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高校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
杨震 2007-01-27
摘 要 在目前高等教育体制下培养创新人才方面存在着教育观念陈旧、教育方法和手段落后、实践教学环节薄弱以及过死的教育管理制度等问题。新形势下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应从树立创新观念、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改革管理制度等方面入手,全面培养大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
关键词 大学生 创新能力 对策
随着世界经济、政治、科技、教育全球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使得国与国之间的竞争空前激烈。这种竞争实际上是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竞争,是高素质创新人才的竞争。江泽民主席在全国科技工作会议上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民族缺乏独创能力,就难于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我们中华民族在古代曾以四大发明闻名于世,但在近现代却建树不多。这是我们的压力所在,也是动力所在。在即将来临的知识经济时代,我们中华民族要竞争取胜,就必须注重提高民族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在世界高科技领域占得一席之地。
作为国家高层次的后备人才,大学生将是我国参与国际竞争的主力军,他们将面对迅猛发展和剧烈变革的世界,将承担更加复杂、更加困难和更加艰巨的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历史重任。因此,在按照知识经济的要求构建大学生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素质结构的同时,突出大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已显得十分重要。在教育的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两大方面中,大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应成为教育的关键因素,成为高等教育的基点。这不仅是时代的要求,也是真正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的实际行动。长期以来,我国高等教育由于受根深蒂固的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将教育定位在使受教育者在青年时期一劳永逸获得一套对特殊行业和特定职位有用的知识和技术的观念上。教育实际上是以知识传授为主体,过分强调教师教学而忽视学生学习的主体意识和主体地位,明显表现出对学生创新素质培养的不足,致使创新教育在我国教育理论和实践方面都令人遗憾地造成了许多空白,使培养出来的大学毕业生大多数表现为理论上皓首穷经,实践上循规蹈矩,只能从业,不能创业;只会模仿,不会创新,同时也缺乏竞争意识和应变能力。正像徐匡迪院士指出的那样:“我们现在是读书、做题目、考试”。这种办法注重的是继承,缺少创新能力的培养。可见,大学生创新素质培养是我国高等教育的一个薄弱环节。
1 高校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高校是培养高等专门人才的学府,具有培养人才、发展科学、服务社会的职能。21世纪对大学生的要求将更加重视由思想品德素质、科技文化素质、心理身体素质等方面构成的全面综合素质,将更注重学生的开拓性和创新能力,这是由于当代科学技术和当今世界正处于前所未有的变化中,中国也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微电子与信息技术的发展,新结构材料和功能材料及其应用,生命科学和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的进展,环境科学与工程的进步,核科学技术、海洋、空间和地下工程等,已使人类的工程活动空间和水平拓展到前所未有的领域、规模和高度,现代科技的蓬勃发展和奇迹不断涌现,全球地区间政治经济的激烈竞争和广泛合作,资源、生态环境与人类发展需要的尖锐矛盾,迫使人们努力寻求一条新的可持续发展道路。作为有着12亿人口的中国,人均资源并不富裕,面对机遇和挑战,中国民族工业发展别无他途,只能走创新发展之路。担负着培养高层次人才的高等教育,应很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创新能力的培养包括使学生在学校中具备主动学习的精神,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创造性学习的能力,创造性意识的形成等,但更重要的是使学生走出校门后,成为社会的主动的富有创造精神的建设者。面对“两个根本转变”,原来建立在计划经济体制基础上的高等教育体制、管理体制、人才培养模式、课程内容、课程体系、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评价机制及教育思想、教育观念严重影响和约束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创新能力的培养越来越凸显出紧迫性和重要性。
那么,如何采取有效途径实施创新教育,提高大学生的创新素质,就成为我们必须认真研究和考虑的问题。
2 高校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途径和方法
2.1 树立培养创造性人才的意识,更新教育思想、教育观念
长期以来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传统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严重束缚着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头脑,制约着高等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进程和实现,影响了人才的全面发展,影响了创造性人才的培养。要彻底改变这一状况,高等学校要抓住教育思想教育观念改革这一关键环节,注重其在人才培养中的先导作用。要通过教育思想、教育观念的转变,弄清究竟应该把什么样的高等教育带入21世纪,为21世纪培养什么样的人才,跨世纪的创造性人才应该具有什么样的综合素质,学校应该培养学生具有什么样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应该说,在我国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的发展中,从强调专业教育到强调通才教育,这实际上就是教育思想、教育观念的转变。现在提倡从知识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更是教育思想教育观念的巨大进步。素质教育正在被逐步落实到人才培养的过程之中。因此, 必须尽快地使现代化的教育思想教育观念为人们所接受,树立起新的教育观、人才观、质量观,防止在高校出现新的应试教育,真正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发展。因为个性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发展创造能力, 就是要把对“学历”的注重转向对“学力”的注重。唯有如此,创造性人才的培养才能得到保证。
2.2 构建培养创造性人才的模式,追求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创新
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确定,实际上对培养什么样的人才起很大的作用。过去的课程设置往往注重基础课和专业课这两大块,而忽视了培养学生兴趣爱好、发挥个性特长的选修课程。教学内容则往往拘泥于教材,过分强调基础知识、基础理论的传授。相对于科学技术的发展而言,教材往往有其相对的滞后性。而大学阶段的学生, 正是处于思想敏锐、活跃,易于接受新思想、新事物的年龄,若在此阶段的教育只是采取“填鸭”式,学生只是注意死记硬背, 只是拼命忙于应付考试,纵然门门课程考100分,也很可能是高分低能,缺少灵活性,缺少创新精神。原国家教委组织的“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工作的开展是十分重要而又十分必要的,对人才的培养也无疑会起到全局性的影响。但要想解决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中的所有问题,要想照顾到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所有学校,恐怕还难以完成。尤其教材及教学内容的选定,学校应根据办学目标及培养层次,结合学校的实际,实是求事地进行改革。因此,在课程设置、教学内容的改革上,必须强调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必须加强文理渗透、理工结合,以适应信息时代大规模横断科学发展的需要。从我国国情出发,对保证办学方向的政治理论课程要开全、开足,对公共基础课程,也要给予足够的保证,要适当减少专业课,扩大选修课,使人文学科的学生能受到科学知识的教育,理工农医等学科的学生能接受到人文知识的熏陶。从长远来看,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建设还要考虑到国际化,以使培养的人才能在国际政治经济竞争中占据优势。只有当学生基础学得扎实,知识领域得到扩展,而又能站在一定的高度来思考问题时,其创新能力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要使创新少走弯路,还要让学生对学科发展的前沿有所了解,扩大其知识视野,提高其对知识的驾驭能力。人才学理论还告诉我们,每个成功的人才都具有自己的最佳知识结构。因此,要使大学生成为成功的人才、创造性的人才,就必须帮助学生构建全新的知识结构,并使之具有动态平衡的调节能力。这也是学校在安排教学内容和设置课程时必须考虑的。
2.3 营造培养创造性人才的环境,改革教学管理机制
创造性是由主体生活在其中的那种“社会气氛”即“创造性环境”培养出来的,创造性人才的培养,必须在一个良好的环境下进行。因为每个人都具有创造性的潜能,当其对知识的掌握达到一定程度后,往往就需要一个激发潜能形成创造力的环境。脑科学研究表明,人类对大脑功能的开发是很不够的,尤其右脑的开发几乎没有进行。因此,应营造激发灵感的环境,开发人的智慧资源。这一环境当然包括了社会因素、家庭因素、自然因素等。但学生生活在学校接受教育,因而,主要是教育因素。高等教育本身就是一种促进创造力形成的环境因素,其教风学风、学术氛围、管理机制等都对学生产生着重要的影响,尤其是教学管理更直接影响着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
2.4 多途径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创新能力的培养,主要是把创新的思想和方法介绍给学生,以便学生掌握创新的钥匙,从而通过一系列活动,不断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具体来讲,可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1)将科学研究引入教学过程,使教学过程变成大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研究探索的过程,从而引导大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科研活动。
(2)切实重视实践性教学环节。应根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新要求,让大学生定期在企业及有关单位的见习、实习中接受严格的磨炼,不断增长自己的才干。
(3)创建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引导学生在丰富多彩的课外、校外活动中完善自己。例如组织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举办多种不同层次的学术报告会、科技论文大赛、数学模型竞赛、电子设计竞赛、手工制作大赛等。这些活动,不仅丰富了大学生的生活,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大学生肯动脑筋、勤动手的思想意识,最大限度地发掘大学生的创造潜力。在充满欢乐的活动中,使大学生们学会自己管理自己,培养和提高自己的组织能力、交际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实践证明,这一系列素养都有助于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总之,高校应该通过一系列的教学改革和教育训练,把大学生培养成为能够适应未来社会激烈竞争并具有创造性精神和能力的人才。
1 张景萤.大学心理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86
2 郭希哲.人生哲理[M].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出版社,1990
3 吴季松.知识经济[M].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
4 夏泉.“知识经济”与世纪之交的高等教育[J].高等教育研究,1998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