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疾病
青少年心理疾病与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
摘要:目的:研究以确诊为心理障碍的78例青少年为研究对象,探讨心理疾病与父母教养方式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父母教养方式量表(EMBU)进行测查。结果:疾病组和正常组在SCL-90和EMBU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父母缺乏情感温暖、惩罚、拒绝、过分保护和偏爱等消极的教养方式是青少年产生心理疾病的重要原因之一,会增加青少年心理疾病的危险性。关键词:心理疾病;父母教养方式;青少年随着社会和医学科学进步,青少年躯体性疾病发病率有所降低,但是心理疾病的发病率发生率逐年上升。临床实践和研究证明,青少年的人格、情绪特点、行为方式与其家庭养育方式密切相关。良好的教养方式对青少年心理健康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不良的教养方式不利于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甚至会导致其出现心理疾病[1-3]。鉴于前人研究多采用健康人群为研究对象来考察父母教养方式与心理健康之间关系,研究则以确诊为心理障碍患者的青少年为研究对象来分析父母教养方式与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以铜川矿务局精神卫生康复中心的78例青少年心理障碍患者为
关于魏小维针刺结合中药治疗小儿精神行为心理疾病验案
【摘要】 以3则验案为例,介绍了魏小维主任针刺结合中药治疗小儿精神行为心理疾病的经验,体现了中药汤剂以及针刺治疗中的辨证论治精神,并强调针刺调神原则在疾病治疗中的重要地位。【关键词】 抽动障碍 自闭症 精神分裂 经验介绍 魏小维魏小维主任功专儿科20余年,善用针刺与中药结合治疗小儿精神行为心理疾病,如抽动障碍、自闭症等,取得良好疗效,在长期临床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形成了独特的治疗风格,现撷取验案3则,以飨读者。验案1 抽动障碍李某,男,10岁,2007年3月来诊。患儿近2年间断不自主眨眼、点头、耸肩、收腹伴喉中发声,入睡后消失。查脑电图未见异常。个人史及家族史均无特殊。患儿自诉学习压力大,不能坚持学习。症见烦躁易怒,任性冲动,纳可,小便可,大便偏干,2~3 d一行。舌红苔黄,脉数。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加减:柴胡10 g、桂枝10 g、黄芩10 g、党参10 g、生龙牡各15g(先煎)、僵蚕10 g、地龙10 g、白芍10 g、石菖蒲12 g、远志10 g、钩藤10 g、炒栀子10 g、全蝎6 g、川芎10 g、当归10 g、甘草
军人心理疾病预测量表的信度及效度检验
作者:涂德华, 张理义, 陶凤燕【摘要】 目的: 检验军人心理疾病预测量表的信度和效度。 方法: 对236例军人心理疾病患者及487名健康官兵采用军人心理疾病预测量表进行测评,对其中57名健康官兵同时测试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另50名健康军人在1周后使用本量表进行重测。研究组患者以中国精神疾病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第3版)为金标准,进行临床诊断。分析本量表的信、效度及量表评估与临床诊断的符合率。结果: 总量表重测信度为0.820,分量表为0.354~0.812,P<0.05或0.01;总量表Cronbach′α系数为0.868,分量表为0.359~0.789,P均<0.01;量表各因子之间及与总分之间相关系数为0.140~0.842(P<0.01)。量表因子与SCL90大部分因子呈显著正相关(P<0.05或0.01)。心理疾病患者的量表总分及各因子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量表的精神病性、抑郁、躁狂、神经症、人格偏移因子分评估与临床诊断一致率分别为69.1%,76.3%,81.4%,64.4%,81.8%。结论: 军人心理疾病预测量表的信度和效度
运动处方对老年心理疾病的干预作用
【摘要】 目的 设计针对老年人心理疾病的运动处方,并检验其效果。方法 将62名患有心理疾病的老年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进行为期8 w的运动处方干预,并使用SCL90量表对干预前后的被试进行测量,以确定干预效果。结果 试验组在总均分以及躯体化、忧郁、焦虑、精神病性和其他症状六个因素上均得到显著改善,且干预效果具有一定的持续性。结论 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用恰当的运动处方进行自我调治,是治疗老年心理疾病的有效途径之一。【关键词】 运动处方;老年心理疾病;干预机体进入老年后,由于其生理功能、社会角色以及生活方式的改变,势必引起心理上的变化。这些变化如果得不到及时调理或治疗就有可能产生一些生理或病理上的改变,甚至威胁到人的生命。如何通过有针对性的体育锻炼,帮助患有心理疾病的老年人摆脱困扰,相关的研究〔1~3〕多集中于通过运动处方的干预提高老年人身体素质、抗抑郁、焦虑等方面。而林友标等〔4〕的研究侧重于通过运动处方的干预提高老年女性心理健康方面。对此,本文将着重探讨如何科学合理地制定运用运动处方对老年心理疾病患者进行干预,并最大限度地改善其心理健康水平。<p
教师心理疾病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
关键词:教师心理;心理学;信息管理系统【摘要】 当前国家正大力发展教育,提高教育水平除了加强基础设施外还需要一大批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当前对教师关注的多为业务水平和身体情况,而教师的心理问题则较少受到关注。本文综合运用心理学和计算机技术,针对教师特点设计出各个心理指标数据,设计了一个教师心理疾病信息管理系统。通过收集各个地区各种层次教师信息进行综合分析,本系统对有效分析教师心理疾病提出了有力的依据,对完善教师的心理健康具有重要意义。【关键词】 教师心理;心理学;信息管理系统教师心理健康问题对教师的健康、教师队伍的稳定、学生的身心发展影响巨大。伴随着教育改革和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的压力不断增大。研究表明,压力是影响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越来越多的教师存在心理健康问题[1]。目前,社会各界纷纷对教育教学一线的教师投以关注的目光,对教师们身体健康状况进行调查研究,分析教师所得的病情以及治疗方案[2]。教师心理素质良好对于提高全民教育水平,进而提高全民族人口素质有着重要意义。做好教师心理疾病查治工作,一方面要做好广大教师常见心理疾病的收集整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