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急见刊

素质教育要求下的高校经济类专业教学的思考

未知  2009-01-01

摘 要:当前高校经济类专业教学存在忽视对课外时间的有效利用、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忽视对教材做必要的补充等问题。鉴于此,经济类专业教学必须进一步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创新能力;明确学科定位,有效整合专业课程;重构实践教学体系;改革教学评估体系。

关键词:高等教育;经济类专业教学;问题;改革

一、素质教育呼唤高校经济类专业教学改革

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迅速发展,尤其是党中央、国务院于1999年6月13日颁布的《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为高校推进教学改革,培养高素质人才指明了方向。对高校来说,所谓素质教育,就是要依据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的需要,以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和主动性,注意开发学生的智慧潜能和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特征,促进学生全面地、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得到发展。目前,素质教育的观念已经逐步成为社会的共识,同时也成为我国教育事业的根本原则之一。从我国高校实施素质教育的状况来看,一方面,素质教育的各项措施的实施,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对于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开阔学生的视野起到了十分积极的作用;另一方面,素质教育有些措施只涉及到高校一些表层的东西,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我们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传统教育体制和人才培养模式。本文主要从我国高校经济类专业教学这一角度进行考察,探讨该专业教学如何实施素质教育的问题。

二、当前经济类专业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教学方法科学与否直接关系到教学目标的实现,关系到人才专业知识的基本架构。但是,不同层次,尤其是不同学科具有不同的教育规律,对于经济类本科专业而言,其教学方法当然也有自己的学科特点。目前,在我国大学的经济类本科专业的教育工作者当中,对教学方法有系统、深刻认识的人不多,自觉地研究与实践的就更少。因此,在世界经济日益一体化,经济学科内容趋向多元化、交融化的情况下,在素质教育的呼唤下,探讨经济类本科专业教学方法体系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出来。笔者认为,当前我国高校经济类本科专业教学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以课堂学习为主,忽视对课外时间的有效利用

我国经济类本科专业教学基本是以课堂为中心的封闭式教学,所有的教学活动几乎都是在课堂上完成的。个别课程虽然也组织一些教学参观、实践或社会调查等课外活动,但这只是点缀性的,其目的往往是为了证实课堂上所学的知识。这样必将导致教师对课外教学实践活动的忽视,产生教学就等于课堂教学的错误认识。实际上,课堂的课时是很有限的。以我校为例,一门课程一般每周只能安排一次课(3学时)的时间来进行课堂教学,大部分时间是由学生自由支配,因而课后的自学、互相交流与实践是十分重要的。但是学生课后的任务通常只是完成作业和预习新课,作业大多局限于对教师课堂上所讲授内容的记忆与理解,这无助于拓宽学生视野和发挥课后时间的学习效益。考虑到经济类学科实践性强、内容多而且与其他专业之间存在较多知识交叉的发展趋势,这种教学方式的缺陷更加明显。

2.以教师讲授为主[1],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当前的课堂教学,通常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从小到大不但习惯于而且依赖于这种简单的模式。经济类本科专业的教学,一般来说,大多数时间是在教师讲授中度过的。而教师为了体现学科的系统性与严谨性,大多采取演绎推理的方法进行讲授;课堂上也举例子,但更多的是为了说明概念与理论。由此不难看出,在我国经济类本科专业的教学中,教师是课堂的主角,教学本质上仍属于注入式教学。这种教学方法,也确实使学生建立起了关于某一学科的系统性的知识结构,也在一定程度上打开了学生的思维,但是其缺陷也十分明显:一是以教师思维代替学生思维,使学生整堂课都不得不跟着教师的思维转动,自己没有时间去思考,学习处于非常被动的状态[1];二是把知识传授作为教学的主要目标,忽视了教学的过程性特点,即教学过程既是传授知识的过程,更是教会学生学习的过程。这样,就把“教学”活动变成了“教书”活动,即不看教学对象,只在书本上下功夫,偏重于死记硬背和机械式训练,忽视学生能力的发展。这既不利于学生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发挥,也不利于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的交流和互动。

3.以教材内容为主,忽视对教材缺陷的弥补

在我国,教师的讲授多是围绕教材内容展开的,而作为大学生学习使用的教材所具有的共同特点是注重学科知识的系统性、理论性以及规范性,这便于学生掌握既成的理论体系,也便于教师规范地组织教学。但是经济类教材有自己的特殊性:一是教材与原著的关系难以处理。一般而言,教材的内容体系多是取自于众多的经济学著作,经济学著作对具体理论作阐述往往十分细致、严密,篇幅较多,而教材则由于篇幅所限,只能是对相关理论作简单介绍,学生无法由此准确把握其理论的精髓,甚至曲解理论。二是任何经济理论都有其成立的客观条件,而教材内容很多是从西方引进的,与我国的国情存在距离,无法直接应用于实际经济生活当中[2]。过于强调教材的内容,容易使学生头脑僵化,既学不好理论,又不能对理论加以应用,无助于对实际问题的分析和解决。

三、对高校经济类专业教学的几点建议

1.树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是教学的主角,学生只能被动学习,这直接抑制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甚至使学生产生厌学情绪。因此,必须抛弃过去的以教师为主体进行教学的方法,选择适合以学生为主体进行教学的方法。要实行开放式教学模式,将单一的课堂讲授扩大到学生自学、讨论、实践及社会服务活动等方面,注重解决知识的应用和知识的创新问题[3]。经济类学科不像数学那样每一个问题都有确切的结论,对与错界限分明,而常常是同一问题在不同的背景条件下有不同的答案,用不同学派的视角观察会有不同的发现。因此,要鼓励不同观点的碰撞来启发思维,深入问题的实质。要努力使学生养成科学精神和创新的思维习惯,增强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以及获取新知识的能力等,为其终身的发展奠定坚实、宽厚的基础。

2.明确学科定位,有效整合专业课程

学生作为学校生产出来的“产品”,最终要面对市场的考验。学生能否适应社会需求,获得用人单位的青睐,是与学校的学科定位是否准确紧密相关的。社会需求的差异性决定了学校的经济类专业的学科定位的差异性,而学科定位的差异性又决定了专业课程设置结构上的差异性。一般而言,学科定位取决于学校自身具备的和将来争取可以达到的办学条件,包括师资队伍、生源状况、资金实力、教学与科研设施等方面,需要扬长避短[4]。例如经济类应用学科金融学专业,由于历史原因或科研方向的差异,不同的学校会形成不同的特色。有的学校在商业银行领域具有领先性,有的学校在投资银行方面具有比较优势,有的学校侧重于金融计量、金融工程方面的研究,有的学校则在金融理论研究上具有较强实力,等等。因此,在本科生的培养上,各高校应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体现在课程设置上,就是增加自己优势领域的相关课程的比重,适当降低其他课程的比重,从而培养出各具特色的具有竞争力的学生。

3.重构实践教学体系

根据国内一些实际工作部门的负责人的反映,他们接收的有些大学毕业生,迟迟几年进入不了角色,不能胜任工作。分析原因,除经济类专业一些课程在结构的设置上缺乏科学性、系统性、前瞻性和实用性,即书本知识滞后和内容抽象外,很多经济类院校实践教学薄弱是一个重要原因。这里所说的实践性教学不仅是指社会调查和社会实践,而且更多的是指贯穿于日常教学活动中的对学生实践能力的训练,如情境模拟、案例分析、试验教学以及大作业、小论文、课程设计等。构建科学合理的培养方案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必须为学生构筑一个合理的实践能力体系,并从整体上策划实践教学的每个环节。这种实践教学体系是与理论教学平行而又相互协调、相辅相成的。应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综合性、设计性、创造性比较强的实践环境,让每个学生在4年中都能经过多个这种实践环节的培养和训练。这不仅能培养学生扎实的基本技能与实践能力,而且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大有好处。

4.改革教学评估体系

教学评估体系作为评价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效果的手段,具有指导教师教学方法设计以及学生学习方向与侧重点的功能。科学的教学评估体系能够促进高校素质教育水平的提高,如果教学评估体系不恰当,则会扭曲教育的初衷。当前我国经济类本科专业教学是以课堂教学为主、以书本内容为主和以教师讲授为主的教学,这种教学是与教学评估体系中以考试成绩作为衡量教学水平的唯一标准分不开的。实际上,经济类学科与社会现实息息相关,学生参与教学活动并不单纯是为了概念和知识点的记忆,而是要通过学习学会经济学科的思维方式,学会分析经济现象,实现为经济建设服务的目的。因此,经济类本科专业必须改革传统的以考试成绩为核心的教学评估体系,构建以注重考核能力为核心的教学评估体系;教学评估的内容除了传统的考试成绩外,还应包括实践活动、课堂讨论、论文写作等方面[5],从而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正确的导向,为培养高素质人才打下良好的基础。

[1][美]苏智欣,等.中美高等学校学科教育比较研究[J].肖干田,译.西藏大学学报,1998(2):125.

[2]逄锦聚.从宏观与微观结合上把握经管类本科人才培养[J].中国高等教育,2005(12):8-10.

[3]张锦梅,等.浅论经济学教学要把握的“三个结合”[J].高等农业教育,2005(7):62-63.

[4]周立群,黄卫平,等.21世纪中国经济学类专业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战略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5]白韬哲.经济学教学改革探讨[J].辽宁工学院学报,2004(6):100-101.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