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急见刊

和合情绪中和论——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人工智能(上)

张立文 中国人民大学孔子研究院; 北京100871

摘要:中和为天下的大本达道,把人们喜怒哀乐的情绪提升到最高本体的境界。人生在世,随时随刻被情绪、情感游戏着,而不能摆脱。人们通过将复杂的情绪反应植入“机器人”的操作系统而制造一种“真实的”人与人之间的亲密关系。如此,把机器这个物化为人。物化人,人化物。假如人工智能模拟神经网络系统通过深度学习,智能机器人的思考大步提升,有可能使其有情绪、有情感。所谓情绪是指以主体为中介的一种心理活动形式,是个体与各种各类环境、意义、事情之间关系的观照,是多成分、多维量、多种类、多水平的心理与生理、本能与习得、自然与社会因素的融突和合。中和是指不偏不倚,无过不及,允执厥中的中正、得当、恰当、合格、内里、中央等,和为和平、和顺、和睦、和谐、和合等。它是天地间万事万物的形式与状态、本质与现象、寂然不动与感而遂通关系的总和。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中和是自然、社会、人生最高、最普遍的原则、价值和道德。用和合学的理论思维以观情绪中和,人机的情绪思维与中和思维可以互相圆融,而能达到至善境界,并能化解人研制的类人机器人情绪、情感方面的各种危机,以人类卓越的智慧使类人机器人的情绪处于中和境域。为此,需要从喜怒哀乐、中和位育,人机共情、和协同创,人机一体、真情一家,人情机情、和敬和爱等方面进行规范。

注: 保护知识产权,如需阅读全文请联系学术研究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