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教学质量误差的定性分析
未知 2006-09-02
一、教学质量误差体系的构建
大多数学者认为,系统是由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事物和过程组成的整体功能和综合行为的统一体,作为一种学术组织的高等教育系统,它包含着诸多构成因素,又包含着许多子系统。高等教育教学质量就是高等教育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因而我们不妨把制约高等教育教学质量以及能产生其质量误差的诸因素之和称为一个系统,并简称为质量体系及相应的质量误差体系。按照系统论的观点,我们只有构建一闭环系统才有可能保证教学质量的稳定,因而高等教育误差体系应是一个闭环系统,包含以下几个部分:
1.教育教学输入体系
应该说,教育教学输入体系是高等教育教学资源的综合,它应包括高校的办学硬件设施以及办学软件,如教学思想、教学资金投入、仪器设备教材及参考书、教师队伍、学生素质、专业结构等,它直接和高校的办学既有条件有关,是一个相对稳定的因素。
2.教学质量保证体系
这一体系是整个误差体系的关键,此体系的运行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整个教学质量误差的大小。依据ISO9000观念,此体系可根据质量体系要素来构建,包括组织结构、过程、程序和资源。这里我们已经把资源要素划入到输入体系,因而质量保证体系主要指组织结构、过程和程序。组织结构是一个组织为行使其职能按某种方式建立的职责、权限及其相互关系,包括机构设置、岗位设置以及他们之间的相互关系。要建立符合ISO9000标准要求的质量体系,高校在其组织机构中必须设置管理者代表和质量管理部门。过程应分为教学规划与设计、教学准备、教学实施、教学效果鉴定、后继服务等,对教学过程进行控制是保证教学质量的有效方法。而所谓程序是指程序文件,是依据质量标准要素的要求制订的,是质量体系文件中的一种。程序文件是各个部分开展各项质量活动的重要依据和管理基础文件。
3.教学质量输出体系
质量输出体系是一个动态概念。广义的教学质量输出体系为在既有的教学资源供给下,通过一定的质量保证体系和学生的积极参与所产生的教学实践绩效,外观表现为各课程的教学完成情况、学生对新知识的接受程度以及教学事故的发生频率等,这里我们特指高等学校根据自己的管理目标而设立的各项质量目标。这种质量目标依不同的办学层次,不同的人才培养规格等不同而不同。又可分为误差修正以前的输出体系和误差修正以后的输出体系。输出体系质量的好坏可由高校既定的教学质量期望值相比较来衡量。又可由学生培育后的素质高低和社会对学校的认可度来衡量。
4.教学质量反馈体系
教育质量反馈体系,也称评价体系。它包括系、部教学工作考核情况、教师教学工作考核情况等教学质量评估制度体系。又包括实施日常检查与阶段检查相综合的常规教学质量检查,以及学生评教、听课、社会反映等。根据反馈信息的来源又可分为内部反馈和外部反馈,所谓内部反馈是指高校从自身内部所获得的反馈,而所谓外部反馈则是指从高校外部,主要是指学生家长、用人单位等所获得的反馈。教学质量反馈体系是使整个教学质量体系形成闭环系统的关键,是减小教学质量误差的中心环节。反馈环节的输出值是整个质量体系的实际质量值。
5.教学质量期望
教学质量期望,也称教学质量理想状态。是指高校根据自己的办学条件,在实施相应的教学思想和教学质量保证体系等因素的条件下希望达到的理想教学质量,它可分解为一系列教学质量指标,在这里我们把它理解为修正教学质量误差的参考系。
6.误差综合环节
也称比较环节,是把从反馈环节得到的实际质量值与教学质量期望值相比较而得出实际教学质量误差的环节,这一功能主要由高校的教学质量监控部门来完成。要达到理想的教学质量,必须要求这一环节有较高的准确度和较快的反映速度,以实现对教学质量误差的实时控制。
7.外部扰动因素
也称质量外部干扰因素,是指高校外部的能对教学质量产生直接影响的干扰因素。如停电、社会动乱等。这是不以高校意志而改变的因素。根据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高校教学质量误差系统分析图,如图1所示。
1.误差表达方式
如果我们把图1中的教学质量期望记为Xiz把质量保证体系的输出量记为X’iz并把教学质量误差记为△X,则有,这是一种绝对误差,也可采用相对误差形式,即
2.误差分类
产生教学质量误差的原因有很多种,因此根据引起误差的原因,我们可以进行以下误差细分:①由于质量期望值给定不准而引起的误差,可称为教学质量固有误差。所谓质量期望值给定不准,就是指高校不能恰当地根据自己的现有教学资源和社会科学技术发展趋势而准确地给出自己的教学质量期望值,表现为教学思想不当,人才培养规格不适应时代需要,教学思想与教学硬件不相配匹等。②随机误差,是指由于教学质量保证体系达不到既定要求时产生实际教学质量输出与教学质量期望值之间的偏差值。高校教学质量监控部门的主要任务就是要极力消除这一误差。③教学质量预警误差,也称最大超调误差,是指随机误差的最大值与教学质量期望值之比即预警误差以上每一项误差可根据各高校教学质量管理思想细分为一些具体条款和技术指标,从而可相应确定每一条款或技术指标的各种误差大小。
三、教学质量误差的修正
本文仅根据系统工程的有关理论和教育科学的基本概念,定性地对前面所构建的教学质量误差体系要素进行误差修正。
1.教学质量误差修正的目的
由于引起高等教育教学质量误差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因而对教学质量的修正也涉及诸多因素。误差修正的目的,就是要求最终的高校教学质量输出值尽可能地接近教学质量期望值,以求达到一种最理想的实际教学质量。
2.教学质量误差修正的基本思想和方法 要减少误差,最根本的就是要提高质量体系中各环节的功能和精度,要清楚地认识到教学质量管理是一个动态管理,教学质量误差的修正过程也是一个复杂的动态过程,不仅要有深厚的理论体系的指导,而且要有不惧艰难、精益求精的实践态度。具体来说要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制定和建立正确的教学质量期望。正确的教学质量期望是提高高校教学质量的前提和减少教学质量固有误差的关键。大众化阶段,高等教育要坚持两条主要的质量标准,即基本的学术标准和多样化的适应性标准。高校作为一个培养高级人才的场所,不但要坚持基本的学术标准,而且要根据自身所处的办学层次和办学条件制订和自己办学特色相适应的质量标准,从而建立正确的教学质量期望。并根据社会的发展情况随时调整自己的教学质量期望,力求使学校的总体教学质量期望处于最优化状态。
第二,改善和优化教育教学输入体系的品质。由于教育教学输入体系是高校教学硬件和办学软件之和,因此,教育教学输入体系也可称为教育教学的供给体系。由于现阶段高校不断扩张,普遍存在高校办学条件和学生人数不相称的问题,所以高校一方面要想办法加大对教学的投入力度,另一方面要不断科学地优化组合现有的教学资源,使之处于最大功能状态。良好的教育教学输入体系是减少教学质量误差的物质保证。
第三,强化教学质量保证体系的功能,建立强有力的快速的质量反馈体系,尽可能地提高质量监控人员的基本素质,制定正确的质量事故应急措施。这是减少随机误差的关键,也是衡量高校教学质量好坏的标志。特别是大众化阶段,教学质量反馈体系的建立必须以正确的教育服务观为指导,体现求学者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以建立以学生和社会等的外部评价体系为主的高校教育教学评价体系为基本途径。
第四,建立教学质量预警机制。当教学质量误差达到预警误差(Xmaxp0)时,误差综合环节就应及时向教学质量监控部门及学校高层管理机构发出警告,提醒其改善教学质量体系各环节的功能。
总之,我们只有树立正确的质量意识,理清产生教学质量误差的原因,学会正确的教学质量误差修正方法,不断强化高等教育教学质量误差体系各环节的功能,才能确保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促进我国高等教育持续稳定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