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水浒传》中的蒙事型“被”字句考察
佚名 2011-11-28
摘 要:近代汉语中被动句得到相当大的发展,不仅出现了多个表被动的介词,而且出现了多种结构形式和表多种语义的被动句。蒙事型“被”字句就是其中之一,这种“被”字句不是表遭受某个动作行为的一般被动,而是表蒙受了某个事件即蒙事被动,本文主要考察蒙事型“被”字句的概念、结构形式以及语义关系。
关键词:蒙事型“被”字句 蒙事被动 一般被动
近代汉语中被动句有了相当大的发展,表现之一就是出现了表不同语义关系的被动句,蒙事型“被”字句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本文以《水浒传》中的“被”字句为例证,从蒙事型“被”字句的概念、结构形式及语义关系三方面来对该类型的被动句进行了考察。
一、蒙事型“被”字句
(一)一般“被”字句
在认识蒙事型“被”字句之前首先看一下一般“被”字句的结构形式:NP1+被+NP2+V。该句式的语义特点是:NP1是受事,NP2是施事,V是动词,支配NP1。“被”字结构表遭受,即NP1遭受了NP2的V。如:
(1)小人等三个累被官司逼迫,不得已上山落草。(第2回)
例(1)中NP1“小人等三个”是受事,NP2“官司”是施事,“逼迫”是V,支配“小人等三个”,即NP1受到了遭受了NP2的V,产生了不利结果。
(二)蒙事型“被”字句
(2)小人是牢城营差使人,被雪打湿了衣裳。(第9回)
(3)武大却待要揪他,被西门庆飞起右脚正踢中心窝。(第24页)
(4)那时俺便要杀这两个撮鸟;却被客店里人多,恐防救了。(第8回)
上述“被”字句有一个共同的特征:NP2不是NP1的施事,NP1也不能受V的支配,“被”字有时是一个复杂的主谓结构或复句。如例(2)中,“被”字后的动词“打”的施事和受事分别是“雪”和“衣裳”,而NP1“小人”却不受“打”的支配。句子的语义是“小人”遭受了“雪打湿了衣裳”这一事件。在例(3)中,“被”字后的第一个动词“飞”的施事和受事分别是“西门庆”和“右脚”,不能支配“武大”,而后一个动词短语“踢中”的受事却是“武大”,武大被踢中了。也就是说,“被”字后最近的动词不能支配NP1,NP1遭受了某个事件。而在例(4)中,“他那里人多”是个形谓短语作谓语结构,NP1“俺”也就无所谓“遭受”或“不幸”,只是蒙受了“客店里人多,恐防救了”这一事件。这里的“被”字短语可以看作是表示原因,因此“被”可以替换成“因”。
由此可以得出,这种“被”字句的语义特点是:NP1蒙受了“被”字引出的一个事件,我们把具有这种语义关系的“被”字句叫作蒙受型“被”字句。
二、蒙事型“被”字句的结构形式
(一)NP1+被+NP2+V+(NP3)
NP1是蒙事,NP2是V的施事,NP3是V的受事,V是蒙事动词。
根据“被”字后谓语结构的不同,还可分为以下几种:
1.述宾谓语结构
蒙事型“被”字句由于“被”字前的NP1不受V支配,因此V经常带一个NP3作宾语。这种结构比较常见。如:
(5)东村李大官人,前日已被祝彪那厮射了一箭,现今在庄上养疾。(第46回)
2.述补谓语结构
(6)店家被他发话不过,又一连筛了三碗。(第23回)
3.复杂的主谓结构
a.连谓结构
(7)那军人们思量要去柳荫树下歇凉,被杨志拿着藤条打将来。(第16回)
b.兼语结构前一部分是蒙事型被动,后一部分是一般被动。
(8)祝彪……被扈成叫庄客捉了,绑缚下。(第50回)
c.“把”字、“将”字结构
蒙事型被动句与“把”字结构混用,“把”“将”引出NP3,NP3是V的受事;而NP1不受V支配,只是蒙事者。如:
(9)因我娘要吃水,我去岭下取水,被那大虫把我娘拖去吃了。(第43回)
(10)只见篱笆****,被人将相公的马偷将去了。(第56回)
(二)NP1+被+NP2+V1+(NP3),V2+(NP4)
NP1是蒙事者,NP2、NP3分别是V1的施事和受事,V1是蒙事被动动词,V2是一般被动动词。该格式又可分为完全型蒙事“被”字句(即各分句的VP都不支配蒙事者)和部分型蒙事“被”字句(即至少有一个分句的VP支配蒙事者)。
1.完全蒙事型“被”字句
(11)在先撇寺十分好个去处,田庄又多,僧众极多,只被廊下那几个和尚吃酒撒泼,将钱养女,长老约禁他们不得。(第6回)
该句中“被”字后的动词短语中的V不支配蒙事者,而是仅仅交待了蒙事者所蒙受的某些事情。
2.部分型蒙事“被”字句
(12)这许多赶来的马军,却被花容拈弓搭箭,射倒当头五七个。(第58回)
“拈”和“搭”都不能支配NP1“马军”,为蒙事被动;而“射”的受试者则是NP1“马军”,为一般被动。
三、蒙事型“被”字句的语义分析
(一)表遭受
与一般被动句不同,蒙事型“被”字句不是受事者遭受某一动作行为,而是蒙事者遭受“被”字引出的整个事件。有的表“遭受、不幸”意味较浓。如:
(13)(高俅)被他父亲在开封府里告了一纸文状。(第1回)
有的则“遭受”意味较淡,只是说明客观事实。如:
(14)(俺)却待要打那厮一顿……被他那里人多,救了上山去。(17回)
(二)表原因
很多时候蒙事型“被”字句并不是表示“遭受、蒙受”,而是说明原因,因此有时“被”字可以替换成“因”。如:
(15)实被刘高这厮无中生有,官报私仇,逼迫得花容有家难奔,有国难投。(第34回)
四、结语
被动式的基本作用是表示不幸或者不愉快,随着被动句的发展,“‘被’字句有可能脱离了被动式的正常结构甚至脱离了被动的意义而单纯地表示不幸”。蒙事型“被”字句就是一种脱离正常轨道地被动句式,它萌芽于魏晋六朝时期,发展于唐宋时期,兴盛于元明清时期,到清代以后,这种脱离正轨的结构逐渐被淘汰了。
王力.汉语史稿[M].北京:中华书局,1980.
邢福义.汉语被动表述问题研究新拓展[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
出版社,2006.
袁宾.“蒙”字句[J].语言科学,2005,(3).