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急见刊

高校艺术素质教育:打造21世纪人文素质教育新视点

铁娆娆  2009-01-10

内容摘要:高等教育必须培养出既有专业知识,又具人文素质的复合型人才,这是当前高校素质教育工作者们义不容辞的责任。作为审美教育或情感教育的艺术素质教育,是高校实施素质教育最佳的途径。该文旨在通过对吉林大学艺术素质教育的介绍,以点带面地剖析现阶段高校艺术素质教育发展的新方向。

关 键 词:高校 人文素质 艺术素质教育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国家兴亡,人才为基。”党的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为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规划出壮美的蓝图,提出了“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一以人为本的重要理念,并强调指出:“教育是发展科学技术和培养人才的基础。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先导性、全局性作用。必须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高等教育作为国家文化建设的阵地,肩负着这场“科教兴国”战役的重任。深化高校教育改革,加强高校人文素质教育,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已经成为当前我国各高校教育中引人注目的一大亮点。其中艺术素质教育成为高等院校实施人文素质教育的主要形式和最有效途径。

吉林大学作为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综合性大学,也是教育部批准建立的32所“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之一。2000年新的吉林大学由原吉林大学、吉林工业大学、白求恩医科大学、长春科技大学、长春邮电学院和中国人民解放军军需大学合并组建而成。为适应组建后学校发展建设的新形势、新需要,充分利用合校优势,实现江泽民同志提出的“把吉林大学建成一流的社会主义大学”的目标,创建适合21世纪发展的具有厚基础、复合型、创新型、国际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学校更加突出和强化对大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特别在艺术素质教育方面,合校后组建的“吉林大学公共艺术教育与研究中心”承担着全校六个校区、四万多本科生艺术素质公共选修课的教学工作。在提高当代大学生艺术综合素质方面进行了有效的尝试。

“吉林大学公共艺术教育与研究中心”的教学定位以人文艺术素质教育为导向,依托吉林大学的研究型综合性大学背景,以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最高目标,以音乐、美术、舞蹈、摄影、广告设计等相关艺术课程为主要教学内容,旨在将艺术素质研究与高校人才培养相结合,实现文理渗透、理工结合,促进大学生的全面性发展。

一、艺术素质教育: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的中坚

爱因斯坦曾说:“把所学的东西都忘了,剩下的就是教育。”若用此方式来解释素质,便可以说:“把我们学到的种种知识全部忘掉,最终剩下的就是素质。”最终剩下的是生活和教育赋予我们的崇高理想、完美人格、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和生存能力。近代美学家王国维先生在《论教育之宗旨》一文中明确提出:“教育之事亦分为三部:智育、德育、美育是也。”①王先生在其中所强调的正是现代教育改革倡导的素质教育。美育(艺术素质教育)恰恰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

“艺术素质教育”是一个既古老又全新的教育话题。环顾历史,古今中外的教育大家向来对艺术教育颇为重视。早在春秋战国时期的教育“法典”中就明确规定:有教养的年轻人必须学会“六艺”,即礼、乐、射、御、书、数,其中的“乐”乃为音乐艺术教育。被尊为“万世师表”的伟大教育家孔子则非常重视艺术教育的社会作用,倡导“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②,主张通过艺术教育来引领人的崇高精神。无独有偶,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认为音乐对人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它给个体心灵赋予理性秩序和规范。中国近代教育学家蔡元培在他的教育生涯中对艺术教育更是情有独钟,提倡让民族艺术走进北大课堂,并在北大组织成立了音乐、书画等多种社团组织,其目的是“涵养心灵”、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德国近代美学家席勒的《美育书简》中也明确指出艺术美表现出人格的良好品性,人只有通过艺术美才能踏上全面自由之途,才能“培养我们感性和精神力量的整体,达到尽可能的和谐”。③

随着新时期我国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高等院校进一步提高了对艺术素质教育的认识。艺术素质教育在高校教育中的地位逐步得到确认,成为高校实施人文素质教育的中坚力量和最有效手段。《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从素质教育的高度,将美育同德育、智育、体育一起写进了我们党的教育方针,并进一步指出:“高等学校应要求学生选修一定学时的,包括艺术在内的人文学科课程。”教育法规和政策的出台充分肯定了高校艺术素质教育的重要性作用。

作为全国重点综合性大学之一,吉林大学向来注重学生的人文素质及艺术素质的培养,并把艺术公选课的目标明确定位在普及和提高的位置上,着眼于对全体大学生的培养,让每一位学生都有机会得到艺术的熏陶。目前,吉林大学正逐步构建一个具有自身特色的、科学合理的艺术素质教育课程体系,即艺术基础知识的普及性教育与专项艺术辅导训练性教育相结合的多层面、综合性教育模式体系。其中前者应是艺术素质教育的基石,包括《外国美术欣赏》《中国美术欣赏》《民族音乐欣赏》《西方音乐赏析》《现代艺术赏析》《广告艺术》等课程设置。此类课程旨在通过对各门艺术基础知识的介绍,缩短学生与艺术的距离感,增强学生对人文艺术的敏感性,培养学生艺术审美能力,加强人文精神的传播和渗透。专项艺术辅导训练性教育是在普及人文艺术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开设的提高型课程。此类课程更加适合于有一定相关艺术基础的学生,是艺术基础知识普及教育的延伸和强化,如《素描基础训练》《视唱练耳课》《舞蹈表演课》《摄影技巧》等课程设置。艺术公选课的逐步丰富和完善,使艺术素质教育成为吉林大学人文素质教育的一大亮点。

二、从高校艺术素质教育自身特性中探究发展之路

目前,我国高校艺术素质教育尚处在发展阶段,成绩是可喜的,但还应该清楚地看到教育工作中所存在的问题及不足之处,积极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深层次地挖掘高校艺术素质教育的自身特性,探讨教学过程中的新思路、新设想,努力打造21世纪人文素质教育的新视点,推动高校艺术素质教育跨上新的台阶。

(一)艺术素质教育的“交叉性”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传统学科之间的界限日益模糊、淡化。不同学科间相互交叉、渗透,高度综合化和整体化的发展趋势愈显突出。应该说,这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人类认识深化的必然结果。高校艺术素质教育发展要面向现代、面向国际、面向未来,理应高度重视跨学科的教育研究,填补传统艺术教育中艺术与科学之间的鸿沟,开创艺术与科学相融合的交叉性学科。

现代教育家一致认为:21世纪是科学与艺术相结合的世纪,科学与艺术的结合是未来人类思想发展的主流。正如19世纪法国著名文学家福楼拜所说:“越往前走,艺术越要科学化,同时科学也要艺术化。两者在山麓分手,回头又在顶峰汇聚。”④艺术越来越科学化,科学越来越艺术化,这是历史进步的必然。1883年英国博物学家赫胥黎也曾在《科学与艺术》的演讲中形象地比喻说:“艺术与科学是自然这块奖章的正面和反面,它的一面以情感来表达事物永恒的秩序;另一面则以思想的形式表达事物永恒的秩序。”今天,高校艺术素质教育的内涵应该是多元整合的,诸如科学的、道德的、历史的、哲学的、政治的、经济的以及现实生活的。总之,艺术素质教育应涉及了人文社会的各个领域和层面,向交叉性学科跨进。这一观点已成为国内外著名高校及相关学者的广泛共识。美国高校十分重视开创跨学科的边缘交叉课程,实行新型的学科组合。创立于哈佛大学教育研究生院的“零点项目”提出了“科学与艺术相通、互补”的重要观点,探索通识教育的新模式。比利时根特大学同样认为,大学培养的人才应该是能看到最不同的科学领域间相互联系的人,而这种人应是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内行。在我国当前高校艺术素质教育过程中,教师可以尝试着把艺术作为一个基点或引子,巧妙地把艺术和科学连接起来,培养大学生创造性和开放性的思维方式。艺术素质教育的“交叉性”是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的发展趋势。

(二)艺术素质教育的“因材施教性”

孔子善于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以发挥学生各自的特长。宋代朱熹把孔子的教育经验概括为:“孔子施教,各因其材。”因材施教性原则能使学生扬长避短,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现代教育经验告诫我们,当个体发展愈趋向成熟,知识层面和深度增加时,个体之间质的差异就愈显著,个性的分化也愈显突出。因此,高等教育要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完成由应试教育向全面素质教育的转变,就更应以“因材施教”为原则,把总体发展要求与个体差异统一起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当前我国综合高校的专业结构存在着层次繁杂、学科领域众多的特点。面对文、理、工、农、医等专业、知识背景不同,心理特征、认知能力各异的现状,如何有针对性地进行艺术素质教育,促进高校专业教育与素质教育的结合,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目标,是摆在每位高校艺术素质教育工作者面前的全新探索。应该说,现代教育的前提是“以人为本”,即以学生为主体实行因材施教的原则。在进行艺术素质教育时,应充分考虑到学生在生理、心理、行为、认知、价值、信仰等诸多方面的不同,综合高校艺术素质教育应依据主体的不同情境而选择与之相适应的艺术教育课程,突显其“因材施教性”的趋势。

传统教育模式认为:艺术素质教育只适用于艺术类学生或文科学生,对于理工科学生而言则不具备实际效用。这种片面的想法曾一度导致了我国高校“重理工,轻人文;重专业,轻基础;重功利,轻素质”⑤的教育误区。而事实证明,理工类学生接受艺术素质教育可以与本专业形成文理互动、文理渗透,达到双赢。

现代心理学及生理学发现人的左右脑的智力活动分工有所不同。从广义上认识,左脑侧重于逻辑思维与推理分析,右脑侧重于形象思维和感性直觉。基于以往人们对右脑功能的定位与认识不足,美国著名艺术心理学家、哈佛大学艺术心理学名誉教授鲁道夫·阿恩海姆在《视觉思维》中开篇就呼吁“还我右脑的心灵”,提出了“开发右脑”的问题,并反复指出:人的直觉与思维从来都是有机的整体。

通过对人体左右脑不同分工的研究,可以得出:学理工科的学生一般长于逻辑推理和抽象思维,而研究人文科学的学生惯于直觉感受和形象思维。形象思维的一大优势是可以有力地启动逻辑思维能力,增强想象力和创新力。理工科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应更多地接触人文艺术知识,这对于他们开拓视野、培养情操、锻炼思维、增强创新能力等都有着深远的意义。这有利于高校培养开拓性、创新性的复合型人才。

对于文科大学生来说,艺术知识的素养更显重要。因为艺术恰恰是人文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近代著名美学家宗白华在《美学散步》中从哲学的高度论述了艺术的功能作用,他说:“文艺从它的右邻‘哲学’获得深隽的人生智慧、宇宙观念使它能执行‘人生批评’和‘人生启示’的任务。”⑥在对文科类学生实施艺术素质教育时,应从文学、历史学、社会学、人类学、哲学及美学和自然科学等不同角度对艺术进行相关的解析,以适应文科生相对深层次的需求。

对于医科类学生的艺术素质教育,是我们应该花时间考虑如何科学合理地把艺术知识与医学类知识巧妙结合起来。这既是个“因材施教”的问题,又是个开创“交叉性学科”的问题。也许在艺术素质课程中加入医学、心理学、治疗学等相关内容,更能激起医学类学生的兴趣并在他们的专业知识学习和未来的工作中发挥积极性作用。从这一点上看来,艺术素质教育不仅仅是解决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问题。艺术素质教育的“因材施教性”是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的关键。

(三)艺术素质教育的“与时俱进性”

当前高校素质教育的培养目标应该是培养面向21世纪,适应国际化发展趋势的综合型人才。在素质教育理念统领世界教育领域的今天,如何在教学思路及教学内容上跟得上时代发展的需求,成为我国高校素质教育工作的新课题。21世纪高校艺术素质教育应在教学内容上做到“与时俱进”,多开设一些与时代联系紧密的,甚至是前沿性的课程,如《数码艺术欣赏与制作》《现代艺术赏析》《艺术与科学》等等。在教学形式上也应由单一的“教师传授”向“师生互动”转变,并积极利用校园讲座、校园艺术社团、博物馆、美术馆、互联网等多种方式搭建互通平台,让学生能与身边的艺术家和最新的艺术作品更近距离地接触。艺术素质教育的“与时俱进性”是高校人文素质教育不断发展的动力性因素。

随着当前素质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高校艺术素质教育的自身特性逐步显露出来。在特性中寻发展,在特性中求进步,是新时期高校艺术素质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

艺术向来是讲究“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这正是艺术这条大河亘古不息的源头活水。在高校全面推进和深化素质教育、“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今天,高校艺术素质教育应牢牢竖起人文、艺术、科学的大旗,打造21世纪人文素质教育新视点。

注释:

①王国维 王国维哲学美学论文辑佚[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3 第251页

②来可泓 论语直解[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6 第212页

③席勒 美育书简[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 1984 第108页

④宋原放 简明社会科学词典[G].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 1982 第691页

⑤杨叔子 高等教育的五“重”五“轻”[N].中华读书报 2002.10.9

⑥宗白华 美学散步[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1 第20页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