了解学生知道什么和不知道什么, 通过问卷了解他们的个体差异以及心理状态。英语学习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的实践活动。要将新的语言知识转换为语言技能,必须通过学生自身的实践活动来实现。教师指导学生展开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言语交际活动,使学生通过参与活动获取知识和能力,提高语言输出能力和交际能力。

4.2”教师话语”让位于“语言输出”

教师话语作为课堂语言输入的重要来源, 直接关系到学生的语言输出,在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互动中,教师是课堂的管理者,学生是课堂的主要行为者,教师话语要尽量少,代之以大量的语言输出。这种转变,由过去只重教师到现在更注重学生,由过去简单的问答到现在多样的交际方式, 课堂真正成为语言的交际场所,这有利于促进语言的动态输出,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有利于学生语言交际素质的提高。

开展情境真实的互动。课堂互动是教学的实际过程,教师带着教学计划走进课堂,其中包括大纲规定的内容、要采用的教学方法和要建立的课堂气氛。这些将分别影响学生的语言输入、语言实践机会和心理吸收状态。因此,教师要精心组织好、策划好、开展好课堂互动,积极探索多样化的互动形式,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互动。

4.3 互动形式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热情

4.3.1discuss

教师可以使用开放式任务策略。开放式任务可以有不同水平和层次的答案,给不同基础的学生以充分发挥的余地。例如在讲授《大学英语》第四册第十课”Why People Work” 时, 教师可以就这一问题来提问学生。经过认真的思考,学生可能给出很多不同的答案。基础好的学生可能给出比较复杂的答案,基础差的学生可能给出比较简单的答案。这样的讨论提供了尽可能多的时间和机会使学生说的更多, 增加了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几率。

4.3.2debate

教师根据所学的内容确定辩题, 全体学生可以自行结组也可以按规定分组,分别代表正反双方。在辩论的过程中,学生可以运用所学的课文知识和相关知识陈述自己的观点,据理力争。这样即使性格内向的学生也会积极表达自己的观点。通过辩论,学生的自我展示欲得到实现,社交能力、逻辑分析能力和辨别是非能力都会得到提高。

4.3.3 pair work& group work

小组活动是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在进行小组活动前首先由老师确定话题。

4.3.4games

互动游戏形式多样, 可以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拓宽视野、掌握语言。例如猜测就是语言课堂中比较常见的一种游戏。教师和学生可以搜集一些有关科学家或伟人的生平事迹,世界著名景点的来历特征,生活中一些必需品的资料,用英语描述这些信息,让其他同学根据描述猜测这些分别是什么。

4.3.5role-playing

角色扮演就是让学生根据不同的生活场景、以不同的身份与人沟通。教师不要给学生布置角色,应让学生想象不同的场景以及可能在场景中发生的对话,然后确定自己的角色。角色扮演可以训练学生的运用语言能力和应变能力。而且通过角色扮演学生还可以知道如何协调人际关系, 为自己以后走上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4.3.6 simulating

情景模拟就是根据特定的场景模拟发生的对话。这种模拟可以是即兴的,也可以是有准备的。总之,教学是“”教”与“学”的双边活动,只有靠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参与才能完成。德国教育家斯多惠曾经说过:“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与鼓励。”

4.4 努力营造和谐、活跃的学习氛围

和谐、活跃的课堂气氛为互动教学模式的运用提供了必要的环境。活跃课堂气氛的关键是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乐学”是我国教育的瑰宝。孔子曾把“乐学”表述为“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寓乐于学的根本途径是把课堂教学还原为生活实际,因为学习语言的实质是进行交流。人与人的交流是充满乐趣的。学生只有置身于逼真的交际场景中,才有可能体会到其中的乐趣。

5 结语

新形势下教师首先要认清自己的角色和作用,不断摸索、大胆实践;并采用多种多样的课堂组织形式,变传统的单调课堂为多样的互动课堂,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相互沟通、激励、启发,在轻松愉悦的教学气氛中, 把语言知识的学习和语言技能的培养有机结合,这样可使学生的交际能力、整体素质都得到提高,从而提高大学英语教学的质量。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