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急见刊

表情包的发展及其双面化运用的分析——以大学生为例

车旭红,许浩楠,陈彦燕  2021-05-05

摘要:作为一种图形符号,表情包既是语言表达的一种得力工具,更在语言之外开创了一片表情达意的新天地。相对文字,表情包可以体现微妙的情绪变化,表达更丰富,细腻。在智能手机里普及的今天,动一动手指就能发出大量的颜文字表情符号,在线上交流打破冷场,可谓方便,快捷,高效。但线上的礼仪体现不是所有,在褪去可网络语言的躯壳之后,实际中又要同人交流,传统语言的魅力是永存的,网络是‘港湾’也是‘温巢’,学会用真颜表达,用说来传递情感。本文旨在通过分析大学生在网络交流中对颜文字表情包的运用情况,反应问题,使表情包文化积极贯穿生活,在实际语言与虚拟语言的相互配合中,发挥巨大作用,使当代大学生积极健康的发展。

关键词:表情包,颜文字,发展和演变,合理运用,交流

一、颜文字及表情包的出现和演变

表情包的发展是一个由简单到复杂的过程,也是人们为了满足交流的需要配合网络的发展,伴随时代潮流的必要阶段。

表情符号的产生:1881 年《Puck》出现用印刷符号组成不同情绪的人脸,这是有清晰记载的Emoji的第一次亮相,它们被称作“竖直的表情符号”,因为要竖立着看,不像一般文字一样横着。1982 年斯科特.法尔曼教授在卡耐基.梅隆的电子留言板上首次使用了电子形式的表情符号,:-)及:-(,这种用图形成为沟通媒介的表情才逐渐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那时候的人们也不会想到这种符号会演变成图片或者动画。颜文字时代:1986 年,一位名叫若林泰治的日本人,基于ASCII字符排列出一个完全不同的笑脸——(^-^),电子通讯史上第一个竖直的笑脸。这个小小的符号只是被用来在文章末尾做签名,谁也没想到,这么一个小小的符号,将会开启一场盛大的颜文字狂欢。后又出现由各国文字组成的颜文字。绘文字时代:与前两者不同,绘文字的出现仅仅是为了满足商业需求。1998 年,栗田穰崇被指派为NTT的新项目i-mode(一个移动互联网平台)制作一套包含各种情绪和思想的图像。他借用了日本漫画界对情绪和状态的表达方式,在短短的周内设计出了176 个12*12 像素的表情符号。表情包时代:随着各大互联网社交平台的火热普及,简单的文字符号不能再满足人们的表达需要。2003 年9 月,QQ开始支持在聊天内容里直接显示图片,很多网民会用贴图的方式将那些在BBS上广泛传播的图片用在QQ上,用来做特别的表情。接着就是在QQ推出表情漫游、添加自定义表情、表情导入导出功能的基础上出现了原创表情包,比如喵魂、小幺鸡、兔斯基等。流行于欧美的暴走漫画也传入中国,还有一些明星真人、剧集综艺、流行议事等元素也出现在大众的视野。

二、表情包的实用性及发挥的极大优势

据校园调查显示,在智能设备普及的今天,学生不使用表情包的概率几乎为零,约有76.5%的学生经常性使用。就表情包的性质而言,有57.8%的人认为是一种交流情感的符号,37.5%的人认为是网络交流潮流下的必然符号,4.7%的人认为仅仅是一种用于交际的应酬式符号。

心理学告诉我们,人的表情是人的内心世界的一种特殊的表现方式。一方面,在网络交流中虽然有不限距离和缩短时间的优点,但不免缺乏肢体语言的直接,缺少眼神或肢体所表达的情绪。表情包的使用正好补充了这样的缺失,可以让人们在虚拟的空间中传递情绪和意境。另一方面,它是人们要表达的意思更生动,使人更容易理解,对语句的猜测和理解的错误相对减少。

在此基础上,表情包还会满足个人的“需求”。除去文字语言,表情包给了个人表达的空间,人们利用表情包与社会互动,得到社会反馈,在互动和反馈中塑造自我。使用者会塑造出一个具有一定性格特点的形象,增强社会认同感。若已有表情包无法彰显个人特点,不少人会制作属于自己的表情包,来表达差异化个性。

就群体而言,差异化表情包体现身份属性,在群体中进行了一种身份认同。现代社会,人们往往通过年龄、身份、兴趣等标签进行自我归属。个人通过认可某一集体推崇的符号,赢得群体的接纳,成为群体的一员,最终获得自我利益,在心理学上,这种社交报酬也叫“内群认同”。比如:有的人喜欢用熊猫人配文字之类的搞笑图,有的人喜欢可爱卖萌类,也有人通过卡通形象输出自己。达到这一社交报酬的同时,人们的精神也得到了安慰,在群体内部互动就会被赋予情感能量。这样表情包就为人们在群体交流中提供了资本,使人们实现了在网络中的自我建构,得到了归属价值。

在社交层面上,媒体就像是给人们提供了舞台,每个人都是舞台的主角,表情包就像化妆品和道具,将每个主角进行包装,为台下的观众展现真实故事或者虚拟剧集,被思考或者被个人编剧、导演的剧情在台下的观众面前上演,试图给其留下深刻的印象,获得赞许。这样,表情包所有者就会得到回馈,产生自我满足感,在每一场虚拟社交实践中获得反馈,取得表演的成功。比如在收藏或使用表情包的时候会考虑其趣味性、美观性、是否跟随潮流。

三、表情包使用常态及产生的影响

表情包的使用可分为以下几点:表情包获取来源、经常使用的类型、负面影响统计数据如下所示:

图1.表情包获取来源百分比

图 2.经常使用的类型

图3.产生的负面影响

根据图1 显示大学生很少有人制作表情包,更多是作为表情包的传播者,所以在表情包的创新创作不会对大学生产生太大的影响。

根据图3 对大学生使用中会产生的问题显示,大多数人认为这样的交流会与长辈之间产生隔阂;近一半的人认为恶俗表情包会使网络环境低俗化,表情包的来源数不胜数,粗线条、浮夸的图像给人们带来视觉冲击的同时,悄悄改变着人们的观念。在接收信息的同时应当带着批判的眼光,不是所有的浮夸会给人带来放大情绪,加强解释的效果,超越了一定的界限就会有相反的作用;有部分人认为人们会太过依赖网络图像带来的便利,文字的表达能力减弱;少部分人注意到网络表情包传播的同时存在着大大小小的侵权问题。除图中显示的问题外,还有盲目带入,不理解表情包所表达的意思、使用或制作时冲破底线、不文明、不注意场合等问题。

四、工具的运用

作为语言表达得调味剂,它弥补了无法用文字表达本意的缺憾,方便了沟通交流。2015 年,《牛津词典》把Emoji表情加入词库,让它成为一个正式的词语。2017 年,中纪委推出16 款“八项规定”表情包,创新严肃话题表达方式,是一次“接地气”的尝试。著名语言学家刘海涛曾表示,语言本质上是人驱的自组织系统。语言是活的,不是被规定的,语言和语言社团的动态性使像表情包一样的异质符号融入其中,很多表情符号会保存和稳定下来,成为一种普遍的语言形式。

相反,表情包的表达方式对应语言生活圈产生的矛盾引起的焦虑,使语言低俗随便,“微笑脸”表情在大人们之间是正常的礼貌微笑,可在年轻人严重有内涵、无奈、搪塞的理解偏差,这些问题都在于不自觉的滥用和误用,网络时代,我们应当尊重交流,对他人负责,认真说话,努力表达。

语言实践是基本,表情包是辅助。人的谈吐、阅历、思考都需要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交流中培养,交流是一种能力,能在网络中通过滑稽的搞笑表情塑造形象,做到游刃有余,但当面对面交流的时候,人的表情和说话的方式又会是另一种风格,在实际社交中未必能圈粉。了解人的性格、脾气、气质,要在长时间的接触之后做出评价和判断。

制作能创新,但要谨慎。同时具备可复制性和独创性的表情包才能获得《著作权法》保护。表情包一般都具有可复制性,但独创性要根据具体类型具体分析,在制作时应注意;应当树立良好的思想、价值观念,不触碰底线,不将低俗的元素制作其中,营造良好的网络环境。

斟酌是尊重地体现。在聊天中要注意场合,注意状况,避免不必要的尴尬。在严肃的交流中,没有表情包的出现反而会提高效率;在和长辈们的聊天中将表情包用作增强情感互动的筹码,而不是平添负担,与长辈产生的隔阂。

表情包是一种艺术,它的制作和运用千变万化,作为大学生,应当避免或减少创作和使用中出现的问题,让这门艺术为我们的服务。

文献参考:

[1 ]赵爽英,尧望. 表情·情绪·情节:网络表情符号的发展与演变[J]. 新闻界,2013

[2 ]张子斌.颜文字的创意设计与文化传播研究[J]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16

[3 ]张洁.以符号学角度分析网络表情符号[J].北方文学(中旬刊).2017.12

[4 ]余光武,秦云.语言学视角下的网络表情初探[J]徐州师范大学语言科学学完;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语言系.

作者简介:

车旭红,女,生于2001 年8 月27 日,汉族,甘肃会宁人,江苏大学,工程热物理及节能减排

【基金项目】:本文系江苏大学2019 年度大学生科研课题立项资助项目,项目编号:19c474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