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控制


谈中国人口控制政策的历史变化与改革趋势

摘要:在解放后至今的半个多世纪中,我国不同历史阶段的人口控制政策不同。从控制人口数量增长这个纬度而言,1966~1976这十年成果显著;1977年以后的激进指标增加了完成国家计划的难度,故导致了20世纪80年代政策的波动;1988年以来政策多元而稳定,终于迎来了低生育水平的局面。从现阶段看,不能简单地将中国"计划生育"理解为"一对夫妇一个孩";从长时段上看,中国在降低人口增长率方面为世界总结的最重要的经验是"晚、稀、少".面对生育率的持续降低,应考虑选择恰当时机改革现行政策。关键词:中国;人口控制;历史;战略调整 中国在1949年之后的短短半个多世纪中,发生了人口增长方式的历史性转变:由传统社会的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增率过渡到工业化初期——20世纪60年代、70年代和80年代的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增率,再转变到工业化中期——快速工业化时期(90年代后)的低出生率、低死亡率和低自增率。无疑,促使人口增长方式转变的主要动力来自于经济发展、社会转型和政策控制三方面。现在,在经济快速发展、社会迅速转型的大背景下,对中国人口未来发展趋势的主要调控手段,只

2008-04-04

发展才是最好的避孕药——中国人口控制的经济学思考

摘要:自上世纪60年代以来,世界人口增加了一倍。2003年达到63亿人,增加的人口中95%来自家。人口的持续快速增长,加剧了全球环境和资源的压力。早在1974年,发展中国家就提出了“发展是最好的避孕药”这一观点。我国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在控制世界人口增长这场战役中责无旁贷的要举起冲锋陷阵的大旗。本文即是从发展学的角度,结合人力资源与发展的相关对这一进行初步探讨。 关键词: 发展中国家 人口控制 妇女就业 救助失学儿童 2004年4月27日在北京召开的“中国2000年人口普查国际研讨会”上发布了关于我国人口总数的最新统计:2003年中国总人口达129277万人,占世界总人口的21%。我国一直致力于控制人口过快增长,从本国国情出发,制定了严格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的基本国策,取得明显成效。国家统计局的普查显示,我国人口再生产类型已经转入低生育、低死亡、低增长的发展阶段,进入了世界低生育水平国家行列。 但我们仍应清醒地认识到:“低增长”仍意味着增长,我国仍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人口基数大使我国人口增长即便处于一个较低的百分比,但在绝对数量上仍保持相当规模,所以在控制人口数量

2004-07-29

我国人口控制的基本矛盾及其两大失误

一、人口控制的基本矛盾及其两个关键(根本)问题(一)人口控制的基本矛盾何谓基本矛盾?基本矛盾系哲学术语,是指贯穿并支配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规定着过程本质的矛盾;非到整个过程终了之时,它是不会消失的。基本矛盾,也就是根本矛盾。基本矛盾,有时和主要矛盾是重合的。人口控制的基本矛盾是什么?显然,这是进行计划生育应该弄清楚的一个基本问题。应该承认,我们以往起码没有明确地提出,更没有对它进行深刻的应有的专门研究--“人口控制(计划生育)基本矛盾”这一概念从没有明确地提出,这本身就表明对它的认识和研究的深度远远不够。人口控制的基本矛盾,用一句话来说,就是群众的生育意愿与生育政策的矛盾。因为群众的生育意愿与国家对人口数量的增长要求不一致,于是才制定生育政策限制群众的生育意愿,从而形成了群众的生育意愿与生育政策的矛盾。显然,群众生育意愿与生育政策的矛盾,既是人口控制的基本矛盾,又是人口控制的主要矛盾,二者是重合的。研究人口控制基本矛盾即主要矛盾的意义是显而易见的。因为,只有认识了事物的基本矛盾、把握住事物的主要矛盾,才能在实际

2006-03-27

编户齐民与两汉王朝的人口控制

两汉时代,政府立足的基础是广大的农村人口,农村人口不仅是徭役所出,也是税之所出,赋之所出,至于土地和财产,意义远不如人口本身。以平帝朝为例,政府向农民征收的租税之入约为33029267.4石,按时价可折合为33亿钱;刍、稿之入分别约为33029297.4石、22019511.6石,按时价可折合为1.76亿钱;口赋、算赋与更赋合计约为65亿钱;赀算约为40亿钱,以上各项相加约为139.76亿,这应当是汉王朝向农民征收的全部直接税赋。值得注意的是,在这139.76亿钱中,可以说没有田土之征,因为汉王朝的田租与刍、稿都是“顷亩而税”,实际是以人户为单位的征收,除了40亿的赀算是财产税外,其余的均为实际上的人头税,税基是农村人口[①]。正因为此,两汉王朝便把统治的焦点首先集中到了农村人口中,将农民牢牢地束缚在其管理体系中,作为编户齐民,严格控制。 一、编户齐民与严密的户籍制度编户齐民或简称编户、齐民,可以说是汉代农民的固定称谓,这形象地反映了农民与政府的法律关系,《汉书·高帝纪》云:“吕后与审食其谋曰:‘诸将故与帝为编户民,北面为臣,心常鞅鞅’。……”师古注曰

2006-0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